联系发汗与利小便初探《伤寒论》的平衡观

联系发汗与利小便初探《伤寒论》的平衡观

论文摘要

对立统一是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这就需要以联系对比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分析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就需要选择一个切入点,来把握事物的根本,那就是平衡观。此篇论文就是通过联系的方法,以分析《伤寒论》中发汗与利小便这两种治法的对应联系为切入,引出对其中平衡概念的探讨。再联系对平衡观基础背景的论述与分析,最终落实到依靠平衡观的思维,来解决《伤寒论》中的一些问题。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第一部分为综述及研究背景的探讨。介绍平衡观的一些研究论述及其在中国古代经典中的体现,来论述平衡观的理论基础,为后面的论述作个铺垫。第二部分为联系“发汗”与“利小便”之治法,探讨《伤寒论》中的平衡。是以这两种重要治法为引子,提出对平衡观的探讨,介绍分析的方法,论述其平衡的基础。后落足在六经为病上,重点介绍平衡的两个根本层次,胃气与藏气。第三部分为“平衡观”在《伤寒论》中的体现与运用。通过解读其代表方剂桂枝汤与小柴胡汤,表达其平衡的思想,又通过对其加减法和方剂的选择与应用的论述来体现平衡。在运用部分提出了以平衡思想对原文28条进行解读,并通过对六经病欲解时的表述,来探究平衡的整体联动性。最后为本论文的结语。对全文作简要总结,表达思想,对所涉及论点存在的欠缺进行分析及探讨其可持续性研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综述及背景分析
  • 1 平衡观概要综述
  • 1.1 中国传统平衡观研究
  • 1.2 平衡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体现
  • 1.3 现代中医学平衡观研究
  • 2 平衡观研究的背景分析
  • 2.1 平衡的概念及传统知识背景
  • 2.2 平衡基础的综合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研究《伤寒论》中发汗与利小便之治,探讨平衡
  • 1 发汗与利小便在《伤寒论》中的运用是对应的
  • 1.1 发汗为“伤寒”论治的第一要义
  • 1.2 利小便是治“伤寒”之第二义
  • 1.3 联系研究二者的理论基础
  • 1.4 联系研究发汗与利小便的意义与目的
  • 1.5 小结
  • 2 依“平衡”之思,整体认识《伤寒论》
  • 2.1 把握六经平衡,要体用、动静一气贯通
  • 2.2 依正与邪,看六经为病的平衡
  • 2.3 “阳明居中,主土也”,对于六经平衡的意义
  • 2.4 人体稳态以藏气平衡为根本
  • 2.5 小结
  • 第三部分 “平衡观”在《伤寒论》中的体现与运用
  • 1“平衡观”在《伤寒论》辨治中的体现
  • 1.1 桂枝汤在《伤寒论》中的运用体现了对仗平衡的特点
  • 1.2 在小柴胡汤及其加减法的运用中体现的动态平衡
  • 2 依据“平衡观”,对《伤寒论》中部分问题提出探讨
  • 2.1 依据平衡思想认识28 条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 2.2 平衡是“圆”运动中的和谐——对“六经病欲解时”的感触
  • 主要参考书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伤寒论》中喘证从太阳、阳明论治探析[J]. 国医论坛 2020(01)
    • [2].《伤寒论》“给邪以出路”治法探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03)
    • [3].《伤寒论》英译本的研究[J]. 现代交际 2020(03)
    • [4].宋本《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397法”考辨[J]. 国医论坛 2020(02)
    • [5].《伤寒论》方药剂量歌诀[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6].《伤寒论》英译本概述与简评[J]. 环球中医药 2020(06)
    • [7].宋本《伤寒论》学术小史[J]. 环球中医药 2020(06)
    • [8].《伤寒论》阳明病范畴探讨[J]. 国医论坛 2020(04)
    • [9].民国时期《伤寒论》“非杀菌法抗感染”研究初探[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07)
    • [10].基于升降理论对《伤寒论》的探究[J]. 国医论坛 2020(05)
    • [11].读《伤寒论》浅析现代医患矛盾的解决[J]. 中国医学人文 2018(02)
    • [12].追源欲求真伤寒——评《宋以前伤寒论考》[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04)
    • [13].陈焕堂《伤寒论归真》的学术观点与价值[J]. 中医文献杂志 2018(04)
    • [14].论《伤寒论》科研[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6)
    • [15].浅议《伤寒论》阴阳观[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12)
    • [16].试述《伤寒论》六经理论的临床应用[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02)
    • [17].《伤寒论》中大枣应用的象数思维[J]. 国医论坛 2017(01)
    • [18].《伤寒论》对中药发明专利挖掘的指导意义[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7(02)
    • [19].从口渴辨治看《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J]. 环球中医药 2017(02)
    • [20].中西医结合探讨《伤寒论》、《内经》六经[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86)
    • [21].揭开《伤寒论》的“黑箱”[J]. 中医研究 2017(02)
    • [22].从黄芩汤的演变看《伤寒论》的编写原则[J]. 河南中医 2016(12)
    • [23].浅析《伤寒论》血证的辩证意义[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16)
    • [24].《伤寒论》第176条评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04)
    • [25].《伤寒论》中甘草应用规律探讨[J]. 国医论坛 2017(02)
    • [26].浅议《伤寒论》中发热辨证[J]. 光明中医 2017(07)
    • [27].基于诠释学循环的《伤寒论》桂枝汤“发汗”研究[J]. 天津中医药 2017(05)
    • [28].《伤寒论》不寐证兼烦躁论证发微[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12)
    • [29].《伤寒论》治呕方药统计[J]. 河南中医 2017(07)
    • [30].浅谈《伤寒论》第176条[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39)

    标签:;  ;  ;  ;  ;  

    联系发汗与利小便初探《伤寒论》的平衡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