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带用氯丁橡胶阻燃性能及其机理的研究

输送带用氯丁橡胶阻燃性能及其机理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前,在阻燃输送带行业的实际生产中,阻燃以卤素阻燃剂为主,但其发烟量大,并且燃烧中生成有毒气体容易形成二次污染。而且输送带覆盖胶的阴燃现象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除卤素阻燃剂外,很难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本文研究了氯丁橡胶的阻燃性能,基本上实现低烟、低卤阻燃,达到了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酒精喷灯燃烧试验、氧指数、锥形量热仪表征阻燃效果,采用热失重、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仪联用等方法表征反应机理,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燃烧后的表面和断面相貌。一、研究了膨胀体系的阻燃效果。分别将高效成炭剂、化学膨胀剂、高效成炭剂/化学膨胀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发现,高效成炭剂和化学膨胀剂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当二者比例为1:3时,协同效果较好。二、研究了含卤体系的阻燃效果。采用十溴二苯乙烷和新型络合锑、高效成炭剂、化学膨胀剂组成复配体系,考察了含卤体系中阻燃剂之间的协同作用。研究发现,复配体系的阻燃效果可以满足行业标准的要求,并且降低了阻燃剂中卤素的含量。三、研究了微胶囊化成炭促进剂体系的阻燃效果。基于橡胶配方优化设计系统,采用均匀设计,将微胶囊化成炭促进剂和氢氧化铝、高效成炭剂、化学膨胀剂组成复配体系。研究发现,该体系作用温度跨度大,实现了温度梯度上的阻燃,能将阴燃时间有效的控制在行业标准要求以内,可以代替含卤体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阻燃剂的分类及相关研究
  • 1.2.1 卤素阻燃剂
  • 1.2.2 填料型阻燃剂
  • 1.2.3 膨胀型阻燃剂
  • 1.2.4 新技术阻燃剂
  • 1.3 阻燃机理简介
  • 1.4 本课题的目的、创新点和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目的
  • 1.4.2 本课题创新点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方法
  • 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3 制样方法
  • 2.3.1 工艺路线
  • 2.3.2 工艺参数
  • 2.4 基本配方
  • 2.5 测试方法
  • 2.5.1 阻燃性能测试
  • 2.5.2 力学性能测试
  • 2.5.3 电学性能测试
  • 2.5.4 形貌表征
  • 2.5.5 热失重实验测试方法
  • 2.5.6 TG-DSC 联用
  • 2.5.7 橡胶配方优化设计系统(Rubber-CAD)
  • 第三章 膨胀体系阻燃 CR 性能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阻燃剂种类和用量的确定
  • 3.2.1 高效成炭剂用量的确定
  • 3.2.2 化学膨胀剂的比例确定
  • 3.2.3 物理膨胀剂和化学膨胀剂的比例确定
  • 3.3 使用锥形量热仪(CONE)评价膨胀体系的阻燃效果
  • 3.3.1 热释放速率(HRR)
  • 3.3.2 质量损失(Mass)和质量损失速率(MLR)
  • 3.3.3 有效燃烧热(EHC)
  • 3.3.4 生烟速率(SPR)
  • 3.3.5 生烟总量(TSP)
  • 3.3.6 通过SEM 表征燃烧后的膨胀体系样品
  • 3.4 对膨胀体系TG-DSC 的联用分析
  • 3.5 膨胀体系样品的其他性能测试
  • 3.6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含卤体系阻燃 CR 性能及机理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阻燃性能测试
  • 4.3 使用锥形量热仪(CONE)评价含卤体系的阻燃性能
  • 4.3.1 热释放速率(HRR)
  • 4.3.2 质量损失速率(MLR)
  • 4.3.3 有效燃烧热(EHC)
  • 4.3.4 生烟速率(SPR)
  • 4.3.5 通过SEM 表征样品燃烧后的形貌
  • 4.4 通过TG-DSC 联用评价含卤体系的阻燃效果
  • 4.5 TGA 分析含卤体系样品的热失重行为
  • 4.5.1 氮气气氛下的热失重行为
  • 4.5.2 空气气氛下的热失重行为
  • 4.6 含卤体系样品的其他性能
  • 4.7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微胶囊化成炭促进剂体系阻燃 CR 性能及机理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阻燃性能
  • 5.2.1 酒精喷灯燃烧测试
  • 5.2.2 极限氧指数
  • 5.3 使用锥形量热仪(CONE)评价微胶囊化成炭促进剂体系的阻燃效果
  • 5.3.1 热释放速率(HRR)
  • 5.3.2 质量损失(MASS)和质量损失速率(MLR)
  • 5.3.3 有效释放热(EHC)
  • 5.3.4 生烟速率(SPR)
  • 5.3.5 总发烟量(TSP)
  • 5.3.6 通过SEM 观察炭层的微观结构
  • 5.4 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联用评价阻燃效果
  • 5.5 TGA 分析阻燃CR 的热失重行为
  • 5.5.1 氮气气氛下阻燃CR 的热降解行为的研究
  • 5.5.2 空气气氛下阻燃CR 的热降解行为的研究
  • 5.6 其他性能测试
  • 5.7 本章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玫瑰香型微胶囊香味剂的制备[J]. 河北纺织 2011(02)
    • [2].浅说织物整理微胶囊特种功能的典型应用[J]. 乙醛醋酸化工 2019(03)
    • [3].微胶囊型自愈合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复合材料学报 2018(09)
    • [4].大鲵油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研究[J]. 中国油脂 2018(11)
    • [5].香精微胶囊的制备研究进展[J]. 纺织科技进展 2019(07)
    • [6].大鲵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J]. 中国油脂 2018(10)
    • [7].粒径精确调控的微胶囊催化材料制备及应用[J]. 环境工程学报 2018(11)
    • [8].微胶囊在聚合物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8(S1)
    • [9].油脂和脂溶性功能成分微胶囊的消化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9(09)
    • [10].粮食蛋白质微胶囊的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 2019(16)
    • [11].微胶囊在纺织品中的应用[J]. 纺织装饰科技 2018(02)
    • [12].温控缓释芳香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13].球形潜伏性微胶囊型环氧固化剂的制备及表征[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7(11)
    • [14].微胶囊化油脂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调味品 2013(04)
    • [15].甜菜红色素微胶囊化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08)
    • [16].食品添加剂的微胶囊化及其在蜜饯加工中的应用[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06)
    • [17].复合材料用自修复微胶囊的研究进展[J]. 材料保护 2019(06)
    • [18].鱼糜酶解蛋白亚铁螯合肽微胶囊工艺及抗氧化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17(10)
    • [19].低黄变聚脲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J]. 化工进展 2017(12)
    • [20].复合凝聚橘油微胶囊固化关键技术研究[J]. 食品工业 2017(12)
    • [21].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09)
    • [22].辣椒红色素微胶囊化的工艺研究[J]. 食品科技 2010(04)
    • [23].香精油微胶囊化的途径及其在制革中的应用进展[J]. 西部皮革 2010(09)
    • [24].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的微胶囊化粉末油脂的制备及性质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8)
    • [25].含微胶囊硅胶泡沫阻燃抑烟特性[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6].双歧杆菌复合微胶囊的工艺优化、表征及功能特性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06)
    • [27].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J]. 弹性体 2019(04)
    • [28].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品质研究[J]. 中国油脂 2019(10)
    • [29].微胶囊红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四川化工 2018(01)
    • [30].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释放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11)

    标签:;  ;  ;  ;  ;  ;  

    输送带用氯丁橡胶阻燃性能及其机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