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军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57399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患者颅内感染。方法观察对象为2015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行外科颅脑手术后引流的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不同置管部位颅内感染出现情况、不同置管时间颅内感染出现情况及颅内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结果脑室置管颅内感染发生概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引流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发生概率越高,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感染病原菌可分为三大类,分别为真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其中占比较高的为热带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结论脑室置管颅内感染发生概率较高,尽量选用其他部位,并缩短留置时间,针对病原菌合理采用药物治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颅内感染
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辅助治疗方法,在多种类型脑手术中得以应用,但留置引流管可能导致颅内感染发生概率升高,进而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随之升高,不仅不利于疾病的预后,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病情,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因此,对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患者颅内感染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尽可能降低感染发生概率,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基线资料与方法
1.1患者基线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5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行外科颅脑手术后引流的患者200例,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保存完成,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的患者,排除合并内分泌疾病的患者,排除依从性差及精神疾病患者。200例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患者中男患94例,女患106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50.7±4.2)岁,其中高血压脑出血手术48例、脑肿瘤切除术40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41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手术50例,其他21例。
1.2方法
以我院行外科颅脑手术后引流的患者200例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不同置管部位颅内感染出现情况、不同置管时间颅内感染出现情况及颅内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颅内感染诊断标准:以全国医院感染监测中心修订的诊断标准[2]判定:体温持续高于38.5℃,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总数高于10×109/L,中性粒细胞高于75%,脑脊液培养结果显示细菌培养阳性[3]。
1.3观察指标
①不同置管部位颅内感染出现情况;②不同置管时间颅内感染出现情况;③颅内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4]。
1.4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观察指标不同置管部位颅内感染出现情况、不同置管时间颅内感染出现情况、颅内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采取统计学检验,不同置管部位颅内感染出现情况、不同置管时间颅内感染出现情况、颅内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均为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
2.实验结果
2.1不同置管部位颅内感染出现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脑室置管颅内感染发生概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Ⅰ。
3.讨论
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在颅脑手术中具有重要价值,但一定程度增加了颅内感染可能性,一旦发生感染,则坏死的脑组织、脑脊液等均可能成为细菌繁殖的培养基,并且临床上大部分治疗药物无法有效透过血脑屏障,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做好感染预防工作十分重要[5]。本文通过实验分析,结果可以看到,脑室置管颅内感染发生概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引流管留置时间3-4天感染发生概率明显高于1-2天,引流管留置时间5天及以上感染发生概率明显高于3-4天,即引流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发生概率越高,颅内感染病原菌可分为三大类,分别为真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其中占比较高的为热带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比28.00%(7例)、24.00%(6例)、20.00%(5例),由此可见,为降低感染发生概率,在围手术期应预防性的使用抗菌药物,手术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尽量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
参考文献:
[1]李作凌,邢亚洲,马春晓,等.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患者颅内感染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6):1348-1350.
[2]王炜,崔明,陈节,等.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J].安徽医药,2013,17(4):613-615.
[3]周焱峰.脑室出血外引流拔管时间与术后继发颅内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22):87-89.
[4]乔鹏.432例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危险病因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2):41-42.
[5]贾子平.长期留置脑室引流管患者颅内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