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治安领域,已经先后发生了一系列怵目惊心的恶性犯罪,尤其是接二连三发生的连环杀人、大规模杀人和毫无因果联系的暴力伤害犯罪,已经无法再用诸如道德水平低下、思想教育失败、家庭环境不良、学校教育不力等“经典”的、“教条”的理论来加以说明。曾经被强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视作禁区的犯罪生物学研究,重新回到了学者的研究视野。加强有关犯罪生物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强调生物学方法在犯罪原因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已可谓是当务之急。本文第一章论述了犯罪生物学原因研究的源流。主要从犯罪生物学研究的产生背景入手,分析评价了犯罪生物学的产生对犯罪学研究对象转变和方法论革新所起到的历史推动作用。本章以龙勃罗梭犯罪人类学派的出现为标志,分三个阶段着重对犯罪生物学研究的兴衰进行了回顾,评价了各阶段的研究方式、研究成果及历史作用。第二章总结了犯罪生物学研究者在遗传学、精神病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脑学学说、体质学说等多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均是国外近百年来在犯罪生物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本章旨在通过从多个角度辩证、多面的讨论犯罪生物学研究的各种尝试,客观地反映生物学的发展为研究犯罪原因的技术和方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辩证地指出生物学犯罪原因理论不断遭受质疑、不断受到排斥的科学技术因素。第三章着重分析论述了当前犯罪生物学研究的现状。笔者认为,对犯罪的生物学研究缺乏一个科学、公正的认识,是导致该项研究没有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章从论证犯罪生物学原因研究的科学性入手,阐述了犯罪生物学研究的认识价值、司法价值和立法价值,进而将视线转向国内目前研究的现状,分析评价了当前制约犯罪生物学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以及对犯罪生物学研究的批判。基于前一章的分析论述,第四章对犯罪生物学原因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本章从犯罪生物学研究在法学体系遇到的问题入手,分析评述了学界关于“生物因素异常的犯罪人是否应该入罪化”的主要观点,并就生物学原因在犯罪原因体系中的地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龙勃罗梭思想对刑事司法的意义[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5)
- [2].龙勃罗梭的犯罪学思想述评[J]. 辽宁警专学报 2011(05)
- [3].犯罪背后的基因原因[J]. 科学大观园 2015(14)
- [4].重新解读“天生犯罪人”理论的科学性——从龙氏“犯罪人”概念的澄清切入[J]. 法制与社会 2013(16)
- [5].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理论[J]. 魅力中国 2010(13)
- [6].去你的龙勃罗梭[J]. 安徽文学 2020(04)
- [7].一草一木皆有主张[J]. 安徽文学 2020(04)
- [8].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理论述评[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2(02)
- [9].浅议龙勃罗梭及其《犯罪人论》[J]. 新学术 2008(03)
- [10].龙勃罗梭犯罪原因论评析[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02)
- [11].实证背后的犯罪学[J]. 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0(11)
- [12].杀手都有“魔鬼基因”?[J].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0(02)
- [13].浅议龙勃罗梭的犯罪学思想[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2(04)
- [14].论犯罪学的诞生及其标志[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1(01)
- [15].相术:是科学还是迷信——从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的著作《犯罪人论》入手[J]. 消费导刊 2008(02)
- [16].科学抑或荒诞:龙勃罗梭女性犯罪人理论述评[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8(12)
- [17].陈兴良作品集[J]. 刑事法评论 2017(02)
- [18].人性的救赎——从犯罪心理学角度解读《另一个世界》[J]. 外国语文 2016(01)
- [19].杀人犯真的会“挂相”吗?[J]. 东西南北 2019(23)
- [20].刑罚本质论比较分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08)
- [21].从龙勃罗梭与托尔斯泰之争看实证主义犯罪学[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22].救赎的虚妄:从龙勃罗梭与托尔斯泰之争看实证主义犯罪学[J]. 刑法论丛 2011(03)
- [23].Criticism of Humanity——A Case Study of A Dog's Taleby Mark Twain[J]. 神州 2014(05)
- [24].进化心理学系列(三) 天生犯罪人[J]. 大众心理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