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纵隔肿瘤声像图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薛倩,雷江红,韩秀,杨春,卓小桢[1](2020)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可用于无症状纵隔肿瘤的诊断》文中指出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首次发现纵隔肿瘤的体检者临床资料,总结纵隔肿瘤在经胸超声心动图中的超声特点,并分别与放射影像(X线和CT扫描)及组织病理对比。结果共获得20例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纵隔肿瘤的无症状患者,检出纵隔肿瘤分为囊肿9例、胸腺肿瘤5例、淋巴结肿大3例、畸胎瘤2例、淋巴瘤1例。相较X线诊断而言,超声检查纵隔肿瘤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此外,超声对纵隔肿瘤的检查价值也不亚于CT检查(Kappa=0.792,P<0.001)。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纵隔肿瘤的误诊率为15%,对肿物良恶性质诊断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2%。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用于纵隔肿瘤的诊断,不仅能对纵隔占位病变的内部结构进行观察,还可以对其良恶性质进行判定。
邓丹[2](2020)在《超声在儿童纵隔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超声在儿童纵隔肿瘤中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57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儿童纵隔肿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分析其声像图特点及超声诊断价值。结果:57例肿瘤中,神经母细胞瘤22例,淋巴瘤14例,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5例,畸胎瘤3例、节细胞神经瘤、脉管瘤及脂肪母细胞瘤各2例、胸腺瘤、胸腺癌、脂肪肉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增生症、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纤维粘液样肉瘤及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恶性神经鞘瘤各1例;发生于前纵隔的肿瘤21例,发生于中纵隔的肿瘤1例,发生于前中纵隔的肿瘤3例,发生于后纵隔的肿瘤32例。超声引导穿刺27例,超声诊断27例与病理诊断相符合。其中,后纵隔最多见的肿瘤为神经母细胞瘤,呈中等混杂回声,内可见强回声钙质成分,可见较丰富血供;前纵隔最多见的肿瘤为淋巴瘤,以中低回声为主,可呈混杂回声及结节感,并具有较丰富血供。结论:超声检查可判断纵隔肿瘤的位置,初步定性并具有实时引导穿刺活检的优势,可作为筛选纵隔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和随访复查的主要监测方法。
胡佳[3](2020)在《多模态超声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目的: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声像图特点,研究病变直径与杨氏模量之间的关系,评估SWE鉴别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最佳诊断界点,探讨SWE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行SWE检查的131例肝脏占位患者的153个病灶进行研究,以病理诊断或影像学诊断结果为对照。恶性病灶共89个,其中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共46个,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ICC)共12个,转移性肝癌(Metastatic liver cancer,MLC)共31个;良性病灶共64个,其中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共55个,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共1个,肝硬化增生结节(Regenerative nodule,RN)共8个。测量以上病灶的最大直径,探讨病灶直径与杨氏模量值之间的关系。测量病灶的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及与杨氏模量比值(Eratio),比较良恶性两组间杨氏模量值差异,并比较HCC、ICC及MLC两两之间杨氏模量值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得出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界值。结果:病灶直径大小约1.75-11.33cm(4.25±1.84cm),肝脏恶性病灶的平均直径为4.63±2.01cm;良性病灶的平均直径为3.73±1.52cm,其中肝血管瘤的平均直径为3.89±1.46cm,肝硬化增生结节的平均直径为2.23±0.49cm。恶性病灶的Emean及Emax与其直径之间存在弱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2(P<0.05)、0.32(P<0.05);肝血管瘤的Emean与其直径之间存在强正相关,r=0.75(P<0.05),Emax与直径之间存在中等强度正相关,r=0.52(P<0.05);RN的Emean与其直径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2(P>0.05),Emax与其直径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7(P>0.05),RN的Emean及Emax与其直径之间相关性不显着。肝脏恶性病灶的Emean、Emax、Eratio值分别为39.24±16.65kPa、66.90±34.23kPa、4.67±2.06;肝脏良性病灶的Emean、Emax、Eratio值分别为23.71±6.57kPa、33.70±7.52kPa、3.45±1.13,恶性病灶的Emean、Emax、Eratio均大于良性病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的Emean、Emax、Eratio值均小于ICC,且两组的Emean及Ema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的Emean、Emax、Eratio值均小于MLC,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C的Emean、Emax、Eratio值均小于MLC,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中Emean、Emax及Eratio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60、0.841、0.765,良恶性诊断的临界值分别为29.30kPa、41.63kPa、3.91,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6.4%和67.2%、80.9%和78.1%、78.7%和64.1%。结论:SWE能定量评估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硬度信息,能为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提供新的诊断思路,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第二部分多模态超声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目的: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常规超声(Ultrasound,US)、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的声像图表现,对US、CEUS、SWE及三者结合的多模态超声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从而为临床诊治肝脏占位性病变提供影像学理论依据。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131例肝脏占位患者的153个病灶分别进行US、CEUS、SWE检查,以病理诊断或影像学诊断结果为对照,分别评估US、CEUS、SWE及多模态超声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评价US、CEUS、SWE及多模态超声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153个病灶中恶性89个,良性64个。US诊断为恶性的病灶85个,诊断为良性的病灶68个,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7%、64.1%、67.3%、72.9%、60.3%,绘制ROC曲线,得到AUC为0.669;CEUS诊断为恶性的病灶88个,良性的病灶65个,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0%、89.1%、90.2%、92.1%、87.7%,AUC为0.900;SWE诊断为恶性的病灶86个,良性的病灶67个,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9%、78.1%、79.7%、83.7%、74.6%,AUC为0.841;多模态超声诊断为恶性的病灶90个,良性的病灶63个,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51%、92.19%、94.12%、94.44%、93.65%,AUC为0.938。CEUS的诊断效能要优于SWE及U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态超声的诊断效能要优于CE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S、CEUS及SWE对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SWE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效能要优于US,而CEUS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效能要优于SWE;多模态超声能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诊断效能更高,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倪暾[4](2019)在《乳腺包块BI-RADS分级超声与病理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乳腺包块彩超声像图改变及BI-RADS分级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2013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超声科检查出70例乳腺包块的病例,总结包块典型声像图表现,并对其进行BI-RADS分级,检索乳腺包块病理诊断结果,找出之间的关系,证实彩超技术以及BI-RADS分级在乳腺包块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的价值。结果:在本研究中,运用超声技术检出乳腺包块共计70例,其术后病理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34例、导管原位癌8例、导管乳头状癌4例、乳腺腺病13例、乳腺纤维腺瘤8例、乳腺囊肿3例。乳腺包块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依据乳腺包块的超声声像图改变,超声初步诊断为乳腺癌43例,与病理结果对比,乳腺癌超声符合率达93%;乳腺包块的超声BI-RADS分级5级共计23例,病理诊断是乳腺癌的22例,阳性预测值高达96%;4c级13例,病理证实乳腺癌共计11例,阳性预测值达85%;10例4b级,阳性预测值50%;17例4a级,阳性预测值35%;7例3级,阳性预测值29%。结论:乳腺超声BI-RADS分级对乳腺包块良恶性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各项典型声像图表现与乳腺病理特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杨瑞静,李菁华,史翔宙,闵斌英,杨一林[5](2018)在《经胸超声诊断纵隔淋巴瘤的临床价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经胸超声检查在纵隔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55例纵隔淋巴瘤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观察肿块位置、内部回声及周围淋巴结情况,分析超声对纵隔淋巴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55例纵隔淋巴瘤患者声像图特征均表现为前上纵隔实性包块,47例包块内部可见结节状低回声和/或网状稍强回声,43例肿块周围或全身其他部位可见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纵隔淋巴瘤的敏感性为85.45%,特异性为83.72%,约登指数为0.79;不同医师间诊断一致率为80.61%,Kappa值为0.612。结论纵隔淋巴瘤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经胸超声可作为诊断纵隔淋巴瘤的重要手段。
董吉[6](201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与其预后分子病理学标志物(ER、PR、HER-2和Ki-67)相关性初步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不同年资医师判读的一致性评价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统计分析不同年资医师对IDC声像图特征判读结果的一致性,筛选出判读结果一致性好的IDC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用于第二部分研究。材料和方法:收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93例IDC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本研究的入组病例既往均无IDC治疗史,均在手术和穿刺活检前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由乳腺超声亚专业副主任医师,按照诊疗常规和检查规范分别进行IDC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数据采集、存储和后处理。以2013年版乳腺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US)和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2013年颁布《产前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指南》第8章“乳腺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中的乳腺肿块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的声像图特征作为本研究的IDC超声声像图(特征)观察指标,包括:1)常规超声:肿块最大切面直径、形态、边缘情况、生长方位、内部回声(均匀情况)、内部微钙灶、周边高回声晕、毛刺征和后方回声特征;2)超声造影:造影剂分布特征(均匀情况)、增强水平、增强方向和由时间-强度曲线得出的增强方式、消退方式。由3位不同年资医师(分别从事超声诊断工作3年、5年、8年)分析每个IDC癌灶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的声像图特征,各自判读并记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Cohen′s Kappa(K值)分析不同年资医师IDC声像图特征判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不同年资医师依据2013年版BI-RADS-US对IDC常规超声的声像图特征判读的一致性分析结果为:肿块最大切面直径、形态、内部微钙灶、周边高回声晕、毛刺征和后方回声衰减的一致性好(K值0.62、0.69、0.71、0.68、0.65、0.62);肿块边缘不光整、内部回声(均匀情况)的一致性中等(K值分别为0.50、0.53);肿块生长方位、后方回声增强和无改变的一致性弱(K值分别为0.30、0.30、0.27)。不同年资医师依据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2013年颁布的《产前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指南》第8章“乳腺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中乳腺肿块超声造影的声像图特征观察指标,对IDC超声造影的声像图特征判读的一致性分析结果为:造影剂分布特征(均匀情况)、早增强、高增强、早消退、晚消退的一致性好(K值分别为0.68、0.75、0.72、0.66、0.71);同步增强、晚增强、等增强、低增强、同步消退的一致性弱(K值分别为0.33、0.20、0.39、0.32、0.29);肿块增强方向(包括:向心性、离心性、弥散性)的一致性弱(K值分别为0.23、0.22、0.17)。结论:本组研究表明不同年资医师(分别从事超声诊断工作3年、5年、8年)对IDC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的各声像图特征判读结果的一致性存在差异。其中常规超声观察指标中的肿块最大切面直径、形态、微钙化、周边高回声晕、毛刺征、后方回声衰减和超声造影观察指标中的造影剂分布特征(均匀情况)、早增强、高增强、早消退、晚消退一致性好,医师工作年资对判读结果的影响相对小;常规超声观察指标中的肿块边缘不光整、内部回声(均匀情况)一致性中等,医师工作年资对判读结果的影响中等;而常规超声观察指标中的肿块生长方位、后方回声增强、无改变和超声造影观察指标中的造影剂同步增强、晚增强、低增强、等增强、同步消退、肿块增强方向(向心性、离心性、弥散性)的一致性弱,医师工作年资对判读结果的影响相对大。由此可见,本部分研究得出了不同年资医师(分别从事超声诊断工作3年、5年、8年)判读一致性好的IDC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临床IDC超声诊断中以其为判读指标在不同年资医师判读结果间的差异小,理论上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推荐作为第二部分IDC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与预后分子病理学标志物(ER、PR、HER-2和Ki-67)相关性研究的超声声像图观察指标。第二部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图像特征与其预后分子病理学标志物的相关性初步分析目的:根据第一部分研究所获的不同年资医师(分别从事超声诊断工作3年、5年、8年)判读一致性好的IDC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为观察指标,对其与预后分子病理学标志物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术前无创性预测IDC预后提供有价值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材料和方法:收集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93例IDC的病理、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资料,入组病例既往均无IDC治疗史,均在手术和穿刺活检前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标本均同时做常规病理和免疫组化(IHC)检查,由1名从事乳腺病理诊断的副主任医师读片并记录IDC癌灶ER、PR、HER-2和Ki-67表达情况。所有病理结果记录完整。以第一部分研究所获的不同年资医师(分别从事超声诊断工作3年、5年、8年)判读一致性好的IDC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为观察指标,包括:肿块最大切面直径、形态、微钙化、周边高回声晕、毛刺征、后方回声衰减、造影剂分布特征(均匀情况)、早增强、高增强、早消退、晚消退,由2名从事乳腺超声诊断工作5年的超声医师,分别对193例IDC超声声像图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和判读,并记录判读结果,当判读意见不一致时,经两者协商达成一致,并作为最终判读结果进行记录。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估上述IDC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与各预后分子病理学标志物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与预后分子病理学标志物[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HER-2)、Ki-67]有相关性的超声声像图观察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研究的193例肿瘤标本常规病理检查,均诊断为IDC。在193例IDC病理标本的免疫组化检测中ER阳性137例(70.98%)、PR阳性123例(63.73%)、HER-2阳性115例(59.59%)、Ki-67阳性158例(81.87%)。IDC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与预后分子病理学标志物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做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为:IDC声像图特征中的肿块形态、微钙灶、周边高回声晕、毛刺征及超声造影增强方式与各预后分子病理学标志物(ER、PR、HER-2和Ki-67)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DC常规超声的声像图特征中的肿块后方回声衰减与ER表达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273,P<0.05);肿块最大切面直径≥2.0 cm与HER-2和Ki-67表达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478、0.258,P<0.05);IDC超声造影的声像图特征中的高增强、晚消退与HER-2表达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411,r=0.237,P<0.05)。对上述与预后分子病理学标志物间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的声像图特征,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IDC癌灶直径≥2.0 cm与HER-2、Ki-67阳性表达的OR值高,表明癌灶直径≥2.0 cm提示HER-2、Ki-67阳性的风险性高(OR=10.543,OR=6.206,P均<0.05)。IDC癌灶后方回声衰减与ER阳性表达的OR值高,表明后方回声衰减提示ER阳性的风险性高(OR=6.026,P<0.05);IDC癌灶超声造影呈高增强、晚消退与HER-2表达阳性的OR值高,表明高增强、晚消退提示HER-2阳性表达的风险性高(OR=6.034,OR=7.271,P均<0.05)。结论: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IDC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中,肿块最大切面直径≥2.0cm、高增强、晚消退与HER-2表达阳性的OR值高,提示HER-2阳性表达的风险性高,表明这3个超声声像图特征具有HER-2阳性表达的潜在预测价值;癌灶后方回声衰减与ER表达阳性的OR值高,提示ER阳性表达的风险性高,表明其具有ER阳性表达的潜在预测价值;肿块最大切面直径≥2.0cm与Ki-67表达阳性的OR值高,提示Ki-67阳性表达的风险性高,具有Ki-67阳性表达的潜在预测价值。上述IDC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与部分预后分子病理学标志物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为术前无创性预测IDC预后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王平,邓学东,殷林亮[7](2016)在《胎儿肺部肿瘤超声诊断与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胎儿肺部肿瘤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临床预后。方法对2011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肺部肿瘤的38例胎儿均随访至产后或引产后,与出生后CT或引产后尸检结果对照,分析胎儿肺部肿瘤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38例肺肿瘤胎儿中产前超声显示20例为肺囊腺瘤,其中Ⅰ型4例,声像图表现为多囊样无回声区;Ⅱ型7例,声像图表现为混合性回声;Ⅲ型9例,声像图表现为增强回声。超声检查后孕妇选择终止妊娠2例,引产胎儿尸检证实均为肺囊腺瘤;6例临床随访过程中胎儿肺部肿瘤消失;11例胎儿顺产后CT检查证实为肺囊腺瘤;1例超声检查后失访。其余18例产前超声显示为隔离肺,肿瘤呈楔形高回声,边界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为体循环血供;超声检查后15例胎儿顺产,9例临床随访过程中隔离肺消失,6例产后CT检查证实为隔离肺,3例超声检查后失访。与产后和引产后检查结果对照,34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肺肿瘤胎儿中产前超声正确诊断肺囊腺瘤19例(19/19),隔离肺15例(15/15)。结论胎儿肺部疾病产前超声可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肺部肿瘤图像,早期正确诊断对胎儿预后和临床处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彦慧,王小丛,李晓东,徐卉[8](2015)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对纵隔肿瘤的诊断》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4例超声心动图诊断纵隔肿瘤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前纵隔肿瘤9例,其中胸腺瘤或胸腺癌4例,胸腺囊肿1例,畸胎瘤2例,淋巴瘤2例;中纵隔肿瘤8例,心包囊肿3例,淋巴瘤5例;后纵隔肿瘤7例,食管癌5例,食管囊肿1例,纵隔囊肿1例。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容易检出前纵隔肿瘤,对发现中纵隔及后纵隔的肿瘤有一定的价值,可以为临床提供进一步诊断及治疗的有用信息。
饶展鹏,王正,洪英财[9](2013)在《纵隔肿瘤的超声诊断及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研究纵隔肿瘤的超声诊断及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4例影像学体格检查结果显示纵隔占位者进行超声检查,同时记录其各自的特点,其中40例纵隔肿瘤穿刺活检在超声波引导下进行。结果该组64例患者经彩超检查能清晰显示病灶者占该组95.3%,共61例。其中进行超声引导下纵隔肿瘤穿刺活检患者62例,93.8%获得明确病理诊断,共56例,并发症为0例。结论超声检查纵隔肿瘤的优点在于及时观察肿块、内部构造、周邻关系及其大小回声,结合彩色血流频谱检查手段,观察肿块内血流分布情况及大血管、心脏与肿物的关系并检测动脉血流阻力的指数,给目前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影像等多媒体信息。多普勒超声波检查能对部分中和后纵隔肿瘤、大多数前纵隔肿瘤作出准确定位,同时能更快更好地判断其肿瘤的囊、实性病变。
邹彩萍[10](2011)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大血管同时显示纵隔肿瘤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前纵隔肿瘤10例,其中6例胸腺瘤、4例畸胎瘤;中纵隔肿瘤9例,均为心包囊肿;后纵隔肿瘤6例,均为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容易检出前上纵膈肿瘤,能明确诊断位于中纵隔的心包囊肿,对位于后纵隔中段的食道肿瘤能显示肿块和周围脏器的关系及浸润深度,对食管癌术前的评价、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二、纵隔肿瘤声像图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纵隔肿瘤声像图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经胸超声心动图可用于无症状纵隔肿瘤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设备参数 |
1.3 检查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纵隔肿瘤的类型 |
2.2 纵隔肿瘤经胸超声心动图所见与放射影像检查对比 |
2.3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纵隔肿瘤的误诊率、敏感性和特异性 |
2.4 良恶性纵隔肿瘤的经胸超声心动图影像学特点 |
3 讨论 |
(2)超声在儿童纵隔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设备及检查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超声表现 |
2.3 发生率居前两位的纵隔肿瘤—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 |
2.4 纵隔肿瘤位置分布情况 |
2.5 纵隔肿瘤良恶性分类 |
2.6 超声诊断与CT、MRI 诊断准确率比较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超声在儿童纵隔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
(3)多模态超声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与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病理诊断或影像学诊断结果 |
3.2 杨氏模量值与病灶直径之间的关系 |
3.3 良恶性两组间杨氏模量值及结果对比分析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第二部分 多模态超声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检查方法与步骤 |
2.4 图像分析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病理诊断或影像学诊断结果 |
3.2 常规超声诊断结果 |
3.3 超声造影诊断结果 |
3.4 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结果 |
3.5 多模态超声诊断结果 |
3.6 US、CEUS、SWE以及多模态超声诊断效能的比较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4)乳腺包块BI-RADS分级超声与病理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乳腺包块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经胸超声诊断纵隔淋巴瘤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仪器与方法 |
三、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6)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与其预后分子病理学标志物(ER、PR、HER-2和Ki-67)相关性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不同年资医师判读的一致性评价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部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与预后分子病理学标志物的相关性初步评价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胎儿肺部肿瘤超声诊断与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对象 |
二、仪器与方法 |
结果 |
一、38例胎儿肺部肿瘤临床及超声检查结果 |
(一)肺囊腺瘤 |
(二)隔离肺 |
二、38 例胎儿肺部肿瘤产前超声诊断分析 |
讨论 |
一、胎儿肺囊腺瘤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 |
二、胎儿隔离肺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 |
三、胎儿肺部肿瘤与纵隔肿瘤鉴别诊断 |
(8)经胸超声心动图对纵隔肿瘤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检查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9)纵隔肿瘤的超声诊断及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一般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超声引导下纵隔肿瘤穿刺活检结果 |
2.2 彩超检查纵隔肿瘤的声像图特征 |
3 讨论 |
(10)经胸超声心动图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纵隔肿瘤声像图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经胸超声心动图可用于无症状纵隔肿瘤的诊断[J]. 薛倩,雷江红,韩秀,杨春,卓小桢.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04)
- [2]超声在儿童纵隔肿瘤中的应用价值[D]. 邓丹.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3]多模态超声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D]. 胡佳. 南昌大学, 2020(08)
- [4]乳腺包块BI-RADS分级超声与病理对照研究[D]. 倪暾.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5]经胸超声诊断纵隔淋巴瘤的临床价值分析[J]. 杨瑞静,李菁华,史翔宙,闵斌英,杨一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8(01)
- [6]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与其预后分子病理学标志物(ER、PR、HER-2和Ki-67)相关性初步评价[D]. 董吉. 苏州大学, 2016(01)
- [7]胎儿肺部肿瘤超声诊断与临床意义[J]. 王平,邓学东,殷林亮.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6(03)
- [8]经胸超声心动图对纵隔肿瘤的诊断[J]. 李彦慧,王小丛,李晓东,徐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09)
- [9]纵隔肿瘤的超声诊断及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J]. 饶展鹏,王正,洪英财.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8)
- [10]经胸超声心动图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J]. 邹彩萍. 现代实用医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