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杰(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中心卫生院四川巴中636700)
【摘要】目的研究小针刀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小针刀治疗颈椎病20例的治疗过程分析,并结合各种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等,对小针刀在内科疾病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结果小针刀对20例颈椎病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且在内科争夺疾病治疗过程中疗效显著。结论小针刀疗法在内科疾病治疗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针刀内科疾病应用
【中图分类号】R6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166-02
小针刀疗法来源于中医针灸学和西医外科学术学理论,是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新型内科疾病治疗方法,是闭合性松解术。整个治疗过程操作较为简单,病人身体受损伤面积较小,痛苦程度较低,不易发生感染,且见效快,疗效好,术后无需休息,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小针刀综合发挥了针和刀的联合效应,通过松解原发病灶以及继发病处软组织的粘连现象,到达了解除卡压的血管和神经束的治疗目的,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我们通过对小针刀治疗颈椎病20例的治疗过程分析,并结合各种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等,对小针刀在内科疾病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其中,男l0例,女10例;年龄38—42岁之间。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20例均出现颈、肩等部位部疼痛,椎问孔压痛感明显。对患者颈椎进行影像学检查,确定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或出现骨质增生,严重者颈椎间孔变小。
1.2方法
患者取坐姿,两手托住前额头前倾,以便于医生治疗操作。医生严格执行消毒操作后,站在患者后方,确认治疗点并进行局部无菌消毒,然后用4#1次性小针刀,取3—5穴纵向操作。取穴天柱、风池、大椎下、颈夹脊3~7穴,轻轻纵剥1-2次即可,每次取4—5穴。7天1次,5次l疗程。可配合局部正骨、推拿、手法复位以增强疗效。
2结果
20例患者中,痊愈:肌力、颈、肢体功能均恢复正常;好转:颈、肩等部位疼痛度减轻,眩晕感减轻;无效:症状无变化。结果本组20倒病例,15例痊愈,5例好转,无无效例出现。
3讨论
3.1小针刀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机理。
3.1.1小针刀对经络的调节作用。小针刀在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就是经络学。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良好的气血状态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保障,一旦经络出现紊乱,毕竟导致人体气血失衡,引发各种疾病。小针刀疗法以经络为核心来进行内科疾病的治疗。以粗而带刃的针体来开展治疗,刺激较强,得气快,能有效对各个穴位产生刺激,对神经和体液进行调节,改善人体经络的阻滞现象,畅通气血,平衡阴阳,从而促进疾病的治疗。例如,对出现枕神经痛的患者在其风池穴实施针刀术后,可以有效松解患者局部软组织的粘连现象,促进患者血液循环,以松治痛,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1.2小针刀对神经的调节反射作用。小针刀疗法能够通过对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感受器的调节,达到植物神经调节和内分泌活动改变的目的,从而发挥出治疗效果。
3.2小针刀疗法的临床应用。
小针刀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发展而成的,吸收了现代西医成果,再加以创造的医学新学科。小针刀疗法在我国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尤其是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形成了一系列病因学新理论,例如闭合性手术的新理论、慢性软组织损伤新理论、骨质增生理论.肌筋膜疾病新理论等。它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新型内科疾病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对软组织损伤性病变、骨关节病变和脊柱相关性内科疾病等的治疗。小针刀疗法在具体治疗的操作上具有独特的特点,在治疗时,首先利用针刀慢慢刺入需要治疗的部位深部,达到产生病变处时即停止深入,然后在到病变处进行切割,继而剥离粘连组织,最终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小针刀疗法充分发挥了针和刀的联合效应,有效松解了病灶处的软组织粘连现象,恢复了软组织的力学动态平衡并极大的改善了局部微循环,改善代谢,促进机体炎症的消除,以松治痛,达到解痉止痛的目的。小针刀疗法治疗过程操作简单,受医疗环境和现实条件的影响较小。治疗过程较短,术后恢复也较快,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极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谭军.小针刀疗法在内科疾病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针刀医学杂志,2009(03):10-11.
[2]胡少瑾..胡龙宝.水针刀与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比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01).
[3]汪学.针刀松解治疗枕神经痛10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6(10).
[4]王红燕.盐酸丁咯地尔加小针刀治疗紧张性头痛80例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