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青海大通退耕还林配置模式与生态功能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作者: 李文忠
导师: 周心澄
关键词: 退耕还林,配置模式,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文献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退耕还林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生态工程,其目的是为了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防沙治沙,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实施,诸多相关理论和技术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内容。然而,纵观国内外有关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现状,发现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退耕还林具体技术和政策措施等方面,而对退耕还林工程的优化配置模式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评价缺乏系统性研究。为此,本文以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依据,系统地研究了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的生态功能,筛选出优化配置模式,为科学指导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提高退耕还林生态效益和加快西部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同时对实现我国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以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科技试验县—青海省大通县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该县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现状和立地类型基础上,分别在浅山区和脑山区的不同立地类型上各选择了5种退耕还林配置模式,进行了大量野外调查观测和室内实验测试,并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模型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的水文效应、土壤质量、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影响,并进行了生态功能综合评价。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在浅山区,林分总蓄水量以模式C(青杨+枸杞)的最大,为329.07mm;土壤总孔隙度、稳渗速率、结构系数以模式A(川赤芍)的最大,分别为56.78%、4.8mm/min、97.61%;土壤全N、水解N、速效P、速效K、有机质平均含量以模式C(青杨+枸杞)的最高,土壤养分状况最好;土壤抗冲性指数以模式D(中国沙棘)的最大,为1.136s/g;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以模式C(青杨+枸杞)的最高,为5.3091;群落总生产力以模式D(中国沙棘)的最大,为9.36t/(hm~2a)。通过对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的土壤持水量、团聚度、有机质含量、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等18个生态功能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排序,为模式C(青杨+枸杞)>模式A(川赤芍)>模式D(中国沙棘)>模式B(紫花苜蓿)>模式E(柠条)(223.08、>193.20、>189.87、>155.40、>139.89)。综合考虑生态功能,建议在阴坡推广应用模式C(青杨+枸杞)、阳坡推广应用模式A(川赤芍)。 21在脑山区,林分总蓄水量以模式F(青海云杉)的最大,为331.91mm;土壤总孔隙度、稳渗速率以模式F(青海云杉)的最大,分别为53.62%、6.8mm/min;土壤结构系数以模式H(白桦+青海云杉)的最大,为94.751%;土壤全N、水解N、全K、速效K平均值以模式F(青海云杉)的最高;土壤抗性指数以模式F(青海云杉)的最大,为1.652s/g;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以模式H(白桦+青海云杉)的最大,为
论文目录:
独创性声明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退耕还林的历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1.2.1 国外退耕还林的历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1.2.2 国内退耕还林的历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1.2.2.1 国内退耕还林的认识和实践
1.2.2.2 国内退耕还林的相关研究
1.2.2.3 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质
2.1.1.1 地层时间序列分布
2.1.1.2 地层地区分布
2.1.2 构造
2.1.3 地貌
2.1.3.1 地势
2.1.3.2 地貌类型
2.1.4 气候
2.1.4.1 日照
2.1.4.2 气温
2.1.4.3 降水
2.1.4.4 风
2.1.5 水文
2.1.5.1 地表水
2.1.5.2 地下水
2.1.5.3 水质
2.1.6 土壤
2.1.6.1 土壤类型
2.1.6.2 土壤养分
2.1.7 植被
2.1.7.1 河川谷地落叶阔叶针叶林植被带
2.1.7.2 山地针阔叶林植被带
2.1.7.3 山地常绿针叶林植被带
2.1.7.4 亚高山灌木林植被带
2.1.7.5 高山灌丛植被带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人口与劳动力
2.2.2 民族文化
2.2.3 产业结构状况
2.2.4 土地利用现状
2.3 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4 试验区布设
3 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水文效应的研究
3.1 植冠层的截留量
3.1.1 乔木层截留量
3.1.2 灌木层截留量
3.1.3 草本层截留量
3.2 枯枝落叶层容水量
3.3 土壤持水量
3.4 土壤入渗性能
3.5 结果与分析
3.5.1 不同配置模式植冠层截留量对比
3.5.2 不同配置模式枯枝落叶层容水量对比
3.5.3 不同配置模式土壤持水量对比
3.5.4 不同配置模式蓄水保水能力对比
3.5.5 不同配置模式土壤渗透性能对比
3.6 小结
4 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
4.1 土壤物理性质
4.2 土壤化学性质
4.3 土壤抗冲性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4.1.1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密度、孔隙度的影响
4.4.1.2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各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4.4.1.3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微团聚体含量、机械组成的影响
4.4.2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4.3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4.5 小结
5 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5.1 标准地调查
5.1.1 乔木层调查
5.1.2 灌木层调查
5.1.3 草本层调查
5.2 群落物种多样性
5.2.1 物种多样性指数(D)
5.2.2 重要值(I)
5.2.3 丰富度(R)
5.2.4 均匀度(E)
5.2.5 优势度(C)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配置模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5.3.2 不同配置模式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5.5 小结
6 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生产力的研究
6.1 生物量的测定
6.1.1 乔木层生物量测定
6.1.1.1 地上部分生物量测定
6.1.1.2 地下部分生物量测定
6.1.2 灌木层生物量测定
6.1.2.1 地上部分生物量测定
6.1.2.2 地下部分生物量测定
6.1.3 草本层生物量测定
6.1.3.1 地上部分生物量测定
6.1.3.2 地下部分生物量测定
6.1.4 枯枝落叶层现存量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配置模式生物量对比
6.2.2 不同配置模式生产力对比
6.3 小结
7 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
7.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7.2 评价指标体系
7.3 评价方法
7.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7.3.2 评价方法
7.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7.5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2
参考文献
- [1].沙棘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与植被配置模式研究[D]. 夏静芳.北京林业大学2012
- [2].新疆典型沙区区域防风固沙体系协同配置研究[D]. 孙钦明.石河子大学2016
- [3].长江三角洲海岸防护林树种选择与配置模式研究[D]. 杨东.南京林业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及其植被恢复途径研究[D]. 王得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
- [2].退耕还林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 张秋良.北京林业大学2003
- [3].退耕还林理论基础与技术研究[D]. 李贤伟.四川农业大学2004
- [4].岷山地区退耕还林生态健康研究[D]. 王立明.北京林业大学2005
- [5].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D]. 姜恩来.北京林业大学2005
- [6].河北省退耕还林政策研究[D]. 王爱民.北京林业大学2005
- [7].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持续性研究[D]. 贾卫国.南京林业大学2005
- [8].青海大通高寒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研究[D]. 李世荣.北京林业大学2006
- [9].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及其影响研究[D]. 杨旭东.北京林业大学2005
- [10].青海大通山地退耕还林生境演变特征及其评价研究[D]. 吕粉桃.北京林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