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对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TCDCA)的抗炎作用机理、免疫药理学及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TCDCA抗炎作用机理研究采用Freund’s完全佐剂诱导Wistar大鼠AA动物模型,经灌胃给药后,测量致炎前和致炎后不同时期大鼠足跖肿胀度,并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ELISA双抗夹心法分别检测AA大鼠外周血中NO、LTB4及IL-1β、IL-6、TNF-α含量。试验结果表明,TCDCA连续给药21d,可显著抑制AA大鼠不同时期的足跖肿胀,显著降低血清中NO水平,显著提高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TCDCA连续给药4d,可显著降低外周血中LTB4含量。因此,TCDCA的抗炎作用与其抑制LTB4和NO产生有关。TCDCA免疫药理学研究采用重量法测定正常小鼠和AA大鼠胸腺指数、脾指数;采用血清溶血素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小鼠血清中溶血素含量,比浊法测定了AA大鼠血清中IgG含量,流式细胞术双抗标记法测定了小鼠外周血中CD4+、CD8+和CD19+淋巴细胞百分含量,迟发型变态反应法测定了小鼠耳壳肿胀度,碳廓清法测定了小鼠外周血中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比浊法测定了小鼠血清中溶菌酶含量以及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了AA大鼠外周血GM-CSF含量。试验结果表明,TCDCA可显著抑制正常小鼠和AA大鼠免疫器官重量,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降低AA大鼠外周血中IgG含量,提高小鼠外周血中CD4+、CD19+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抑制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增强小鼠外周血中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提高小鼠血清中溶菌酶含量;TCDCA连续给药4d,可显著提高AA大鼠血清中GM-CSF的含量。因此,TCDCA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TCDCA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薄层扫描法(TLC)。固定相为薄层层析用硅胶G;流动相为氯仿:异丙醇:36%乙酸:水(30:30:4:1 v/v/v/v);显色剂为3.5%磷钼酸和20%硫酸;可见光检测,λs=528nm,λm=620nm的条件下,测定了大鼠口服TCDCA后的血中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TCDCA在血清中2.5~25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3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2%,TCDCA最低检测限为50ng,最低检出浓度为2μg/ml,日间RSD均小于10.0%。按0.2g/kg·b·w大鼠单剂量一次灌胃TCDCA,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给药后不同时间血清中TCDCA的浓度,经DAS ver1.0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表明, TCDCA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有吸收一室模型,其药代动力学方程为C= 20.161 (e-0.053t-e-2.996t),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max 6.0h,Cmax 23.356mg/L,T1/2α13.010h,T1/2kα0.231h,Ka 2.996h-1,ke 0.053h-1,CL/F 0.529 L/h/kg,AUC 302.390 mg/L*h,Vd/F 9.920 L/kg。由此表明,TCDCA灌服后,具有吸收快、消除慢、滞留时间长的特点。
论文目录
1 引言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2 文献综述1.2.1 TCDCA 的研究概况1.2.1.1 TCDCA 的理化性质1.2.1.2 从鸡胆汁中提取 TCDCA 的工艺学研究1.2.1.3 TCDCA 的药效学研究1.2.1.4 TCDCA 的毒理学研究1.2.1.5 TCDCA 的研究展望1.2.2 中药及其提取物抗炎免疫药理研究进展1.2.2.1 抗炎免疫中药的分类1.2.2.2 抗炎免疫中药的作用机制1.2.2.3 抗炎免疫中药的作用1.2.2.4 抗炎免疫中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1.2.2.5 抗炎免疫药理实验方法学进展1.2.2.6 抗炎免疫药物的筛选方法进展1.2.3 兽用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1.2.3.1 研究概况1.2.3.2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概述1.2.3.3 开展兽用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药代动力研究的必要性2 实验部分2.1 TCDCA 抗炎作用机理研究2.1.1 试验材料2.1.1.1 试验动物2.1.1.2 药品2.1.1.3 试剂2.1.1.4 仪器2.1.2 数据处理2.1.3 试验方法2.1.3.1 AA 大鼠外周血中NO 活性的测定2.1.3.2 AA 大鼠外周血中 LT84 活性的测定2.1.3.3 AA 大鼠外周血中 IL-1β、IL-6、TNF-α含量的测定2.1.4 试验结果2.1.4.1 TCDCA 对 AA 大鼠不同时期炎症的影响2.1.4.2 TCDCA 对 AA 大鼠外周血中 NO 活性的影响2.1.4.3 TCDCA 对 AA 大鼠外周血中 LT84 活性的影响2.1.4.4 TCDCA 对 AA 大鼠中 IL-1β、IL-6、TNF-α含量的影响2.1.5 讨论2.1.6 小结2.2 TCDCA 免疫药理学研究2.2.1 试验材料2.2.1.1 试验动物2.2.1.2 药品2.2.1.3 试剂2.2.1.4 菌种2.2.1.5 仪器2.2.2 数据处理2.2.3 试验方法2.2.3.1 机体免疫器官重量的测定2.2.3.2 小鼠血清中抗体水平的测定2.2.3.3 AA 大鼠外周血中 IgG 含量的测定+、CD8+和 CD19+淋巴细胞含量的测定'>2.2.3.4 小鼠外周血中 CD4+、CD8+和 CD19+淋巴细胞含量的测定2.2.3.5 小鼠迟发型变态(DTH)反应的测定2.2.3.6 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2.2.3.7 小鼠血清中溶菌酶含量的测定2.2.3.8 AA 大鼠外周血中 GM-CSF 含量的测定2.2.4 试验结果2.2.4.1 TCDCA 对机体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2.2.4.2 TCDCA 对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2.2.4.3 TCDCA 对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2.2.4.4 TCDCA 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2.2.4.5 TCDCA 对AA 大鼠外周血中 GM-CSF 含量的影响2.2.5 讨论2.2.6 小结2.3 TCDCA 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2.3.1 试验材料2.3.1.1 试验动物2.3.1.2 药品2.3.1.3 试剂2.3.1.4 仪器2.3.2 数据处理2.3.3 试验方法2.3.3.1 试验条件的选择2.3.3.2 血清样品处理方法2.3.3.3 TCDCA 标准曲线的制备及回收率的测定2.3.3.4 方法学考察2.3.3.5 大鼠口服 TCDCA 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2.3.4 试验结果2.3.4.1 方法学研究2.3.4.2 标准曲线2.3.4.3 回收率的测定2.3.4.4 精密度试验2.3.4.5 稳定性试验2.3.4.6 大鼠口服 TCDCA 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2.3.5 讨论2.3.6 小结3 全文总结致谢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牛磺鹅去氧胆酸论文; 抗炎作用机理论文; 免疫药理学论文; 药代动力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