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环芳烃论文-王佳丽

稠环芳烃论文-王佳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稠环芳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稠环发色团,聚集态结构,多晶型,光学性能

稠环芳烃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丽[1](2019)在《稠环芳烃衍生物多晶型的制备与光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有机荧光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以及较高的迁移率在光电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发光二极管、激光检测器等。这些荧光材料中的分子聚集态结构会直接影响发光强度的高低,但是聚集态结构与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因此研究有机荧光分子聚集态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晶体工程策略建立了稠环衍生物的多种聚集态结构,并分别研究了其晶体结构、热力学性质以及光学性质,探究其分子结构与热学、光学性能的关系,为今后设计和开发有机光电材料提供了依据和参考。(1)通过羟醛缩合反应等,分别合成了 1-乙酰基-3-苯基-5-(1-芘基)-吡唑啉和3-(9-蒽基)-1-(3-羟基苯基)-丙-2-烯-1-酮,并利用1HNMR、13CNMR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讨论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得到了反应的最佳条件。然后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上述两种化合物的多种晶型以及溶剂化物,并通过X射线衍射表征了它们的晶体结构。(2)获得了化合物1-乙酰基-3-苯基-5-(1-芘基)-吡唑啉(缩写APPP)的α、β晶型以及多种溶剂化物的单晶。单晶X射线分析显示,β晶型中的APPP分子构建了纯手性螺旋链,芘荧光团采用单体排列。在溶剂化物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构,而在芘荧光团之间存在小的π-π重叠作用。此外,除了先前报道中的乙酸溶剂化物(形式I)之外,通过快速结晶方法发现了新的结晶形式(形式II)并且通过PXRD图谱证实。我们还研究了这些晶体的热性能和光学性质。脱溶剂后,溶剂化物都可以转化为β晶型,但纯β晶型只能从甲酸溶剂化物中分离出来。研究表明光学性质与芘荧光团堆积模式和固态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同时芘荧光团的稳定程度可能是高量子产率的原因。(3)获得了 3-(9-蒽基)-1-(3-羟基苯基)-丙-2-烯-1-酮(缩写AHP)的两种顺式异构体(α晶型和β晶型)和一种反式异构体。单晶X射线衍射显示,叁种晶体都表现出相似的晶体结构,其中两个相邻的查尔酮分子通过酚羟基和羰基之间的分子间氢键形成二聚体,并且所有二聚体平行堆迭以构建它们的叁维结构。为了使结构现象合理化并研究叁种晶体的稳定性,进行了 Hirshfeld表面分析,理论计算和研磨实验。结果表明,C=C双键上两个氢原子周围的氢键和C-H…π相互作用的共存对于顺式构型的形成可能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反式异构体比其他两个顺式异构体更稳定。此外,还研究了这些晶体的光学-物理性质。由于相似的晶体结构,在它们的光谱中观察到类似的荧光发射。(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孙书桩,彭鹏,阎子峰[2](2018)在《稠环芳烃裂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稠环芳烃物种含有大量的芳烃资源,由于苯环间的共轭效应,难以将其直接转化。随着原油芳烃含量的逐年增高,在工业规模如何有效地处理稠环芳烃备受关注。对稠环芳烃的加氢裂化和催化裂化反应机理进行总结对比,并通过介绍裂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为稠环芳烃的催化裂化拓展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8年10期)

孙明晓[3](2018)在《稠环芳烃的电化学合成、自组装及其电学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稠环芳烃(PAHs)是一种平面型π共轭体系,其分子中含有两个或多个苯环,苯环间通过共用两个相邻碳原子稠合而成,因而它又被看作是一种结构规整的石墨烯片段。PAHs中离域π电子使其具有优异的电荷迁移能力;而强分子间作用力增加了PAHs相邻分子间π轨道的重叠并进一步提升了载流子迁移率。因此,PAHs这种兼具半导体性质和结构明确可控特征的石墨烯片段在半导体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平面结构和强分子间相互力也使得PAHs分子的溶解性很差,引入增溶基团可以增加PAHs分子的溶解性,却同时破坏了分子间的紧密堆积,不利于载流子的传输。因此,合成无增溶基团修饰的PAHs并同时得到紧密有序的堆积结构是一项挑战。本文中,我们利用电化学方法实现了无增溶基团取代的PAHs分子的紧密有序堆积。电化学反应过程中,PAHs前体分子在电解液中发生了氧化脱氢偶联反应并生成了平面型PAHs分子。由于在电解液中溶解性很低,PAHs分子在工作电极上电沉积出来并原位自组装形成不同表面形貌的紧密有序堆积薄膜。我们详细研究了这种电化学氧化脱氢偶联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行为,并进一步将电沉积薄膜作为超级电容电极材料进行了探索。第二章中,我们通过叁种化学合成路径合成了一系列PAHs前体分子。其中,环叁聚反应主要用于合成中心对称的PAHs前体分子;狄尔斯-阿尔德反应主要用于合成轴对称体系;而D-A型PAHs前体分子主要由Suzuki反应等有机偶联反应得到。叁种合成方法中,狄尔斯-阿尔德反应不需要羰基钴和钯等催化剂的加入,反应体系简单易行,是合成PAHs前体分子的最优途径。第叁章中,我们以邻叁联苯作为模型化合物来探索PAHs前体分子的电化学氧化脱氢偶联反应,并进一步研究了此体系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及其动力学行为。经研究表明,邻叁联苯的电化学氧化脱氢偶联反应历程是一个受线性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的随后化学反应过程,电极反应控制步骤的电子转移数为2,扩散系数D_0=4.1×10~(-6) cm~2 s~(-1),传递系数α=0.277~0.468,电极反应速率常数~10~(-3) cm s~(-1),这表明邻叁联苯的电化学反应是一个较快速的电荷转移过程,电极反应历程受扩散控制。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表明邻叁联苯的电极反应过程存在两个状态变量(双电层电荷转移过程和电化学反应电荷转移过程)。由阻抗谱可得反应体系的内阻((?)_s=6.6Ω)、双电层电容((?)_1=1.5×10~(-7) F)、双电层电荷转移电阻((?)_(ct1)=178Ω)和双电层时间常数((?)_1=2.4×10~(-5) s)等相关参数,而电极反应的电荷转移电阻和时间常数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大分别增大与减小(1.48 V时R_(ct2)=526Ω,τ_2=6.3×10~(-3) s)。电化学氧化脱氢偶联反应生成了一种结构明确的平面型共轭PAHs分子,并且薄膜的电沉积过程是一种瞬间成核、岛状生长模式。PXRD表明邻叁联苯在发生电化学氧化脱氢偶联时,生成的PAHs分子原位自组装形成了紧密有序堆积结构。电沉积薄膜的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表明当充电电流密度为5 A g~(-1)时薄膜的质量比电容达到116 F g~(-1)。第四章中,我们利用电化学氧化脱氢偶联方法进一步扩展PAHs体系。电化学反应中PAHs前体分子(Monomer C78、C96)氧化脱氢偶联分别生成平面型的共轭PAHs分子。两者电沉积薄膜的生长过程是精确可控的,且不同电沉积方法可以得到不同形貌,不同生长模式的薄膜。例如Monomer C78电沉积薄膜在循环伏安法下最开始形成纤维短簇结构,随着薄膜的生长最终形成片层状结构;而在恒电位法下电沉积薄膜则是形成相互交联的纤维结构,随着薄膜的生长交联程度不断增加。Monomer C96电沉积薄膜在循环伏安法下形成了颗粒状结构,且并无交联;而在恒电位法下薄膜则形成了片层状结构。PXRD表明邻叁联苯在发生电化学氧化脱氢偶联时,生成的PAHs分子原位自组装形成了紧密有序堆积结构。超级电容性能测试表明循环伏安法制备的Monomer C78电沉积薄膜的电容性能比恒电位法的要高,其质量比电容可达到150 F g~(-1),最大功率密度为3211 W kg~(-1),最大能量密度为21 Wh kg~(-1)。而且两种方法制备的薄膜的比电容保持率在50 A g~(-1)时仍分别高达95%和98%,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电容稳定性。恒电位法制备的PAH C96电沉积薄膜的电容性能比循环伏安法的稍高,最大比电容为112.5 F g~(-1),最大功率密度为2408 W kg~(-1),最大能量密度为16 Wh kg~(-1),但循环伏安法电沉积薄膜的比电容保持率要更高(94%)。(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13)

本刊编辑部[4](2018)在《一种低稠环芳烃含量橡胶增塑剂的制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授权公告号:CN 105969420B授权公告日:2018年1月2日专利权人: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人:于恩强、程红卫、商希红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稠环芳烃含量橡胶增塑剂的制备方法。该橡胶增塑剂的制备步骤如下:减压馏分油与芳烃油混合制得原料油,原料油从抽提塔下部进入抽提塔,与从抽提塔上部进入的溶剂逆流接触而进行溶剂精制,在抽提塔塔顶得到精制液,经回收溶剂制得精制油,即橡胶增塑剂。该(本文来源于《橡胶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侯学清,孙彦涛,刘磊,王世涛,耿瑞丽[5](2017)在《硫族素馨烯的分子手术:从π共轭碗状分子到平面、曲面及手性稠环芳烃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硫族素馨烯在氧化剂Oxone条件下表现为侧翼苯环开环反应,基于这种开环反应的产物,可以在外围区域稠和不同环系的脒基,形成五、六、七元环脒基稠和的衍生物。在分子工程上形成[7-5-6]-、[7-6-6]-、[7-7-6]稠和的多环芳烃,这叁种系统在分子几何构型、堆积方式及光电性能上都各不相同。[7-5-6]-稠和的分子采取平面构型,表现出强溶液荧光,其量子产率可以达到52.3%,经历双光子吸收过程。[7-6-6]-稠和的分子以曲面构型存在,表现出几何翻转,形成紧密的曲面π堆积,具有p型半导体的性能,其空穴迁移率为4.4×10~(-3)cm~2V~(-1)s~(-1)。[7-7-6]-稠和的分子拥有高度扭曲的构型,表现出稳定的手性,具有较强的固态红色荧光发射。通过对硫族素馨烯的分子手术来实现不同功能化衍生物的合成是一种很有希望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物理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16)

姬宝艳[6](2017)在《镍基催化剂上稠环芳烃选择性加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稠环芳烃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半挥发性有机物,绝大多数都具有致癌致畸性,广泛存在于陆地和水环境中,它们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形成的。近年来随着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和环境法规的日益严格,各国对清洁油品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催化加氢被认为是油品精制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制备高活性的加氢催化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高活性的NiAl催化剂,并在该催化剂上研究了萘、蒽的加氢反应,利用 TG,FTIR,XRD,SEM-EDX,HRTEM,BET,H2-TPR,XPS 等表征技术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探究,氮气的吸附-脱附曲线显示该催化剂属于介孔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小粒径,大约在10nm左右,H2-TPR和XPS表征结果显示中等强度的相互作用能够促进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避免Ni在还原过程中出现团聚现象,通过以上研究得出经500 ℃C焙烧和还原的NiAl催化剂表现出较优异的萘、蒽加氢活性。本论文在NiAl催化剂中探究了一系列工艺参数(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溶剂、时间、温度以及压力等)对萘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萘的加氢反应是连续进行的,萘先生成四氢萘,之后四氢萘继续生成反式十氢萘和顺式十氢萘,探究结果得出萘能够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得到深度加氢产物十氢萘(200℃,3 MPa),其选择性高达98.02%,动力学结果显示萘加氢为拟一级反应,计算得到萘加氢的活化能为34.36 KJ/mol,低于之前研究所报道的,说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反应特性。探究了不同时间、温度以及压力对蒽在NiA丨催化剂上加氢转化率和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蒽加氢产物较为复杂,分别有二氢蒽(DHA)、四氢蒽(THA)、非对称八氢蒽(trans+cis-OHA)、对称八氢蒽(sym-OHA)以及全氢蒽(PHA)。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来调控产物的分布,蒽在反应压力为1 Mpa,温度为200℃下反应2 h后对称八氢蒽的选择性可达到90.67%,而在200℃,3 Mpa下蒽在NiAl催化剂上反应6 h全氢蒽的选择性可达到96.65%。(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7-06-01)

王新扬[7](2017)在《新型硼,氮-杂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分子设计、合成及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用作有机电子学材料已得到广泛的研究,通过引入不同的杂原子或功能基团,可有效调节分子的电子学性质。本论文通过将硼、氮杂原子引入稠合芳烃分子的外边缘结构,获得了具有多个可功能化修饰位点的新型刚性共轭骨架,进而合成了多个系列新型硼,氮-杂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系统研究了它们的固态结构、光物理和电化学行为等物性,并进行了以这些分子作为活性材料加工光电器件等方面的应用性探索。第一章:介绍了纳米石墨烯材料在有机电子学应用方面的进展;描述了通过杂原子(如硼、氮等)掺杂来调节类石墨烯二维材料电子结构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开发含硼氮小分子对发展自下而上类石墨烯二维材料制备方法以及作为模型化合物深入理解相关二维材料性能等方面的必要性;综述了硼氮杂环芳烃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含硼氮杂稠环芳烃的合成方法及性质研究等方面的进展;简述了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设计并合成了新型反-硼氮杂二噻吩并蒽BN-ADT及其衍生物,其分子的边缘可以进行多官能团修饰,分子骨架至多可以扩展至7个共轭环;对该系列分子进行了系统的单晶结构、光物理性质和电化学行为的表征,并辅以理论计算电子能级,揭示了BN-ADT衍生物的发蓝光特性;在此基础上,以该系列分子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加入3%的掺杂剂MADN优化后的器件获得了良好的蓝光纯色(CIE色坐标:0.16,0.16),最高外量子效率达到1.4%,这是首例基于硼氮杂稠环的蓝光二极管器件。第叁章:设计并合成了以对位双硼取代芳香烃分子为内核的反-硼氮杂稠环芳烃NB-DBA系列分子,并通过对B或N原子位置的官能化修饰,制备了多个功能化衍生物;通过对这类分子固态结构、光物理性质以及电化学行为的系统研究,辅以理论计算电子能级,表明改变芳香内核可以有效调控硼氮杂稠环芳烃的电子结构和固态堆积。第四章:设计并合成了新型含氮硼氮锯齿状边缘结构的二苯并类非那烯NBN-DBP。芳环骨架氮对位可以实现高区域选择性的溴代反应,继而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成功制备了系列共轭链扩展的衍生物分子;基于不同前驱体,运用类似的合成策略,获得了含有两个氮硼氮杂非那烯单元、共轭骨架扩展的稠环芳烃NBN-DBHZ,这为硼氮杂zig-zag型石墨烯纳米带的自下而上合成提供了新路径。对该系列分子的固态结构、光物理性质以及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理论计算对其芳香性、电子能级和吸收光谱的评估,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高度吻合。通过氧化,NBN-DBP可以形成开壳层结构的阳离子自由基,进而转化成二聚体分子,通过近红外吸收光谱、顺磁共振波谱和原位光谱电化学方法的表征分析,对相关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这类分子独特的化学活性和电子结构特性。总之,本论文发展了多种高效的合成策略,获得了多个系列硼、氮掺杂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分子,丰富了杂稠环芳烃的分子储备,并为进一步拓展研究硼氮杂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模型化合物。(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05-01)

郭玉凤[8](2017)在《稠环芳烃与煤油复合使用对辉钼矿浮选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钼矿石入选品位的下降,以及贫细杂难选矿石比例的增多,选矿厂使用单一的煤油作为捕收剂已很难适应矿石性质的变化,同时选厂返回利用的选矿废水成分复杂,尤其是回水中存在的钙离子对辉钼矿的浮选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将两种不同的稠环芳烃A(常温液体)和B(常温固体)分别与煤油以一定的质量比配制成两种不同的复合烃油作为辉钼矿的浮选捕收剂,并通过试验分别研究两种复合烃油的最佳配比以及对辉钼矿浮选的影响,以期达到提高辉钼矿浮选指标的目的。实际矿石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稠环芳烃分别与煤油以一定的质量配比复合使用作为捕收剂的选钼回收率均高于煤油。当选矿用水为自来水时,不论在常温或者低温条件下,95%煤油与5%稠环芳烃复合使用作为选钼捕收剂与单独使用煤油相比可以使辉钼矿的回收率提高3.0~4.5个百分点。当选矿用水为回水时,无论使用哪种捕收剂,由于钙离子的存在都会使辉钼矿的选矿指标降低,但当使用复合烃油捕收剂与单独使用煤油相比,可以使辉钼矿的回收率提高2.0~3.0个百分点。虽然两种复合烃油捕收剂对提高辉钼矿回收率的效果相近,但是稠环芳烃B(常温固体)与煤油配制的复合烃油在低温环境下容易有晶体析出,不利于北方地区冬季低温环境下的储存运输和浮选精矿的脱水,而稠环芳烃A(常温液体)与煤油复合使用作为捕收剂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因此最终选用“95%煤油+5%稠环芳烃A”作为辉钼矿的良好捕收剂。对煤油和“95%煤油+5%稠环芳烃A”分别作为捕收剂所浮选精矿筛析结果证明,“95%煤油+5%稠环芳烃A”作为捕收剂可以明显提高细粒辉钼矿的回收率。单矿物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粒级辉钼矿的可浮性有所差异,粗粒级辉钼矿比细粒级的可浮性好。钙离子的存在会特性吸附在辉钼矿颗粒的“棱”上,并生成一层亲水性的钼酸钙薄膜,从而使辉钼矿的可浮性变差,但当煤油与稠环芳烃A复合使用作为捕收剂时,对提高微细粒级辉钼矿的回收率有一定的效果。Zeta电位测试表明,不同粒级的辉钼矿分别与“95%煤油+5%稠环芳烃A”作用后,细粒级辉钼矿的电位绝对值与粗粒级相比降低幅度更大,说明稠环芳烃A可以更好的吸附在细粒级辉钼矿颗粒的“棱”上;接触角测量的数据表明,煤油可以使粗粒级辉钼矿的接触角大幅度增大,稠环芳烃A的添加可以更好的提高细粒级辉钼矿的接触角;红外光谱测试表明,稠环芳烃A可以更好的吸附在细粒级辉钼矿颗粒上。综上所述,95%煤油与5%稠环芳烃A复合使用浮选辉钼矿,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选矿指标,提高微细粒级辉钼矿的浮选回收率,并且对选矿厂回水有较好的适应性,本课题的研究结论对同类选矿厂的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何廷树,郭玉凤,王宇斌,张崇辉,李慧[9](2017)在《利用稠环芳烃优化某钼选厂粗选药剂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某钼矿入选品位逐渐下降,使用单一的煤油作为捕收剂已经很难适应矿石的变化,为优化选厂粗选作业药剂制度,研究采用不同的稠环芳烃与煤油配制成复合烃油,作为捕收剂对该钼矿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叁种复合烃油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钼的回收率,其中"煤油+稠环芳烃A"作为捕收剂的选别指标最佳。在煤油与稠环芳烃A以95∶5的质量比配制成的复合烃油作为捕收剂,总用量为170g/t的条件下,可获得品位为9.23%,回收率为85.53%的钼粗精矿。与以煤油作捕收剂相比,回收率提高了3.03%,此复合烃油对回水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大幅度地改善选别指标。(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7年04期)

梅雅楠,李燕,单园园,赵铭钦,孔德辉[10](2017)在《主流烟气中叁种稠环芳烃的同时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气相色谱叁重串联四极杆质谱(GC-MS/MS)同时测定烟草主流烟气中苯并[a]蒽、Chrysene和苯并[a]芘3种稠环芳烃的方法。以吸烟机抽吸卷烟,并以剑桥滤片捕集卷烟主流烟气,然后以含9-苯基蒽内标的环己烷溶液萃取滤片,萃取液经针式过滤器过0.22μm有机滤膜后以GC-MS/MS进行分离测定。结果表明:3种稠环芳烃在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1),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均在0.83~1.72 ng/支和2.77~5.82 ng/支之间,回收率为80.1%~106.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卷烟主流烟气中稠环芳烃的测定。(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稠环芳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稠环芳烃物种含有大量的芳烃资源,由于苯环间的共轭效应,难以将其直接转化。随着原油芳烃含量的逐年增高,在工业规模如何有效地处理稠环芳烃备受关注。对稠环芳烃的加氢裂化和催化裂化反应机理进行总结对比,并通过介绍裂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为稠环芳烃的催化裂化拓展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稠环芳烃论文参考文献

[1].王佳丽.稠环芳烃衍生物多晶型的制备与光学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9

[2].孙书桩,彭鹏,阎子峰.稠环芳烃裂化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18

[3].孙明晓.稠环芳烃的电化学合成、自组装及其电学性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4].本刊编辑部.一种低稠环芳烃含量橡胶增塑剂的制备方法[J].橡胶科技.2018

[5].侯学清,孙彦涛,刘磊,王世涛,耿瑞丽.硫族素馨烯的分子手术:从π共轭碗状分子到平面、曲面及手性稠环芳烃的合成[C].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物理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7

[6].姬宝艳.镍基催化剂上稠环芳烃选择性加氢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7

[7].王新扬.新型硼,氮-杂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分子设计、合成及性质[D].上海交通大学.2017

[8].郭玉凤.稠环芳烃与煤油复合使用对辉钼矿浮选效果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9].何廷树,郭玉凤,王宇斌,张崇辉,李慧.利用稠环芳烃优化某钼选厂粗选药剂制度[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7

[10].梅雅楠,李燕,单园园,赵铭钦,孔德辉.主流烟气中叁种稠环芳烃的同时测定[J].山东农业科学.2017

标签:;  ;  ;  ;  

稠环芳烃论文-王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