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音乐副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交叉学科,办学模式,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音乐学
音乐副修论文文献综述
郭鹏,孙勇丹[1](2017)在《音乐学副修专业,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高层论坛”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日益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美育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特价值不断凸显的背景下,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弘扬高雅文化、提高大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成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工作重心,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纷纷围绕大学生音乐教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培养高素质外交人才见长的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教育》期刊2017年11期)
李佳琪[2](2016)在《中美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副修课教学之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素质教育的号召,我国音乐教育不断创新改革,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大批的音乐人才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艺术教育充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钢琴是现今每个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工具,因而,也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主干课。这门课程被命名为钢琴副修课,针对音乐学中非钢琴专业的学生开设,教育目标是提高钢琴技能,向社会和层次输送音乐人才,是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实用技能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基础核心课。钢琴的基本弹奏技能与歌曲即兴伴奏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中,钢琴副修课程占据着突出的地位。钢琴教育是具有国际范围的通用艺术学科,在开设创新课程实践的同时,充分融合国外的先进教育体系,不仅是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对于我国教学改革,打造特色优质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美国作为多民族融合国家,音乐的种类和形式更是繁多,拥有丰厚的音乐文化底蕴,相对而言的音乐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普通高校钢琴副修课程的教学模式由套用专业院校构架而来,虽已有改革与发展,但对于钢琴副修教学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还有所欠缺,就业市场对人才的多元需求与其产生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论文以中美普通高校钢琴副修课程比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分析法、实践参与进行比较,以实践经验、音乐社会学、比较教育学的视角来分析说明这些现象,选取,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及中国河北大学作为具体考察个例,从课程发展、教学模式、管理体制、教学资源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当代钢琴副修课程应有的思想路线以及培养目标等具体的改革措施,把国际化与民族性相结合,通过差异来反思,从而为产生的各种矛盾提出带有建设性的意见,为我国今后的钢琴副修课程发展开辟崭新的思维模式和空间,构建多元化、全面性、空间立体性的特色课程。(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6-06-01)
孙靓[3](2016)在《普通高校推广音乐学副修专业办学模式的探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校音乐学副修专业办学模式的整体原则和核心理念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创新机制的构建是高度同步的,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是高度契合的,和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能把视野投向高等教育发展,人的全面素质发展的高度和深度上,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来说都是个不小的贡献,值得在普通高校大力推广和借鉴学习的。(本文来源于《音乐时空》期刊2016年09期)
冯卉[4](2015)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民族器乐副修方向的教学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们要做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在高校的培养教学中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就目前的高校音乐教育来看,很多高校对于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发展和教育非常重视,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也占据了一定的地位。本文就院校民族器乐课程开设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指出中国传统器乐教学能辅助非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的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推进师范高校院校相关音乐教育建设,为中小学输送合格优秀的音乐教师。(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5年09期)
张杰[5](2012)在《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副修器乐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其学习指向表现为培养自身掌握音乐知识、发展学科技能的能力,因此,基本能够自主学习。但是,在学习方法上较为单一和机械此,因此,师范学院音乐专业学生副修器乐有利于学生自己在专业学习方面的创新和发展。(本文来源于《群文天地》期刊2012年06期)
吴千[6](2012)在《浅论粤剧音乐副修古筝课程的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粤剧音乐副修古筝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粤剧音乐副修古筝课程要从基础开始、选择学习粤剧剧目中常出现的古筝SOLO段落、小曲以及有代表性的广东音乐、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开设古筝欣赏课等方面浅论了如何搞好粤剧音乐副修古筝课程的教学。(本文来源于《大舞台》期刊2012年01期)
孙靓[7](2011)在《普通高校音乐学副修专业办学模式价值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实例论证的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大量的事例说明普通高校音乐学副修专业办学模式在培养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方面所取得的可喜成果,阐述这一模式的前瞻性、独特性和创新性。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培养与音乐相关的多学科交叉研究能力这两方面来阐述普通高校音乐学副修专业办学模式的核心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楚雄师专艺术组调查组[8](1992)在《对音乐副修班毕业生情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基层中学很需要一专多能的教师,就音乐而言,一般中学都进不了专职的音乐教师,而我校这些除教专业外还能教音乐的学生是他们最需要的。实际上,基层中学除已有专职音乐教师的学校外,多数中学使用了音乐副修的同学兼教音乐课。 从已毕业的两个音乐副修班部分学生反馈回来的情况看,有以下几种情况:(本文来源于《楚雄师专学报》期刊1992年04期)
音乐副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素质教育的号召,我国音乐教育不断创新改革,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大批的音乐人才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艺术教育充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钢琴是现今每个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工具,因而,也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主干课。这门课程被命名为钢琴副修课,针对音乐学中非钢琴专业的学生开设,教育目标是提高钢琴技能,向社会和层次输送音乐人才,是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实用技能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基础核心课。钢琴的基本弹奏技能与歌曲即兴伴奏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中,钢琴副修课程占据着突出的地位。钢琴教育是具有国际范围的通用艺术学科,在开设创新课程实践的同时,充分融合国外的先进教育体系,不仅是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对于我国教学改革,打造特色优质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美国作为多民族融合国家,音乐的种类和形式更是繁多,拥有丰厚的音乐文化底蕴,相对而言的音乐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普通高校钢琴副修课程的教学模式由套用专业院校构架而来,虽已有改革与发展,但对于钢琴副修教学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还有所欠缺,就业市场对人才的多元需求与其产生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论文以中美普通高校钢琴副修课程比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分析法、实践参与进行比较,以实践经验、音乐社会学、比较教育学的视角来分析说明这些现象,选取,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及中国河北大学作为具体考察个例,从课程发展、教学模式、管理体制、教学资源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当代钢琴副修课程应有的思想路线以及培养目标等具体的改革措施,把国际化与民族性相结合,通过差异来反思,从而为产生的各种矛盾提出带有建设性的意见,为我国今后的钢琴副修课程发展开辟崭新的思维模式和空间,构建多元化、全面性、空间立体性的特色课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音乐副修论文参考文献
[1].郭鹏,孙勇丹.音乐学副修专业,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高层论坛”评述[J].中国音乐教育.2017
[2].李佳琪.中美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副修课教学之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6
[3].孙靓.普通高校推广音乐学副修专业办学模式的探索研究[J].音乐时空.2016
[4].冯卉.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民族器乐副修方向的教学与研究[J].北方音乐.2015
[5].张杰.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副修器乐的意义[J].群文天地.2012
[6].吴千.浅论粤剧音乐副修古筝课程的教学[J].大舞台.2012
[7].孙靓.普通高校音乐学副修专业办学模式价值初探[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
[8].楚雄师专艺术组调查组.对音乐副修班毕业生情况调查[J].楚雄师专学报.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