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亚蓉
(甘肃省敦煌市医院甘肃敦煌736200)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209-02
现将敦煌市医院1990~2013年心内科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1626例,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1.诊断标准
AMI在病史、心电图改变及/或血清酶变化均符合WHO所规定的诊断标准。
2.一般资料
2.1性别与年龄
男性1302例,女324例,男女之比为4:1。年龄最小36岁,最大85岁,平均60.5岁,高峰年龄组在50~69岁,其中36~49岁321例,其中:男256例,女65例,男女之比3.93:1;50~69岁892例,男715例女177例,男女之比4.03:1;70~85岁413例男332例女81例,男女之比:4.09:1.
2.2发病情况
所有病例以农民926例(56%),干部工人次之700例(44%)。发病以1~6月份最多共975例(60%);有高血压病史或入院时血压高者747例(46.%),肥胖者373例(23.%),血脂异常高者699例(43%);有冠心病病史或心肌梗塞家族史者165例(10%),吸烟者1300例(80%,其中农民占65%)。饮酒者488例(30%)。有明显诱因者1008例(62%)。常见诱因为体力劳动625例(62%),饮酒160例(16%),情绪激动102例(10%),生气过度56例(5.5%),饱餐65例(6.5%)。
2.3临床表现
胸痛者585例(36%),既往无胸痛病史,初发心绞痛持续30分钟以上伴有胸闷,呼吸困难者292例(18%);有劳力性心悸、气短、胸痛病史一年以内者195例(12%),超过一年者130例(8%),头痛头晕、意识障碍者65例(4%),伴有脑血栓32例(2%),肩背部及全身不适者162例(10%),牙痛、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151例(9.33%)。
2.4梗塞部位
本组病例全部以心电图得到证实。以下壁梗塞最多650例(40%),依次为前间壁487例(30%),前壁162例(10%),广泛前壁130例(8%),高侧壁86例(5.3%),前侧壁65例(4%),前壁合并下壁46例(2.7%)。
2.5心脏彩超
1626例中。除15例因病情危重在短期内死亡,没有做心脏彩超,其余1611例全部行心脏彩超检查。其中:下壁阶段性运动异常642例,前间壁阶段性运动异常485例,前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壁160例,广泛前壁阶段性运动异常130例,高侧壁阶段性运动异常88例,前侧壁阶段性运动异常66例,前壁合并下壁阶段性异常40例
2.6并发症
1626例中并发心衰352例,其中I度心衰106例,Ⅱ心衰152例,Ⅲ度心衰94例。合并心源性休克者210例。心律失常800例,其中室早405例,房早195例,左束支阻滞110例,度房室传导阻滞90例。
2.7转归
1626例住院期间死亡252例占15.5%,均为50岁以上,说明50岁以上心梗的死亡率高,其中男212例,女40例。
3.讨论
3.1发病情况
本组病例以农民占绝大多数(56%),干部工人次之占44%,其原因农民对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不能及时就诊而延误AMI的诊断与处理。在加农民吸烟饮酒量大,从本组资料调查看农民有吸烟饮酒占65%,说明吸烟与饮酒在农民AMI中占主要地位。很多资料说明吸烟多少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高低呈正相关,两者呈线性关系。所以宣传戒烟酒(特别是酗酒),对降低AMI的发病率均有重要意义
3.2从年龄分布看,男女之间有明显差别,男女之比为4:1,男性平均年龄大于女性(60.5>55岁),比郑心田报道明显[1]增高,说明男性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既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同时我认为还有诸多可控的致病因素有关(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吸烟肥胖等)。
3.3从症状来看,年龄越大症状越不典型,病史模糊,感觉不清。我们的临床实践经验是,凡遇到难以解释的病情变化,休克和心律失常者都应该排除各种不典型的心梗,只要这样才能及时做到正确的诊断。
3.4从梗死部位看,以下壁梗塞和前间壁最多占70%,和高伟等报道的基本相同[1]。但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性。
3.5从并发症分析,本组合并并发症352例,占21.64%,从而说明在在AMI治疗的过程中,积极防治并发症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心田,李广平.1961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年龄和性别分布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23(4):312-313.
[2]JANGHORBANIM.HEDL.EYAJ.JONESRB.etal.Genderdifferentialinall-causeandcardiovasculardiseasemortality[J].IntJEpidemiol.1993.22:1056-1063.
[3]高伟,王士雯,赵玉生等.18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部位的相关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