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肝细胞GnRH受体的表达及其影响的研究

大鼠肝细胞GnRH受体的表达及其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受体存在于下丘脑-垂体轴以外的器官和组织,例如胎盘滋养层细胞、前列腺、胰腺及一些肿瘤组织中[1.2.3]。Chegini等[4]首次证明了子宫平滑肌细胞上存在GnRH及其受体的mRNA。我们先前的研究也报道了胃肠胰系统能自身合成GnRH[5],而且证实胃肠胰系统及甲状腺均含有GnRH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物质[6.7]。GnRH在下丘脑-脑垂体轴外生成的同时,其亦发挥生物学效应,Gurrie等[8]发现GnRH可以使胎盘滋养层细胞内[Ca2+]明显升高,进而参与细胞内的信号传递过程。Tache等[9]发现脑室及静脉注射GnRH类似物后,胃液的pH值升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GnRH类似物通过抑制迷走神经而发挥间接的调节作用。近年来在临床上观察到药理剂量的GnRH类似物可导致糖代谢紊乱,但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有人认为可能与使用GnRH类似物时机体的性激素改变有关;GnRH对葡萄糖代谢是否存在直接作用未见报道。肝脏是物质代谢的主要器官,同时胃肠胰系统能自身合成GnRH,因此,肝脏细胞是否存在GnRH受体,GnRH是否在GnRH受体介导下对肝糖代谢产生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研究方法:取大鼠肝脏组织制成切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大鼠肝脏细胞是否存在GnRH受体;用原代培养法培养大鼠肝细胞,GnRH受体免疫组化、糖原染色比较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液对GnRH受体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1):大鼠肝细胞呈GnRH受体免疫反应阳性,阳性反应物质分布在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中,细胞核呈阴性反应。一个肝小叶内,靠近中央静脉的肝细胞,其GnRH受体免疫反应较强,着色较深,远离中央静脉的肝细胞,其GnRH受体的免疫反应较弱,着色较浅。(2):大鼠肝细胞GnRH受体的mRNA杂交信号物质呈深棕色,背景不着色,反差明显。信号物质分布于细胞质,细胞核未检测到GnRH受体mRNA杂交信号,呈阴性反应。一个肝小叶内,靠近中央静脉的肝细胞,其GnRH受体mRNA杂交信号较强,着色较深,远离中央静脉的肝细胞,其GnRH受体mRNA杂交信号较弱,着色较浅。(3):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葡萄糖浓度1g/L、葡萄糖浓度2g/L培养液培养的大鼠肝细胞行GnRH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观察两种葡萄糖浓度培养液培养条件下GnRH受体的表达,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光密度值分析,结果显示正常葡萄糖浓度(1g/L)培养时肝细胞GnRH受体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高糖培养液(2g/L)中肝细胞的表达(P<0.01)。结论:(1)大鼠肝细胞呈GnRH受体免疫反应阳性,又有GnRH受体mRNA杂交信号,说明大鼠肝脏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能自身合成GnRH受体,同时此部位GnRH受体的分布具有中央静脉旁肝细胞增多的特点。(2)GnRH受体的表达强度与细胞外液葡萄糖浓度有关,表现为正常葡萄糖浓度培养时肝细胞GnRH受体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高糖浓度培养,说明高浓度葡萄糖使肝细胞GnRH受体表达下调,提示肠胰系统产生的GnRH可能通过其在肝细胞上的受体调节糖代谢。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受体的相关研究
  • 第二部分 肝脏在糖尿病发病中的地位
  • 第三部分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引起的高血糖
  • 正文
  • 实验一 大鼠肝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定位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高浓度葡萄糖培养液对大鼠肝细胞GnRH 受体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槲皮素对大鼠肝细胞谷胱甘肽水平及其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J]. 营养学报 2016(02)
    • [2].原代大鼠肝细胞的分离和培养[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3(05)
    • [3].蛇床子素在大鼠肝细胞代谢的体外研究[J]. 药学学报 2009(10)
    • [4].白细胞介素-10基因转染对大鼠肝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影响[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5(11)
    • [5].五味子多糖对原代大鼠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7(12)
    • [6].槲皮素通过促进大鼠肝细胞转硫化途径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5(09)
    • [7].新生大鼠肝细胞分离及体外培养方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53)
    • [8].原代大鼠肝细胞分离与纯化方法[J].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07)
    • [9].三种原代大鼠肝细胞分离方法的比较[J].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9(05)
    • [10].硒对镉诱导大鼠肝细胞端粒酶活力作用研究[J]. 中国职业医学 2012(02)
    • [11].用新生大鼠肝细胞体外构建工程化肝组织[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02)
    • [12].槲皮素对氧化应激大鼠肝细胞氨基酸代谢的影响[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8(01)
    • [13].生姜油不同部位对肝损伤模型大鼠肝细胞保护作用的比较[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01)
    • [14].某品牌白酒对大鼠肝细胞金属硫蛋白表达的影响[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05)
    • [1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细胞和库普弗细胞同时分离及鉴定[J]. 广东医学 2012(01)
    • [16].大鼠肝细胞分离及体外损伤模型建立[J]. 天津药学 2008(05)
    • [17].胰岛素对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 现代医药卫生 2008(12)
    • [18].喹胺醇对Wistar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8(10)
    • [19].原代大鼠肝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改良[J]. 中国兽医学报 2013(02)
    • [20].pH值对原代大鼠肝细胞冻存效果的影响[J]. 医学研究杂志 2012(07)
    • [21].痔血胶囊组方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和小鼠肝脏的毒性[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10(05)
    • [22].制动致福利损伤大鼠肝细胞中NF-κB的表达[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5(11)
    • [23].α-硫辛酸对氧化损伤大鼠肝细胞及代谢酶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 2010(02)
    • [24].活血祛湿法对黄疸大鼠肝细胞及微胆管保护作用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05)
    • [25].SPINK3促进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肝细胞增殖[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7(12)
    • [26].牛磺酸对肝癌大鼠肝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03)
    • [27].悦肝胶囊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4)
    • [28].紫杉醇对体外大鼠肝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5(02)
    • [29].肝脏原位注射新生大鼠肝细胞构建的工程化肝组织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J]. 空军医学杂志 2013(03)
    • [30].延迟给予外源性硫化氢加剧脂多糖引起的大鼠肝细胞损伤[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1)

    标签:;  ;  ;  ;  

    大鼠肝细胞GnRH受体的表达及其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