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3种常用的侵入性采血方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生理指标影响程度及疼痛反应程度,探索适合于新生儿的对生理指标影响小、疼痛反应轻的微量采血方式。研究方法本研究属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设计及重复测量设计。随机抽取山东省立医院新生儿科2006年4月~2006年12月NICU内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生儿180例,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即足跟采血组、无名指采血组、头皮静脉采血组);对研究对象进行操作前、中、后测量生理指标(心率、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的数值,同时采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eonatal infants pain scales,NIPS)评估新生儿对采血的疼痛反应。统计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统计分析:生理指标~重复测量数据的两因素(干预因素,即3种采血方式)多水平(测量时间,即操作前、中、后3个时间点)设计的单变量方差分析;NIPS评分-完全随机设计的多样本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若差异有显著性,采用Nemenyi检验进行多样本间均数两两比较。研究结果1.3种微量采血方式对新生儿心率(heart rate,HR)的影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01),有统计学意义。足跟采血组操作中HR上升幅度最大(上升值为28.36±1.96b.m.p),操作后HR恢复至操作前水平所需时间最长,操作后HR仍明显高于操作前水平;而头皮静脉采血对新生儿HR影响最小,操作中HR上升幅度最小(上升值为12.7±0.61b.m.p.),而操作后HR已基本恢复至操作前水平。无名指采血对新生儿HR的影响介于两者之间。2.3种微量采血方式对新生儿经皮血氧饱和度(trans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SpO2)的影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01),有统计学意义。操作中3组研究对象的SpO2均明显下降。足跟采血对新生儿的SpO2影响最大,与操作前相比,足跟采血组SpO2下降幅度最大(7.83±0.408)%,操作后水平仍明显低于操作前水平;头皮静脉采血对新生儿的SpO2影响最小,SpO2下降幅度最小(3.10±0.859)%,操作后已基本恢复至操作前水平;而无名指采血组SpO2下降幅度介于两者之间(5.15±0.168)%,操作后SpO2水平介于两者之间。3.3种微量采血方式对新生儿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的影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01),有统计学意义。操作前3组新生儿的RR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衡可比。操作中3组新生儿的RR均明显升高;与操作前相比,足跟采血组RR升高幅度最大(11.15±0.295次/分),而头皮静脉采血组RR升高幅度最小(6.78±0.592次/分),而无名指采血组RR升高幅度介于两者之间(8.08±0.118次/分)。操作后足跟采血组RR水平仍明显高于操作前水平,而头皮静脉采血组RR水平己基本恢复至操作前水平,无名指采血组介于两组之间。由此可见,足跟采血对新生儿的RR影响最大,头皮静脉采血对新生儿的RR影响最小,无名指采血对新生儿RR的影响介于两者之间。4.3种微量采血方式NIPS疼痛评分比较:3组新生儿NIPS评分总体均数不同;采用Nemenyi检验两两比较显示:足跟采血组NIPS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头皮静脉采血组;足跟采血组NIPS疼痛评分明显高于无名指采血组:无名指采血组NIPS疼痛评分高于头皮静脉采血组。可认为:新生儿3种微量采血方式NIPS疼痛评分由高至低为:足跟采血组>无名指采血组>头皮静脉采血组。结论新生儿3种微量采血方式比较结论:头皮静脉采血是适合于新生儿的对生理指标影响小、疼痛反应轻的微量采血方式。足跟采血对新生儿的生理指标影响最大,疼痛反应最重。而无名指采血介于两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