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白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水稻抗白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多数杂交水稻组合不抗白叶枯病,本研究通过杂交、回交将单个或多个抗病基因转到或聚合到不育系和恢复系中,对杂交水稻进行抗性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因其对目标基因的快速准确选择为回交育种提供有效工具。以回交转育为基础,采用田间接菌鉴定和分子标记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导入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和(或)Xa23,在保持原受体优良性状基础上,增强其抗白叶枯病的能力。 此外,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安全问题使一些企业望而却步,近年来两系杂交稻发展势头有所减弱,本研究还通过多年对我们育成的多个不育系分期播种试验,系统地对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安全技术进行研究,研制安徽省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特性鉴定及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安全技术。 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导入光敏不育系中,育成抗白叶枯病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3418S(Xa21)和籼型温敏核不育系3178S(Xa21)。其抗性达到了IRBB21的抗性水平,且保持了3418S和399S的明显的光、温敏核不育特性,前者保持3418S优良经济性状,于2002年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并申报了品种权;后者经济性状优于399S。可用于两系法杂交优势利用,提高两系杂交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2) 将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与广亲和基因聚合于恢复系中,育成抗白叶枯病的广亲和恢复系抗4183(Xa21),在保持广亲和恢复系4183优良经济性状的基础上,增强其抗白叶枯病的能力,其抗性达到了IRBB21的抗性水平,为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提供良好的亲本。 3) 将同位于第11条染色体的两个距离较近的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和Xa23)整合到一起,育成聚合Xa21和Xa23的矮败型核质互作不育系R106A,其抗白叶枯病能力增强,达到高抗水平,抗性的持久性可能会大大延长。雄性不育性稳定达标。采用分子标记对核质互作型不育系的抗性改良非常重要,但难度增加,尚未见报道。该不育系的育成,可直接配组利用。也为白叶枯病持久抗性改良提供较好的平台。 4) 1991-2001年对相继育成并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的7个光、温敏核不育系:7001S、3502S、8087S、3516S(以上粳光敏型)、2301S、399S(以上籼温敏型)和3418S(籼光敏型)连续多年分11期播种,获得各自的生育特性、光温生态、育性(不育期、可繁期、育性转换期)、抗性、实用性等性状的大量数据,并送中国水稻所人工气候箱作育性及不育起点温度鉴定和选送3个不育系参加全国联合生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利用
  • 1.1 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研究
  • 1.2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鉴定
  • 1.3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
  • 1.4 我国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利用状况
  • 2 MAS在育种中的应用
  • 2.1 MAS在回交育种中的应用
  • 2.2 MAS在基因聚合中的应用
  • 3 两系法杂交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3.1 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回顾
  • 3.2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应用
  • 3.2.1 水稻光敏核不育基因的标记及染色体定位
  • 3.2.2 育成了一批实用性的不育系
  • 3.2.3 育成了一批两系杂交稻组合
  • 3.2.4 两系杂交稻技术工程化及推广应用
  • 3.3 国外光、温敏核不育系研究概况
  • 4 本研究的目的
  • 第二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杂交稻亲本的白叶枯病抗性改良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供试水稻材料
  • 2.2 供试白叶枯病菌株、接种和鉴定
  • 2.3 用于标记辅助选择的PCR标记
  • 2.4 杂交、回交选择方案
  • 2.5 育性鉴定方法
  • 2.6 广亲和性鉴定
  • 2.7 恢复性鉴定及产量比较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亲本及其杂种的抗性
  • 3.2 光敏不育系3418S的抗性改良
  • 3.2.1 MAS体系建立
  • 3.2.2 抗3418S回交育种过程
  • 3.2.3 改良型光敏不育系3418S(Xa21)育性鉴定筛选
  • 3.2.4 改良型不育系3418S(Xa21)的抗性鉴定
  • 3.2.5 改良型3418S(Xa21)播种至始穗历期比较
  • 3.3 抗稻白叶枯病低温敏核不育系R3178S选育
  • 3.3.1 MAS体系建立
  • 3.3.2 杂交、回交育种过程
  • 3.3.3 育性筛选鉴定
  • 3.3.4 育成的低温敏型不育系R3178S(Xa21)的抗性鉴定
  • 3.4 广亲和恢复系4183的抗性改良
  • 3.4.1 MAS体系建立
  • 3.4.2 改良型广亲和恢复系4183(Xa21)回交育种过程
  • 3.4.3 改良型广亲和恢复系4183(Xa21)的抗性鉴定
  • 3.4.4 抗性改良型抗4183(R4183)的广亲和性鉴定
  • 3.4.5 抗4183恢复力鉴定和产量比较
  • 3.5 “持久”抗白叶枯病的三系不育系R3106A选育
  • 3.5.1 MAS体系建立
  • 3.5.2 聚合抗白枯病双基因R3106A育种过程
  • 3.5.3 改良型水稻新品系R106A(Xa21 & Xa23)和R106B(Xa21 & Xa23)的抗谱鉴定
  • 3.5.4 改良型水稻新品系R106A(Xa21 & Xa23)育性鉴定
  • 4 总结与思考
  • 4.1 本研究取得的结果与意义
  • 4.1.1 本研究获得主要结果
  • 4.1.2 本研究的意义
  • 4.2 讨论
  • 4.2.1 Xa21和Xa23基因的抗病特点及其聚合育种
  • 4.2.2 回交次数
  • 4.2.3 选择世代
  • 4.2.4 对杂交水稻的不育系进行抗性改良
  • 4.2.5 分子标记在回交育种中的应用
  • 4.2.6 杂交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改良的策略
  • 第三章 安徽省光温敏不育系育性、特性鉴定及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安全技术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水稻材料
  • 2.2 气象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4 人工气候箱鉴定
  • 3 研究结果
  • 3.1 粳型光敏不育系的生育特性及育性
  • 3.1.1 粳型光敏不育系的生育特性
  • 3.1.1.1 不育系的主要性状表现
  • 3.1.1.2 不育系播始历期与光温相关
  • 3.1.2 粳型光敏不育系育性表现
  • 3.1.2.1 自然条件下育性表现
  • 3.1.2.2 人工气候箱鉴定结果
  • 3.1.2.3 稳定不育期
  • 3.1.3 开花习性
  • 3.1.4 抗病性
  • 3.1.5 不育基因等位性测定
  • 3.2 籼型低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及特性
  • 3.2.1 籼型低温敏核不育系播始历期及光温相关分析
  • 3.2.2 籼型低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表现
  • 3.2.2.1 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3.2.2.2 人工气候箱内不同光温处理鉴定
  • 3.2.2.3 稳定不育期
  • 3.2.3 特征特性及抗性
  • 3.3 各不育系的应用对策
  • 3.4 不育系核心种子、原种生产技术
  • 3.4.1.光、温敏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 3.4.2.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的方法与程序
  • 3.4.2.1 粳型光敏不育系
  • 3.4.2.2 籼型温敏不育系
  • 3.4.2.3 低温敏型不育系
  • 3.4.3 建成不育系核心种子和原种生产体系
  • 3.5 不育系繁殖技术
  • 3.5.1 光温敏不育系繁殖的基本特点
  • 3.5.2 高产繁殖技术
  • 3.5.2.1 光敏不育系秋季繁殖高产技术
  • 3.5.2.2 籼型温敏不育系399S、2301S海南春季繁殖高产技术
  • 3.5.2.3 冷水灌溉繁殖高产技术
  • 3.6 制种安全技术
  • 3.6.1 选用不育起点温度低、育性稳定的实用型光温敏核不育系
  • 3.6.2 将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安排在安全时段内
  • 3.6.3 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
  • 3.6.4 防止不育系自交结实,确保制种纯度
  • 3.7 高产制种技术
  • 3.7.1 合理安排制种播期和父母本播差期,确保花期安全相遇
  • 3.7.2 培育适龄、多蘖壮秧
  • 3.7.3 合理栽插、建立高产群体结构
  • 3.7.4 “920”等激素应用
  • 3.7.5 穗期病害防治
  • 4 总结与讨论
  • 4.1 总结
  • 4.1.1 明确了实用性不育系,并为这些不育系的核心种子生产、繁殖、安全制种提供了技术依据
  • 4.1.2 完善了安徽省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技术
  • 4.1.3 研制了粳、籼不育系及相应父本种子繁殖技术
  • 4.1.4 在安徽省首次系统地研制了两系杂交稻制种安全技术
  • 4.1.5 上述繁殖、制种技术用于大面积生产
  • 4.2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安全问题的讨论
  • 4.2.1 跨省到适宜生态区异地制种
  • 4.2.2 多系组合的选育
  • 4.2.3 核质互作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
  • 4.2.4 高效除杂的方法
  • 4.2.4.1 除草剂敏感基因的应用
  • 4.2.4.2 抗除草剂(Bastar)基因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简历和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Ⅱ: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操作步骤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型抗白叶枯病水稻问世[J]. 科技致富向导 2008(09)
    • [2].利用广西普通野生稻创新选育抗白叶枯病优质水稻三系不育系[J]. 作物杂志 2014(04)
    • [3].高抗白叶枯病杂交水稻Ⅱ优98[J]. 中国种业 2008(01)
    • [4].中国稻种资源中新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发掘[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5].高抗白叶枯病杂交水稻抗优63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18)
    • [6].2005-2012年湖北省水稻区域试验品种(系)抗白叶枯病鉴定与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01)
    • [7].小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鉴定与初步定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13)
    • [8].主要杂交稻亲本和抗白叶枯病基因的抗性评价[J]. 分子植物育种 2009(02)
    • [9].一株抗白叶枯病菌的嗜温菌的代谢物组成分析[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10].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V型菌、高抗稻瘟病优质稻新品种新黄占的选育——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实例[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02)
    • [11].云南3种野生稻中抗白叶枯病基因的鉴定[J]. 作物学报 2015(03)
    • [12].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抗白叶枯病恢复系[J]. 天津农业科学 2011(01)
    • [13].华中农大水稻团队解码抗白叶枯病主效基因[J]. 农药市场信息 2017(08)
    • [14].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发掘及在育种中的应用[J]. 中国稻米 2010(02)
    • [15].创建苗期和成株期广谱高抗白叶枯病的水稻种质资源(英文)[J]. 分子植物育种 2010(03)
    • [16].杂交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08(03)
    • [17].盾壳霉代谢抗白叶枯病菌活性物质的分离[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02)
    • [18].水稻抗稻瘟病和抗白叶枯病基因聚合品系抗性分析[J]. 杂交水稻 2012(05)
    • [19].新品种绿珍8072和白香占的抗白叶枯病遗传分析及其基因检测[J]. 分子植物育种 2012(03)
    • [20].分子标记辅助选择Xa23基因在选育抗白叶枯病水稻新品系中的应用[J]. 浙江农业学报 2011(02)
    • [21].杂交水稻新品种国稻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08(03)
    • [22].杂草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筛选与鉴定[J]. 贵州农业科学 2019(04)
    • [23].广东首个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V型菌水稻品种白香占的选育[J]. 广东农业科学 2009(05)
    • [24].高抗白叶枯病杂交水稻II优98及其配套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18)
    • [25].海南地方稻新种质抗病虫鉴定与评价[J]. 中国稻米 2019(02)
    • [26].水稻新品种对主要病虫害的抗性研究[J]. 北京农业 2016(06)
    • [27].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初步鉴定[J]. 中国水稻科学 2008(01)
    • [28].几个水稻品种的白叶枯病抗性鉴定[J]. 山东农业科学 2012(10)
    • [29].特优质水稻新品种三澳占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 2012(09)
    • [30].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水稻新品种白丝占的选育及应用[J]. 中国种业 2017(12)

    标签:;  ;  ;  ;  ;  ;  ;  

    水稻抗白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