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中国水资源制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政治经济学
作者: 李雪松
导师: 伍新木
关键词: 水资源,制度,产权
文献来源: 武汉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水是人类和地球上其它生物的生命源泉,是生命性资源、基础性资源、战略性资源,是资源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全球的核心资源。人类的发展与进步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四大问题。这四大问题均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质量恶化和水土流失常常干扰或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混”四大水问题。中国的水资源危机不仅十分突出,而且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性限制因素。由于水资源观念落后,涉水行为失当,水资源管理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更加重了我国的水资源危机。制度因素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根本性原因,政府缺位造成水资源产权模糊,市场缺失造成水资源滥用,计划失效造成水资源配置混乱。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缺少工程技术措施,而是没有建立起促进节水和治污等先进、高效、优良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制度框架。 中国水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计划或者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清晰界定水权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资源产权制度,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规范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达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的目的。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为人们在水资源利用与合作方面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以此规范人们的经济关系并对人们的用水行为进行监督,引导经济主体的外部利益内在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因此,保障水资源安全必须依靠复杂、复合的制度安排。 设计水资源安全性制度的基本思路是如何将水资源的正、负外部性“内部化”,避免“公水悲剧”。这就要组成一个以水资源产权制度为核心,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为前提,水权交易与水资源市场制度为基础,水资源价格制度为手段,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为保障、水资源文化制度为条件的完整的水资源制度体系。 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博弈论的相关理论,以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为基础,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力求站在水资源理论和实践的前沿,从水资源基本特征出发,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和探讨水资源问题和水资源制度,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本文共由六部分构成: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水资源危机与制度创新
第一节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一、水是生命性资源
二、水是资源性资源
三、水是基础性资源
四、水是战略性资源
五、水是核心资源
第二节 中国面临水资源危机
一、中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
二、水资源危机产生的人为因素
第三节 水利工程技术的作用与局限
一、跨流域调水工程
二、海水淡化技术
三、节水技术
第四节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制度创新
一、制度障碍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原因
二、制度创新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理想的水资源制度的社会特征
第五节 水资源制度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六节 水资源制度研究的总体思路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五、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水资源概念与特征
一、水资源概念
二、水资源特征
三、水资源特征的制度分析
第二节 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
一、水资源总量
二、水资源基本特点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四、水资源现状总体评价
第三节 中国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一、2010年及2020年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二、2030年及2050年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三、未来水资源供需展望
第四节 21世纪中国水资源面对的主要挑战
一、洪涝与干旱仍然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二、水资源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
三、水资源利用的低效率与用水浪费问题日益突出
四、水资源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五、水资源条件与产业结构及布局不相适应
六、水资源管理缺乏科学的制度体系
第二章 水资源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四、马克思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
五、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循环经济理论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二、循环经济的特征
三、循环经济的原则
四、循环经济的意义
五、水资源循环经济
第三节 制度经济理论
一、制度的涵义
二、制度的构成
三、制度的功能
四、制度创新
第四节 现代产权理论
一、产权和产权制度
二、外部性的经济学意义
三、公共资源的产权与外部性
四、公共资源的外部性内部化策略
第五节 价值理论
一、水资源价值的理论基础
二、水资源价值的内涵
三、水资源价值的表现
第三章 水资源管理与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水资源管理概述
一、水资源管理的内涵
二、水资源管理的原则
三、水资源管理的目标
四、水资源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中国水资源管理的制度现状
一、水资源管理的制度保障
二、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变迁
三、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安排
四、水资源管理的制度缺陷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美国的水资源管理
二、日本的水资源管理
三、英国的水资源管理
四、法国的水资源管理
五、以色列的水资源管理
六、国外水资源管理的经验与发展态势
第四章 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安排
第一节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经济学涵义
一、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必要性
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三、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内涵
四、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原则
五、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架构
六、水资源统一管理与流域管理
第二节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创新
一、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二、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
三、新型水资源管理体制下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四、水资源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
五、新体制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关系
第三节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政府制度、企业制度与中介制度
一、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政府制度
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企业制度
三、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中介制度
四、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法律保证
第四节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机制建设
一、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决策机制
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协调机制
三、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激励机制
四、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监督机制
第五章 水资源产权制度安排
第一节 水资源产权——水权概述
一、水权的由来
二、水权的经济学涵义
三、水权的特征
四、水权体系的构成
第二节 初始水权的界定
一、初始水权的概念
二、初始水权的界定
第三节 水权的分配
一、水权分配的原则
二、水权分配的关键参数
三、水权分配的模式
四、水权分配的程序
五、特殊水权的分配
第四节 水权制度及其变迁
一、水权制度概述
二、国外水权制度变迁
三、国内水权制度变迁
四、结论与启示
第五节 水权制度创新
一、中国现行水权制度安排
二、中国现行水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三、水权制度创新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六章 水资源交易与市场制度安排
第一节 水权交易的经济学意义
一、水权交易的概念
二、水权交易的动因
三、水权交易的成本分析
四、水权交易的外部性
五、水权交易中的政府作用
六、水权交易的形式
第二节 水权市场的制度安排
一、水权市场概述
二、水权市场的构建
三、水权市场的管理
第三节 水权交易的构成体系
一、水权交易的组织结构
二、水权交易主体的管理
三、水权交易的规则体系
四、水权交易的信息体系
五、水权交易的监管体系
六、水权交易的调控体系
七、水权交易的法规体系
第四节 水权交易的案例分析
一、墨累——达令河流域的水权交易案例分析
二、东阳——义乌的水权交易案例分析
第七章 水资源价格制度安排
第一节 水价制度概述
一、中国水价制度的沿革
二、国外水价制度的实施
第二节 中国水价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水价理论不完善
二、水资源认识观念存在偏差
三、水资源价格偏低
四、水价结构不合理
五、水价的公共监督机制不健全
六、水价制度创新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水价的形成机制
一、水价的构成
二、水价形成的影响因素
三、水价形成的供求机制
四、水价制定的原则
五、水价制定的程序
六、水价制定的机制
七、水价体系的构成
第八章 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安排
第一节 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概述
一、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的沿革
二、中国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的现状
第二节 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体系的创新
一、水资源立法的原则
二、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体系的构成
三、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体系的重建
四、水资源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的健全
第九章 水资源文化制度安排
第一节 水文化概述
一、宇宙生成的“水原说”
二、水文化的形成
三、水文化的社会影响
四、水文化的朴素可持续发展观
五、水文化的现实价值
第二节 水资源文化制度
一、文化制度及其分类
二、水资源文化制度的构成
三、节水型社会的水文化制度
四、水资源文化制度的构建
结语:水资源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二、加强水量、水质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管理
三、健全水资源产权制度
四、完善水资源水权市场制度体系
五、创建新型的水资源价格管理机制
六、建立和完善水资源法律制度
七、重视水资源管理的社会资本投入
八、加强水资源科学技术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6-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