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赫尔巴特在其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育人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上的传授,这是我们普遍认同的。教书育人,在教书的过程中育人。这便是“教学的教育性”其中之意。但应该注意到的是教授知识和培养“人”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一回事情。仅仅的教授知识不一定能培养好“人”,人在知识上的积累和其作为人的其他特性的发展并不是自然过渡,而是要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或之后,有专门的引导和深入的省思。这应该是教师要做的,而且是必须做的。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并有意识的引导和“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教师才可以完成其“育人”的本职。现如今的学校教育,由于评价标准的不完善,过分的注重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也大多都放在这一方面,忽视了其自身的本职是“育人”;即便是在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育人”,其方法也大多是告知和灌输,内容多数是对社会规范的讲解和传授,既生硬刻板取不到好的效果,又在根本上偏离教育的初衷。本文探讨的是中小学教师“育人”的现状、原因以及相应的建议对策。这里的教师“育人”本职的概念自然指的是狭义上的,除去知识传授之外的对学生品德、意志、审美、劳动观念等各方面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对教师“育人”本职的考察和解读,希望可以了解现今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工作状态和不完善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完善之处的各方面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对策,希望对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尽一点绵薄之力,为最终达到真正的“育人”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