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评价调查数据计算机分析处理系统

大气环境评价调查数据计算机分析处理系统

一、大气环评考察数据的计算机分析处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广州市人民政府[1](2021)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文中提出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规[2021]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生态环境局反映。2021年6月25日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广州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落地,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李鑫涛[2](2019)在《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量化测度和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环境安全事件与环保维权冲突频发。多元复杂的环境问题和政府传统的治理模式使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社会稳定、政府公信力、公众满意度不断遭受质疑和冲击,甚至演化为重大群体性事件,导致大量政治资源损耗,形成新的地方性发展危机。这种政治资源的损耗对各利益群体造成政治影响和政治结果后便形成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而政治成本的过度消耗会危及政府的合法性和政治的安全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对于环境治理成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成本方面,对于政治成本的研究较为匮乏。因此,如何在新时代环境治理中科学地控制政治成本消耗是政府必须认真面对和妥善解决的重大课题,更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环境问题政治成本为研究对象,在探讨其内涵、重要性和产生原因基础上,通过建立整体性理论模型,考察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演化机理,构建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指标体系,并在使用该指标体系对制环境问题政治成本进行测度后,提出了控制流程和规制策略。这对于拓宽环境问题的研究视角,提升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破解地方性危机和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理论决策框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演绎归纳法界定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概念、特征和重要性,并结合国内环境相关案例,对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产生原因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结合治理理论、复杂系统理论、成本—效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风险社会理论,从公共危机学、环境政治学、政府经济学、社会风险学等学科视角出发,将具有情境特征的政治成本消耗现象映射到各治理主体“结构—行为”的特定场域中,创新性地构建出“结构—情境—行为”这一整体性决策分析框架。(2)探讨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演化传播机理。在决策分析框架下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嵌入到环境治理系统中,采用演化博弈模型探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媒体)、公众等治理主体之间的策略行为选择,分析了在不同阶段中各治理主体的均衡策略。之后,创新性地应用小信号模型在抗干扰模式下仿真分析出各个阶段不同均衡策略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演化传播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行为策略和涌现特征对政治成本演化系统影响最为明显;在负效应下政府的政治资源消耗增加不利于政治成本的控制,会使治理系统更加不稳定;各阶段涉及的治理主体只有相互合作,才能获得“共赢”等等。(3)确立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量化测度分析。依据决策分析框架,以“T市R钢铁厂发电项目抗议事件”为研究背景,通过田野调查、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分析,考察环境问题政治成本在实际情况下的产生过程和演化传播,初步得出其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法和案例法对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初始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并采用专家调查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最终完成对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指标体系的科学化构建;在使用超效率SBM模型对T市的环境效率进行了评价后,基于G1法/熵值法组合赋权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创新性地测度出T市R钢铁厂发电项目抗议事件在各个阶段中的政治成本。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行为失范导致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消耗在各个阶段持续扩大;群众行为性政治成本以及其所包含的5项四级指标在所有指标中权重占比最大等等。(4)设计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控制流程并提出了规制对策建议。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置于T市R钢铁厂发电项目抗议事件中的“情境阶段”,结合演化博弈模型和小信号抗干扰模型,通过参数输入和计算编程处理,对其演化态势进行监测和调试分析,并据此创新性地设计出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控制的决策操作流程。研究发现,通过该操作流程得出的测度结果与实际事件演化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政府部门可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作为一种观测变量,依据指标体系和操作流程对当前环境问题中的政治成本消耗进行有效感知和预警,以便及时出台和采取治理政策,控制政治成本的消耗。同时综合之前的分析,提出调整环境问题治理决策系统和成本观、优化和创新政府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提升公职人员的治理能力和环境素养、强化政府社会风险意识和舆情应对能力、重视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和合作、积极营建官民互信机制和协商民主机制等六个方面规制措施来控制环境问题政治成本,以期能够为政府科学地、全面地、系统地控制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提供长期、合理、有效的策略和方案。

但山林[3](2019)在《高海拔环境敏感区域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隧道作为山区道路建设的控制性工程,在我国的高原山地和中低山丘陵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它的修建在提升山区道路通行能力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区域水资源漏失、水质恶化、大气污染、隧道弃渣和土壤侵蚀加剧等,给隧址区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严重的影响。为此,本文以G318林拉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高海拔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对隧道建设区域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固废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仿真评价,以期构建环境负效应小,社会认可的绿色生态型高海拔隧道。本文在系统分析隧道建设和营运期间环境效应的基础上,考虑到高海拔地区环境的动态延迟性和高阶非线性,结合理论分析、公众参与和现场调研情况,选取水环境、大气环境、固废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评价要素,选择系统动力学作为环评方法,据此构建了高海拔隧道环境影响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建立了包括30个环境因子的因果关系图,然后进一步区分不同变量的性质,构建了包含6个状态变量、12个速率变量、26个辅助变量和62个参数的存量流量图,并采用基于决策人员偏好信息的改进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模型确定了隧道建设区各环境要素的环保投资比例:水环境0.3509,大气环境0.2779,固废环境0.1302,生态环境0.2410。然后选取位于高海拔地区的雪山梁隧道和雁口山隧道校验了模型的可靠性,将其用于米拉山隧道的环境影响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隧道建设区域的水资源漏失量在施工期间持续增加,其中2015年2016年区域水资源漏失量从0缓慢增加到100万m3,2017年2018年7月则迅速增加到400万m3;在营运期间,水资源量略有回升,但变化不明显。水体SS含量在施工期间大致呈线性增加,2018年7月达到峰值106吨;2019年以后,由于系统主导反馈的改变,水体SS含量逐渐下降,到2032年已接近30吨,达到了水体SS含量的合理范围。(2)TSP排放量在隧道的施工和营运阶段持续增加,且主要集中在隧道外。2015年2018年,TSP排放量从0增加到750吨,到2032年TSP排放量达到1000吨;NO2的排放主要集中于隧道通车运营后,并且小型车是NO2的最主要来源。整个施工阶段仅向外界排放了4.2吨NO2,到2032年的排放总量接近1200吨。但和当地的大气环境容量相比,TSP和NO2的排放量仍在容许范围以内。(3)隧道的固废排放量在施工期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17年以后的施工阶段,增长速率显着增大,2018年7月达到峰值233万吨;在营运期间缓慢下降至227万吨。(4)隧道施工期间,区域新增水土流失量线性增加,2018年7月达到峰值1300吨,并且弃渣场是整个隧道建设区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单元,从根本上来看,还是由隧道洞渣的利用率偏低导致的;隧道通车后,土壤流失得到有效控制,2032年的水土流失增量已不足1000吨,远低于隧道所在地的容许土壤流失量。结果表明,米拉山隧道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固废的影响最大,对水和大气的影响次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扰动较小,符合西藏自治区的环境保护规划。据此提出了合理的固废处理措施,实现了米拉山隧道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区隧道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有益的参考。

王守妍[4](2019)在《基于空气污染扩散模拟的工业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北辰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共性问题,我国也面临着空气恶化的严峻挑战。工业区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区,工业区的污染防控对改善城市空气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通过工业区空间优化和空间形态控制达到污染防控的目的,是当前规划研究的前沿。论文运用AERMOD和PHOENICS两种技术分别对工业区和典型高污染风险区进行污染扩散模拟分析,从功能区层面、街区层面和建筑设计层面提出了应对空气污染的工业区空间形态优化策略。这对从城市规划专业层面改善空气环境有重要实践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污染扩散和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进展,根据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模拟技术的研究实践,确立了运用AERMOD实现工业区污染风险评估,运用PHOENICS降低污染安全风险的两种软件耦合的工业区空间形态优化思路。本文以天津市北辰区的工业区为研究对象,运用AERMOD对北辰区的工业区进行时间上和空间上污染扩散模拟分析,根据污染风险分区标准,划定污染风险分区和“产—城”距离安全红线,对高污染风险的居住区进行诊断分析;运用PHOENICS对工业区中典型的高污染风险街区进行进一步污染扩散模拟分析,得到在整体空间上存在污染扩散呈线性连绵分布,上风向的污染程度轻于下风向,与风向保持一致的通风廊道对污染扩散有显着影响的扩散特征;局部空间上存在污染的二次积累,特定空间状态下建筑的背风面和迎风面会出现污染积累的污染扩散特征;在污染源相关空间上存在与上风向污染叠加的污染源的污染扩散范围比较大,在一定的空间距离下污染源下风向的建筑对污染扩散有一定的遮挡作用,污染扩散会向开敞空间处偏移等扩散特征。耦合两种软件污染扩散模拟分析,在城市功能区层面制定相关规划控制要求:对工业区进行污染风险等级区划,严格控制刚性边界,进行以“控污”为目的的开敞空间设计和以“排污”为目的的通风廊道设计;在街区层面提出构建多种类型的街区风道,包括优化污染源的空间位置、优化街区形态、构建通风廊道和布局防护绿地等;在建筑设计层面提出将污染源与建筑关联设计,包括增加开敞空间相关的建筑迎风面的面积、建筑采取行列式布局或2.5面围合布局、增加建筑高度、污染源与绿色种植关联设计等优化策略。

孙晓军[5](2019)在《企业环保大数据在环境后评价中评估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建设项目事后监管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对环保措施的验证及后续环境管理工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环保大数据作为日后环境管理的核心,将有力推动包含环境影响后评价在内的环境管理工作的进行。石化企业由于其废气污染源众多,排放量较大,其实际排污状况深受社会各界关注。在石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中,历年积累了大量的污染源数据、环境质量数据等类型数据,如何对数据的进行有效地对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处理,挖掘数据背后隐含的规律,进而说明污染源的状况、环保措施实际效果及区域环境质量等问题,对于企业管理和环境保护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环保大数据的概念进行定义,是指包含产污、治污和排污在内的污染源数据、环境影响评价数据、法律法规标准数据、区域环境质量数据以及其他数据的集合。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状况较严重,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已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故本文仅以大气类环保大数据进行研究。其次,建立了环保大数据源清单,明确了各类数据来源及选取时间。在遵循各项评估原则的同时,围绕后评价的目的,建立了环保大数据评估技术体系,包括问题数据的处理方法、数据的有效性规定、评估目的及相应的技术方法、评估内容要点等。针对环保大数据中重复数据、不完整数据、异常数据三种问题数据,分别采用平均值法、替代法及填充插补法、基于拉依达准则的初步判断及邻近数据的比较法等。在体系的数据有效性规定中,对年、月、日均值时间单位下不同监测频次及监测方式的污染源数据有效性的判别做出了要求;除具体规定外要求手工监测数据、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规定是所有取值时间段内的数据应至少获取75%的数据方为有效。评估目的主要包含污染物排放规律及达标性评估、环保措施有效性及稳定性评估、污染治理设施进口浓度变化对去除效率的影响分析、影响排污的关键因素分析以及区域大气质量变化趋势及首要污染物变化分析等,相应采用的评估技术方法主要包含箱图描述性分析、对比分析、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最后,以某石化企业环境影响后评价为例,根据环保大数据源清单调研并收集数据,按照建立的评估技术体系进行处理。经过实例应用验证了建立的环保大数据评估技术体系的有效性及实用性,数据的预处理方法能够对数据筛选、甄别,通过各项评估技术方法对数据分析得到相应的评估目的,能够反映出了各废气污染源的基本状况、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效果、企业控制排污关键因素及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状况。

田原[6](2019)在《基层环境管理的问题与出路 ——以山东省L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基层环境管理,在我国整体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最基本的作用。本文以山东省L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互动式环境管理等相关理论,从L县环境污染现状和环境管理现状入手,调查指出当前L县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多方面原因,最后根据L县在环境管理方面取得的有效经验并结合作者自身的思考,提出解决当前基层环境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也为鲁南地区乃至整个山东省在基层环境管理问题的解决上提供新的思考路径。当前我国的基层环境管理还存在着环境法律体系不完善、环境管理体制不顺畅、环境监管执法能力薄弱、环境管理工作机制不健全、企业和群众环境意识缺乏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一是优化顶层设计,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优化经济激励政策、完善监督考核以及奖惩机制几个方面入手,从宏观层面为基层环境管理提供保障。二是探索垂直改革背景下的环保体制改革,一方面推进地方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改革的实践进程,另一方面探索建设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三是增强环境基础能力建设,以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和建设智慧环保平台,为基层环境管理提供人力和技术两个方面的保障。四是建立高效化的工作机制,从强化事前监督、严格环境准入,到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的事中事后监督机制,再到完善公共危机管理和风险防控机制,形成全程高效化的内部工作机制。五是建立行政、市场、社会合作的“多元共治”治理模式,营造全民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何秋[7](2018)在《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带来有史以来危及生存的最大挑战,面对亟待解决的新兴环境法问题气候变化议题,法律界积极寻求有效的制度应对。美国对气候变化议题的规范和立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格局和应对有着重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在作为全球事务的气候变化国际框架中具有高度和独特的影响力。领先世界环境法的美国已经在联邦和地方层面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气候变化规范过程,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具体表现在多层次和多面向的事前的风险预警与分担法律制度、事中的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到事后的司法救济与监督制度,制度之间的内嵌与衔接,契合成了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体系。目前我国对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或重点于宏观制度,或侧重于细微局部,而从整体视角系统地梳理和剖析其制度体系、探索深层原因的文献比较少见,不足以揭示美国气候变化应对的全貌而通观全局。故本文以期将经济分析法学与具有科学性的气候变化制度进行对话,并弥补法学与科学、社会理性与科学理性之间的隔阂。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的全貌是怎样的?其规律和特性为何?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对完善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的可借鉴之处为何?这是本文的核心问题。本文以美国联邦和地方气候变化应对为研究路径,对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全盘梳理和分析,总结出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成因、规律和特性,从而廓清其气候变化法律应对的整体概况,以期对完善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和未来方向提供思考和借鉴。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导论部分对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及思路做出阐述。第一章研究美国气候变化的法律内涵和立法现实背景。首先探讨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所管控的温室气体概念,分析出气候变化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人为温室气体进行法律规范化。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的特性,凸显出气候变化治理需要法律介入规范的迫切需求。法律可以构建有效的治理模式,对气候变化进行制度化、规范化治理。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衍生于气候变化对美国自然生态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背景之下,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的演进和立法进程显示,气候变化问题在从科学研究转为经济发展问题之后,进一步发展为国家行为主体间政治权力和利益的博弈。第二章研究美国气候变化风险预警与分担、命令控制型监管、市场导向和司法救济与监督等四种法律制度模式。以巨灾保险和责任保险制度为主的风险预警与分担模式透过制度的设计,分散和协调气候风险,发挥提供有效财务保障、提供风险分散和管理以及抑制气候变化风险扩大的功能。通过研究美国联邦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机动车辆排放管理制度以及能源效率标准和标识制度,分析“自上而下”的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依靠环境监管干预的方式,在美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管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了经济原理和市场机制的气候变化法律之市场导向制度是美国目前主流管制的工具,引导温室气体排放机构基于经济诱因主动配合管控,以成本和效益最大化的方式实现温室气体管控目的。司法诉讼是美国气候变化治理的重要特色,美国的气候变化诉讼远远超过了世界其他任何司法管辖区的气候变化诉讼,法院成为多元气候变化参与主体沟通协调和解决争端的平台。司法在气候变化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功能、沟通功能、诠释和再造法律规范功能以及塑造社会影响力功能。第三章研究美国地方气候变化应对实践。在联邦政府层面长期缺乏有意义的行动和强有力的领导气候变化治理情况下,美国地方政府一直是气候变化的倡导者。本章从美国地方的气候变化倡议入手,以华盛顿州、加利福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等地方政府的气候应对实践为源展开研究,解读作为美国气候变化治理的重要内容地方气候治理。美国地方政府依行政命令和立法方式启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自下而上”地推动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发展。地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实践作为联邦气候变化应对的“试验田”,填补了联邦气候变化监管不积极的缺位,也为今后国家级气候变化应对提供了参考经验。第四章分析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规律和特性。面对气候变化这个具有集体行动特性的全球化议题,维系与保障美国国家利益最大化是美国的首要考量。在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实施过程中,美国注重成本效益因素,秉持资本市场和有限政府的气候管制理念,权衡气候变化应对中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本位的关系。减缓、适应并进和司法审查这两个灵活而有弹性的法律原则,切合气候变化的治理需求,构成美国气候变化治理中重要的规范元素。通过层层检视美国应对气候变化实践,可以看到美国国内气候变化应对始终不辍,形成了由风险预警与分担法律制度、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以及司法救济与监督制度“四位一体”的气候变化监管体系,成为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规范性法律架构。第五章解析美国经验的可行性借鉴和掣肘,及对完善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的启示。从美国宪政制度和国家结构的角度分析,美国权力分立的宪政制度、党派分化以及“美国至上”的价值观是影响其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形成和实施的根本因素。权利分立的联邦制以及共和党和民主党气候政策理念的分化,造成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治理结构性和程序性失调。但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演进,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形态模式。在充分考量法律移植的基础上,我国可以从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决策中考量SCC、气候变化治理地方“先行先试”、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规范经验、以及推动气候变化司法等方面借鉴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一些经验,作为完善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的有益参考。本论文在系统分析与研究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是学科交叉分析后的制度梳理。气候变化是环境法新议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发展原有环境法制度功能或形成新的制度来解决。美国在气候变化议题上形成了比较系统、规范且有成效的法律架构。本文以最新的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应对与国家结构、规范机制之间的一手丰富素材为基础,解读最新的法律法规,评析最新的气候政策,分析最新的气候诉讼等,结合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结构设计和具体实践经验,审视法律制度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联,分析出美国以风险预警与分担制度、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以及司法救济与监督制度构建起“四位一体”的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监管体系。第二是对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设计有实践价值。目前我国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研究还处于基础阶段,可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规范存在局限性。而我国已有对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研究,大多内容零散,局限于政策介绍或某单一机制基本层面的探讨,还没有展开全面体系化的研究。本论文深入地研究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完整体系结构,从联邦到地方,从政策到法律,从理论到实践,从治理初期到最新进程,进一步考察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适用性。提出我国可以从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决策中考量SCC、气候变化治理地方“先行先试”、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规范经验、以及推动气候变化司法等方面借鉴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一些经验,有利于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整体框架体系的构建。因此,本论文对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进行完整而系统地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第三是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美国注重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考量气候政策和制度程序,本论文运用法经济学作为分析工具,系统分析了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运行的动力与合理性、法律制度与经济活动间结构性与制度性的逻辑关系,能够为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基础。

王超锋[8](2018)在《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研究》文中指出所谓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是相较于传统的行政区大气污染执法而言的,意指大气污染执法主体可以超越行政区划的限制而在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开展大气污染监管执法活动的一种全新的大气污染执法类型,其实施不仅符合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客观规律,也契合严峻的区域大气污染形势对我国传统大气污染执法体制所提出的改革要求,并且对消除我国传统大气污染执法体制的弊端、实现区域大气环境的一体化保护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在区域性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独到作用,我国2015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第92条明确提出了在重点区域实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要求,以此规定为基础,我国地方政府也相继开展了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实践,从而有效推动了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持续开展。不过,由于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是我国大气污染执法领域的新事物,当前对于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具体实施,我国既无丰富的经验可循,国外也无可靠的路径、模式可鉴,这一切都阻碍了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深入开展。在此情况下,从学理上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基本理论及其主体、客体、实施程序以及保障机制的建构问题展开探讨,不仅有助于丰富我国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理论体系,更能推动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机制的建立健全,从而有效保障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稳定实施。为此目的,本文在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概念、特征、理论依据、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予以系统论述之后,从执法的主体、客体、程序、保障四个方面入手,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机制进行完善性构建。首先,是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设置。与传统的行政区大气污染执法相比,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领域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区域在内的大气环境区域,从而使其在执法主体的设置上也需要采取不同于传统大气污染执法的路径。具体来说,依据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具体实施模式,可以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主体作出三种路径的设计。具体来说,在统一执法模式下,可以将跨地区的环保机构作为实施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主体,这种跨地区环保机构既可以经由我国原有环境保护机构的重组而成,也可在我国现有环保机构之外新设产生。不过,基于我国现有的环境执法体制考虑,目前通过新设路径建构跨地区环保机构的方法更为可行;在交叉执法模式下,则应把区域内地方政府的共同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作为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主体,由其抽调区域内地方政府所属的大气污染执法人员组成临时性的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队伍,并授权上述大气污染执法人员以其名义开展异地交叉执法活动;在联合执法模式下,可将区域内地方政府所属的大气污染执法机构成立的区域大气污染联合执法小组作为名义上的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并由其承担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组织协调职能,但在实践操作中,为了保障联合执法模式与我国传统执法体制的吻合,联合执法小组所享有的大气污染执法职权仍应由其成员依据属地管辖原则在各自的行政管辖区域内行使,而到自己管辖区域之外的其他行政区域参与执法活动的小组成员则主要发挥参与和监督作用。其次,是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界定。为了节约宝贵的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资源,并合理协调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与传统大气污染执法主体之间的关系,还需要从执法领域和执法对象两个层面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客体进行界定。其中,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领域的界定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其一,是将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划定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作为适用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宏观领域;其二,则是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的行政交界区域界定为实施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微观区域,以确保将有限的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资源主要用于行政交界区域之内的大气污染项目或活动之上。此外,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对象的界定则可采用执法名录的方式,将容易导致区域性大气污染的行业、项目、活动等事项列入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名录之中,从而有效增强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并有效防止不执法、乱执法现象在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过程中的出现。再次,是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程序的设计。为了有效约束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执法行为,并保障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稳定实施,需要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程序作出系统安排。当前,我国时间概念上的执法流程和步骤已经相当成熟,因而我国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可以直接采用,故本文对此不予赘述。不过,相较于传统的大气污染执法,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过程中还需要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横向关系,因而其空间概念上的协调程序要比传统大气污染执法程序更为复杂。鉴于此,在设计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程序时,应将协调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过程中相关主体之间横向关系的程序作为其程序的建构重点。为此,本文从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启动程序、运行程序、终结程序以及监督程序四个方面入手,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协调程序进行重点设计,以充实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程序的内容,保障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稳定实施。最后,作为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程序的延续,还需要为保障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稳定实施而设定相应的保障机制,而这又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以确保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相关信息能为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相关主体所知悉并共享,从而增强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之间的信任,并提升其实施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意愿;其二,还需要对区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和均衡,以便调动区域内地方政府参与并支持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热情。为此目的,则需要建立区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的激励和帮扶机制,并持续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内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其三,作为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必要保障,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以提升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有效防范不执法、乱执法以及干扰执法等违法现象在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领域的发生。

邵玮[9](2017)在《环境规制约束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生态承载力下降成为人类将长期面临的挑战,自十八世纪中叶,人类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世界进入到了工业文明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跨越式大发展以及化石能源的大规模运用,社会生产力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持续提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水平也快速增强。在人类社会繁荣发展的同时,作为人类文明进步基础的自然生态系统此消彼长,在以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为基础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下,人类社会的繁荣程度几乎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成正比。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种类不断增多、人类需求日益提升,最终导致在人类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所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和废弃物总量达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上限,从而引发了全世界范围的各类污染事件和灾害事件,自然生态系统即将面临系统性不可逆转的威胁。进入到20世纪以后,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公害事件使人类的生存面临巨大威胁。各国政府、学界专家以及一些有先见之明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人类经济增长、社会繁荣与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认为人类社会系统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依靠,过量的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将使自然生态系统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自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逐渐形成并在国际上推开,以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三者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和个人接受并采用。产业结构优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将伴随始终的重点问题。一直以来,我国环境问题的持续存在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产业结构是链接经济、社会与自然三者之间的枢纽: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要素流动促使经济发展更有效率的推进;产业结构变动造成的社会财富分配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关系到社会持续稳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转为集约,降低消耗与污染水平,逐步减轻自然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实现长足进步,建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然而,目前我国的产业发展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在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步入绿色发展道路,重点在产业结构调整,难点在产业结构调整,出路也在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业结构一直以自身各个产业、行业的特征和规律演进着,或是技术进步的冲动,或是效率的冲动。在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环境硬约束日益刚性。以环境规制政策为表现形式的环境约束手段存在的大前提下,环境规制工具的使用改变企业的运营成本,调整行业比重,进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动,最终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环境负外部性的问题单纯通过市场机制难以解决,必须依靠环境规制工具和市场机制的相互配合才能使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关系达到最优。环境规制不仅可以促使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不仅可以倒逼产业结构调整,而且环境、生态要素本身就应成为产业优化的标准和要素。中国早在“十一五”末期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至今为止,中国产业发展大而不强的问题依旧未能解决。长期以来以透支自然资源与能源的低效率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导致生态系统日益脆弱,环境污染已经开始困扰到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国在30年内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在创造中国奇迹的同时,也在短时期内经历了生态破坏带来的苦果。2015年,我国SO2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1859.1万吨和1851.8万吨,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2223.5万吨和229.9万吨。虽然近年来各类污染物排放量有下降趋势,但环境风险始终较高。过去为了追求经济高增长而付出的环境代价已经开始对国民生活造成显着的负面影响。根据《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报告(2004-2010)》显示2004年-2010年空气污染导致的早死人数达到25万人-50万人,造成的健康经济损失占总GDP的0.8%-1%,环境破坏引发的危害已经开始严重制约和危害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环境规制的倒逼不仅来自于国际压力,同时更是中国为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的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处的全球产业链地位导致了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而决定了中国产业发展对生态资源环境势必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而,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需尽早实现。本文依照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首先阐释环境约束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原理,然后根据环境约束下产业结构变动的机理分析,设定量化模型,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区间,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核心理论。最后,根据分行业和分区域的量化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并针对各项路径指出具体政策建议。具体如下:第一章是绪论。探讨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对我国产业在未来走向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的指导作用,对促进我国实现产业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美丽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阐释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核心概念,分析了环境约束、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等相关概念的内涵,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是理论基础。本章对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环境观、习近平的生态环境观、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分税制改革下的地方政府博弈、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等方面分析了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关系。第三章是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因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类与产业发展有关的要素都会对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资本量、技术水平、社会需求、生态要素、环境规制政策以及环保产业发展水平等。第四章是中国环境规制的演进历程。通过梳理国家环境规制政策、环境规制机构、环境规制信息披露、环境规制执法、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等演进过程,探讨中国环境规制对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第五章是环境规制手段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机理分析。通过分析中国大气污染行业和水污染行业的特征以及产业结构现状和存在问题,构建实证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基于环境治理投资逐年加大、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合格率逐年提升以及单位产值能耗逐年下降等原因,小型工业企业由于无法适应环境规制的要求而逐步被淘汰出市场。同时,环境因素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参考要素,在严格环境执法手段的保障下得到了更好的执行。第六章是探索环境规制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路径。主要针对中国未来环境规制的发展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为目标,运用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并根据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提出相应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研究的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在基础理论和实证分析方面,还有很多的研究工作尚未完成。综上所述,本文在两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第一,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了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机理。同时,从传统产业经济学注重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的思路中转变出来,将生态要素补充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要素之一。第二,在实践研究方面,根据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行业的实证分析得出的产业结构特征和行业特性,构建在日益严格环境规制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并相应提出多种政策实施建议,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柴红云[10](2017)在《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处于探索发展阶段,针对全行业的环境影响后评价评价内容、重点、理论、方法等尚不明确,且目前开展范围也多集中于水利水电工程、矿产开采工程、公路工程等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针对污染型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较少。同时从目前投产运行的煤化工项目来看,煤化工项目存在着重大环境污染问题、面临着诸多的争议,因此开展煤化工行业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构建了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方法体系及技术路线,主要包括选取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开展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理论基础;确定指标体系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为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方法;明确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重点,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构建的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方法对本文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进行实例研究,弄清了煤化工项目建设后对环境产生的实际影响,并对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性和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本文的研究结论延伸至整个煤化工行业,得出在开展煤化工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研究时,需要收集项目建设前的区域性环境质量历史资料、项目运行中的环境质量现状资料以及周边企业环境质量资料,避免因例行监测数据少、监测因子不足和周边企业环境质量资料无法获取等因素,导致无法准确界定项目对区域环境质量实际影响;在开展环保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性评价时,针对项目实际运行情况下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其事故发生时的措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其有效性;同时通过分析发现煤化工行业目前存在着挥发性有机物核算缺乏行业标准、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且纯度高、项目整体水网络优化配置程度低等问题,因此制定煤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规范、做好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工作,是未来煤化工发展值得关注的。本文研究成果为开展其他类似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二、大气环评考察数据的计算机分析处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气环评考察数据的计算机分析处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2)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量化测度和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问题带来地方性发展危机
        1.1.2 政府治理中对政治成本的忽视
        1.1.3 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1.1.4 公共管理实现途径多元化演变
    1.2 概念界定与问题提出
        1.2.1 环境问题政治资源的概念界定
        1.2.2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概念界定
        1.2.3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及重要性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的重要性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内容
    1.5 文章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绿色治理理论
        2.1.2 复杂系统理论
        2.1.3 成本-效用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
        2.1.4 风险社会理论
    2.2 政治成本的相关研究述评
        2.2.1 政府经济学视域下政治成本的相关研究
        2.2.2 环境政治学视域下政治成本的相关研究
        2.2.3 公共管理学视域下政治成本的相关研究
    2.3 环境治理的相关研究述评
        2.3.1 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研究述评
        2.3.2 环境风险治理的相关研究述评
        2.3.3 邻避抗争事件治理的相关研究述评
    2.4 小结与启示
第3章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测度与决策的分析框架
    3.1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产生的原因分析
        3.1.1 地方政府的决策系统模糊
        3.1.2 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滞后
        3.1.3 公职人员的治理能力较低
        3.1.4 环境社会风险的敏感性不足
        3.1.5 社会组织和媒体的参与力度不够
        3.1.6 公众利益的维护不到位
    3.2 结构-情境-行为视角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规制理论模型
        3.2.1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演化传播机理
        3.2.2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控制决策框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的博弈分析
    4.1 结构视角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的博弈分析
        4.1.1 结构视角下博弈主体的基本假设
        4.1.2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博弈模型构建及均衡分析
        4.1.3 地方政府和企业间博弈模型构建及均衡分析
        4.1.4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间博弈模型构建及均衡分析
        4.1.5 小信号模型构建及测度仿真
        4.1.6 结论与讨论
    4.2 情境视角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的博弈分析
        4.2.1 情境视角下博弈主体的基本假设
        4.2.2 博弈模型构建及演化均衡分析
        4.2.3 小信号模型构建及测度仿真
        4.2.4 结论与讨论
    4.3 行为视角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的博弈分析
        4.3.1 行为视角下博弈主体的基本假设
        4.3.2 博弈模型构建及演化均衡分析
        4.3.3 小信号模型构建及测度仿真
        4.3.4 结论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量化测度分析—基于T市R钢铁厂发电项目抗议事件的个案考察
    5.1 案例的选择与讨论
        5.1.1 案例事件的选择与研究设计
        5.1.2 案例事件的分析
        5.1.3 资料搜集与扎根分析
        5.1.4 结构-情境-行为视角下的案例讨论
    5.2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测度指标体系的开发与设计
        5.2.1 测度指标体系的初始构建
        5.2.2 测度指标体系的确定
    5.3 T市的区域环境效率分析
        5.3.1 T市环境治理的背景分析
        5.3.2 评估方法与变量说明
        5.3.3 效率评价和实证结果分析
        5.3.4 结论与启示
    5.4 结构-情境-行为视角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测度分析
        5.4.1 测度方法的选择
        5.4.2 测度设计和数据获取
        5.4.3 主客观组合赋权和模糊测度
        5.4.4 政治成本测度值与政治成本的关系论述
        5.4.5 结论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控制流程设计
    6.1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控制的实例分析—以T市R钢铁厂发电项目抗议事件为例
    6.2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控制决策流程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理论贡献
    7.2 研究启示和规制策略
        7.2.1 调整环境问题治理决策系统和成本观
        7.2.2 优化和创新政府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
        7.2.3 提升公职人员的治理能力和环境素养
        7.2.4 强化政府社会风险意识和舆情应对能力
        7.2.5 重视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和合作
        7.2.6 积极营建官民互信机制和协商民主机制
    7.3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T市R钢铁厂及周边地区的实地情况示意图
    附录B: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测度指标体系的专家筛选调查表
    附录C:T市R钢铁厂及周边地区访谈提纲
    附录D:T市R钢铁厂及周边地区环境政治成本的调查问卷
    附录E: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测度指标体系的重要性程度调查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高海拔环境敏感区域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1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及法律依据
    2.2 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及内容
        2.2.1 隧道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2.2.2 隧道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2.3 隧道环境效应分析
        2.3.1 隧道环境正面效应
        2.3.2 隧道环境负面效应
    2.4 高海拔地区隧道建设环境特点
        2.4.1 高海拔隧道的界定
        2.4.2 高海拔地区隧道建设环境特征
    2.5 隧道建设环评方法
        2.5.1 环境科学评价法
        2.5.2 系统工程评价法
        2.5.3 隧道环评方法的选择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海拔隧道环境影响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
    3.1 系统动力学概述
        3.1.1 系统动力学的内涵及发展过程
        3.1.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3.1.3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原则及步骤
        3.1.4 系统动力学软件介绍
    3.2 高海拔隧道环境影响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建立
        3.2.1 模型环境要素选取
        3.2.2 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研究
    3.3 隧道工程环保专项资金分配策略
        3.3.1 基于决策人员偏好信息的改进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模型
        3.3.2 隧址区各环境要素环保投资比例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海拔米拉山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4.1 工程概况
        4.1.1 米拉山隧道建设情况
        4.1.2 米拉山隧址区自然条件与环境特征
    4.2 米拉山隧道SD模型参数确定
        4.2.1 明确模型边界
        4.2.2 模型参数确定
    4.3 模型可靠性检验
    4.4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4.4.1 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
        4.4.2 仿真结果分析评价
    4.5 米拉山隧道环境保护对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4)基于空气污染扩散模拟的工业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北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空气污染成为全球的共性问题
        1.1.2 我国空气污染存在严重的问题
        1.1.3 工业区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
        1.1.4 城市规划层面的污染防控响应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工业区空间形态
        1.3.2 “产—城”距离
        1.3.3 无组织排放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5.1 创新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污染扩散模拟与空间形态优化的相关研究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研究现状的统计分析
        2.1.2 污染扩散模拟与空间形态的研究
        2.1.3 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
    2.2 污染扩散机理研究
        2.2.1 污染浓度标准的界定
        2.2.2 污染扩散的自身影响因素
        2.2.3 污染扩散与气象环境的耦合关系
        2.2.4 污染扩散与空间环境的耦合关系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污染扩散模拟的工业区空间形态优化思路
    3.1 空间形态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3.1.1 优化目标
        3.1.2 优化原则
    3.2 工业区空间形态优化的研究思路
        3.2.1 研究思路厘定
        3.2.2 前期准备工作
        3.2.3 污染风险分区
        3.2.4 模拟诊断分析
        3.2.5 空间形态优化的基本策略
    3.3 模拟技术的选择与运用
        3.3.1 AERMOD的特点与工作流程
        3.3.2 PHOENICS的特点与工作流程
        3.3.3 两种技术优势互补与相互衔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AERMOD污染扩散模拟的污染风险分区的划定
    4.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4.1.1 现状分析
        4.1.2 典型性分析
        4.1.3 基本特征分析
    4.2 相关数据的构建
        4.2.1 相关数据来源
        4.2.2 污染源清单的建立
        4.2.3 相关参数设置
    4.3 工业区多时空污染扩散模拟分析
        4.3.1 污染结果准确性的验证
        4.3.2 时间上的污染扩散分析
        4.3.3 空间上的污染扩散分析
    4.4 污染风险分区的划定与诊断分析
        4.4.1 污染风险分区
        4.4.2 污染风险分区与现状建设校对
        4.4.3 高污染风险的居住区诊断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PHOENICS的高污染风险区污染扩散模拟与分析
    5.1 高污染风险区的选取
        5.1.1 高污染风险区的选取
        5.1.2 街区概况与现状分析
        5.1.3 空间基本特征的分析
    5.2 典型高污染风险区的污染扩散模拟
        5.2.1 三维模型的建立
        5.2.2 相关参数的设置
    5.3 典型高污染风险区的模拟分析
        5.3.1 整体空间环境的模拟分析
        5.3.2 局部空间环境的模拟分析
        5.3.3 污染源相关空间环境的模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耦合两种数值模拟技术的工业区空间形态优化策略研究
    6.1 城市功能区层面——制定相关规划控制要求
        6.1.1 污染风险等级区划
        6.1.2 严格控制刚性边界
        6.1.3 以“控污”为目的的开敞空间设计
        6.1.4 以“排污”为目的的通风廊道设计
    6.2 在街区布局层面——构建多类型的街区风道
        6.2.1 优化污染源空间位置
        6.2.2 优化设计街区形态
        6.2.3 布局多种通风廊道
        6.2.4 精细布局防护绿地
    6.3 在建筑设计层面——污染源与建筑关联设计
        6.3.1 污染源与建筑迎风面关联设计
        6.3.2 污染源与建筑围合度关联设计
        6.3.3 污染源与建筑高度关联设计
        6.3.4 污染源与绿色种植关联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污染排放清单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企业环保大数据在环境后评价中评估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环保大数据概述
        1.2.1 大数据概念与特征
        1.2.2 环保大数据研究进展
    1.3 环境影响后评价概述
        1.3.1 环境后评价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1.3.2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1.3.3 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进展
    1.4 环保大数据与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关系
        1.4.1 环保大数据与环境影响后评价
        1.4.2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5 论文研究内容
    1.6 课题创新点及研究路线
第二章 环保大数据的源清单
    2.1 环保大数据的概念
    2.2 废气环保数据的选取
        2.2.1 石化企业废气污染源
        2.2.2 分类及数据选取内容
        2.2.3 废气数据的选取时限
    2.3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数据的选取
    2.4 环境影响后评价中的环保大数据源清单
    2.5 小结
第三章 环保大数据评估技术体系的建立
    3.1 评估体系建立原则
    3.2 问题数据的处理
        3.2.1 问题数据的类型及处理方法
        3.2.2 问题数据的处理
    3.3 数据的有效性规定
        3.3.1 污染源数据的统计有效性规定
        3.3.2 环境空气监测数据有效性规定
    3.4 环保大数据评估方法及内容
        3.4.1 评估技术方法
        3.4.2 评估目的与内容
    3.5 评估程序的建立
    3.6 小结
第四章 体系的有效性验证-以某石化企业后评价为例
    4.1 某石化企业概况
        4.1.1 企业生产运行概况
        4.1.2 主要污染源及环保设施
    4.2 环保大数据的收集
    4.3 环保大数据的有效性判断
    4.4 废气环保大数据分析
        4.4.1 污染物浓度排放水平及达标性分析
        4.4.2 环保措施有效性及稳定性
        4.4.3 污染治理设施的进口浓度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4.4.4 影响排污的关键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4.5 区域空气质量数据分析
        4.5.1 区域空气质量总体变化趋势分析
        4.5.2 区域空气首要污染物变化
    4.6 环保大数据评估技术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层环境管理的问题与出路 ——以山东省L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层环境管理概述
    2.1 基层环境管理的相关概念
        2.1.1 环境管理
        2.1.2 基层环境管理
    2.2 基层环境管理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互动式环境管理理论
    2.3 环境管理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基于山东省L县基层环境管理的实践分析
    3.1 L县基层环境管理现状
        3.1.1 基层环境现状分析
        3.1.2 基层环境管理现状
    3.2 基层环境管理问题
        3.2.1 环境法律体系不完善
        3.2.2 环境管理体制不顺畅
        3.2.3 环境监管执法能力薄弱
        3.2.4 环境管理工作机制不健全
        3.2.5 企业、群众的环境意识缺乏
    3.3 基层环境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3.3.1 生态环境制度领域顶层设计尚未完善
        3.3.2 未理顺环境管理横纵向体制
        3.3.3 环境监管执法能力保障欠缺
        3.3.4 环境管理工作机制尚不成熟
        3.3.5 未发挥企业、社会力量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第四章 完善基层环境管理的对策建议
    4.1 优化顶层设计
        4.1.1 完善相关法律和标准体系
        4.1.2 优化经济激励政策
        4.1.3 完善监督、激励与保障机制
    4.2 垂直改革背景下的环保体制改革探索
        4.2.1 推行地方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
        4.2.2 探索建设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4.3 增强环境管理基础能力建设
        4.3.1 加强环保队伍能力建设
        4.3.2 建设智慧环保平台,探索“互联网+环保”新路径
    4.4 建立高效化工作机制
        4.4.1 优化事前监督,严格环境准入
        4.4.2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设“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
        4.4.3 完善环境公共危机管理和风险防控机制
    4.5 由行政主导走向行政、市场、社会合作的“多元共治”治理模式
        4.5.1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体系建设
        4.5.2 发挥企业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4.5.3 强化公众参与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立法背景
    第一节 气候变化之内涵
        一、气候变化的学理内涵
        二、气候变化的法律内涵
        三、温室气体的意涵
        四、气候变化之特性分析和法律规范需求
    第二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衍生的背景
        一、美国温室气体排放结构体系和现状
        二、气候变化对美国的影响
    第三节 美国气候变化之政策和立法进程
        一、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的演进历程
        二、美国在气候变化国际框架中的角色
        三、美国气候变化立法规范化进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联邦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基本体系
    第一节 风险预警与分担法律制度
        一、气候变化风险预警与分担法律制度的特征及作用
        二、气候变化保险制度之原则和可保性研究
        三、美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绿色保险”与气候变化
        四、美国洪水保险法律制度:巨灾风险转移的保险形式
    第二节 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
        一、传统管控法律制度在气候变化法律中的功能和特点
        二、气候管控基础之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及实践价值
        三、评估和管理气候影响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理论支撑
        四、整合环境许可和气候变化之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
        五、交通运输领域减排之机动车辆排放管理制度
        六、成本效益最优之能源效率标准和标识制度
    第三节 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
        一、气候变化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之规范内涵和发展脉络
        二、温室气体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理论基础和制度构建
        三、碳税在美国气候变化治理中的未来评析
    第四节 司法救济与监督制度
        一、美国气候变化诉讼演进趋向
        二、美国气候变化诉讼原则和实践
        三、美国气候变化诉讼之侵权公害诉讼和大气信托诉讼
        四、司法在气候变化管控上的功能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地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理路:以三个州为例
    第一节 地方政府在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中的角色演绎
        一、地方气候变化法律和政策评析
        二、美国区域气候变化法律管控之倡议
        三、地方在气候变化规制上之动因和动力
    第二节 华盛顿州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框架
        一、华盛顿州政治体系及气候变化之影响
        二、华盛顿州气候变化主体法律框架和制度构建
        三、案例研究之西雅图市气候行动介评
        四、华盛顿州气候变化法律评析
    第三节 加利福尼亚州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
        一、加利福尼亚州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渊源
        二、加州温室气体总量控制与交易法律制度体系
        三、加州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证成
    第四节 马萨诸塞州气候变化法案解读
        一、《马萨诸塞州全球变暖解决法案》之法律架构和意义
        二、马萨诸塞州之减排项目
        三、马萨诸塞州第569号行政令解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理论特征及基本模式
    第一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理论渊源
        一、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法源与内涵
        二、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本质内涵
    第二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内核分析:法经济学视角
        一、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法经济学基础:碳的社会成本
        二、美国气候变化应对之成本效益分析
        三、美国气候变化制度之内核
    第三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基本原则
        一、减缓和适应并进原则
        二、司法审查原则
    第四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核心理念
        一、构建理念之一:衡平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本位
        二、构建理念之二:资本市场和有限政府之气候管制
    第五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基本模式:“四位一体”
        一、风险预警与分担法律制度
        二、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
        三、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
        四、司法救济与监督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审思和借鉴
    第一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深层剖析
        一、美国宪政制度下的气候变化法律制度
        二、美国环境联邦主义下的气候变化法律制度
        三、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下的司法功能
    第二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结构性和程序性之掣肘
        一、美国气候变化法律治理结构功能失调
        二、美国气候变化法律治理程序性局限
    第三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借鉴
        一、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决策中考量SCC(碳的社会成本)
        二、气候变化治理“试验田”借鉴之地方“先行先试”
        三、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之规范经验
        四、司法救济与监督:推动气候变化司法
    第四节 中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构建
        一、完善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之构想
        二、强化气候变化法律责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宏观层面的研究现状
        (二)中观层面的研究现状
        (三)微观层面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的研究思路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证结构
第一章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概念
        一、跨区域概念的推演
        二、大气污染监管执法概念的界定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概念的总结
    第二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特征
        一、执法主体的复合性
        二、执法领域的限缩性
        三、执法程序的复杂性
        四、执法保障的全面性
        五、执法依据的多元性
    第三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理论依据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直接理论依据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间接理论依据
    第四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功能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示范功能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增信功能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纠偏功能
第二章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主体
    第一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类型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决策主体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协调主体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实施主体
    第二节 统一执法模式下的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
        一、统一执法模式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现状
        二、统一执法模式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范畴
        三、统一执法模式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建构
    第三节 交叉执法模式下的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
        一、交叉执法模式概述
        二、交叉执法模式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实践探索
        三、交叉执法模式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界定
    第四节 联合执法模式下的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
        一、联合执法模式概述
        二、联合执法模式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设置现状
        三、联合执法模式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建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客体
    第一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客体概述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概念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内涵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特征
    第二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界定历程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界定的相关政策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界定的相关法规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界定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界定举措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界定原则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界定标准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界定层次
第四章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程序
    第一节 功能视角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程序的现状审视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程序的功能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程序的现状
    第二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启动程序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启动主体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启动条件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启动流程
    第三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运行程序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运行基础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运行环节
    第四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终结程序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决定的作出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工作的善后
    第五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监督程序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监督程序概述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国家监督程序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社会监督程序
第五章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保障
    第一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信息保障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信息保障的内涵
        二、完善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信息公开机制
        三、建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信息共享机制
    第二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责任保障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责任保障的概念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责任保障的现状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责任保障的完善
    第三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利益保障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利益保障的由来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利益保障的内涵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利益保障的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环境规制约束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重点和难点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1.4 研究方法
    1.5 核心概念的阐释
        1.5.1 环境约束
        1.5.2 产业结构调整
        1.5.3 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1.6 文献综述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国内研究现状
        1.6.3 研究评述
    1.7 论文创新点
    1.8 本章小结
2 环境规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
    2.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环境观
    2.2 习近平的生态环境观
    2.3 外部性理论
    2.4 产权理论
    2.5 信息不对称
    2.6 分税制背景下的地方政府竞争
    2.7 可持续发展理论
    2.8 循环经济理论
    2.9 比较优势理论
    2.10 污染天堂假说
    2.11 波特假说
    2.12 本章小结
3 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因
    3.1 环境规制下资本数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3.2 环境规制下政策导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3.3 环境规制下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3.4 环境规制下社会需求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3.5 环境规制下生态要素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3.6 环境规制下环保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3.7 本章小结
4 中国环境规制演进的历程
    4.1 环境规制机构的演进
    4.2 环境规制政策的演进
        4.2.1 环境规制法律的演进
        4.2.2 环境规制标准的演进
    4.3 环境规制信息披露的演进
        4.3.1 空气质量信息披露的演进
        4.3.2 淡水资源信息披露的演进
    4.4 环境规制执法的演进
        4.4.1 沿淮流域环境执法(1994年至1997年)
        4.4.2 “两控区”环境执法(1999年至2000年)
        4.4.3 土地开发环境执法(2002年至2003年)
        4.4.4 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2001年至2013年)
        4.4.5 跨区域环保执法(2005年至2009年)
        4.4.6 中共十八大后的环保执法(2012年至2015年)
    4.5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演进
    4.6 本章小结
5 环境规制倒逼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分析
    5.1 中国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行业特征分析
        5.1.1 大气污染行业特征分析
        5.1.2 水污染行业特征分析
    5.2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5.3 数据来源与数据调整
    5.4 核心指标测算与回归方程设定
        5.4.1 核心指标测算
        5.4.2 实证模型的设定
    5.5 实证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环境规制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路径与政策建议
    6.1 中国环境规制政策的发展方向
    6.2 环境规制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6.2.1 改善能源结构推动产业结构清洁化
        6.2.2 推进集约化生产方式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6.2.3 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推广高新技术应用
    6.3 政策建议
        6.3.1 完善环境规制体系
        6.3.2 构建资源价格体系
        6.3.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6.3.4 完善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新核算评价体系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环境影响后评价发展及研究进展
        1.2.1 国外环境影响后评价发展及研究进展
        1.2.2 国内环境影响后评价发展及研究进展
        1.2.3 煤化工行业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及方法体系
    2.1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和内涵
    2.2 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制度
    2.3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2.3.1 环境保护标准的概念
        2.3.2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2.4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评价内容和重点
        2.4.1 评价内容
        2.4.2 评价重点
    2.5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理论基础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2 累积影响评价理论
        2.5.3 循环经济理论
        2.5.4 绿色经济发展理论
    2.6 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方法体系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及方法研究
    3.1 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特征分析
        3.1.1 煤化工产业链
        3.1.2 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特征
    3.2 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分析
    3.3 基于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3.3.1 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内涵
        3.3.2 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与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
        3.3.3 基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内容分析
    3.4 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分析
    3.5 构建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
        3.5.1 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原则
        3.5.2 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实例研究
    4.1 工程概况
        4.1.1 项目工艺流程
        4.1.2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4.1.3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回顾性分析
        4.1.4 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
        4.1.5 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路线
    4.2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4.2.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4.2.2 水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4.3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性评价
        4.3.1 项目重大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4.3.2 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性分析
    4.4 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评价
    4.5 其他环境影响分析
        4.5.1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问题
        4.5.2 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4.5.3 高水耗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致谢

四、大气环评考察数据的计算机分析处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S2)
  • [2]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量化测度和控制策略研究[D]. 李鑫涛. 天津大学, 2019(01)
  • [3]高海拔环境敏感区域隧道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但山林.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4]基于空气污染扩散模拟的工业区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北辰区为例[D]. 王守妍. 天津大学, 2019(06)
  • [5]企业环保大数据在环境后评价中评估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研究[D]. 孙晓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6]基层环境管理的问题与出路 ——以山东省L县为例[D]. 田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7]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D]. 何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8]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研究[D]. 王超锋. 苏州大学, 2018(12)
  • [9]环境规制约束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D]. 邵玮. 武汉大学, 2017(06)
  • [10]煤化工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柴红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标签:;  ;  ;  ;  ;  

大气环境评价调查数据计算机分析处理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