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信息不对称与公司融资政策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作者: 曾鸿志
导师: 张维
关键词: 公司融资,信息不对称,可转换债券,资产风险,融资优序理论
文献来源: 天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风险对于公司的融资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将融资理论与风险结合起来研究一直是公司融资理论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研究了价值及资产风险的信息非对称对公司的融资决策的影响,并从应用混合融资工具——可转换债券的角度寻求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所以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1)对资产风险信息不对称与公司融资政策进行模型与实证研究;(2)对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与风险信息不对称进行模型与实证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通过模型研究与实证分析,证明了关于资产风险的信息不对称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和资本结构有着重要影响,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中国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并且对关于融资结构不同理论的分歧提出了新的解释,得出结论:传统的融资优序理论没有考虑到风险的信息不对称,当存在对资产风险的信息不对称时,可能会得出和融资优序相反的结论。为了进一步证明所得结论的有效性,文中做了大量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负债约束,时机选择及传统权衡理论的决定因素均不能排斥本文的结论。2.正因为资产风险的信息不对称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存在显著的影响,所以本文另一部分的工作是研究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融资工具——可转换债券的应用。为此本文研究了可转换债券与资产风险信息不对称的信号模型,拓展了Brennan和Kraus(1987)提出的无成本可转债融资信号模型,通过引入信息透明度,成本等因素,说明了使用可转债融资有助于克服资产风险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能提高融资效率,减少债务融资成本。3.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实践对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机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其中也专门研究了可转换债券发行与上述研究的资产风险信息不对称关系。以累积标准正态分布函数N(d2)估计可转债的预期转换率,将中国上市可转债的类型进行负债类型、权益类型和混合类型的分类。实证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的动机,对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多种动机观点进行了综合性的实证研究,通过t检验、Mann-Whiney U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Tobit回归分析等实证方法,探讨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融资成本与可转债融资决策的关系。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1.1 信息经济学的兴起及其在公司融资理论中的应用
1.1.2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及现象描述
1.1.3 可转换债券融资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
1.2 问题的提出兼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信息不对称与公司融资理论研究概述
2.1 信息不对称相关概念
2.1.1 证券产品与信息不对称
2.1.2 信息不对称的内涵
2.1.3 信息不对称、企业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
2.2 公司融资理论研究发展概述
2.2.1 早期融资理论
2.2.2 MM 定理开创现代融资理论的思想先河
2.2.3 现代融资理论
2.2.4 后现代融资理论
2.2.5 行为公司金融
2.2.6 对公司融资理论的评价
2.3 信息不对称为核心的融资理论研究
2.3.1 信号传递理论
2.3.2 基于代理成本的融资理论
2.3.3 融资优序理论
2.4 信息不对称为核心的融资理论实证研究
2.3.1 普遍检验——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
2.4.2 融资优序理论(Pecking Order)和权衡理论(Tradeoff Theory)的比较
2.4.3 国内股权融资偏好研究综述
2.5 信息不对称与可转换债券融资研究理论综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随机占优理论
3.1.1 一阶随机占优(The First-Order Stochastic Dominance)
3.1.2 二阶随机占优(The Second-order Stochastic Dominance)
3.1.3 均值保留展型(Mean Preserving Spread)
3.2 Logistic 回归分析
3.3 Tobit 回归分析
3.4 单因素分析
3.4.1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3.4.2 配对样本的T 检验(Paired-Samples T Test)
3.4.3 Mann-Whitney U 检验(曼-惠特尼U 检验法)
3.5 信息不对称与资本结构模型研究
3.5.1 例证
3.5.2 模型基本框架
3.5.3 风险与价值的定义
3.5.4 信号博弈模型分析
3.5.5 均衡结果
3.5.6 图解
3.5.7 关于融资信号理论的讨论
3.5.8 结论
第四章 信息不对称与资本结构实证研究
4.1 引言
4.2 风险对外部融资的逆向选择影响与讨论
4.2.1 例证分析
4.2.2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投资风险
4.3 实证分析方法:公司融资与资产风险的信息不对称
4.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3.2 其他数据的计算方法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1 数据描述
4.4.2 实证研究主要结果
4.5 显著性检验
4.5.1 对权衡理论的显著性检验
4.5.2 其他相关因素的显著性检验
4.6 结论
第五章 可转债融资与资产风险信息不对称信号模型研究
5.1 引言
5.2 信号均衡基本框架描述
5.3 显示均衡成立条件
5.4 均值保留展型的信号均衡模型
5.5 可转债信号传递成本与融资成本模型研究
第六章 可转债融资发行动机实证研究
6.1 引言
6.2 样本选择与研究数据
6.3 解释变量的选择与研究假设
6.3.1 信息不对称观点(Asymmetric Information)
6.3.2 财务困境成本观点(Cost of Financial Distress)
6.3.3 税赋观点
6.3.4 公司未来成长机会及增长性观点
6.3.5 股权结构观点
6.4 解释变量的定义
6.5 实证分析
6.5.1 样本描述
6.5.2 单因素检验
6.5.3 Logistics 回归分析
6.5.4 Tobit 回归分析
6.5.5 研究结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与建议
7.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5-24
参考文献
- [1].信息传播效果、行为及可控性的动力学建模研究[D]. 姜萍.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 [2].信息不对称下装配系统生产与定价决策研究[D]. 吕飞.华中科技大学2015
- [3].信息不对称、制度边界与山西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研究[D]. 武宏波.山西财经大学2013
- [4].关联性债务重组与业绩研究[D]. 李静.复旦大学2013
- [5].产品市场竞争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的路径研究[D]. 张功富.暨南大学2008
- [6].德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 董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
- [7].政府补助决定与经济效果中的信息不对称效应评估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刘靖宇.合肥工业大学2015
- [8].政治关联债务契约有效性分析[D]. 张晓玲.西南财经大学2012
- [9].制度背景、税收规避与现金持有价值研究[D]. 郑宝红.华中科技大学2016
- [10].成本信息不对称和产能信息不对称下供应链协调研究[D]. 肖群.华中科技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向鹏成.重庆大学2005
- [2].基于市场微观结构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D]. 冯玉梅.天津大学2006
- [3].中国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研究[D]. 张程睿.暨南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