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曾静案是雍正时期一桩重要的谋反未遂案,这桩案件牵涉的种种事实显示,满清王朝和雍正皇帝个人的统治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政治合法性问题,雍正皇帝借这桩案件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一场以宣讲《大义觉迷录》为核心、批判“华夷之辨”思想的政治宣传运动,试图消弭这场合法性危机,在思想层面巩固其统治。较早的研究多从宫廷权力斗争、社会经济压力或是文化认同障碍的角度来阐释曾静案,本文从政治合法性与政治传播的关系着眼,通过梳理和分析这一个案,试图说明传播系统中的某些因素在曾静案中是如何起作用的,进而将合法性与政治传播关系的某些方面进一步具体化,从而丰富政治传播理论,为政治实践服务。本文考察分析了当时部分汉族士人反清思想的传播、民间的舆论失序的状况,以及宣讲《大义觉迷录》的传播效果,认为当时政治传播系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这场合法性危机的滋生、宣讲《大义觉迷录》的运动没有达成预设的传播效果,也都与这些传播障碍和隔阂有关。由此个案扩展开来,本文认为,除了本身的绩效之外,任何政权都必须因应自身传播系统中的障碍和隔阂,这样才能更好地维系自身的合法性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