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调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目的:采用调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简称IBS-D),通过与得舒特组的治疗对比,从证候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改变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检验指标变化,评价调肝运脾方治疗IB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93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7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服用中药调肝运脾方,对照组服用得舒特治疗,两组服药时间均为四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IBS-D症状、体征积分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的相关检验指标变化。结果:(1)总体疗效统计: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49%,愈显率为53.19%,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9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74%,愈显率为27.66%,在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改善(P<0.01)。(3)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主要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除排便不尽感外,各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也有所改善(P<0.01),但治疗组在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等症状积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安全性评估:治疗组47例及对照组46例治疗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ALT、BUN、Scr、均未发现异常。结论:本临床研究表明,调肝运脾方治疗IBS-D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第二部分:实验研究目的:观察调肝运脾方对IBS-D大鼠模型体重、小肠推进率、血清及结肠5-HT含量、结肠组织SP、结肠组织VIP含量的影响,从而探讨调肝运脾方治疗IBS-D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番泻叶煎剂灌胃结合夹尾刺激建立IBS-D大鼠模型,实验设空白组、模型组、调肝运脾汤高剂量组(简称中药高剂量组)、调肝运脾汤中剂量组(简称中药中剂量组)、调肝运脾汤低剂量组(简称中药低剂量组)、得舒特组,造模及治疗期间每日观察大鼠饮食、大小便、活动、皮毛等情况,每周记录大鼠体重变化,实验结束后测小肠推进率、结肠组织和血清5-HT含量、结肠组织SP、VIP含量。结果:(1)番泻叶煎剂可使大鼠肠蠕动加快,泄泻加重,体重明显减轻,造模前与造模后体重相比,差异显著(P<0.05)。(2)中药各剂量及得舒特均可改善由番泻叶引起的动物腹泻症状,使动物体重增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其中中药高剂量对动物体重改善优于得舒特(P<0.01),中药中剂量对动物体重改善与得舒特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得舒特对动物体重改善明显优于中药小剂量组(P<0.01)。(3)模型组大鼠血清5-HT含量及结肠组织5-HT、SP、VIP含量呈上升趋势,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4)中药各剂量及得舒特组均可减缓小肠推进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其中中药高、中剂量对小肠推进率的改善优于得舒特(P<0.01),而中药低剂量与得舒特对小肠推进率的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5)中药高、中、低剂量及得舒特均可明显降低血清和结肠组织中5-HT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对血清中5-HT含量的改善,中药高、中、低剂量与得舒特无明显差异(P>0.05);对结肠组织中5-HT含量的改善,中药高剂量优于得舒特(P<0.05),得舒特优于中药低剂量(P<0.01),得舒特与中药中剂量无明显差异(P>0.05)。(6)中药高、中剂量及得舒特均可降低结肠组织中S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且中药高、中剂量对结肠组织中SP含量的改善与得舒特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7)中药高、中剂量及得舒特均可降低结肠组织中VI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且中药高、中剂量对结肠组织中VIP含量的改善与得舒特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研究表明,调肝运脾方能有效调节胃肠动力及内脏高敏感性,从而改善IBS-D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5-HT含量及结肠组织5-HT、VIP、SP含量而实现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一节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研究进展
  • 1.对病名认识
  • 2.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3.对辩证分型的认识
  • 4.对治疗的认识
  • 5.中医实验研究
  • 6.存在问题与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IBS-D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流行病学
  • 2.发病机制
  • 3.诊断标准
  • 4.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1.一般资料
  • 2.病例来源及分组
  • 3.病史与病程
  • 4.临床表现
  • 第二节 诊断标准
  • 1.西医诊断标准
  • 2.中医诊断标准
  • 3.纳入标准
  • 4.排除标准
  • 5.试验病例的终止标准
  • 6.脱落的标准
  • 第三节 治疗方法
  • 1.药品
  • 2.给药方法
  • 3.疗程
  • 第四节 观察指标
  • 1.生物学指标
  • 2.诊断指标
  • 3.安全性观察
  • 第五节 疗效评定标准
  • 1.症状积分评定标准
  • 2.疗效判定标准
  • 第六节 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处理
  • 第七节 观察指标结果统计
  • 1.总体疗效统计
  • 2.症状总积分统计
  • 3.主要症状疗效指标
  • 4.次要症状疗效指标
  • 5.安全性指标观察
  • 第八节 讨论
  • 1.病机讨论
  • 2.治疗
  • 3.调肝运脾方的组方原则
  • 4.研究结果分析
  • 第九节 结论
  • 第十节 不足及展望
  • 1.目前不足
  • 2.未来研究展望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1.实验动物
  • 2.实验用药
  • 3.实验试剂
  • 4.实验仪器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1.实验动物分组
  • 2.造模方法
  • 3.治疗方法
  • 4.一般情况观察
  • 5.实验方法
  • 6.指标检测
  • 7.统计学处理
  • 第三节 实验数据统计
  • 1.一般状态观察
  • 3.血清5-HT含量
  • 4.结肠5-HT含量
  • 5.结肠SP物质含量
  • 6.结肠VIP含量
  • 第四节 讨论
  • 1.动物模型讨论
  • 2.部分脑肠肽与IBS-D发病
  • 3.调肝运脾方中部分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五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肠道微生态探索“调肝理脾”法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新思路[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09)
    • [2].董幼祺调肝法运用经验撷萃[J]. 浙江中医杂志 2017(03)
    • [3].调肝法在妇科临床的应用[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03)
    • [4].调肝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临床研究[J]. 河南中医 2020(06)
    • [5].调肝理脾法治疗体位性高血压1例[J]. 北京中医药 2017(02)
    • [6].调肝法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经验[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11)
    • [7].调肝理脾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J]. 世界中医药 2015(05)
    • [8].论调肝十五法[J]. 中医杂志 2015(19)
    • [9].调肝法治疗脾胃病验案3则[J]. 国医论坛 2019(06)
    • [10].调肝理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世界复合医学 2018(05)
    • [11].调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18(25)
    • [12].滋肾调肝法治疗女童性早熟36例[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11)
    • [13].用调肝理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5(03)
    • [14].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5)
    • [15].调肝理脾法治疗脾胃病[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10)
    • [16].调肝法在养生康复中的意义及运用[J]. 山东中医杂志 2013(05)
    • [17].调肝理脾方随证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3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1(06)
    • [18].调肝解郁法论治冠心病[J]. 四川中医 2008(06)
    • [19].调肝理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J]. 环球中医药 2018(07)
    • [20].调肝中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探讨[J]. 中医药信息 2016(06)
    • [21].论调肝理脾法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J]. 世界中医药 2015(05)
    • [22].调肝理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疗效观察[J]. 世界中医药 2015(05)
    • [23].从调肝理脾论治慢性肾病[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08)
    • [2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抑毒调肝合剂中丹参素钠含量[J]. 中国药业 2012(11)
    • [25].健脾调肝饮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6)
    • [26].张声生教授运用调肝理脾法治疗脾胃病常用对药经验[J]. 世界中医药 2015(07)
    • [27].调肝解毒方改善癫痫儿童认知功能132例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2(02)
    • [28].调肝理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后肠电图变化[J]. 吉林医学 2011(35)
    • [29].《静香楼医案》调肝思想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10)
    • [30].调肝理脾方抗酒精性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3)

    标签:;  ;  ;  ;  

    调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