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评估国人应用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融合内固定系统的可行性,初步设计适合国人的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融合内固定系统及手术方式,并研究内固定系统在材料力学和机械性能等方面的特点,同时评估其对腰骶椎运动节段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探讨其在保持腰骶椎稳定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对自主设计的适合国人的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融合内固定系统进行评估,为进一步加以改进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①通过对我国正常男女两组实验对象腰骶椎影像解剖数据的统计学测量和分析,参考国外相关手术操作,对国人应用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融合内固定系统的可行性进行评估。②结合实验中分析所得的我国正常男女腰骶椎影像解剖数据和特点,按照人性化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人机工程学的设计规范,设计适合国人的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融合内固定系统及手术方式。③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自行设计的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融合内固定系统在材料力学和机械性能方面的特点。④结合实验动物腰骶椎运动节段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在运动节段的不同状态下,检测应用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融合内固定系统所引起的生物力学变化,评估其对腰骶椎运动节段稳定性的影响,探讨其在保持腰骶椎稳定中的作用和意义。结果:①腰骶椎影像解剖统计学数据显示,具备满足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融合内固定系统最基本要求的手术路径,但手术切口和骶骨手术进入点的位置均与国外手术方式不同。②初步设计出适合国人的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融合内固定系统及手术方式,其理论上具有合理优化的结构,可以完成椎间盘切除、椎间隙处理、椎间隙撑开、椎间融合和体内固定等手术操作,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手术入路组织、椎旁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损伤和破坏。③对设计的适合国人的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融合内固定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显示,在人体腰骶椎生理和极限两种负荷状态下,以钛合金或不锈钢合金为制造材料,内固定系统均达到了强度设计要求,而且机械性能特点基本相同。④腰骶椎运动节段应用设计的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融合内固定系统后,轴向抗压刚度明显提高,并且在后柱结构稳定的情况下,其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六个方向的运动范围显著缩小;在单侧峡部断裂的情况下,其向健侧旋转的运动范围有所扩大,但仍显著小于正常运动范围;在双侧峡部断裂的情况下,其旋转运动的范围进一步增大,接近正常运动范围,但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范围即又显著缩小。全文结论:在我国正常男女腰骶椎的解剖结构条件下,应用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融合内固定系统是可行的,但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国外不同,有自己的特点。自行设计的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融合内固定系统及手术方式,理论上达到了人性化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人机工程学的设计规范,即适合国人、结构优化、能够完成基本腰骶椎手术操作和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创伤。不论是以钛合金还是不锈钢合金为制造材料,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均满足在人体腰骶椎生理和极限状态下的强度要求,并且机械性能特点基本相同。内固定系统能够显著提高腰骶椎的轴向抗压能力。在腰骶椎后柱结构稳定的情况下,内固定系统能够明显限制腰骶椎运动节段的各方向运动,显著增强腰骶椎稳定性;在后柱结构相对不稳的情况下,其限制运动节段旋转运动的作用有所减弱,但仍能明显增强腰骶椎稳定性;在后柱结构绝对不稳的情况下,其限制运动节段旋转运动的作用进一步减弱,不能显著增强腰骶椎在旋转运动方向上的稳定性,需要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以辅助。综上所述,自行设计的适合国人的微创经骶骨前入路腰骶椎融合内固定系统,达到了结构、材料、机械性能、生物力学等多方面的设计要求,是一种合理、可行、优化的新型微创腰骶椎前路轴向融合内固定手术操作系统。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其它相关研究和临床实验性应用,对此内固定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以求最终顺利的应用于临床。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16排螺旋CT对腰骶椎间盘脱出的诊断价值[J]. 医疗装备 2017(22)
- [2].手术治疗腰骶椎结核32例临床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02)
- [3].腰骶椎骨盆重建治疗腰骶椎结核[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0(01)
- [4].一期后路腰骶或腰骨盆重建治疗腰骶椎结核[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8(13)
- [5].原发于腰骶椎旁滑膜肉瘤1例报告[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20(10)
- [6].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下严重腰骶椎结核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比较[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5(05)
- [7].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多节段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研究[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04)
- [8].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后路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J]. 华西医学 2010(02)
- [9].腰腿痛飞行员腰骶椎平片所见[J].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9(04)
- [10].一期后路入路对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探究[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9(03)
- [11].腰骶椎管病变患者发生上尿路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1(24)
- [12].一期后路内固定腰骶重建治疗腰骶椎结核的疗效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9(10)
- [13].4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骶椎结核的疗效对比[J]. 实用医学杂志 2012(21)
- [14].腹腔镜前路腰骶椎间盘融合术的解剖观察及形态学分型[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9(01)
- [15].经髂骨上缘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03)
- [16].反背式俯蹬法配合中药治疗腰骶椎关节紊乱症210例[J]. 中国中医急症 2008(07)
- [17].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腰骶椎轴向融合术入路的相关解剖学测量[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4(03)
- [18].重度腰骶椎创伤性脱位的手术治疗[J]. 中国伤残医学 2013(04)
- [19].前后联合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1(10)
- [20].前路腰骶椎重建技术治疗腰骶失稳的疗效[J]. 临床骨科杂志 2017(02)
- [21].腰骶椎结核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疗效观察[J]. 西部医学 2011(09)
- [22].腰骶椎后缘骺环离断症的诊断及治疗[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0(04)
- [23].腰骶椎管内神经节细胞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10(03)
- [24].腰骶椎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价值[J]. 兵团医学 2009(02)
- [25].腰骶椎单向带刺轴向融合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特征[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18)
- [26].腰骶椎带锁轴向融合内固定器的有限元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31)
- [27].腰骶椎恶性肿瘤引起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例[J]. 广东医学 2016(24)
- [28].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骶椎结核[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23)
- [29].腰骶椎管内错构瘤一例[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7(02)
- [30].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后路腰骶骨盆重建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患者的护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