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光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舰载光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论文摘要

光电平台系统近年来受到各国海军的普遍重视,由于光电传感器中的电视和红外摄像机是成像传感器,直观性好,加上高精度的伺服稳定平台,可以为舰艇防空系统提供精确的目标指示信息,这些数据也可送给其他指挥和控制系统,用于目标跟踪,而且适宜于观测和识别目标,它们可用于识别军用目标和民用目标,可监视武器交战的效果,特别是在短距离,由光电传感器提供的实时图像是维持舰艇指挥官和舰桥人员态势感知的一种重要手段。另外光电技术可用来记录事件的图像,可用作事件后的分析,加上注释还可作为证据。论文主要对某舰载光电跟踪仪的伺服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根据系统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和所要达到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原理分析和软硬件设计。采用了基于PC104总线工控机的数字控制系统。理论分析了双轴稳定平台对载体角运动的隔离原理,提出了稳定精度对伺服系统的性能要求,为伺服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系统的要求,设计了舰载光电平台伺服系统的硬件电路;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确定了如何克服摩擦力矩的影响是本舰载系统提高稳定精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采用以编码器进行数字测速组成速度内环,而以陀螺测量平台相对惯性空间角速率组成速度外环,即稳定环的双环控制方法,并结合非线性加速度补偿技术,实现了预期指标要求的稳定精度;作为进一步提高控制效果的探讨。针对红外跟踪脱靶量相对伺服系统具有6帧延迟的问题,理论分析了延迟对跟踪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为此提出了采用自适应滤波器进行预测补偿的方法;理论上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并给出了算法的规格化形式;根据所采用的控制算法,利用C语言设计并实现了舰载光电平台稳定与跟踪伺服系统的软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伺服控制系统结构与硬件设计
  • 2.1 伺服控制系统组成
  • 2.2 系统的工作方式
  • 2.3 控制系统硬件配置
  • 2.3.1 伺服控制计算机与接口卡选择
  • 2.3.2 方位(俯仰)电机驱动与控制电路
  • 2.3.3 光电轴角编码器
  • 2.3.4 速率陀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视轴稳定对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
  • 3.1 两轴平台隔离载体角运动原理分析
  • 3.1.1 系统中陀螺的配置
  • 3.1.2 两轴平台隔离载体角运动原理
  • 3.2 速率稳定环各环节的数学模型建立
  • 3.2.1 力矩电机及平台负载传递函数
  • 3.2.2 PWM信号产生与功率放大电路的传递函数
  • 3.2.3 速率陀螺的传递函数
  • 3.2.4 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 3.2.5 A/D转换器的传递函数
  • 3.2.6 速率稳定环的数学模型
  • 3.3 稳定精度对伺服系统性能的要求
  • 3.3.1 平台力矩刚度与稳定精度的关系
  • 3.3.2 伺服系统对载体角运动的隔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视轴稳定控制方法
  • 4.1 单速率稳定环的视轴稳定方法
  • 4.2 速度环、稳定环双环控制方法
  • 4.2.1 双环控制方法的原理与实现
  • 4.2.2 非线性加速度补偿对系统性能的改善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见光电视、红外跟踪控制方法
  • 5.1 跟踪系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5.2 脱靶量延迟对跟踪系统性能的影响
  • 5.3 延迟的自适应预测补偿方法
  • 5.4 自适应滤波器的结构与算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软件设计及实验结果
  • 6.1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6.1.1 主程序结构
  • 6.1.2 串行通讯中断子程序
  • 6.1.3 外部时钟中断子程序
  • 6.2 视轴稳定控制方法仿真结果
  • 6.3 视轴稳定实验及结果
  • 6.3.1 单速率稳定环实验结果
  • 6.3.2 双环稳定控制实验结果
  • 6.3.3 带有非线性加速度补偿的稳定实验结果
  • 6.4 电视、红外跟踪实验结果
  • 6.4.1 电视跟踪实验结果
  • 6.4.2 自适应预测的仿真与实验结果
  • 6.4.3 跟踪方式下延迟补偿实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皮带轮伺服系统频域建模与时变扰动控制[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7(07)
    • [2].关于飞行器的电动舵机伺服系统参数辨识[J]. 计算机仿真 2016(02)
    • [3].高性能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J]. 微电机 2014(07)
    • [4].基于功率谱估计的伺服系统机械谐振分析[J]. 机电工程技术 2020(02)
    • [5].一种伺服系统末端谐振抑制方法及试验[J]. 微电机 2020(03)
    • [6].基于自适应陷波滤波器的伺服系统谐振频率估计及抑制[J].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9(11)
    • [7].机床伺服系统的摩擦补偿与仿真研究[J]. 自动化应用 2017(06)
    • [8].汽轮机组伺服系统升级改造[J]. 发电设备 2017(04)
    • [9].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的自抗扰控制策略[J]. 计算机仿真 2017(06)
    • [10].PMSM伺服系统速度环高阶模型实验建模及分析[J]. 微特电机 2016(04)
    • [11].我国首次实现伺服系统全电化[J]. 航天工业管理 2014(05)
    • [12].学校教育的结构、功能与“伺服系统”——省、市、县三级教师进修院校的结构定位与功能[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07)
    • [13].机电设备中伺服系统的作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26)
    • [14].黔东南新一代天气雷达伺服系统驱动分机故障处理[J]. 贵州气象 2012(05)
    • [15].伺服系统转动惯量辨识及其应用[J]. 微电机 2011(10)
    • [16].浅谈伺服系统的设计[J]. 职业 2010(14)
    • [17].数控机床中伺服系统技术特性的应用[J].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08(03)
    • [18].伺服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居舍 2017(22)
    • [19].基于自适应速度前馈补偿的快速伺服系统研究[J].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6(11)
    • [20].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感应电机力矩伺服系统研究[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10)
    • [21].伺服系统故障与伺服阀的性能相关性及故障处理[J]. 液压与气动 2015(12)
    • [22].雷达自动架设与伺服系统检测设备设计[J].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15(02)
    • [23].摆动伺服系统故障仿真分析[J]. 液压与气动 2014(10)
    • [24].低速摩擦伺服系统的近似有限时间稳定跟踪控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3(02)
    • [25].基于时滞滤波的伺服系统残余振动抑制研究[J]. 机电工程 2019(09)
    • [26].试析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性能调整与改进[J]. 科技风 2018(28)
    • [27].钻攻专机基于交流驱动伺服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 南方农机 2017(11)
    • [28].伺服系统惯量辨识技术(二) 改进型随机梯度算法[J]. 伺服控制 2015(Z2)
    • [29].重复控制在光电跟踪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26)
    • [30].仿人机器人关节驱动微型伺服系统[J]. 电气传动 2011(10)

    标签:;  ;  ;  ;  

    舰载光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