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管理的应用分析王娟

配网自动化管理的应用分析王娟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广饶县供电公司山东广饶2573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创新,城市配网自动化的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用电带来了诸多便捷。相对于传统配网模式而言,配网自动化模式的优势相对较多。但由于配网自动化体系较为复杂,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实践配网管理工作中,应注意做好配网规划工作。因此,分析配网自动化及配网规划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管理;应用

1配网自动化系统结构

在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当中,主要针对的是整个电网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操控,对配电过程当中的电量分配进行有效的调整,有效提高了整个配电网系统的工作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往的自动化结构当中,依照不同的配网自动化的结构构成特点,对整个配电网络的设置规模以及通信结构来进行划分,其中可以将整个配网自动化系统划分成三层结构,三个不同的结构层当中可以将供电线路的现场终端作为底层基础,变电站或者是对应的供电所作为中间层,在整个供电过程当中电力信息主要是通过底层基础的加工之后和处理,然后直接传输到二三层结构当中,经过二三层结构的信息处理符合数据处理要求之后,直接上报到相关的管理部门当中,在主变电站当中主要包含了配电SCADA、配电故障管理工作系统、配电网负荷管理系统以及自动抄表系统等,在底层终端当中利用串行总线的衔接方式,将光纤和主站通讯之间进行线路连接,通过这种衔接方法可以有效保证线路信息通信的有效性。

2配网自动化管理的应用分析

2.1地理信息系统方面

配网自动化的系统运行监控功能、故障识别功能的实现均与地理信息系统存在密切关联。因此,在运用配网自动化及配网规划开展电力系统管理时,应注意加强对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视,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合理运用,确保自动化配网系统的功能均可得到良好发挥。在自动化配网系统中,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系统层、数据层以及业务逻辑层三部分构成。其中的系统层主要负责配合自动化配网的运行要求,向其他层发出指令;数据层则是配网运行数据的储存区域,其可满足人们查询、调取相关电力系统运行数据的要求;业务逻辑层则是地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所在。在自动化配网运行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可动态收集系统的相关地理空间数据,并通过数据信息的储存、终端消耗的管理等,为配网的自动化运行提供支持。例如,当管理人员发现电力系统出现异常数据后,可快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空间数据收集及储存功能,调取相关信息,确定系统故障的发生位置,进而减轻故障带来的不良影响。

2.2做好馈线自动化的配置

首先,选择馈线自动化实现的方式。馈线自动化是配网自动化关键功能之一,实现馈线自动化的主要模式大致可分为重合器模式、集中智能模式、分布智能模式和半自动化模式。重合器模式是指现场的FTU具备自动故障判断、隔离及网络重构的能力,不需要通讯与主站系统参与;集中智能模式是指现场的FTU将检测的故障信息上传给主站或子站,由主站或子站按照一定算法进行故障定位,下达命令给相关的FTU跳闸隔离故障,再由主站通过计算,确定最佳恢复方案;分布智能模式是指现场FTU具备自动故障判断隔离及网络重构的能力,不需要通信和主站系统参与,由FTU和当地智能终端完成故障识别和隔离;半自动化模式是指集中智能模式的简化模式,只是要求FTU将检测到的故障信息上传至主站,由调度员根据综合数据平台提供的网络结构和系统收到的故障信息,从而完成故障识别、遥控隔离和故障遥控恢复。

2.3负荷管理的实现

电力负荷的功能和管理过程当中,通过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来进行电力监测,同时对整个负荷大小进行有效的管理,将配电网当中的终端设备所收集到的实时性电力数据直接发送到主控制站当中,定时对各个终端的计量设备数据进行了解,并且还可以对内部的异常状况加以及时的发现和记录,为后续的故障处理提供出良好的工作依据。系统工作过程当中运用人工控制或者是自动控制的形式,对整个负荷大小来进行掌控,运用配网的自动数据处理模式,对整个电力系统内部的复合大桥做出准确的预测。依照相应的检测结果对整个系统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调整,同时对系统当中的电力变化曲线的准确度来进行提升。负荷预测工作可以对配电网的规划工作提供出良好的科学依据,管理层内部的正确工作决策,对整个电力负荷大小提供出良好的控制,有效帮助用户实现对电力负荷大小的分担与控制,从中选择出最佳的电力消耗运行控制曲线,保证整个电力资源消耗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4健全管理机制,采用先进技术

配网自动化运行中,针对目前在安全运行方面的需要,为切实加强对其故障的防范,切实强化运行管理问题的处理,必须对现有的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完善和优化。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在这方面加大重视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当前电力客户日益增加的多元化需求,从而更好地掌握配网中的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并能实时在线加强对其的状态检测,分析其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比如在管理模式方面,必须要确保所选的管理模式与技术之间的匹配性,尽可能地实现因地制宜,紧密结合所在的环境和位置与电力消耗等方面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运行模式,确保管理模式与运行模式相匹配,才能更好地发挥管理机制的作用。

2.5农网供电质量提升及故障隔离

依照农村电网当中的智能建设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在实际的配电工作当中,变电站的速断时间定值大小设定为0.7-1s,运用时间极差来对配电网络进行有效的防护。在配网系统当中对智能开关设备的有效运用,可以有效实现故障点和隔离供电的快速回复,同时针对故障指示器的实际故障点位来进行有效的确定,将所产生的故障问题信息直接上传到终端控制系统当中,有效实现了线路故障问题的实施警告功能。

2.6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保障策略

要保证城市配网自动化运行顺利实现,需要对其运行管理采取合理的保障策略,通过制定详细科学的规章制度,将工作合理划分和落实,并做好人员组织工作。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维护管理中,要对一次设备、二次终端设备和区域站等科学分配落实到相关部门和班组。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对其严格执行。此外,结合城市配网运行特征来闭环管理以下四项主要工作,即馈线图、设备更动单、设备缺陷单和巡查记录,保障配网整体实现安全运行。其中,一次设备改变的情况下,要及时调整自动化系统,使两者保持一致。

2.7联络馈线规划方面

变电站的网络连接无疑是自动化配网规划设计的重点之一。为了保障变电站功能的正常发挥,应严格按照自动化配网的特征及要求标准,合理设置变电站间的联络馈线数量及负荷水平。结合当前城市配网自动化规划工作现状来看,各变电站之间的联络馈线多采用10kV标准。如选用这一标准设置变电站的联络馈线,在设置馈线数量时,需保障其数量符合≥4条标准。合理的联络馈线设计可保障各变电站之间的良好负荷转移,进而为整个自动化配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

结语

通过本文对配网自动化的管理工作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可以总结出在现阶段的配网自动化管理工作当中,要想实现配电自动化工作,需要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功能的实现,通过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整个供电单位的配网管理自动化层次,同时在整个配网的管理模式等级上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潘岐泽.城市配网自动化与配网规划的应用分析[J].电工材料,2017(06):42-43+47.

[2]李广文.城市配网自动化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浅析[J].科技与创新,2017(12):147-148.

标签:;  ;  ;  

配网自动化管理的应用分析王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