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型听神经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型听神经鞘瘤,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效果
大型听神经瘤论文文献综述
祁小龙,郭东斌,刘天庆,黄焱明,邱平[1](2019)在《大型听神经鞘瘤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效果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鞘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龙岩市第一医院2012年3月—2017年2月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治疗的大型听神经鞘瘤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窗显微手术,结合术中肿瘤切除程度及面神经解剖保留情况,观察术后面神经功能及随访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31例患者中,26例全部切除(83.8%),5例次全切除(16.2%),2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80.6%),6例面神经部分保留或离断(19.4%);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I级6例(19.3%),II级5例(16.1%),III级13例(41.9%),IV级4例(12.9%),V级3例(9.6%);对术后患者进行3-5年的随访,其中18例患者完全康复(58%),8例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面瘫(25.8%),3例患者遗留后组颅神经麻痹症状(9.6%),1例患者手术后出现听力下降的症状(3.2%),1例患者因中枢性感染死亡(3.2%)。结论实施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鞘瘤可以有效的将肿瘤切除,并保留面神经功能,保护周围组织不受损伤,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陈曦,蒋伟超,孙金莉,朱治,陈四方[2](2019)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的保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保护的技术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3月—2018年2月,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的48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面神经功能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本组患者中,肿瘤全切者31例(64. 6%),次全切11例(22. 9%),部分切除6例(12. 5%)。术中面神经均获得解剖保留,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B-H分级Ⅰ-Ⅱ级者20例(41. 67%)、Ⅲ-Ⅳ级27例(56. 25%)、Ⅴ-Ⅵ级1例(2. 08%);术后3个月时面神经功能B-H分级Ⅰ-Ⅱ级者21例(43. 75%)、Ⅲ-Ⅳ级27例(56. 25%),无Ⅴ-Ⅵ级者。随着患者肿瘤直径的增大,其术后面神经H-B分级越高,功能预后越差(均P <0. 05)。结论精细的显微手术操作、完善的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术中面神经保护具有重要价值;术前肿瘤体积可作为术后面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指标。(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买吾兰·艾沙[3](2019)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后组颅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大型听神经瘤患者显微手术治疗后后组颅神经的功能,探讨后组颅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以减少神经功能损伤的风险,提高对高位危患者的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以尽可能保证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的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06例直径大于3cm的大型听神经瘤患者,患者均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测下经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其中9例病人出现后组颅神经损伤,比较显微外科治疗后出现后组颅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和后组颅神经功能良好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肿瘤大小,囊实性,与脑干有无粘连,幕上脑室是否扩大,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全切除或次全切除等因素,分析大型听神经瘤患者显微外科治疗后后组颅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上述因素中,发现肿瘤大小(OR 19.758,95%CI1.812~19.941;P=0.002),幕上有无脑积水(OR 12.537,95%CI 1.546~89.109;P=0.025)及肿瘤与脑干有无粘连(OR2.536,95%CI 1.798~16.196;P=0.041)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影响听神经瘤手术后组颅神经损伤的因素很多,但在本研究中患者术后后组颅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包括:肿瘤的大小,幕上脑积水,肿瘤与脑干粘连程度。(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吕学明,卢培刚,初晨宇,袁绍纪,吕福林[4](2019)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九六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7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均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术,采用术后House-Brackma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面神经功能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肿瘤全切除者47例,面神经解剖保留者45例。术后House-Brackman面神经功能分级Ⅰ~Ⅱ级27例,Ⅲ~Ⅳ级17例,Ⅴ级3例。术后38例患者恢复良好,8例出现术后不良反应,1例死亡。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可以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并获得面神经解剖的保护,临床疗效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1期)
魏宜功,王诚,卓志平,田军[5](2018)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术中面神经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大型(肿瘤最大径>3 cm)听神经瘤的疗效及术中面神经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手术治疗的86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均在电生理监测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83例,近全切除3例。面神经保留78例(91%);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House-Backmann分级:1级11例,2级37例,3级22例,4级16例。术后门诊随访3~30个月,术区皮下积液4例,口唇疱疹9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前多模态肿瘤-神经评估,术中实时电生理监测,精细显微手术对大型听神经瘤全切和保留面神经功能可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张路,廖华[6](2018)在《大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分析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效果与安全性,总结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5月71例经迷路入路显微手术,术中行持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大型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切除效果、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以及术后面神经功能变化,总结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策略。结果:71例患者中,64例肿瘤全切除,全切除率为90.14%;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5.77%(68例);术后2周至术后6个月,患者面神经功能均持续改善,术后6个月患者面神经功能良好率(Ⅰ级+Ⅱ级)为94.37%,高于术后2周、术后3个月的71.83%、7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手术操作精确仔细的同时,强调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应用,对于提高面神经解剖保留率有着重要意义,并可帮助判断面神经功能预后。(本文来源于《现代仪器与医疗》期刊2018年04期)
周奋,潘德岳,李钢[7](2018)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切除》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背景知识听神经瘤是指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为良性肿瘤,实际源于前庭耳蜗神经,确切的称谓应是听神经鞘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7%~12%,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5%。听神经瘤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30~50岁,20岁以下者少见,无明显性别差异,左、右发生率相仿,偶见双侧性。颅内听神经瘤通常位于桥小脑区并且邻近脑干,由于其起源于听神经并首先在颞骨内的内听道(本文来源于《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常书锋,杨波,郑鲁,黄晓峰,付战胜[8](2018)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3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大型(≥3.0 cm)听神经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术中打开岩裂-桥脑裂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31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术中均打开岩裂-桥脑裂。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近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5例。29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例术中未能解剖保留,行面神经端-端吻合。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按H~B标准:Ⅱ级14例,Ⅲ级7例,Ⅳ级8例,Ⅵ级2例。术后并发呛咳4例及吞咽困难1例。31例术后随访3~69个月,平均30.5月;肿瘤无复发;术后半年后恢复至B级3例,C级5例,无改善11例,未能保留听力12例。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切口及小骨窗,利用小脑自然间隙,在不牵拉或少牵拉脑组织的情况下,达到手术操作所需的空间,降低脑组织、神经、血管的牵拉损伤风险,治疗大型听神经瘤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张鹏,戴宜武,秦家振,张鹏飞,曾旭[9](2018)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7年1月72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患者共有62例,全切率为86.11%,次全切7例,占9.72%;大部切除3例,占4.16%。术中有64例患者面神经解剖保留,占88.89%;有50例患者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保留,占69.44%。术后肿瘤部位血肿1例,占1.38%;无术后死亡患者。结论利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吴波[10](2018)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策略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显微外科手术长期以来一直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主要方法。随着显微外科技术与神经影像学的进步、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应用以及微创神经外科理念的深入,当今听神经瘤手术发展的趋势是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并保留面神经功能,强调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何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又能保留神经功能,始终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鉴于此,近些年来"近全切除""次全切除"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策略日益被接受。但作为神经外科医生,应将肿瘤"全切除"并保留神经功能作为终极目标;对那些肿瘤-神经血管粘连严重者,采取"近全切除"不失为一理性的选择;同时应加强术后长期随访,明确肿瘤残留的生物学行为以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必要性与长期效果。(本文来源于《华西医学》期刊2018年06期)
大型听神经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保护的技术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3月—2018年2月,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的48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面神经功能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本组患者中,肿瘤全切者31例(64. 6%),次全切11例(22. 9%),部分切除6例(12. 5%)。术中面神经均获得解剖保留,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B-H分级Ⅰ-Ⅱ级者20例(41. 67%)、Ⅲ-Ⅳ级27例(56. 25%)、Ⅴ-Ⅵ级1例(2. 08%);术后3个月时面神经功能B-H分级Ⅰ-Ⅱ级者21例(43. 75%)、Ⅲ-Ⅳ级27例(56. 25%),无Ⅴ-Ⅵ级者。随着患者肿瘤直径的增大,其术后面神经H-B分级越高,功能预后越差(均P <0. 05)。结论精细的显微手术操作、完善的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术中面神经保护具有重要价值;术前肿瘤体积可作为术后面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型听神经瘤论文参考文献
[1].祁小龙,郭东斌,刘天庆,黄焱明,邱平.大型听神经鞘瘤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效果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9
[2].陈曦,蒋伟超,孙金莉,朱治,陈四方.大型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的保护研究[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
[3].买吾兰·艾沙.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后组颅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9
[4].吕学明,卢培刚,初晨宇,袁绍纪,吕福林.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9
[5].魏宜功,王诚,卓志平,田军.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术中面神经保护[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
[6].张路,廖华.大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策略[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8
[7].周奋,潘德岳,李钢.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切除[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8
[8].常书锋,杨波,郑鲁,黄晓峰,付战胜.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31例[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
[9].张鹏,戴宜武,秦家振,张鹏飞,曾旭.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8
[10].吴波.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策略的思考[J].华西医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