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选》中的骈偶因素

《元曲选》中的骈偶因素

论文摘要

元杂剧当中存在大量的骈偶因素,在这一点上学术研究尚有欠缺。本文从语言形式入手,试图通过对宾白以及唱词中骈偶因素的总结和例举揭示出元代的新兴因素,从而对元代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方面出现的新特征有个整体认识。宾白中的上场诗以骈俪的诨语面貌出现,揭示出元代某一类人的群体价值观。融入大量市井因素的上场诗由于作家的有意调侃而充满了喜剧色彩,上场诗除了介绍人物身份的基本作用外,在增加剧本的容量,调节观众的情绪心理方面的作用很大。唱词部分通过对《汉宫秋》的个案分析展示了多种骈偶形式的存在,同时归纳了骈偶因素的特殊表现形式。这部分通过叠词对、量词对、嵌字对、数字对以及顶真对的一一列举,反映了元代人细致的个性化追求以及元代人求真的审美取向。总之,骈偶因素的大量存在,使元杂剧实现了雅文学与俗文学之间的对接,成为传统文学与民间文学融合最好的一种艺术形式。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 一、骈俪之诨语
  • (一) 上场诗所体现的元代文化
  • (二) 上场诗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 (三) 上场诗所具有的喜剧品格
  • (四) 上场诗的作用
  • 二、骈俪之曲词
  • (一) 《汉宫秋》个案分析
  • (二) 《元曲选》中特殊的骈偶表现形式
  • (三) 唱词中的用典
  • (四) 元杂剧曲词与诗歌和小说之间的关系
  • 三、结语
  • 英文摘要
  • 注释
  • 参考书目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 相关论文文献

    • [1].敦煌文的骈偶之美与六朝唐五代的文风流变[J]. 唐都学刊 2012(02)
    • [2].从功能翻译理论试析骈偶句型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 [3].论晚唐骈偶化倾向回潮[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9)
    • [4].“骈偶形”重体字札记[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9(02)
    • [5].陆机繁缛诗风的表现与形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2)
    • [6].论唐前七体文骈偶句式的生成[J]. 浙江学刊 2018(05)
    • [7].试析骈偶句翻译方法——以《赫兹列散文精选》为例[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8].试论《西游记》以骈入散的语言特点[J]. 芒种 2012(04)
    • [9].论六朝诔文的骈化及其艺术成就[J]. 嘉兴学院学报 2008(04)
    • [10].译求精彩方可观[J]. 东方翻译 2015(01)
    • [11].《文心雕龙》的骈偶观[J].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4)
    • [12].论碑体功能的流归与魏晋碑文的骈俪化[J]. 浙江学刊 2020(04)
    • [13].诗歌对仗知识(上)[J]. 老年世界 2016(02)
    • [14].异域留香——阐释学观照下《文心雕龙·原道》骈偶翻译之比较[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8(03)
    • [15].古代骈文与骈偶理论的文学史价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 [16].《战国策》骈俪艺术新探[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19)
    • [17].文学语言创新的书写策略[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02)
    • [18].并称探源——语言、文学、文化的多重考察[J]. 中国社会科学 2009(05)
    • [19].《王风》修辞艺术论析[J]. 中国韵文学刊 2020(02)
    • [20].骈偶的翻译策略——以杨国斌翻译的《文心雕龙》为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1)
    • [21].英汉平行结构对比在翻译中的应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7)
    • [22].骈文三题[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8(03)
    • [23].论潘岳四言诗在历代诗话中的接受与影响[J]. 作家 2013(10)
    • [24].北朝墓碑文与墓志的文体比较[J]. 河西学院学报 2015(04)
    • [25].清代骈文三论[J]. 文学评论 2011(04)
    • [26].聊斋赋艺术成就探微[J]. 蒲松龄研究 2010(02)
    • [27].传统书法批评不该承受之重[J]. 大众书法 2019(04)
    • [28].晚清桐城文章新范式——再论梅曾亮古文创作[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 [29].东汉诔文的定型[J]. 兰州学刊 2008(02)
    • [30].欧阳修在洛散文的艺术表现及成因[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8(05)

    标签:;  ;  ;  ;  ;  

    《元曲选》中的骈偶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