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花器官发育关键基因PSD1的功能鉴定](https://www.lw50.cn/thumb/cabc69c02c010bc8cba3f670.webp)
论文摘要
psd1(pistil-stamen degeneration)是在台湾粳/圭630杂交F1花粉培养后代中发现的一个水稻花器官发育的突变体。psd1植株营养生长完全正常,与正常植株同步进入生殖发育,其颖花外型比正常颖花明显膨大,雄蕊原基和雌蕊原基不分化,产生多重内外稃结构(段远霖,2001),推测PSD1是控制水稻花器官分化和形成的一个关键基因。对这个基因进行克隆和功能研究,对深入理解水稻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精细定位,本研究室已获得PSD1候选基因,但必须进一步加以验证。本研究将来自psd1突变体的野生型等基因系(简称野生型)的PSD1候选基因分别转入psd1突变体和野生型及粳稻品种日本晴中,进行遗传互补和过量表达实验,以验证PSD1候选基因并研究其功能,探讨PSD1基因应用前景。主要结果如下: (1)克隆了PSD1候选基因完整的ORF,将其与组成型表达启动子——玉米泛素启动子(Ubi-1)连接,构建了pTCK303-PSD1双元表达载体。 (2)利用农杆菌介导,分别转化psd1突变体和野生型及日本晴,获得12株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阳性率为58.3%。 (3)目前有11粒种子中的每一粒直接分化及对应转化得到的小绿苗超过10株。其中一粒种子成熟胚的愈伤分化出的5株植株全都是psd1突变体表型,其对应抗性愈伤已经分化出23株小绿苗和12个绿点。大约7月中下旬可以得到互补实验的田间表型鉴定结果。进一步的PCR检测、RT-PCR检测、Southern、Northern检测将有助于PSD1候选基因功能鉴定。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前言文献综述1 水稻花发育的研究进展2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与试剂1.1 水稻材料1.2 菌株1.3 质粒载体1.4 试验所用主要试剂及酶1.5 测序和引物合成1.6 试验所用主要仪器1.7 培养基1.7.1 水稻遗传转化培养基1.7.2 菌类培养基2 研究方法2.1 PSD1野生型幼穗总RNA的提取2.2 CTAB法基因组DNA的提取2.3 总核酸提取质量的检测2.4 cDNA目的片段的克隆、筛选鉴定及克隆载体构建2.4.1 RT-PCR获得cDNA目的片段2.4.2 cDNA目的片段的回收纯化2.4.3 目的基因克隆载体构建2.4.4 E coli感受态细胞的制备2.4.5 目的片段的转化2.4.6 用菌液做PCR快速检测阳性2.4.7 E coli质粒DNA的提取2.4.8 重组质粒的PCR及酶切鉴定分析2.5 测序检测2.6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2.6.1 含目的片段的pMD18-T-PSD1克隆载体DNA和pTCK303载体DNA的制备2.6.2 载体和目的片段的获得2.6.3 连接、转化及重组克隆的筛选与鉴定2.7 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TCK303-PSD1冻融法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及EHA105及其鉴定2.7.1 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微量制备2.7.2 根癌农杆菌转化2.7.3 农杆菌转化子的鉴定2.8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2.8.1 水稻成熟胚的愈伤组织培养2.8.2 水稻转化2.9 抗性愈伤组织的分化及植株再生2.10 转基因植株后代的鉴定2.10.1 潮霉素基因鉴定转基因植株2.10.2 转基因植株进一步的PCR鉴定结果与分析1 PSD1野生型幼穗总RNA的获得2 PSD1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和鉴定3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3.1 含目的片段的pMD18-T-PSD1克隆载体和pTCK303载体的制备3.2 载体和目的片段的获得3.3 载体和目的片段的连接、转化及鉴定4 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TCK303-PSD1冻融法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与EHA105及其鉴定4.1 根癌农杆菌菌株的选择4.2 根癌农杆菌转化子的鉴定5 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6 转化及抗性愈伤组织的获得7 转基因植株后代的鉴定7.1 潮霉素基因鉴定转基因植株7.2 转基因植株进一步的PCR鉴定讨论下一步工作计划参考文献附录 本实验所采用的培养基配方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互补实验论文; 过量表达论文; 功能鉴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