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在胰腺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在胰腺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论文摘要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是较常见而恶性程度高的消化系肿瘤,近几年来其发病率在国内外均有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胰腺癌在临床上缺乏特异表现,恶性程度高,极易出现转移,90%的胰腺癌患者于诊断后1年内死亡,诊断后未经治疗者平均生存时间为3个月,经化疗及介入治疗后仅能提高至6-9月。适合手术治疗者低于15%,手术切除病例的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不到4%。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胰腺癌早期诊断方法,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往往已发生转移,丧失手术时机。且由于其转移倾向以及对细胞毒性化疗药物耐受,各种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及这些方法的联合应用均未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迫切需要深入探讨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寻找治疗胰腺癌的新途径,改善其预后。表观遗传编码(Epigenetic code)是在基因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变化。其生理作用是通过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调控细胞在适当的时间和空间位置表达适当的基因,从而控制细胞的增殖分化。表观遗传编码紊乱常常参与肿瘤的发生。组蛋白修饰相关酶在表观遗传编码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乙酰化和去乙酰化的平衡在基因转录和不同细胞蛋白功能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组蛋白乙酰化状态由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调节。HATs和HDACs之间的动态平衡控制着染色质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它们的功能紊乱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HDACs属于去乙酰化酶超家族,共有Ⅰ、Ⅱ、Ⅲ、Ⅳ四型。目前以Ⅰ型HDACs研究最多。Ⅰ型HDACs包括HDAC1、2、3、8。HDACs在染色质重塑、基因阻遏、调节细胞周期和分化中起到重要作用。肿瘤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功能异常可导致许多基因转录抑制,抑制抑癌基因表达。肿瘤细胞中HDAC1高表达可明显增加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且HDAC1高表达可影响细胞外基质而使肿瘤细胞移行和侵袭力明显加强。有资料报道在胃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及肝癌组织中HDAC1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高表达,并和肿瘤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GlaserKB等发现Ⅰ型HDACs中的HDAC1和HDAC3是肿瘤细胞存活和增殖所必需的。Senese S等发现用siRNA干扰HDAC1可引起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正常乳腺细胞株MCF10细胞在G1或G2/M期细胞静止而不能进行有丝分裂从而导致细胞生长抑制,并增加细胞凋亡,而单独干扰HDAC2则无此效果。许多HDACs抑制剂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丁酸酯等通过诱导细胞生长抑制、分化和凋亡而起到抗肿瘤作用。HDAC1抑制剂还可激活死亡受体通路而诱导细胞凋亡。在胰腺癌中TSA可诱导胰腺癌细胞株凋亡和抑制其增殖,并且和吉西他滨或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合用有协同作用。另有文献报道SAHA(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能诱导胰腺癌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并且在胰腺癌活体动物模型中SAHA可以抑制异位胰腺癌的生长。所以我们认为HDAC1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截止目前HDAC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尚无报道。因此有必要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HDAC1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通过siRNA干扰技术研究HDAC1在胰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对基因甲基化的影响,同时探讨HDAC1 siRNA在胰腺癌中的治疗作用,为胰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一个可选的候选位点。一、HDACs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的研究目的:检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在胰腺癌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共22例,通过real-timePCR法(SYBR GREEN法)检测5例正常胰腺组织、22例胰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HDAC1和HDAC3)的mRNA表达情况,分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以正常胰腺组织为对照,结果发现22例胰腺癌患者HDAC1和HDAC3在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均较癌旁组织高(RQ值分别为2.60(1.07~6.24)vs 1.02(0.36~1.97),P=0.001;3.57(1.52~7.56)vs 1.67(0.42~2.91,),P=0.027)。结论:胰腺癌组织中HDAC1基因和HDAC3基因在mRNA水平上较胰腺癌旁组织表达高,HDAC家族的高表达可能是胰腺癌的特征之一。二、HDAC1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目的:探讨HDAC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并明确胰腺癌组织中HDAC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3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胰腺癌患者的胰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为胰腺导管腺癌。采用链菌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streptavidin peroxidase,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腺癌和相应癌旁组织HDAC1蛋白表达。胞核染色判定为阳性。随机计数高倍镜下至少500个细胞,如果病灶细胞数少于500个,则所有的细胞被计数。计算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百分值,无肿瘤细胞着色为阴性。分析胰腺癌组织HDAC1表达强度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HDAC1在胰腺导管细胞癌细胞核染色,阳性细胞为棕黄色。在非肿瘤细胞中几乎没有阳性细胞发现。胰腺癌组HDAC1表达阳性率56.0%±23.2%,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为7.4%±9.8%,两组相比HDAC1表达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胰腺癌HDAC1高表达组18例(≥56%),低表达组12例(<56%)。分析HDAC1蛋白表达强度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示HDAC1表达强度和TNM分期(P=0.046)、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神经浸润与否、CEA和CA199浓度无关。结论:HDAC1蛋白在胰腺癌表达明显较胰腺癌旁组织高,胰腺癌中HDAC1高表达在胰腺癌的侵袭力及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三、HDAC1 siRNA对胰腺癌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目的:探讨HDAC1 siRNA对胰腺癌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明确HDAC1在胰腺癌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通过HDAC1 siRNA瞬间转染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干扰HDAC1的表达。共分空白对照组,Negative siRNA组及HDAC1 siRNA组。采用real-timeRT-PCR检测HDAC1 siRNA瞬间转染对PaTu8988细胞HDAC1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HDAC1 siRNA瞬间转染对PaTu8988 HDAC1蛋白表达的影响;并通过WST-8法测定PaTu8988细胞瞬间转染HDAC1 siRNA后的增殖情况,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DAC1 siRNA瞬间转染PaTu8988细胞后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real-time RT-PCR检测显示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瞬间转染HDAC1 siRNA后HDAC1 mRNA表达量在HDAC1 siRNA干扰15nM、30nM组表达下降率分别为68%和54%,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3;P=0.025)和NegativesiRNA组(P=0.002;P=0.04);Westernblot检测显示PaTu898细胞8瞬间转染HDAC1siRNA后HDAC1蛋白的表达下降;WST-8法检测显示HDAC1 siRNA干扰48h时空白对照组、15nM Negative siRNA组、30nM Negative siRNA组、15nM HDAC1siRNA干扰组及30nM HDAC1 siRNA干扰组的细胞吸光度分别为2.21±0.33、1.91±0.18、1.79±0.07、1.68±0.16及1.55±0.15,30nM HDAC1 siRNA干扰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上述5组胰腺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5%±1.34%、4.34%±1.67%、5.19%±0.31%、10.09%±1.36%和11.19%±6.07%,与空白对照组、Negative siRNA组相比,HDAC1 siRNA凋亡显著增高(P<0.05),同时可见HDAC1 siRNA组出现细胞G0/G1和G2/M期阻滞(P<0.05)。结论:HDAC1 siRNA能有效地抑制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 HDAC1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HDAC1 siRNA在体外能通过G0/G1和G2/M细胞周期阻滞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四、HDAC1 siRNA对胰腺癌细胞甲基化水平及有关增殖凋亡基因的影响目的:探讨HDAC1 siRNA干扰对胰腺癌细胞株甲基化水平及有关增殖凋亡基因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通过HDAC1 siRNA瞬间转染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干扰HDAC1的表达。提取siRNA干扰前后细胞DNA,并进行亚硫酸盐处理。然后针对hLMH1基因进行亚硫酸氢盐测序PCR(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回收纯化目的产物,将其分别插入pMD18-T载体,化学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在含氨苄青霉素、X-gal和IPTG的LB平板培养进行蓝白斑筛选。对挑选的菌落进行鉴定后摇菌,菌液送检测序,计算其甲基化位点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HDAC1siRNA干扰前后原癌基因Bcl-2及抑癌基因Bax、p21的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瞬间转染HDAC1 siRNA后hLM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位点较空白对照组和Negative siRNA组减少,同时siRNA干扰48h时空白对照组、15 nM和30 nM Negative siRNA组、15 nM HDAC1 siRNA组和30 nM HDAC1siRNA组Bcl-2基因mRNA RQ值分别为1.00±0.11;0.82±0.07;0.67±0.02;0.57±0.02;0.77±0.01(P=0.002),Bax基因mRNA水平分别为1.02±0.22:1.37±0.20;2.64±0.39;1.49±0.27:3.83±0.27(P<0.001),p21基因mRNA水平分别为1.05±0.36;5.19±0.17;7.35±0.07;7.12±0.67;9.29±1.22(P<0.001)。结论:HDAC1 siRNA干扰能降低胰腺癌细胞株hLMH1基因甲基化水平,同时能抑制原癌基因Bcl-2表达,增加抑癌基因Bax、p21的表达。小结:HDAC1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胰腺癌特异性基因甲基化有调控作用,在胰腺癌中是一个良好的抗癌作用靶位。HDAC1 siRNA可能是胰腺癌基因靶向治疗的方法之一。通过上述研究,本课题得出以下结论:1、胰腺癌组织中HDAC1基因和HDAC3基因在mRNA水平上较胰腺癌旁组织表达增高。2、HDAC1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明显较胰腺癌旁组织高,胰腺癌中HDAC1高表达在胰腺癌的侵袭力及淋巴结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3、HDAC1 siRNA在体外能通过G0/G1和G2/M细胞周期阻滞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还可诱导细胞凋亡。4、HDAC1 siRNA干扰能降低胰腺癌细胞株部分基因甲基化水平,同时能抑制原癌基因Bcl-2表达,增加抑癌基因Bax、p21的表达。因此HDAC1有望成为胰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有关于其他HDAC家族成员的功能和治疗研究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HDACs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HDAC1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三部分 HDAC1 siRNA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四部分 HDAC1 siRNA对胰腺癌细胞甲基化状态及有关增殖凋亡基因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全文小结
  • 综述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肿瘤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胰腺癌诊治的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23)
    • [2].胰腺癌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12)
    • [3].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最新关注点[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8)
    • [4].美国临床肿瘤协会《潜在可治愈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9)》更新解读[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9(12)
    • [5].自噬在胰腺癌及其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06)
    • [6].胰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一例[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9(12)
    • [7].十大恶性肿瘤影像分级检查推荐方案(1.0版)之胰腺癌[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9(05)
    • [8].2019年胰腺癌研究及诊疗新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0(01)
    • [9].胰腺癌临床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01)
    • [10].中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07)
    • [11].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0(04)
    • [12].从基础到临床:2019年胰腺癌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0(02)
    • [13].胰腺癌主要危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 医学信息 2020(03)
    • [14].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腺及胰腺外影像学表现[J]. 重庆医学 2020(08)
    • [15].胰腺癌的综合治疗进展[J]. 当代医学 2020(11)
    • [16].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效果比较[J]. 上海医药 2020(10)
    • [17].胰腺癌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13)
    • [18].胰腺癌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0(06)
    • [19].胰腺癌术后辅助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03)
    • [20].外泌体在胰腺癌发生发展及诊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20(19)
    • [21].组织激肽释放酶家族与胰腺癌[J]. 肿瘤防治研究 2020(07)
    • [22].可切除/交界可切除胰腺癌综合治疗[J]. 肝胆外科杂志 2020(03)
    • [23].微生物与胰腺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0(08)
    • [24].自噬在胰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 2020(15)
    • [25].大数据推动胰腺癌诊疗水平提高[J]. 中国民间疗法 2020(18)
    • [26].日本胰腺学会《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版)》评介[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10)
    • [27].胰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及手术时机[J].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0(05)
    • [28].胰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20(01)
    • [29].胰腺结核19例临床分析[J]. 胃肠病学 2020(04)
    • [3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诊疗价值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 2019(01)

    标签:;  ;  ;  ;  ;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在胰腺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