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余华以先锋性、实验性创作,成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崛起于文坛。他的先锋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和存在的荒谬。20世纪90年代初,余华创作出了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减弱了形式实验,终止了文本游戏,转而关注人物命运,重视故事情节,重建理性深度,追求价值意义,实现了从先锋向现实主义的转型。但是余华的先锋精神并没有死亡,探索的脚步也从未停止。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余华发表于2005年—2006年间的长篇小说《兄弟》,又开始冷静地叙说暴力、荒诞、人性的丑恶等人与世界尖锐对立的主题,深刻探讨人的悲剧性存在状态,深入人的本能世界,发掘世界和时代的荒诞,追问人和世界的真相,鲜明地表现出了文学先锋的精神向度。在重返先锋的《兄弟》中,余华依旧沉迷于暴力的醉心表达。他以超然于外的冷漠态度,撕下了世界理性和文明的外衣,以冷静和细腻的叙述,呈上了一场暴力和杀戮的盛宴,强烈地震撼了读者的感官和心灵。余华深入到人的本能世界,发掘出人性中最黑暗、最丑陋、最残酷的一面。他从刘镇群众集体性窥视和围观行为入手,解剖国人的灵魂,揭示国民的劣根性。余华以夸张、嘲讽的方式,超越了客观真实和日常生活经验,发掘了世界和时代的荒诞性,并揭示出世界和时代的本质不是理性和秩序,而是无处不在的荒诞。但《兄弟》重返先锋的同时,又实现了对先锋的突破。它既叙说了暴力,也叙说了温情;既揭露了丑恶人性,也彰显了善良人性;既叙说了荒诞,又指向了客观真实;同时还引入了大量的流行元素。《兄弟》在承续中有所突破,显示出了余华不断探索的先锋意识。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20世纪余华创作研究综述[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8)
- [2].论余华《现实一种》的美学呈现方式[J]. 美与时代(下) 2020(09)
- [3].余华《兄弟》中预叙的翻译研究[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20(03)
- [4].历史也是不变的“现实”——重读余华的《兄弟》[J]. 当代文坛 2019(04)
- [5].浅谈余华散文的表达艺术[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8(02)
- [6].余华的“加减乘除”[J]. 江苏社会科学 2017(01)
- [7].余华在俄罗斯的译介与阐释[J]. 小说评论 2017(04)
- [8].余华的叙事之夜[J]. 创作评谭 2015(06)
- [9].从《兄弟》看余华创作心理的坚守和突破[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2)
- [10].来自生命深处的痛——读余华《兄弟》[J]. 人民司法(天平) 2016(12)
- [11].从隐喻历史到强攻现实——余华写作道路的一个回顾[J]. 当代作家评论 2014(06)
- [12].见证“疼痛”的写作——论余华笔下的“中国故事”[J]. 当代作家评论 2014(06)
- [13].永恒的化蛹为蝶:再谈作为“先锋”作家的余华[J]. 当代作家评论 2014(06)
- [14].“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余华的“线索”[J]. 文艺争鸣 2015(03)
- [15].余华的文学真实观与其创作转型[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16].余华:他唤醒身居汉语的幸福感[J]. 广州文艺 2020(03)
- [17].一种现实:是围观者也是瓜分者——谈余华及《现实一种》[J]. 广州文艺 2020(03)
- [18].时间的礼物[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0(03)
- [19].人生如蚁而美如神——浅析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J]. 青年文学家 2020(18)
- [20].余华的世界与世界的余华[J]. 安徽文学 2020(09)
- [21].余华的“优点笔记”[J]. 故事家 2019(22)
- [22].课程视域下整本书阅读推进策略——以余华《活着》为例[J]. 学语文 2019(04)
- [23].从暴力的抒写到人性的思考——论余华《现实一种》[J]. 散文百家 2018(08)
- [24].余华[J]. 天涯 2018(06)
- [25].人人都在什么时候才能有尊严?——余华的《黄昏里的男孩》和《我没有自己的名字》[J]. 长城 2016(01)
- [26].余华拯救陌生绝症女孩:活着就是春天[J]. 妇女生活 2016(02)
- [27].浅析余华的真实与荒诞的双重变奏——以《现实一种》和《兄弟》为例[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5(02)
- [28].余华随笔二题[J].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上半月) 2015(03)
- [29].从余华到余秀华——时代的“病人”“陌生人”或“赞美诗”[J]. 作品 2015(08)
- [30].余华在北师大坦言:警惕把个人嗜好当真理[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