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0年-2007年间,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不断增加,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信息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拉动经济的增长。然而,solow(1987)生产率悖论的提出证明了事实并非如此。他发现,信息技术的提高,并没有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至少以索洛当时的数据的确是反映了这种情况。之后,生产率悖论的研究逐渐成为美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那么,生产率悖论到底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生产率悖论的产生;既然生产率悖论是美国现象,那么生产率悖论是否存在于我国;我们在面对生产率悖论时又该如何应对,如此种种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论文主要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将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我国生产率悖论的存在性、原因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如下:(1)利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构建了生产率悖论研究指标,并基于这些指标构建了生产率悖论研究模型。本文利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各省市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的科技活动内部经费支出构建了各省市信息技术投资指标、非信息技术劳动投入和非信息技术固定资本形成三个指标,以期对生产率悖论进行研究。同时,在这些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各省市面板数据分析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三个计量模型,即经济增长模型、劳动投入模型和全要素模型,分别用来研究信息技术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信息技术投资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以及信息技术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2)构建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了信息技术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原型,经过一定的变型构建了经济增长模型,从而分析了信息技术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分析可知:信息技术投资的增加不仅没有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的增长,即本部分通过经济增长模型验证了生产率悖论在我国的存在性。(3)构建劳动投入模型,研究了信息技术投资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了劳动投入模型,分析了信息技术投资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信息技术投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尽管这种影响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因此,本部分又从信息技术投资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再一次验证了我国生产率悖论的存在。(4)构建全要素模型,研究了信息技术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本文最后构建了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分析了信息技术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并最终得出:信息技术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关系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信息技术投资并不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相反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利用全要素模型再次验证了生产率悖论在我国的存在。本文借助stata11.0软件包,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信息技术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信息技术投资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和信息技术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三个角度验证了生产率悖论在我国的存在性。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探讨信息技术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丰富我国信息产业的经济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研究做出贡献;并且有助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确切把握信息技术投资的总体状况,为保障我国信息产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和民间投资对信息技术投资树立正确的认识,引导我国信息产业快速稳健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