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城市生活污水深度处理中的氨氮去除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环境工程
作者: 杨秀玲
导师: 庞金钊
关键词: 陶粒生物滤池,硅藻精土,投菌,氨氮
文献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以去除氨氮达到中水回用(景观水)标准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中氨氮去除的研究,并以此设计了几套方案(生物陶粒滤池试验、硅藻精土试验、投菌试验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两套组合试验:生物陶粒+硅藻精土法;投菌法+硅藻精土法),对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经各试验装置处理,除氨氮和总磷外其余指标均能达标。其中陶粒生物对氨氮的去除率达85%,HRT为30min,氨氮指标就可以降到5mg/L以下,但是其对总磷去除效果不好,不能达到试验拟定目标0.2mg/L以下;投菌法对氨氮的去除率达80%,曝气时间2~3小时,氨氮去除即可达到厂方预期目标(NH3-N≤5mg/L),而其对总磷去除也不能达到0.2mg/L以下;硅藻精土法对总磷的去除效果非常明显,去除率高达98.99%,平均去除率在98%左右,但其对NH3-N的去除率很低,不到20%,同时NH3-N含量也没有降到5mg/L以下。在组合试验中则结合各自的优势实现氨氮和总磷双双达标。 在组合试验中采用“陶粒生物滤池”和“投菌法”作为硅藻精土法的前级连续生化处理工艺,比较两种组合试验,最后确定优化的工艺。在这两组组合试验中,两套组合工艺的污水处理结果都达到了回用标准。在此前提下,要综合考虑各组合试验中作为前级生化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最后确定工艺。在比较“陶粒生物滤池”和“投菌法”二者的优缺点后,采用“投菌法+硅藻精土法”的组合工艺在保证去除效果的同时工艺简便易操作而且相对投资较小,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是可行的工艺组合技术。“投菌法+硅藻精土法”对氨氮去除率基本上维持在80%,而且出水NH3-N均符合试验预期要求≤5mg/L,同时本组合试验对于总磷也有较高的去除,平均去除率为97.8%左右,出水总磷基本维持在0.1mg/L以下,达到了试验预期目标≤0.2mg/L。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概述
1.2 城市污水的来源和分类
1.2.1 城市污水的来源
1.2.2 城市污水的分类
1.3 氮、磷主要危害
1.3.1 氮、磷对水体的危害主要有
1.3.2 氮、磷对污水再生利用的影响
1.4 脱氮的意义
第2章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地点及方法
2.1 研究背景
2.2 实验目的
2.3 实验地点
2.4 实验方法
第3章 实验原理、材料、分析项目与水质分析方法
3.1 实验原理
3.1.1 氮循环与水体中氮的形态
3.1.2 脱氮机理
3.1.2.1 废水中氮的去除方法
3.1.2.2 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
3.1.2.3 国内外生物脱氮研究方法回顾
3.2 实验材料、分析项目与水质分析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分析项目与水质分析方法
第4章 独立实验
4.1 陶粒生物滤池实验
4.1.1 生物滤池技术
4.1.2 实验装置
4.1.3 填料的选择
4.1.4 实验流程
4.1.4.1 试验启动
4.1.4.2 温度的变化
4.1.4.3 曝气量大小的变化
4.1.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5.1 陶粒生物滤池运行期间的平均去除结果与分析
4.1.5.2 不同温度下对 NH_3-N的处理结果与分析
4.1.5.3 不同曝气量对 NH_3-N的处理结果与分析
4.2 硅藻土实验
4.2.1 实验原理
4.2.2 实验装置
4.2.3 实验材料
4.2.3.1 硅藻精土
4.2.3.2 硅藻土的使用历史和限制在水处理方面应用的原因
4.2.3.3 硅藻土选矿技术的突破
4.2.4 实验流程
4.2.4.1 实验预膜以及膜的控制
4.2.5 硅藻精土法的主要技术参数
4.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投菌法实验
4.3.1 实验原理
4.3.1.1 异养硝化的定义及其发展状况
4.3.1.2 本试验的主要内容及所用材料
4.3.1.3 投菌的作用
4.3.2 实验流程与试验装置
4.3.2.1 工艺流程
4.3.2.2 试验装置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3.1 投菌量对氨氮、CODcr及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4.3.3.2 投菌对总磷的去除
4.3.3.3 影响菌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因素
4.4 本章小结
4.4.1 陶粒生物滤池试验总结
4.4.2 硅藻精土试验总结
4.4.3 投菌法试验总结
第5章 组合试验
5.1 概述
5.2 组合试验1:陶粒生物滤池+硅藻土组合试验
5.2.1 试验工艺
5.2.2 试验目的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3.1 对氨氮的去除
5.2.3.2 对总磷的去除
5.2.4 组合试验1小结
5.3 组合试验2:投菌法+硅藻土法组合试验
5.3.1 试验工艺
5.3.2 试验目的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3.1 对氨氮的去除
5.3.3.2 对总磷的去除
5.3.4 组合试验2小结
5.4 本章小结
5.4.1 陶粒生物滤池
5.4.2 投菌法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发布时间: 2007-01-10
参考文献
- [1].基于光催化消解与微型光谱仪的总磷检测[D]. 张丹.重庆大学2010
- [2].基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出水总磷软测量研究及技术实现[D]. 张一弛.北京工业大学2016
- [3].水质总磷远程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 王磊.北方工业大学2014
- [4].环境水体中痕量总磷的光催化氧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研究[D]. 洪颖.南京工业大学2004
- [5].水质总氮总磷在线监测装置的性能优化研究[D]. 梁康甫.江南大学2016
- [6].顺序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环境中的铬、铜和总磷[D]. 谷晓明.河北师范大学2014
- [7].模拟水槽中磷吸附与释放规律研究[D]. 赵静.河海大学2006
- [8].PVC生产废水总磷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D]. 唐平.浙江工业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水解—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脱氮技术研究[D]. 陈鸣.东南大学2006
- [2].混凝过滤法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D]. 王颖.昆明理工大学2007
- [3].悬浮滤料过滤技术用于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实验研究[D]. 巨志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 [4].UBAF+砂滤在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李秀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 [5].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初步研究[D]. 王铁军.吉林大学2005
- [6].废水中氨氮的去除[D]. 李国锋.大庆石油学院2005
- [7].超滤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周李鑫.华中科技大学2005
- [8].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地下回灌深度处理技术研究[D]. 王允妹.东北大学2006
- [9].絮凝—气浮法在生活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的研究[D]. 王吉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
- [10].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试验研究[D]. 许国强.湖南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