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重纽类型分析

中古重纽类型分析

论文摘要

重紐研究是漢語音韻學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同時也是至今懸而未決的難題。本文以隋唐五代宋初的重紐為研究對象,在考察《經典釋文》等六種材料中重紐反切的前提下,在廣泛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中古時期的重紐問題作了進一步的探求。本文的研究具有以下特點:一、在認真校勘的前提下,利用計算機建立數據庫。在資料的全面性、數據的正確性和統計的有效性上,優於傳統手工卡片的做法。二、利用特定計算機程序,以《廣韻》為參照系,進行反切比較。進行具體單字比較時,又特別注意又音現象,並在運用邵榮芬反切比較三條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針對重紐反切,提出若干補充原則。三、運用反切結構分析法,系統地分析了每個系統反切重紐的切上字和切下字。從總體趨勢、特殊反切和成對重紐三個角度分析重紐,歸納出中古時期重紐的特點,可概括為如下四個點:(一)三條規律1.A、B上字決定律當切上字為重三或重四時,切上字決定被切字的類別。具體來說,切上字為重三時,被切字就是重三;切上字為重四時,被切字就是重四。2.下字區分律無論切上字是哪一類字,被切字都可由切下字決定。具體來說,切下字是重四、以母、精組、章組時,被切字為重四;下字是重三、云母、知組、來母和C類時,被切字為重三。3.上、下字和諧律上、下字和諧律是指切上字和切下字都能區別重紐,二者表現出一定的和諧性。(二)、兩個規則1.A、B上字決定律先於下字區分律。2.下字區分率強於A、B上字決定率。(三)三種重紐類型1.《切韻》、《釋文》型(《廣韻》屬此類型)2.慧琳、《集韻》型3.朱翱型(四)三個發展階段結合各方面的分析,我們初步認為三種重紐類型代表了重紐發展的三個不同階段,從中可看出重紐在中古時期的演燮過程:在《切韻》時代重紐完全由切下字區分,重紐兩類表现为介音的不同;慧琳時代,重紐的反切上、下字表现出較強的和諧性,重紐兩類表现為聲母的不同。五代時期則重紐衹能由切上字區分,仍然是兩類聲母的區別,但同時重紐兩類已現合流之端倪。四、對所研究的六種反切材料,尤其是《經典釋文》、慧琳《音羲》和朱翱反切中的特殊重紐反切進行了詳細的考察,為今後重紐單字的語音演燮研究提供可資參考的探索。

论文目录

  • 論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緒論
  • 1.1 研究現狀
  • 1.2 本文研究的目標和意義
  • 1.3 本文研究的對象和材料
  • 1.4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過程
  • 附錄1 研究材料簡介
  • 第二章 《王三》重紐特點
  • 2.1 《王三》重紐總體趨勢
  • 2.2 《王三》反切類型及特殊反切
  • 2.3 《王三》成對重紐
  • 2.4 《王三》重紐特點小結
  • 第三章 《廣韻》重紐特點
  • 3.1 《廣韻》重紐的總體趨向
  • 3.2 《廣韻》反切類型及特殊反切
  • 3.3 《廣韻》成對重紐
  • 3.4 《廣韻》重紐特點小結
  • 第四章 《釋文》重紐特點
  • 4.1 《釋文》重紐的總體趨向
  • 4.2 《釋文》重紐的反切類型及特殊反切
  • 4.3 成對重紐
  • 4.4 《釋文》重紐的重新統計及重紐特點小結
  • 第五章 慧琳《音義》重紐特點
  • 5.1 慧琳《音義》重紐的總體趨向
  • 5.2 慧琳《音義》重紐反切中的脣音
  • 5.3 慧琳《音義》重紐的反切類型及特殊反切
  • 5.4 慧琳《音義》成對重紐
  • 5.5 慧琳《音義》重紐小結
  • 第六章 《集韻》重紐特點
  • 6.1 《集韻》重紐總體趨向
  • 6.2 《集韻》反切類型及特殊反切
  • 6.3 《集韻》成對重紐討論
  • 第七章 朱翱反切重紐特點
  • 7.1 朱翱反切重紐總體趨勢
  • 7.2 朱翱重紐反切中的脣音
  • 7.3 朱翱反切的反切類型及特殊反切
  • 7.4 朱翱反切成對重紐
  • 7.5 朱翱反切中重紐韻字的重新統計
  • 第八章 各個系統反切的比較
  • 8.1 切上字的比較
  • 8.2 切下字的比較
  • 8.3 反切類型出現情況比較
  • 8.4 成對重紐的比較
  • 8.5 重紐特點的基本規律
  • 8.6 重紐的三種類型
  • 8.7 重紐類型分析對重紐音值構擬的啟示
  • 第九章 重紐相關問题的討論
  • 9.1 類相關
  • 9.2 舌齒音的歸類
  • 9.3 論《釋文》重紐的區分程度
  • 結語
  • 參考文獻
  • 附錄2 各個系統反切的成對重紐表
  • 后記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纽研究综述[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2].重纽研究中相关音韵观念之检讨[J]. 广西社会科学 2011(12)
    • [3].《切韵》重纽字在汉台关系词中的反映[J]. 民族语文 2013(04)
    • [4].朝鲜汉字音中汉语重纽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J]. 民族语文 2019(01)
    • [5].也论《篆隶万象名义》中的重纽[J]. 语言研究 2019(02)
    • [6].《裴韵》《王三》重纽反切之比较[J]. 汉字文化 2014(04)
    • [7].重纽三等(B)与复声母无关[J]. 古汉语研究 2009(02)
    • [8].《经典释文》“比”字音注及脂韵重纽、脂之混并研究[J]. 励耘语言学刊 2017(01)
    • [9].中古重纽问题简论[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02)
    • [10].二十世纪重纽问题研究综述[J]. 理论观察 2013(09)
    • [11].重纽在汉语方言的反映——兼论《颜氏家训》所论“奇”、“祗”之别[J]. 方言 2012(02)
    • [12].慧琳《一切经音义》的重纽问题——从景审序说起[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13].原本《玉篇》音韵研究综述[J]. 甘肃高师学报 2008(01)
    • [14].从反切结构看重纽舌齿音的归属——以《史记正义》为例[J]. 语言研究 2014(04)
    • [15].《蒙古字韵》韵类与韵字编排问题[J]. 汉语学报 2016(03)
    • [16].玄应《一切经音义》重纽韵舌齿音考察[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3)
    • [17].《切韵》重纽A、B两类的归字问题[J]. 东方语言学 2011(02)
    • [18].《篆隶万象名义》所反映的重纽韵舌齿音的归属[J]. 语言科学 2011(06)
    • [19].论《经典释文》重纽中的例外反切[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20].论尤韵与幽韵的关系及在韵图的排列——参照《慧琳一切经音义》[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2(02)
    • [21].慧琳《一切经音义》重纽反切结构特点[J]. 语言研究 2008(04)
    • [22].重纽音切在《文选音决》中的读音分析[J]. 天中学刊 2015(04)
    • [23].上古汉语韵重现象研究——为庆祝郭锡良先生八十五华诞而作[J]. 语言学论丛 2017(01)
    • [24].中古重纽韵系中舌齿音的归属研究述评[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10(03)
    • [25].略论《一切经音义》与音韵学研究[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 [26].中世韩语吸纳汉字音介音的规则[J]. 南开语言学刊 2017(01)
    • [27].《切韵》三等韵ABC——三等韵分类及其声、介、韵分布和区别特征拟测[J]. 中文学术前沿 2012(02)
    • [28].从东晋李轨音切看切韵音系里的重纽现象[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 [29].黔东苗语帮系三等汉借字的形式[J]. 民族语文 2008(04)
    • [30].更正[J]. 语言科学 2012(02)

    标签:;  ;  ;  

    中古重纽类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