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人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希特勒,私人藏书,《希特勒的私人藏书》
道德人性论文文献综述
刁颖[1](2019)在《人性选择与道德自律:来自《希特勒的私人藏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提摩西·赖贝克的《希特勒的私人藏书》于2019年以双色图文增修的方式再次出版,它的副标题是"那些影响他一生的图书",相比2012版的《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中的副标题"那些改变了他一生的书",翻译时将"改变"替换成了"影响。两个版本中的扉页上有同样一句话:"读书能改变人,有人因之成为圣人,有人却变成魔王,这不是书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1])这揭示了:人才是人性选择和道德(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评论》期刊2019年11期)
解乔桉[2](2019)在《李一慢:战争是了解人性和道德最好的窗口》一文中研究指出关键词 外研社 战争绘本 希望李一慢 儿童阅读推广人,教育自媒体“一慢二看”创办人。翻译作品有《我做得到!》《一只特立独行的鸡》等绘本。一直以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希冀通过“聪明豆绘本·大奖章系列”,激起儿童对生命的思(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期刊2019-09-20)
张婧瑶,张永芹[3](2019)在《大学生道德认同与人性哲学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问卷法,以213名大学生为被试,调查其道德认同、人性哲学与道德判断的状况,并探讨前两者与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群体在道德认同、道德判断以及人性哲学两个维度方面得分均较高;(2)道德认同得分与道德判断呈显着正相关;(3)人性哲学与道德判断总分之间无显着相关,但是人性哲学中的"愤世嫉俗"维度与道德判断中的"该受谴责"维度存在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严毅[4](2019)在《从人性观看《礼记·乐记》的道德美》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人性表现在人对于生活的总看法和观点,"性"主要表现在人的内心,儒家学者认为人心本身是平静的,人的心之所以被挑动,并且附和,是因为受到了外在事物的影响,"音"是由于心动所产生的,音动,所以心动。在《乐记》看来,整篇所说的"人的内心"中,"心"意为具有"天之性",具有与生俱来的感情,智力和德性,即天赋善性。性善,便能想到情恶,"性善"表达的是内心,主张"性善论"的观点,"情恶"则是外露的情感表现,主张"性恶论"的观点,"情恶"又与"欲"相连,人生来七情六欲,欲望衍生蔓延。而我主要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以此为基点,来体现《礼记·乐记》里"乐"中的"德"之美。(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07期)
左秋明,何云峰[5](2019)在《“道德金规则”的伦理本质、人性基础与道德理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道德规范的第一准则"和道德问题的"元定理""元规则","道德金规则"聚焦于"人类如何对待同类"的重大哲学命题。"道德金规则"并非人类"最高尚"的道德准则,而是基于人类的"道德恶行"从人类生存体验及人之本性的需要出发,从人类"感同身受"的人生体验中凝练出来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人类对待同类"行为中对于"合宜性"及"公正性"的基本价值判断。"道德金规则"体现为公正和仁爱。提炼"道德金规则"蕴涵的人际关系基本准则,可为人类和平共处提供道德和法理共识基础,有利于重拾对人类道德理想的信心。(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陈金海[6](2019)在《“命”“道”与人性:孟子道德信仰之省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道性善",且来源于"天",超越了现实世界中的不善或恶,从而建立了一个将人的精神价值超越于有限生命的理论基础。人性之善通过"天"可以与"命"或命运相联系。"修身以俟命"则赋予道德修养以"正命"之内涵,其最高价值是对"道"的不懈追求。"命""道"与人性于此精神追求中彼此贯通,孟子之道德信仰最终得以确立。(本文来源于《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国虹,高力克[7](2019)在《从新生物学人性论到道德人性论——福山政治发展观的双重人性基础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山的政治发展观基于双重人性论。一方面,他以生物自然科学为基础,在反对文化相对主义的过程中形成新生物学的人性论,认为人类天生是趋向城邦的动物、具有包容适存与合作的可能、情感先于理性而存在以及先天具有暴力倾向。另一方面,他以基督教和康德的"自由意志"为基础,从人类的道德选择自由、宗教自律、赏善罚恶的正义评价体系等方面证明道德人性的存在。福山的人性论不仅超越了一元论的善恶之辩,推进了对人性复杂性的认识,而且在试图探寻人性的科学依据的基础上拓展了传统人性研究的范围。但其人性论有仓促和不成熟的痕迹,用人性论证政治理论时存在诸多矛盾,仍旧没有理清人性与政治发展之间复杂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阳,张雅慧[8](2019)在《道德教育中的人性关注——康德道德教育思想试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认为,"道德禀赋"是每一个受教育者所固有的,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他们的内在禀赋,以把其培养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个体。"善的准则"和"义务感"的培养都紧密结合在道德教育促进人(类)道德完善的至高目的之中。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价值在于: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教育的方法论依据;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倡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公共生活是达成道德教育目的的实践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德育》期刊2019年08期)
曹志瑜[9](2019)在《中国司法职业道德建设的人性考察——以制度和道德的辩证关系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法治是中国既定的治国基本方略,是中国近百年来顺应世界潮流、向更高社会形态迈进的一种政治选择。长期以来,对于法治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学界习惯将其中的问题简单归咎于制度,忽视了根源于人性的制度和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市场经济的高度物质化和商品化价值观的冲击下,法治表现出制度和道德之间关系不平衡的状况,凸显了以公正为底线的现代道德基础的孱弱性。继而,作为制度和道德在司法职业语境下的具体化,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路径就是建立保障司法机关依法履职的制度体系,然而也表现出司法制度和司法职业道德之间关系的殊离。司法存在制度体系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的问题,两者不可偏废。司法职业道德能够弥补司法制度的不足,指导、评价和规制司法行为。基于此,应当不要过度倚重制度,在坚持司法制度和司法职业道德并重的前提下,司法职业道德建设有望通过促成司法公正而成为司法改革和法治方略的先导工程。(本文来源于《江汉学术》期刊2019年02期)
高兆明[10](2019)在《道德行为选择中的“道德想象力”——读杜威《人性与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杜威反对道德行为选择中脱离经验的教条化与僵化做法,提出了"道德想象力"概念。"道德想象力"是使不在场成为在场、从"能是"感知"所是"的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过程离不开想象、慎思、抉择等道德想象力的发挥,其要旨是理解当下行动的意义并努力增加当下行动的意义,使道德行为成为充满活力与创造性的艺术。(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道德人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关键词 外研社 战争绘本 希望李一慢 儿童阅读推广人,教育自媒体“一慢二看”创办人。翻译作品有《我做得到!》《一只特立独行的鸡》等绘本。一直以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希冀通过“聪明豆绘本·大奖章系列”,激起儿童对生命的思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人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刁颖.人性选择与道德自律:来自《希特勒的私人藏书》的启示[J].中国图书评论.2019
[2].解乔桉.李一慢:战争是了解人性和道德最好的窗口[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9
[3].张婧瑶,张永芹.大学生道德认同与人性哲学对道德判断的影响[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
[4].严毅.从人性观看《礼记·乐记》的道德美[J].中国文艺家.2019
[5].左秋明,何云峰.“道德金规则”的伦理本质、人性基础与道德理想[J].江苏社会科学.2019
[6].陈金海.“命”“道”与人性:孟子道德信仰之省察[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国虹,高力克.从新生物学人性论到道德人性论——福山政治发展观的双重人性基础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王阳,张雅慧.道德教育中的人性关注——康德道德教育思想试析[J].中国德育.2019
[9].曹志瑜.中国司法职业道德建设的人性考察——以制度和道德的辩证关系为视角[J].江汉学术.2019
[10].高兆明.道德行为选择中的“道德想象力”——读杜威《人性与行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标签:希特勒; 私人藏书; 《希特勒的私人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