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断裂构造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嫩江断裂构造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一、嫩江断裂构造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斌[1](2021)在《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辽盆地是世界上目前已发现的白垩纪时期最大的陆相湖盆沉积单元,也是白垩系陆相地层和地质记录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油气资源丰富。随着松辽盆地深部断陷地层中商业油气流的发现,以及盆地内近年来较高频率地震活动的发生,使该地区地球动力学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地壳深部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信息与矿产资源开采、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灾害机理研究等多个领域息息相关,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参数。在深入认识松辽盆地及邻区区域地质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详细研究该区现今地应力环境及其分布特征,对于深入理解该区的地球动力学控制因素及深大断裂活动对该区应力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松辽盆地及邻区区域地质特征、构造分区、地震活动性、岩石圈动力学背景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nelastic Strain Recovery method,简称ASR法)成功获得了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二井近7 km深度的三维地应力状态。分析了松辽盆地深部沉积盖层和基底现今地应力随深度变化规律,并依据松辽盆地及邻区纵向地壳结构特征、横向构造分区及深大断裂展布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基于线弹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利用ANSYS通用模拟软件,以松科二井深部ASR法地应力测量结果及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作为模型的边界约束条件,开展了松辽盆地及其邻区现今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得到了松辽盆地及邻区在现今地球动力学背景下水平主应力大小、方位等,分析和探讨了研究区深大断裂带对应力场特征的影响,以及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形成的原因。通过对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论和认识:1、利用ASR(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对松科二井深部岩芯进行地应力测试,获得了松辽盆地深部(6~7 km)沉积盖层和基底现今地应力随深度变化规律,在沉积盖层火石岭组6296 m~6335 m深度范围内,最大主应力近垂直,中间和最小主应力近水平,为正断层应力环境,与沉积盖层内利用地震反射剖面观测到的许多高角度正断层的发育相吻合。在基底6645 m~6846 m深度范围内,最大主应力倾角均小于40°,为走滑兼逆冲的应力环境,与钻孔附近区域浅源地震(7~15 km)的震源机制解应力状态一致,即松辽盆地沉积盖层和基底存在显着的应力状态差异,沉积盖层的伸展应力状态可能说明了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对沉积盖层应力状态的影响是有限的,保留了原来断陷期的正断应力环境,基底现今应力状态则显示了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现今构造运动具有较密切的成生联系。2、通过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得到在0~35 km地壳深度范围内,松辽盆地及邻区最大水平主应力大小为17.20~1027.00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大小为13.00~994.00 MPa,垂向应力大小为7.83~1130.00 MPa。3个主应力在0~35 km深度范围内基本上随深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并且在0~7km深度范围内为σv>σH>σh,属于正断型应力状态,与实测得到的应力状态一致;7~35 km深度范围内为σH>σv>σh,表现为走滑兼逆冲应力状态,与松辽盆地内部的浅源地震震源机制解所反演的应力状态一致。松辽盆地及邻区地壳深度内最大主应力方位在地壳深部和浅部差异不大,除华北地块北缘及兴安地块部分区域主压应力方位为NWW向外,其他构造单元内大部分区域现今主应力优势方位为NE~NEE向。受各次级地块内地壳物性参数差异性以及断裂带的影响,松辽盆地及邻区各构造单元主应力大小分布在横向和纵向上均表现出差异性,在较稳定的次级块体内部主应力大小分布较为相似,表现为主应力大小在相同的深度范围内趋于稳定。3、以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作为动力边界条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地应力特征与深大断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和郯庐断裂带北段的依兰-伊通断裂、敦化-密山断裂对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西太平洋板块NWW向俯冲产生的挤压作用在NE走向的郯庐断裂带上,其剪切分量和正向挤压分量引起郯庐断裂带的右旋走滑和逆冲活动,因此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的形成,可能是在西太平洋板块NWW向俯冲到欧亚板块形成的挤压作用下,并被郯庐断裂带北段的右旋走滑所影响。

张广伟[2](2020)在《基于密集台阵观测研究中国东北地壳结构和震群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地壳是构造形变和地震活动最重要的场所,研究其结构特征对于了解和认识区域构造演化和地震孕震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的日益加密,基于密集台阵观测研究地壳结构和震源机制成为一种主要且有效的地震学手段。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北侧为西伯利亚板块,南侧是华北板块,东侧为太平洋板块,由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地块及缝合带相互拼合组成。受到不同期次的构造演化,现今中国东北地区地质构造形态多样,分布有大兴安岭、松辽盆地、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构造单元,还分布有长白山火山、五大连池火山、诺敏河火山等板内火山群。由于西北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东北地区是中国唯一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500 km)频繁发生的区域,这为我们采用深源地震Moho面转换震相研究地壳结构提供了有利条件。本论文利用深源地震Moho转换震相和反射震相的到时及振幅信息获得东北地区Moho面深度、Moho界面S波速度差、平均一维速度模型,以及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缝合带北部边界位置。结果显示,东北地区Moho面深度与地表地形具有镜像对应关系,松辽盆地内部地壳厚度最薄,东西两侧的大兴安岭及张广才岭Moho面较深;五大连池火山区Moho面呈现约2千米的下沉凹陷,与地幔物质底侵作用密切相关: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交界带北段Moho面存在6千米的跳变,反映了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碰撞拼贴残留的历史地质信息,本研究首次从地震学的角度给出了黑河-贺根山缝合带北部拼合边界的具体位置。另外,近年来在松辽盆地内部发生的Ms≥5.0中等震群,其发震机理也受到广泛的关注。我们通过开展地震矩张量反演、地震序列重定位及震源区速度结构成像研究,获得以下结果:2013中等震群震源机制包含显着的非双力偶分量,表现为体积压缩的闭合机制,震源破裂过程中断层不是沿走向滑动,而是有一定角度的挤压闭合是造成非双力偶型地震的主要因素;重定位后地震序列在空间分布上由深部向浅部扩展,表现为流体触发地震的迁移特征;震源区P波和S波速度结构均表现出明显低速异常,沿断裂带速度结构空间上的物性差异控制了地震发生的位置。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深部流体长期作用于断裂对震群型地震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深部流体沿断裂交叉的薄弱带向浅部侵入,长期与断层带内介质相互作用,导致断层强度逐渐降低成为弱断层,从而触发了中等震群型地震的多次发生。

殷娜,余中元,周兆军,王鹤,李莹甄,赵斌[3](2019)在《嫩江断裂带北段的第四纪活动特征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嫩江断裂带是松辽盆地的西边界断裂,但受第四系强覆盖等研究条件的限制,前人对该断裂第四纪构造活动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该断裂带北段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并综合大地电磁测深和纵波速度结构等结果,初步研究了嫩江断裂带北段的第四纪活动特征。调查发现,该断裂北段主要发育地貌陡坎、基岩滑坡、地层揉皱变形、近垂直擦痕、基岩崩塌与线性断塞塘等特征。探槽古地震研究揭示断裂带北段在(80.9±4.6)—(62.9±2.3)ka BP曾发生1次古地震事件,运动方式为正断,垂直位移量约1.5m,震级约为MS 7.1—7.3,断裂在晚更新世曾发生过强烈活动。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了解该断裂和松辽盆地的第四纪构造变形过程,并为评价该断裂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潜势提供参考。

李继业,张彦吉,高研,孙强,周晨,任建辉,马龙辰[4](2019)在《黑龙江肇东痕量氢野外定点观测实验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ATG-300H便携式测氢仪,对黑龙江省高寒地区肇东痕量氢进行野外定点连续观测,并对泰来3.3级地震震兆关系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肇东痕量氢表现为高值突跳,异常幅度大,持续时间短;氢气浓度4组高值异常,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通过对高寒地区肇东痕量氢异常特征及异常机理分析,为痕量氢资料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观测依据。

余中元[5](2016)在《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分段活动习性》文中研究指明依兰-伊通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我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发震构造。不同于郯庐断裂带的潍坊-嘉山段和下辽河-莱州湾段,依兰-伊通断裂带的地震事件记录较少。自东三省有人类文字记载以来,该断裂带一直缺乏6级以上强震的历史记录。1973年有台网记录以来,该断裂带上迄今为止所记录到的最大地震发生在黑龙江省萝北县,震级为Ms5.8级。因此,普遍认为它是第四纪早期活动断裂。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依兰-伊通断裂带的舒兰盆和方正盆地存在全新世地表破裂的古地震遗迹,发生过7.0级以上强震,并且上次大震活动的离逝时间不长。这一结果改变了传统认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新的科学问题:(1)除了舒兰和通河2个全新世破裂段以外,是否存在其它的晚第四纪活动段?如果有,其晚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变形特征如何?(2)该断裂带的活动习性如何?是否存在分段特征?(3)该断裂带及其邻区的新构造变形特征如何?对我国东部的现今构造应力场有何启示?这些科学问题成为研究依兰-伊通断裂带及东北地区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的最基础地球科学问题。因此,围绕这些科学问题,论文选取依兰-伊通断裂带作为研究对象,以活动断裂的分段研究作为主线,借助于遥感解译、野外调查、槽探与钻探、地震勘探、地震学和构造地貌等研究方法,从断裂带的不同段落在几何结构、构造地貌、活动习性和深部地球物理场的差异性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系统地研究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和分段活动习性,力求科学地评价其未来强震危险性,并从区域构造角度探讨其地球动力学作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和进展:(1)野外地质调查结果表明,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具备强震的孕震能力和构造背景。该断裂至少发育舒兰、通河、尚志和汤原4个全新世活动段,及萝北、依兰、延寿和五常4个晚更新世活动段。这一结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该断裂“弱活动或不活动”的传统认识,对完善和补充东北地区的活动构造图像,及开展强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2)通过断裂带断错地貌填图和几何结构调查认为,断裂带几何结构分段特征明显。不同段的几何图像和运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各段规模不等,多在平面上呈左阶斜列展布,但断裂的主体已不再沿袭原来的边界断裂活动,而是迁移到盆地内部。这暗示着依兰-伊通断裂带的现今活动具有新生性,处于新生阶段的生长期或幼年期。断裂带在空间展布上具有不连续性,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分段特征。各段的走向、倾向、内部及两侧地质体岩性和沉积物厚度、断裂带组合形态、断裂带宽度和分支断裂以及横向构造的发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断裂带各个段落沉积物厚度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指示断裂带各段落运动性质和滑动速率方面所存在的差别;断裂带宽度的段落差异明显,段落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区,宽度发生陡变;同时,研究发现断裂带的宽度与横向断裂的数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宽度大则横向断裂数量多,宽度越小则横向断裂数量少。断裂带数量的增加多发生于界限区,对应于断裂带宽度发生显着变化的位置。综合上述几何结构差异可将该断裂分为6个主段,即沈阳-昌图段、四平-吉林段、舒兰-五常段、尚志-方正段、方正-汤原段和汤原-萝北段,长度分别为120Km、148Km、140Km、90Km、120Km和129Km,相邻主段落之间的界限区长度分别为55Km、23Km、20Km、14Km和16Km。(3)断裂带附近的地貌特征及河流水系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断裂带的构造地貌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分段特征。断裂带两侧的地形地貌起伏和断裂的几何展布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河谷坡降、河流弯曲度和纵剖面等地貌特征在不同段差异显着,而小尺度微观地貌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规模不等,反映了断裂不同段的活动性存在差异。根据断裂带内部小尺度地貌的差别可将舒兰-五常段、尚志-方正段、方正-汤原段和汤原-萝北段这4个主段细分成8个亚段,即缸窑亚段、五常亚段、尚志亚段、延寿亚段、通河亚段、依兰亚段、汤原亚段和萝北亚段,长度分别为80Km、51Km、30Km、55Km、70Km、30Km、20Km和104Km。亚段界限区的长度分别为9Km、5Km、12Km和13Km,各亚段分段界限区对应着地形的突变区,和明显的地形高差起伏差异。8个新活动段形成的微地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陡坎、线性槽谷、小水塘和小丘陵隆起等微地貌并存;地表破裂延伸长度不一,变化幅度介于1.5Km-70Km之间;陡坎微地貌高度不等,变化从1.0m至4.4m;这些微地貌所发育的位置均位于上述主段的划分框架之内,没有突破主段的分段界限区,且较好的对应了8个亚段的划分结果。(4)通过典型点的地貌测量、年代样品测定、古地震探槽的揭露和历史地震考察,获得了该断裂晚更新世以来不同时间段的滑动速率,得到了断裂晚第四纪以来8个段落存在强震活动的证据。各新活动段除了具有相对独立的活动历史外,在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晚期表现出丛集活动的特征。(5)地球物理勘探和航磁重力异常等深部探测资料表明该断裂的地表分段结果在深部有较好的对应性。断裂各段活动历史不尽相同,控制的盆地形态差异显着,断裂不同段落的强震危险性存在分段性和不均匀性。跨断裂带的地震反射剖明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段落控制的沉积盆地具有显着不同的沉积演化差异,尤其表现在控盆断裂及其结构特征等方面。断裂带的6个段落分别控制了6个盆地的结构、沉积和演化过程,差异显着。沿断裂带走向的地震震中空间分布图像、布格重力异常和航磁异常等地球物理场也存在对应的分段差异。断裂带沿走向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结果反映了不同段落地壳结构和断裂切割地壳深度的差别。综合来看,依兰-伊通断裂带存在层次分段的特征,几何结构分段、构造地貌分段、活动习性分段和深部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据此可将其分为6个主段和8个亚段两个不同的段落层次。主段的分段依据主要是综合分段结果,亚段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微地貌和古地震的差别。但无论是亚段的规模还是亚段界限区的规模,分别都小于主段的规模,和主段落分段界限区的规模。(6)断裂带的几何结构变异(宽度陡变,走向弯曲和阶区的发育)和横向构造的发育构成了断裂带分段界限区的最主要标志。此外,断裂带宽度和断层条数的变化、地貌的陡变等在分段界限区也较为常见。界限区的几何结构多比较复杂,而各段落的几何结构则相对比较简单。绝大部分的界限区均发育有断裂几何结构的变异和横向构造,构成了分段的几何障碍体。相对于主段而言,4个亚段界限区的标志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为几何变异和横向构造的发育,但其规模均小于主段界限区。(7)依兰-伊通断裂带及其邻区新生代期间广泛发育挤压变形构造。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野外地质调查结果表明,以松辽盆地、依兰-伊通断裂带和大安-德都断裂带为代表的东北盆地群和区域性NE向断裂现今运动性质均表现出明显的逆冲挤压特征,表明东北地区处于近EW向主应力与近SN向主张应力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环境。依兰-伊通断裂带西部的松辽盆地内部广泛发育挤压反转构造。盆地内部的大安-德都断裂带平面上呈左阶雁列展布的4段,剖面上表现为宽约20-30Km的断褶变形带;地震反射剖面的综合解释结果表明,大安-德都断裂带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表现为“断裂相关褶皱”,最新活动时代为Q2早期。如果假定其反转变形的时间为65Ma,并假定缩短缩率固定不变,则大安-德都断裂新生代以来的缩短量约2.26Km,缩短速率约0.03mm/a。未来短时间内该断裂难以积累大于Ms7.0级地震的能量。(8)新生代构造挤压变形在东北地区可能是多阶段的过程。位于松辽盆地边缘的依兰-伊通断裂带,和盆地内部的大安-德都断裂带在新生代期间均经历了该挤压变形,形成了T02(65Ma)、Td(23Ma)、Ttk(5.3Ma)和T01(1.8Ma)4期明显的区域角度不整合界面,代表着该地区经历了至少4次强烈的幕式挤压变形。同时,该构造挤压反转可能是区域性的。三江、方正、汤原、伊通和渤海湾等东北地区一系列新生代盆地中均发生了同时期的挤压构造变形,并形成了相应的区域角度不整合界面。这指示东北地区新生代期间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期的挤压缩短影响了整个东北地区的新构造变形,其动力学来源可能综合受控于西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和印度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9)位于松辽盆地边缘的依兰-伊通断裂带具备强震的孕育和深部背景。相反,位于松辽盆地内部的大安-德都断裂带,则只具备中强地震(M<7.0)的构造背景。这暗示着松辽盆地作为独立的活动地块,其内部变形相对比较稳定,主要的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都发生在盆地的边界断裂带上。论文的研究内容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深入了我们对依兰-伊通断裂及其邻区的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该地区的地震活动背景,能为东北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一点科学参考。

索奎,张贵宾,江国明,徐峣[6](2015)在《重震反演中国东北地壳上地幔三维密度结构》文中指出本文利用重力和地震P波到时数据反演得到了中国东北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密度结构.与单一的重力或地震反演相比,重震反演一方面有效地克服了重力反演结果垂向分辨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地震反演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显示: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壳及上地幔剩余密度异常分布与构造单元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造山带对应低密度异常,盆地对应高密度异常;区域内火山下方有明显的低密度体存在,可能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进入上地幔并部分滞留,在滞留板块深部脱水和软流圈热物质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上涌岩浆,喷发后形成了火山.

张兴洲,郭冶,曾振,付秋林,蒲建彬[7](2015)在《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群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背景》文中研究说明东北地区的中—新生代盆地之下并非都是变质结晶基底,松辽和二连等盆地大部分叠加在未变质的晚古生代残余沉积盆地之上。嫩江—开鲁断裂和嘉荫—牡丹江断裂是两条深达岩石圈尺度的断裂构造,将东北地区分为额尔古纳—兴安、松嫩和佳木斯三大基底构造单元和与之相对应的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中—新生代盆地群。3个盆地群不但基底和深部岩石圈结构明显不同,而且盆地结构及充填特征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东北地区与中生代盆地演化相关的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中—晚侏罗世(167147 Ma),早白垩世早期(136126 Ma)和早白垩世晚期(122109 Ma)。侏罗纪火山岩主要发育在大兴安岭及其以西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全区均有分布,且具有由西向东时代渐新变新的演化趋势。从深部构造和区域动力学背景角度,东北地区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构造演化分别属于两大动力学体系。前者的形成演化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对东北地区西部产生的南北向挤压作用及后继的伸展作用有关,北北东向展布的中—晚侏罗世火山岩大面积叠加在近东西向展布的漠河前陆盆地和突泉等含煤盆地之上;后者的形成演化明显与西北太平洋构造域大洋板块对东北亚大陆边缘的作用有关。根据同位素年龄和生物地层学证据重新厘定的中—新生代盆地地层对比结果显示,即使是同时代形成的早白垩世盆地由于与大陆边缘的距离不同,其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和后期构造改造特点也不尽相同。西部以海拉尔盆地为代表的早白垩世盆地主要发育以火山岩为主的断陷沉积,之后长期处于隆升环境;中部以松辽盆地为代表的白垩纪盆地不但发育早白垩世早期的断陷沉积,而且之上基本连续叠加了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坳陷沉积;东部盆地群由三江、勃利、鸡西和虎林等众多中、小型盆地构成,它们在早白垩世早期曾是一个统一的近海大陆边缘盆地(大三江盆地),以发育海陆交互相沉积为特点。由于该区紧邻西北太平洋大陆边缘,受大陆边缘构造转换的影响,统一的大三江盆地在早白垩世末期被强烈的逆冲构造和左行走滑构造所破坏和改造。该区目前分散孤立存在的多个中、小型早白垩世盆地均为早白垩世末期构造改造后的残余盆地。

李天翔,张楠,毕超群,杜天然,殷忠朴[8](2014)在《石油物探解译在判定断裂地震活动性研究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确定城市松散覆盖区内隐伏断裂的性质及活动性,浅层地震勘探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而在活动断裂深部背景探明和判断孕震可能性时,应选择使用各种深部地震探测方法。在开展讷河市断层探测项目中,对讷河市周围的第四系隐伏区的断裂采用了石油物探解译方法,幵结合石油钻孔资料和地震勘探,确定断裂的存在、上断点的埋深以及深浅构造之间的关系,幵通过6条断裂探测的示例,探讨石油物探解译在判定断裂地震活动性研究上的意义,判定了工作区内最主要的孕震断裂讷漠尔河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早中更新世。

李波[9](2014)在《大庆及周围地区地震地质特征及危险区划分研究》文中认为论文所选课题是针对大庆这样一个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能源基地,开展了大庆及周围地区地震地质特征的研究和危险区划分的研究。该研究工作收集整理了大庆及周围地区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资料、地震活动性资料及地球物理场等资料。通过对区域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及震源机制解的研究,对区域大地构造环境、地球物理场、新构造运动、断裂的活动性、现代地球动力学特征的研究,以及对地震危险性划分和地震动参数区划的研究,得出在区域大地构造上,大庆所处的吉—黑陆块是比较稳定的地质单元,松辽坳陷是该稳定陆块中新构造运动相对比较活跃的区域,主要表现为差异性沉降和抬升;松辽坳陷区内小震活动与本区其它地区比相对比较活跃;研究区内的断裂多为隐伏断裂,强震受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控制,两组断裂的活动水平相对较低等结论。依据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区域构造活动的研究成果,结合相对地应力的测量结果,划分出21个地震危险区,并给出了大庆及周围地区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区划图和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等。同时给出了简单的监测预报方案。

王健[10](2013)在《林甸地震发震构造研究》文中认为2005年7月25日,黑龙江省林甸县发生了5.1级破坏性地震,给油田生产和市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大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开展林甸地震发震构造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所选课题是大庆市第一个面向天然地震发震构造研究方面的课题,旨在于通过地震发震机制的研究来科学合理地实施深部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论文开展了林甸地震、乾安地震及开原-赤峰断裂两侧31个地震序列对比分析,得出地震序列活动特征为主余型地震序列,起始地震为主震,余震数量少。分析了本区主压应力轴分布优势方向,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震源机制解的主压应力轴优势方向为北东45°,主张应力轴优势方向为北西30°,二者近似正交,显示出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的主应力场优势方向为北东东方向。结合松辽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地震地质构造、基本地球物理场,通过对松辽盆地盖层和深部结构重新处理和松深Ⅳ、Ⅵ大剖面解释,及对松辽盆地北部三维地震和二维地震工区进行解释,确定林甸地震发震构造为大安-德都断裂(孙吴-双辽断裂)与滨洲断裂的交汇处。在地震剖面上,深大断裂常常表现为由多条断裂构成的断裂带,从穿越震源区的松深Ⅵ地震解释剖面上可以看出,滨洲断裂也是由多条断裂构成,通过林甸地震震中在滨洲断裂面上的垂直投影点,确定出发震构造位于6.432s处。采用重、磁、电、震以及钻孔资料并结合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地震学研究成果,采用分段式固定Vo、拟合β时深转换方法,求取林甸地震震源深度为13.84km。通过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滨洲断裂在松辽盆地形成过程中,一直都在持续活动,造成了松辽盆地在滨洲壳断裂两侧沉降上的差异;北西向断裂的走滑性使得滨洲断裂更易成为发震构造;历史上本区域中强地震多发生在北西向构造。依上判断林甸地震的发震构造为滨洲断裂的可能性大。2.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地震的准周期为20年。3.深部区域重力研究成果表明,松辽盆地是一均衡稳定的盆地,区域构造应力场及地壳内部的不均一性引起的局部应力变化是引起大庆地震的主要原因。4.地壳内的滑脱层(低速带高导层)顶面及其附近是地震产生的主要部位,深度在10-17km。5.林甸地震的内因是由拆离面、地温异常、断裂及岩体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外因是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产生的。

二、嫩江断裂构造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嫩江断裂构造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研究现状
        1.2.2 地应力测量研究及其进展
        1.2.3 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概述
        1.2.4 断裂构造对地应力场影响的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2.1 概述
    2.2 松辽盆地及周边构造活动分区
    2.3 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2.4 松辽盆地地壳深部结构特征
        2.4.1 研究区地壳厚度分布特征
        2.4.2 研究区深部波速结构特征
        2.4.3 研究区地壳泊松比特征
    2.5 地壳形变特征
    2.6 小结
第三章 松辽盆地地应力测量及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
    3.1 松辽盆地构造应力场背景
        3.1.1 松辽盆地地壳浅层水平主应力值及其随深度分布规律
        3.1.2 松辽盆地地壳浅层水平主应力方向
    3.2 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二井地应力测量研究
        3.2.1 大陆科学钻探与地壳深部地应力测量
        3.2.2 松科二井简介
        3.2.3 ASR法地应力测量原理及方法概述
        3.2.4 松科二井ASR实验设备及测试样品
        3.2.5 ASR古地磁定向方法
        3.2.6 松科二井ASR法地应力测量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松辽盆地构造应力场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4.1 松辽盆地构造应力场三维数值模型构建
        4.1.1 有限单元法简介
        4.1.2 三维地质模型与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构建
        4.1.3 材料介质参数选取与计算
        4.1.4 约束条件与边界条件
        4.1.5 主要活动断裂
    4.2 模拟结果合理性检验
    4.3 松辽盆地及周边构造单元三维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1 松辽盆地及周边构造单元内主应力值分布特征
        4.3.2 盆地及周边构造单元内主压应力方向特征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松辽盆地应力场成因机制探讨
    5.1 深大断裂对该区不同深度应力场特征的影响
        5.1.1 敦化-密山断裂
        5.1.2 依兰-伊通断裂
        5.1.3 嫩江断裂
    5.2 深大断裂及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对松辽盆地应力场形成的相关性探讨
    5.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2)基于密集台阵观测研究中国东北地壳结构和震群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区域范围
    1.2 地质构造演化
    1.3 已有研究成果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Moho转换震相
    2.1 转换震相
    2.2 地壳结构
第3章 地壳结构研究
    3.1 流动台阵简介
    3.2 深源地震观测波形
    3.3 Moho面深度
        3.3.1 ss和sp到时差
        3.3.2 东北地区Moho深度
        3.3.3 五大连池火山区Moho深度
    3.4 Moho界面S波速度差
        3.4.1 sp/ss振幅比影响因素
        3.4.2 S波速度差
    3.5 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边界的界定
        3.5.1 波形观测
        3.5.2 二维波形拟合
    3.6 一维地壳速度模型
    3.7 小结
第4章 震群机制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资料
    4.3 研究方法
        4.3.1 地震矩张量反演
        4.3.2 地震定位及速度结构反演
    4.4 研究结果
        4.4.1 地震矩张量结果
        4.4.1.1 不同结果对比
        4.4.1.2 台站分布影响
        4.4.1.3 速度模型影响
        4.4.1.4 ISO和CLVD折中影响
        4.4.1.5 介质各向异性影响
        4.4.2 地震重定位结果
        4.4.2.1 重定位前后对比
        4.4.2.2 地震剖面分布
        4.4.3 三维速度结构结果
        4.4.3.1 模型分辨率
        4.4.3.2 可靠性测试
        4.4.3.3 平面结果
        4.4.3.4 剖面结果
    4.5 震群机制讨论
        4.5.1 深部流体作用
        4.5.2 非双力偶分量解释
        4.5.3 断层结构控制震群位置
        4.5.4 震群孕震机制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嫩江断裂带北段的第四纪活动特征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地质构造与地震背景
2 嫩江断裂北段新活动的地表地质调查
3 主要结果与讨论

(4)黑龙江肇东痕量氢野外定点观测实验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观测井及其地质概况
    1.1 观测井地质概况
    1.2 观测井施工工艺
    1.3 野外观测仪器
2 黑龙江肇东痕量氢观测数据分析
    2.1 周边地震活动
    2.2 干扰分析
    2.3 异常分析
3 肇东痕量氢异常机理分析
4 总结与讨论

(5)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分段活动习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活动断裂分段的理论基础
    1.2 活动断裂的分段标志与方法
    1.3 活动断裂分段的应用研究
    1.4 分段在依兰‐伊通断裂带地震危险性研究中的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主要技术思路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构造背景
    2.1 东北地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2.2 依兰-伊通断裂带在东北地区构造演化中的作用
    2.3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2.4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分段结果
3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几何结构差异
    3.1 断裂带不同段落的走向、倾向和力学性质
    3.2 断裂带内部及两侧地质体差异
    3.3 断裂带结构组合形态差异
    3.4 断裂带及两侧分支和横向断裂差异
    3.5 小结
4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构造地貌差异
    4.1 断裂带两侧宏观地貌差异(盆地和山脉)
    4.2 断裂带内部小尺度地貌差异
    4.3 断裂带内部微地貌差异
    4.4 小结
5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活动习性差异
    5.1 不同段落古地震、离逝时间、晚更新世以来的滑动速率差异
    5.2 不同段落控制的沉积盆地演化差异
    5.3 微震活动和其它地球物理场的差异
    5.4 活动习性分段小结
    5.5 关于分段结果合理性和分段界限区持久性的讨论
    5.6 关于该断裂破裂分段及地震危险性的讨论
6 依兰‐伊通断裂和松辽盆地的新构造变形及对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启示
    6.1 依兰‐伊通断裂带不同段落的运动性质差异
    6.2 松辽盆地的反转构造与新构造变形
    6.3 挤压变形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多阶段性和区域性讨论
    6.4 松辽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对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启示
    6.5 小结
7 结语及讨论
    7.1 主要结论和讨论
    7.2 论文主要进展
    7.3 主要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博士期间参加的课题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重震反演中国东北地壳上地幔三维密度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数据与方法
    2.1地震与重力反演的关系
        2.1.1地下网格剖分关系
        2.1.2速度—密度关系
    2.2地震层析成像
    2.3三维重力反演
        2.3.1重力数据
        2.3.2反演计算
3结果与讨论
    3.1盆山构造
    3.2火山
    3.3断裂带
4结论

(7)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群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深部结构与前中生代基底
    1.1岩石圈结构
    1.2基底构造单元
    1.3晚古生代沉积盖层
2中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分布
3中—新生代盆地群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3.1西部盆地群
    3.2中部盆地群
    3.3东部盆地群

(8)石油物探解译在判定断裂地震活动性研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冴
2 研究区内断裂勘探结果及地质解释
    2.1 嫩江断裂 (F1)
    2.2 讷谟尔河断裂 (F2)
    2.3 宽沟子断裂 (F3)
    2.4 老莱河断裂 (F4)
    2.5 讷谟尔河南支沟断裂 (F5)
    2.6 拉哈镇北侧断裂 (F6)
3 结论

(9)大庆及周围地区地震地质特征及危险区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方法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震活动性
    2.1 区域台站、台网的地震观测资料
    2.2 区域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2.2.1 中强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2.2.2 小震空间分布特征
    2.3 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特征及未来活动趋势
        2.3.1 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特征
        2.3.2 东北地震区未来地震活动趋势分析
    2.4 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及现代构造应力场
        2.4.1 震源机制解
        2.4.2 地应力测量
        2.4.3 断层活动特征
第3章 地震地质背景
    3.1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
        3.1.1 松辽坳陷(Ⅲ1)
        3.1.2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槽地褶带(Ⅲ2)
        3.1.3 佳木斯台隆(Ⅲ3)
        3.1.4 乌苏里槽地褶带(Ⅲ4)
        3.1.5 延边槽地褶带(Ⅲ5)
    3.2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
    3.3 区域新构造运动
        3.3.1 新构造运动的表现
        3.3.2 第四纪地层的基本概况
        3.3.3 本区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3.3.4 新构造分区
        3.3.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3.4 区域主要断裂的活动性分析
    3.5 区域现代地球动力学特征
        3.5.1 地壳及上地幔结构特征
        3.5.2 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
        3.5.3 区域地球动力学特征
        3.5.4 地震活动特征
    3.6 区域地震构造综合评价
        3.6.1 区域中强震发生的地质构造环境
        3.6.2 区域中强震发生的地球物理场环境
第4章 地震危险区划分和地震动参数区划
    4.1 相对地应力测量
        4.1.1 5km 相对地应力分布状态
        4.1.2 7km 相对地应力分布状态
        4.1.3 10km 相对地应力分布状态
        4.1.4 大庆地区及周边相对地应力分布状态
    4.2 地震危险区划分
        4.2.1 地震区、带划分
        4.2.2 地震危险区划分
    4.3 地震动参数区划
        4.3.1 地震烈度区划
        4.3.2 峰值加速度区划
    4.4 监测预报方案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林甸地震发震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发震构造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方法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震活动与林甸地震序列
    2.1 区域地震资料
        2.1.1 资料来源及概况
        2.1.2 地震资料完整性及可靠性
    2.2 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
        2.2.1 空间分布特征
        2.2.2 时间分布特征
    2.3 林甸地震序列活动
        2.3.1 开原-赤峰断裂两侧地震序列活动差异
        2.3.2 林甸地震序列特征
第3章 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3.1 震源机制解测定与资料收集
        3.1.1 震源机制解测定方法
        3.1.2 林甸地震震源机制解
        3.1.3 大庆地区附近小地震震源机制解
        3.1.4 松辽盆地及其周边地区浅源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
    3.2 破坏性地震宏观破裂方向分析
    3.3 活动断裂构造应力场分析
    3.4 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及主破坏方向评估预测
第4章 地质构造背景与地震烈度等震线确定发震构造
    4.1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
        4.1.1 松辽坳陷(Ⅲ1)
        4.1.2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槽地褶带(Ⅲ2)
    4.2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
        4.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4.2.2 区域航磁场特征
        4.2.3 莫霍面深度及其轮廓特征
        4.2.4 地球物理场与地震的关系
    4.3 区域新构造运动
        4.3.1 新构造运动概况
        4.3.2 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4.3.3 新构造运动分区
        4.3.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4.3.5 现代构造运动
    4.4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
    4.5 区域地震构造分析
        4.5.1 松辽盆地地震构造
        4.5.2 嫩江断裂构造
        4.5.3 第二松花江地震构造
        4.5.4 富裕明水--绥化地震构造
        4.5.5 区域地震构造综合评价
    4.6 依据等震线确定林甸地震发震构造
第5章 利用物探方法研究林甸地震发震构造
    5.1 松辽盆地基底及深部反射结构
        5.1.1 壳内反射界面(带)
        5.1.2 地壳内部反射结构
        5.1.3 壳内控陷、控坳构造
    5.2 松辽盆地北部基底和晚期断裂特征
        5.2.1 基底断裂体系和拆离带
        5.2.2 基底断裂分布及特征
        5.2.3 基底断裂的形成和演化
        5.2.4 松辽盆地基底的形成
        5.2.5 松辽盆地北部晚期断裂特征
    5.3 林甸地震发震构造地球物理特征
        5.3.1 林甸发震构造的确定
        5.3.2 滨洲断裂具有长期活动的特点
        5.3.3 北西向断裂的走滑性使得滨洲断裂更易成为发震构造
        5.3.4 历史上本区域中强地震多发生在北西向构造
    5.4 松深Ⅳ、松深Ⅵ地质大剖面的时深转换
    5.5 林甸地震震源深度的计算
    5.6 林甸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嫩江断裂构造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D]. 王斌.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2]基于密集台阵观测研究中国东北地壳结构和震群特征[D]. 张广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嫩江断裂带北段的第四纪活动特征初步研究[J]. 殷娜,余中元,周兆军,王鹤,李莹甄,赵斌. 震灾防御技术, 2019(01)
  • [4]黑龙江肇东痕量氢野外定点观测实验与分析[J]. 李继业,张彦吉,高研,孙强,周晨,任建辉,马龙辰. 中国地震, 2019(01)
  • [5]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分段活动习性[D]. 余中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02)
  • [6]重震反演中国东北地壳上地幔三维密度结构[J]. 索奎,张贵宾,江国明,徐峣.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7)
  • [7]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群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背景[J]. 张兴洲,郭冶,曾振,付秋林,蒲建彬. 地学前缘, 2015(03)
  • [8]石油物探解译在判定断裂地震活动性研究的探讨[J]. 李天翔,张楠,毕超群,杜天然,殷忠朴. 当代化工, 2014(10)
  • [9]大庆及周围地区地震地质特征及危险区划分研究[D]. 李波. 吉林大学, 2014(10)
  • [10]林甸地震发震构造研究[D]. 王健. 吉林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嫩江断裂构造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