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再入制导与末端能量管理研究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再入制导与末端能量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跟踪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的研究进展,以工程应用为目标,对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的最新发展、再入制导方法和末端能量管理(Terminal Area Energy Management,TAEM)方法进行研究。针对新一代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的发展特点,详细调研了目前世界各军事航天强国发展的多种升力式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和升力式再入打击飞行器,并分析了其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以研究升力式飞行器再入飞行特性为研究目的,考虑地球自转和扁率的影响,建立了升力式飞行器的再入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参考现有航天飞机和飞船返回舱的再入驻点热流、过载、动压和控制等方面的约束,计算了给定升力式飞行器的再入走廊。为了给出适应新一代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的再入制导方法,详细分析了目前最为适用的航天飞机再入制导方法。针对航天飞机再入制导方法的缺点,目前再入制导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在线轨迹规划技术,以提高飞行器返回时的安全性和任务适应性。本文在参考多种再入制导方法的基础上,设计改进的加速度制导方法中的轨迹规划算法来在线生成参考轨迹,并采用了航天飞机再入制导的轨迹跟踪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为了实现升力式飞行器再入飞行后安全准确地降落在指定的机场跑道,末端能量管理段制导是关键。在参考航天飞机TAEM轨迹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将TAEM段轨迹的规划问题转化为由四个几何参数确定的轨迹优化问题,在给出的性能指标下,通过优化算法得到了可行的TAEM段优化轨迹。最后用设计的TAEM段轨迹跟踪算法对参考轨迹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TAEM制导方法的适用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再入制导研究现状分析
  • 1.2.3 末端能量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再入动力学模型建立
  • 2.1 坐标系定义
  • 2.2 坐标系间的转换
  • 2.3 大气模型
  • 2.4 完整模型的建立
  • 2.4.1 相对速度V 在位置坐标系上的表示
  • 2.4.2 推力在位置坐标系上的表示
  • 2.4.3 空气动力在位置坐标系上的表示
  • 2.4.4 引力在位置坐标系上的表示
  • 2.4.5 附加力在位置坐标系上的表示
  • 2.4.6 运动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再入制导基本原理
  • 3.1 航天飞机再入制导
  • 3.1.1 参考阻力加速度剖面设计
  • 3.1.2 剩余航程预测
  • 3.1.3 制导指令生成
  • 3.1.4 参数计算
  • 3.2 再入走廊计算
  • 3.2.1 法向过载约束
  • 3.2.2 动压约束
  • 3.2.3 最大热流约束
  • 3.2.4 平衡滑翔边界
  • 3.3 改进的加速度制导
  • 3.3.1 以能量为自变量的运动模型建立
  • 3.3.2 弹道规划算法
  • 3.3.3 弹道跟踪算法
  • 3.3.4 算法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再入制导仿真及结果分析
  • 4.1 升力式飞行器再入飞行约束
  • 4.2 再入走廊计算
  •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末端能量管理
  • 5.1 末端能量管理段动力学模型
  • 5.2 航天飞机末端能量管理方法
  • 5.2.1 航天飞机TAEM纵向制导
  • 5.2.2 航天飞机TAEM侧向制导
  • 5.3 改进的TAEM制导
  • 5.3.1 轨迹规划
  • 5.3.2 制导指令生成
  • 5.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微分平坦的升力式再入飞行器鲁棒姿态控制一体化设计[J]. 航天控制 2017(04)
    • [2].升力式再入飞行器覆盖范围计算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11)
    • [3].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再入轨迹优化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1(09)
    • [4].基于代理模型的升力式再入飞行器组网优化[J]. 计算机仿真 2014(12)
    • [5].临近空间升力式再入飞行器跳跃空域预测[J].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8(01)
    • [6].升力式再入飞行器体襟翼姿态控制方法[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6(03)
    • [7].升力式再入飞行器两种可达区域计算方法的探讨[J]. 航天控制 2015(02)
    • [8].升力式再入飞行器末端能量管理方法[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09)
    • [9].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多约束多阶段弹道优化设计[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1(07)
    • [10].基于最优空间转动矢量的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单通道姿态控制器设计[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06)
    • [11].升力式再入飞行器非最小相位级联姿态控制[J]. 宇航学报 2017(01)
    • [12].多约束条件下的升力滑翔式再入轨迹优化[J].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13(01)
    • [13].基于代理模型的升力式再入飞行器质心位置优化[J]. 飞行力学 2019(01)
    • [14].Weissman准则在升力式再入飞行器设计中的应用[J]. 飞行力学 2019(03)
    • [15].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全程三维自主制导方法[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6(04)
    • [16].升力式飞行器多阶段轨迹优化改进策略研究[J].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13(02)
    • [17].一种新的升力式再入投送系统轨道部署方法[J]. 宇航学报 2014(09)
    • [18].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大动压下横侧向RCS姿态控制方法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9(01)
    • [19].基于非线性最优终端匹配的再入轨迹快速规划研究[J]. 宇航学报 2010(01)
    • [20].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再入轨迹优化研究[J]. 飞行力学 2014(01)
    • [21].一种极坐标系升力式再入六自由度仿真模型[J]. 飞行力学 2015(01)
    • [22].升力式再入的三维再入走廊与再入界面窗口[J]. 宇航学报 2010(09)
    • [23].基于神经网络的再入自适应轨迹跟踪方法[J]. 航天控制 2014(01)
    • [24].升力式再入侧向制导的无奇异方位误差算法[J]. 宇航学报 2008(03)
    • [25].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第43卷总目录[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1(12)
    • [26].一种天基武器对地面固定目标的攻击过程仿真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09(14)
    • [27].升力式再入弹道拉起段近似解研究[J]. 飞行力学 2016(02)
    • [28].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亚轨道再入轨迹优化[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4(04)
    • [29].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第44卷总目录[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12)
    • [30].基于RCMAC网络的动态逆再入制导方法研究[J].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1(04)

    标签:;  ;  ;  ;  

    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再入制导与末端能量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