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P2X3受体基因表达治疗骨癌痛的实验研究

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P2X3受体基因表达治疗骨癌痛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P2X3受体是ATP-门控性离子通道家族的一个亚型,在慢性疼痛的伤害性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由于P2X3受体的分布仅限于感觉神经元,对该通道的处理就可能提供一个即镇痛作用强又无副作用的慢性疼痛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在大鼠胫骨癌痛模型上研究P2X3受体在骨癌痛发生机理中的作用,并利用RNA干扰技术以P2X3受体为靶点探讨基因治疗慢性疼痛的可行性。第一部分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中P2X3受体基因表达及电流的变化目的:制备大鼠骨癌痛模型,观察骨癌痛大鼠触诱发痛和热痛敏阈值的变化,检测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P2X3受体mRNA转录水平、蛋白表达的变化及P2X3受体ATP诱发电流的变化。方法①大鼠骨癌痛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测定:雌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2组(n=9),即骨癌痛组:左侧胫骨内注射5ul(104/ul)walker256肉瘤细胞,右侧不予处理;对照组:左侧胫骨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右侧不予处理。接种肿瘤细胞后5d,10d,14d,21d观察感觉异常和痛觉过敏阈值的变化。感觉异常以Von Frey细丝触诱发痛阈值(g)表示;痛觉过敏阈值用CO2激光刺激痛阈值(ms)表示。实验结束后观察有无淋巴结或其他脏器的转移。取双侧胫骨、肺做病理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的生长及脏器的转移。以大鼠出现明显触诱发痛和热痛敏阈值降低,且病理切片证实肿瘤细胞生长作为癌痛模型成功指标。②骨癌痛大鼠DRG中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接种肿瘤细胞后21d,取骨癌痛组和对照组大鼠L4-6DRG,RT-PCR方法检测P2X3受体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P2X3受体蛋白表达的变化。重复实验的电泳图谱即免疫印迹结果用荧光扫描分析仪分析,相对表达量根据各电泳区带的辉度和内参照β-actin的辉度之比来计算。③骨癌痛大鼠DRG中P2X3受体诱发电流的变化:接种肿瘤细胞后21d,取骨癌痛组和对照组大鼠L4-6DRG,急性分散,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法比较喷射给予α,β-meATP 3μM后P2X3受体诱发电流的变化。结果:①接种肿瘤细胞10d后,骨癌痛组大鼠触左侧诱发痛阈值和CO2激光痛阈值开始降低(P<0.05),此后疼痛症状进行性加重。接种14d,21d骨癌痛组大鼠左侧的触诱发痛阈值和CO2激光痛阈值较右侧明显降低(P<0.01);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左侧的触诱发痛阈值和CO2激光痛阈值相比显著降低(P<0.01)。观察期间对照组大鼠和骨癌痛组大鼠右侧触诱发痛阈值及CO2激光热痛敏阈值均没有明显变化。大鼠接种细胞后21d行胫骨病理切片可见肿瘤组织在骨髓腔内浸润性生长,破坏骨质。②接种肿瘤细胞21d骨癌痛组大鼠DRG中P2X3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强(P<0.01)。③骨癌痛组大鼠P2X3受体诱发电流峰值为1.4±0.23 nA(n=5),对照组大鼠为0.8±0.12 nA(n=5),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胫骨内接种Walker256细胞可以成功制备骨癌性疼痛动物模型,用于癌症性疼痛的机制及治疗研究;大鼠骨癌痛模型中P2X3受体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均上调,P2X3受体电流增强,通道数目增加,提示该通道参与了骨癌痛的发生过程。第二部分抑制P2X3受体基因表达的慢病毒shRNA的构建目的:本实验利用可转录产生siRNA的真核载体构建了若干针对P2X3受体不同基因靶位的RNA干扰质粒,并筛选出其中特异性抑制效果最强的基因靶序列,构建慢病毒RNA干扰载体。方法:①根据RNA干扰的原理及siRNA的设计原则,设计3段长度为19bp的P2X3基因特异性siRNA,编号分别为782,850,918,构建至pSR-GFP siRNA转录载体;同时,将P2X3全长基因克隆至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用pEGFP-P2X3质粒分别与pSR-782、pSR-850、pSR-918 RNA干扰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转染36h后收集细胞并提取RNA,通过RT-PCR和免疫印迹检测P2X3基因的转录和表达,筛选出抑制效果最佳的siRNA干扰质粒。②选择抑制效果最佳的850片段构建慢病毒颗粒,所用载体为PRNAT-u6.2载体,克隆位点为BamH1/Xho1。载体测序后进行病毒颗粒的大量包装和纯化,用定量PCR法测定病毒滴度。③用包装好的慢病毒颗粒感染海马神经元细胞,观测感染效率。④用包装好的慢病毒颗粒感染293T细胞,Immunblot检测P2x3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①通过将siRNA质粒与表达P2X3蛋白的pEGFP-P2X3质粒共转293T细胞,从设计的3条siRNA序列中筛选获得具有最佳抑制效果的pSR-850 P2X3RNA干扰质粒。②将shRNA850片段克隆至PRNAT-u6.2慢病毒载体,经过病毒包装、纯化,测定出病毒滴度为5.3×108Tu/ml。③慢病毒颗粒可以有效感染海马神经元细胞,感染效率几乎为100%④慢病毒颗粒感染293T细胞后能显著抑制P2X3蛋白的表达,感染复数(MOI)为2,5,10时,蛋白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54%、28%、17%,而对GADPH表达没有明显抑制。结论:利用体外转录合成的P2X3受体shRNA 850片段可以高效抑制P2X3基因的表达,用慢病毒颗粒包装后可以高效率感染海马神经元细胞,证明慢病毒包装的shRNA可有效应用于哺乳动物神经元P2X3受体基因沉默的研究。第三部分鞘内注射慢病毒shRNA抑制P2x3受体基因表达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目的:研究鞘内注射慢病毒包装的P2X3受体shRNA对骨癌痛模型大鼠触诱发痛及热痛敏阈值的影响,对P2X3mRNA转录水平及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观察慢病毒shRNA注射后的长期毒副作用。方法:①SD大鼠31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和骨癌痛组每组5只,治疗组和阴性对照治疗组每组8只,另外5只正常大鼠鞘内注射shRNA850慢病毒颗粒用于观察慢病毒颗粒的毒副作用。正常组为正常大鼠;骨癌痛组为骨癌性疼痛大鼠,未做任何治疗;治疗组于癌痛模型10d,大鼠出现明显的痛觉过敏后鞘内注射shRNA850慢病毒颗粒10μl(5×106Tu);阴性对照治疗组于癌痛模型10d后鞘内注射阴性对照shRNA慢病毒颗粒10μl(5×106Tu)。在鞘内注射后3d、1w、2w、3w、4w、6w分别观察大鼠触诱发痛阈值和CO2激光热痛敏阈值。②于第6w行为学测定结束后取L4~6DRG,RT-PcR及Immunoblot检测P2X3受体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方法同第一部分。③正常大鼠5只鞘内注射shRNA850慢病毒颗粒10μl(5×106Tu),6w后处死取脊髓、DRG、肺、肝、肾、心脏,HE染色,常规病理观察慢病毒颗粒的毒副作用。结果:①鞘内注射1w时,治疗组大鼠触诱发痛阈值和CO2激光痛阈值较同一时间点骨癌痛组和阴性对照治疗组显著升高(P<0.01),但仍低于正常组(P<0.01);鞘内注射2w后治疗组大鼠触诱发痛阈值和CO2激光痛阈值与造模前正常痛阈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同一时间点骨癌痛组及阴性对照治疗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这种作用可持续至鞘内给药后6w。②鞘内注射shRNA850慢病毒颗粒,可显著降低治疗组大鼠DRG中P2X3受体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P<0.01)。③鞘内注射shRNA850慢病毒颗粒对重要脏器在观察期内没有发现毒副作用。结论:鞘内注射shRNA850慢病毒颗粒在六周的观察期内可有效缓解骨癌痛大鼠的触诱发痛和痛觉过敏,沉默DRG中P2X3基因的表达,同时观察期内重要脏器无病理改变。

论文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正文
  • 3受体基因表达及电流的变化'>第一部分 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中P2X3受体基因表达及电流的变化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3受体表达的慢病毒shRNA的构建'>第二部分 抑制P2X3受体表达的慢病毒shRNA的构建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3受体基因表达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第三部分 鞘内注射慢病毒shRNA抑制P2X3受体基因表达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背根神经节在疼痛机理和治疗中的作用新进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交流的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  

    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P2X3受体基因表达治疗骨癌痛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