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铌过渡金属混合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外光解离光谱,质谱,量子化学理论计算,铜铁羰基配合物
铌过渡金属混合配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杨智翔[1](2016)在《混合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负离子的红外光解离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光解离光谱是表征气相离子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技术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和质量选择特性,可以直接获得气相离子的振动结构信息。本论文使用实验室自行设计、安装和调试的飞行时间质谱-红外光解离光谱联用仪器,结合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对气相二核铬铁羰基配合物负离子和叁核铜铁羰基配合物负离子开展谱学、结构和成键研究。这些实验和理论研究对认识异核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的结构、成键和化学活性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深入了解混合金属团簇的化学反应活性和表面催化具有指导意义。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安装和调试串级直线式飞行时间质谱-红外光解离光谱联用仪器。该实验装置主要由激光蒸发-超声分子束团簇源、第一级直线式飞行时间质谱和第二级红外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激光系统、时序控制系统等五部分组成。激光蒸发-超声分子束团簇源产生的团簇离子进入直线式飞行时间质谱进行质谱表征。使用质量门对目标离子进行质量选择,被质量选择的离子随后在红外光解离区与一束可调谐的红外激光束相互作用,作用后的产物由第二级红外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检测。目标离子和碎片离子的强度随红外激光波长的改变而变化,监测该变化得到目标离子的红外光解离光谱。(2)质谱-红外光解离光谱技术与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相结合研究Cr Fe(CO)n-(n=4-8)负离子团簇。通过实验得到的都是含有(CO)4Fe-Cr(CO)n-4不对称结构的Cr Fe(CO)n-(n=4-8)负离子团簇。实验结合理论研究表明,Cr Fe(CO)n-(n=4-8)是由Fe(CO)4片段和Cr(CO)n-4片段相互作用而成。铁原子通过与铬形成金属单键,实现18电子状态。Fe-Cr成键主要是通过Fe原子3dz2、4s、4p轨道的杂化轨道和Cr原子4s、4p轨道的杂化轨道相互作用形成。Cr Fe(CO)n-(n=4-8)是一个强相互作用体系,在红外光解离实验中发生多光子解离。随着配位CO数目的增加,Fe-Cr的键长逐渐变短。Cr Fe(CO)8-由于空间位阻效应,其Fe-Cr的键长最长。Fe(CO)4作为一个稳定基团以C3v或C2v构型存在这些离子中,其结构受Cr(CO)n基团尺寸的影响。(3)质谱-红外光解离光谱技术与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相结合研究Cu2Fe(CO)n-(n=6-8)负离子团簇。实验得到的Cu2Fe(CO)n-(n=6-8)负离子团簇是由Fe(CO)4片段和两个Cu(CO)m片段(n=0-2)组成,叁个金属原子形成叁元环的结构。每两个金属原子之间形成共价单键结构,使得铁原子中心满足18电子规则。随着CO个数的增多,Cu-Cu键长逐渐增加。Fe-Cu(CO)的键长较短,相应的Fe-Cu键能较强。Fe-Cu(CO)2的键长较长,相应的Fe-Cu键能较弱。Fe(CO)4作为一个稳定基团存在这些离子中,并保持稍微弯曲的C3v构型或C2v构型。Fe(CO)4片段以Fe为中心作为μ2-配体与周围的Cu原子键合。Cu2Fe(CO)n-(n=6-8)团簇负离子可以视为铜铁混合金属团簇被羰基配体稳定化的结构,也可以视为铜团簇被四羰基铁片段稳定化的结构。这些实验和理论研究对认识异核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的结构、成键和化学活性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深入了解混合金属团簇的化学反应活性和表面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期刊2016-06-18)
程敏,贾钦相[2](2015)在《四唑-迭氮双重混合桥联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系列由3-(5-四唑)-N-氧-吡啶(L)和迭氮配体构筑的新的四唑-迭氮双重混桥二维结构配合物已被合成和表征。如图展示的是这两种典型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它们的分子式分别为[Cu(Ⅱ)(L)(N3)2(H2O)]·H2O(1)和[Cd(Ⅱ)(L)(N3)2(H2O)]·H2O(2)。配合物1和2的结构相似,都为二维层状结构,但分属于不同的空间群,1属于C2/c空间群,而2属于P21/c空间群。这种二维层状结构是由μ-EO-N3和μ-N-N-四唑双重混桥连接金属离子构成的一维均一链被L配体连接延展而成的。配合物1和2中金属离子的配位环境有所不同,配合物1中Cu(Ⅱ)离子为五配位,构型是四方锥;而配合物2中Cd(Ⅱ)离子是六配位,构型为八面体。此外分子中游离水分子的位置也有明显差异。我们对配合物1进行了磁性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这种迭氮-四唑双重混合桥联结构在链内Cu(Ⅱ)之间传递比较强的反铁磁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B配位化学》期刊2015-07-25)
许林,白洁,高乔,历凤燕,Ya,Wang[3](2014)在《混合过渡金属夹心型钨铁酸盐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缺位的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可以作为多齿配体与过渡金属等配位生成具有磁性、催化和光学特性的新型化合物,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但是,以磁性过渡金属离子作为杂原子的叁缺位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很少。引进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通过不同金属之间的磁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物质的磁性质。我们课题组在常规水溶液中,以K5[FeW12O40]·10H2O作为前驱体,在草酸的参与下,通过改变反应的pH值,引入其他的过渡金属离子,最终得到叁个新的混合过渡金属夹心的钨铁酸盐化合物1-3。Na2K2H8[FeIII2Mn2(H2O)2(FeIIIW9O34)2]·22H2O(1)Na2K2H6[FeIII2MnIII2(H2O)2(FeIIIW9O34)2]·28H2O(2)Na2K2H8[FeIII2Ni2(H2O)2(FeIIIW9O34)2]·27H2O(3)磁性研究表明1中存在铁磁性和反铁磁性相互交换作用,并且是铁磁性相互作用占主导;2中存在的是铁磁性相互作用;3中存在铁磁性和反铁磁性相互交换作用,且反铁磁性相互作用占主导。这些化合物的成功制备为我们设计新的多核的含有磁性杂原子的多钨酸盐配合物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8-17)
朱刚[4](2006)在《含有机胺的铌—过渡金属混合配合物的水热合成、表征与结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前d~0过渡金属氟氧化物如[NbOF_5]~(2-)和[TaOF_5]~(2-)具有内在的畸变性,这种畸变类似于LiNbO_3(一种极好的固态非线性光学材料)中[NbO_(6/2)]~-八面体的畸变,因而[NbOF_5]~(2-)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在此阴离子中,Nb原子偏离配位八面体中心,移向O原子形成一个短的Nb=O键,在对位形成一个长的Nb—F键。[NbOF_5]~(2-)的这种反式导向性质可应用于设计性质与结构密切相关的材料,如具有压电、二阶非线性光学活性、铁电等性质的材料。鉴于目前无机有机杂化晶体合成领域的研究动态,为丰富含有机组分的铌氧氟配合物的配位化学,我们将含有机胺的铌—过渡金属混合配合物的水热合成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以1,10-菲啰啉、α,α'-联吡啶、吡啶、咪唑、苯并咪唑等为配体,合成了12种新的含[NbOF_5]~(2-)的铌—过渡金属混合配合物(1~12),并且通过红外、紫外—可见、热重、单晶X—射线衍射等表征方法,对其进行了成键分析,对配合物[Mn(phen)_2(H_2O)_2][NbOF_5](1)、[Zn(phen)_2(H_2O)_2][NbOF_5](2)和[Cd(phen)_2(H_2O)_2][NbOF_5](3)进行了键价计算和结构计算。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3具有相似的结构,并且均为离子型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氢键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形成了三维立体结构。 2.以咪唑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颖的含[Nb_2O_3F_8]~(4-)的铌—过渡金属混合配合物(Him)_2[Cd(im)_2Nb_2O_3F_8]·2H_2O(13),并对其进行了红外、热重、单晶X—射线衍射等表征,同时进行了键价计算和结构计算。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3的骨架为一维线性链,由[Nb_2O_3F_8]~(4-)和Cd(C_3H_4N_2)_2~(2+)交替连接而成。键价计算表明,01、03和F3上的剩余负电荷更多,因而它们充当桥联配体。结构计算表明,[Nb_2O_3F_8]~(4-)在配合物中张力很大。(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6-05-01)
孙明美[5](2006)在《含混合配体的过渡金属水杨基酰腙配合物的结构化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酰腙配体由于含有多个给体原子易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丰富的配位构型和新颖的拓扑结构,并可能具有特殊的光,电,磁性或生物活性。本学位论文开展了具有水杨基配体和含氮杂环混合配体的铜、镍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化学研究。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概述如下: 一、总结和阐述了酰腙类Schiff碱铜、镍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和研究现状,对这类配合物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二、利用溶液法合成了十二个化合物:Ⅰ,含双水杨醛缩对苯二甲酰腙(H_4L_1)的化合物:[Cu_2(L_1)(hmt)·DMF]_∞(1),Zn_2(L_1)(py)_4·(py)(2),Ni_2(L_1)(py)_6·4H_2O(3)和[Mn_2(L_1)(acac)_2(H_2O)_2]·2DMF(4)。Ⅱ,含水杨醛缩对甲苯氧乙酰腙(H_2L_2)的化合物[Cu_2(L_2)_2·2DMF]_∞(5),Cu(L_2)(Him)(6),Ni(L_2)(Him)(7)和Cu(L_2)(py)(8)。Ⅲ,含水杨醛缩邻氯苯氧乙酰腙(H_2L_3)的化合物Cu(L_3)(Him)(9)。Ⅳ,含水杨醛缩邻硝基苯氧乙酰腙(H_2L_4)的化合物Co(L_4)(Mpl)_2(OAc)(10)。Ⅴ,丁二酮单肟缩邻硝基苯氧乙酰腙(H_2L_5)配体C_(12)H_(14)N_4O_5(11)及其镍配合物Ni(L_5)_2·DMF(12)。 叁、用X-射线衍射法对12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它们的结构特征。Ⅰ,含双水杨醛缩对苯二甲酰腙配合物。配合物1中六次甲基四胺桥连双核铜配合物分子形成一维锯齿链,多个DMF的配位氧连接两条相邻的链组成二维砖式结构。双核锌配合物2和双核锰配合物3中,由于吡啶分子参与配位,双核配合物具有分立结构。双核锰配合物4中乙酰丙酮参与配位,结构与2、3相似。由于配体中间有刚性苯环连接,该类双核化合物的显着特点是两金属之间具有较大的原子间距(M…M距离在10.857-11.262(?)之间)。Ⅱ,取代苯氧乙酰腙为配体形成的化合物。化合物5是肼氮桥连两个铜离子的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化合物6、7、9、10则分别通过氢键扩展成一维链结构。化合物8是酚氧桥连接的含有Cu_2(μ_2-O)_2核心的二聚体。Ⅲ,含肟基酰腙镍化合物12中,肟基氧没有脱氢参与配位,形成的分子间氢键导致一维结构。Ⅳ,发现并讨论了不同的含N杂环配体对配位构型和配位聚合物形成的影响。Ⅴ,讨论了苯环上不同的取代基和取代位置对配合物空间构型的影响。 四、使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和固体EPR等实验手段对部分标题配合物进行了性质表征和研究。(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06-05-01)
高恩君,王魁,刘祁涛[6](1993)在《溶液中非过渡金属混合配体配合物形成的热力学研究——Ⅱ.某些镉(Ⅱ)-联吡啶(邻菲咯啉)-氨基酸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的热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pH电位法测定水溶液中CdLA型混合配体配合物和相应的单配体配合物cdL,CdL_2,CdA,CdA_2在离子强度为0.10(KNO_3)、温度分别为15℃,25℃,35℃和45℃时的稳定常数,其中L为联吡啶或邻菲咯啉;A为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稳定性数据结合配体的结构表明,在含有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混配配合物中存在着按上述配体顺序逐渐增强的配合物分子内的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用温度系数法求出上述混配配合物形成反应的焓变△H,并进一步求出反应的自由能变化△G和熵变△S。热力学函数数据表明,较大的熵增加是上述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的主要推动力。(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1993年07期)
席振峰,金斗满[7](1990)在《单核零价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Ⅰ.含有π-键合配体与双齿膦配体(dppm、dppe)的混合配体零价钯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逐级配体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六个含有 dppm、dppe 的混合配体零价钯配合物,[(L_2)pd(L_2′)](L_2′分别为双苄叉酮(PhCH=CHCOCH=CHPh,dba),2,3,5,6,-四氟-1,4-对苯醌(PQ)和2,3-二氯-1,4-对萘醌(PnQ);L_2分别为 dppm(dppm=Ph_2PCH_2CH_2PPh_2),dppe(dppe=Ph_2PCH_2 CH_2PPh_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以及′H-NMR 和~(31)P-NMR 谱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dppm 和 dppe在这些配合物中都起双齿配体的作用,二者的配位行为相同。配体 dba,PQ 和 PnQ分别利用其-C=C-双键与 Pd 原子进行配位。(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1990年01期)
铌过渡金属混合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系列由3-(5-四唑)-N-氧-吡啶(L)和迭氮配体构筑的新的四唑-迭氮双重混桥二维结构配合物已被合成和表征。如图展示的是这两种典型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它们的分子式分别为[Cu(Ⅱ)(L)(N3)2(H2O)]·H2O(1)和[Cd(Ⅱ)(L)(N3)2(H2O)]·H2O(2)。配合物1和2的结构相似,都为二维层状结构,但分属于不同的空间群,1属于C2/c空间群,而2属于P21/c空间群。这种二维层状结构是由μ-EO-N3和μ-N-N-四唑双重混桥连接金属离子构成的一维均一链被L配体连接延展而成的。配合物1和2中金属离子的配位环境有所不同,配合物1中Cu(Ⅱ)离子为五配位,构型是四方锥;而配合物2中Cd(Ⅱ)离子是六配位,构型为八面体。此外分子中游离水分子的位置也有明显差异。我们对配合物1进行了磁性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这种迭氮-四唑双重混合桥联结构在链内Cu(Ⅱ)之间传递比较强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铌过渡金属混合配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杨智翔.混合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负离子的红外光解离光谱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
[2].程敏,贾钦相.四唑-迭氮双重混合桥联的过渡金属配合物[C].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B配位化学.2015
[3].许林,白洁,高乔,历凤燕,Ya,Wang.混合过渡金属夹心型钨铁酸盐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C].第十叁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4
[4].朱刚.含有机胺的铌—过渡金属混合配合物的水热合成、表征与结构计算[D].西北大学.2006
[5].孙明美.含混合配体的过渡金属水杨基酰腙配合物的结构化学[D].福州大学.2006
[6].高恩君,王魁,刘祁涛.溶液中非过渡金属混合配体配合物形成的热力学研究——Ⅱ.某些镉(Ⅱ)-联吡啶(邻菲咯啉)-氨基酸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疏水缔合作用的热力学[J].化学学报.1993
[7].席振峰,金斗满.单核零价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Ⅰ.含有π-键合配体与双齿膦配体(dppm、dppe)的混合配体零价钯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河南科学.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