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世界的形成 ——徐枕亚小说创作研究

“泪”世界的形成 ——徐枕亚小说创作研究

论文摘要

民国初年,小说中最热门的类型开始从“谴责小说”向“言情小说”转变。这一时期言情小说的创作,又处处弥漫着“伤心惨目”的哀伤气氛,因此,“哀情小说”成为民初文坛的一股热潮,具有独特的思想艺术特征,又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心理紧密结合。而徐枕亚作为“哀情小说”的代表性作家,创作了《玉梨魂》等一批在民初引起了极大反响的作品,成为民初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角色。同时,在中西理念互相激荡、现代与传统不断纠结的特殊历史语境中,作家本身曲折的生活经历、持续而变动的编辑生涯以及、南社社员的特殊身份及其与同时期常熟籍作家的密切关系,都影响着他的创作并在作品中有所反映,而这些因素,又是民初那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中,一个典型的传统型的“文人”作家与当时的“知识分子”作家以及后起的“通俗文学”作家所区别的重要特征。因此,研究徐枕亚的小说创作,可以探索其与同时代其他小说的区别与联系及其在近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本论文以徐枕亚的小说特别是言情小说为主体,结合晚清民初文学文化的变化轨迹来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大量文本细读,期待可以更好更全面地把握在新旧交替时代徐枕亚小说创作对传统的继承和新变。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徐枕亚的创作道路及其背景。主要介绍徐枕亚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徐枕亚的生平及其性格特色。首先论述对徐枕亚创作有重要影响的三大社会文化背景:民初的社会文化思潮、江南的文化特征和旧文人的愁怨传统,其次,介绍与徐枕亚关系密切的流派和社团有常熟作家群、南社文人团体、早期鸳鸯蝴蝶派,徐枕亚的这一交游网络赋予了他集传统文人、新思想的吸收者、职业报人、职业作家等于一身的复杂的文化身份,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徐枕亚的生平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青少年时期、无锡执教时期、民权报时期、创作高峰期、创作衰落期。最后在时代背景下揭示徐枕亚才美、情苦、多愁的性格的来源和表现。第二章是徐枕亚的小说理论。首先介绍徐枕亚的小说理论:徐枕亚强调小说中“情”的作用,尤其偏好于纯精神的“哀情”氛围;同时他又要求“情”与“理”的统一,以期强调小说的社会作用与审美功能的统一;他强调作家性格遭遇与文风的统一,重视感性空间的描写,以期反拨晚清小说的社会化倾向;在现代报刊市场的商业化大潮的影响下,他也十分重视对读者心理的把握。通过辨析徐枕亚小说理论,可以从中窥探到“通俗”外衣下隐藏着的“雅文学”面目,从而探讨其与鸳鸯蝴蝶派后期消闲娱乐观之间的联系和差别。第三章是徐枕亚小说的叙事特色。主要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语言三个方面,分析徐枕亚的小说叙事所显示出新旧杂糅的特征。在叙事结构上,一方面有传统的闲笔、客观叙事、才子佳人模式的复制,另一方面也有书信日记体和倒叙手法的采用这些具有现代特征的特点。在叙事视角上,体现了全知和限制两种视角的穿插,以及小说从古代“说话”的“说书人一听众”模式向现代报刊兴起后的“作者—读者”模式的转变。在叙事语言方面,主要是对骈文这一传统文类的重视,体现了在白话文成为小说语言主流之前,纷繁多样的中国小说创作语言探索的一种可能性。第四章是徐枕亚小说的文化意蕴。首先徐枕亚的小说以哀情题材为主,在小说意象上,建构了一个充满悲情的“泪世界”。其次,徐枕亚以言情为题材,实际上对“启蒙”和“革命”两大主题,都作了一定程度的延伸,尤其是《玉梨魂》和《雪鸿泪史》两部作品,开创了“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的先河。结语论述徐枕亚小说对传统的继承和新变。相对于偏重叙事的传统小说,徐枕亚小说显示出抒情性成分加强、着重个人体验表现的特点。这种重视个体世界的建构的小说创作模式,和晚清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启蒙民智”为立场的新小说以及以《海上花列传》以及后期鸳鸯蝴蝶派创作为代表的注重文学中日常空间表现的小说一起,开创了现代小说三种现代性的可能。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徐枕亚的创作道路及其背景
  • 第一节 时代文化背景
  • 一、晚清民初的文化思潮
  • 二、文人传统的继承
  • 三、江南的地域文化
  • 第二节 社团流派背景
  • 一、常熟作家群
  • 二、南社文人团体
  • 三、鸳鸯蝴蝶派
  • 第三节 徐枕亚的生平
  • 一、成长时期
  • 二、无锡执教时期
  • 三、《民权报》时期
  • 四、创作高峰期
  • 五、创作衰落期
  • 第四节 徐枕亚的性格特色
  • 一、哀伤凄凉的性格底色
  • 二、在历史和自我之间
  • 三、历史中间物的形成原因
  • 第三章 徐枕亚的小说创作理论
  • 第一节 徐枕亚小说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一、强调"情"的作用,要求"情"与"理"的统一
  • 二、情与理的矛盾
  • 三、小说的社会作用与审美功能的统一
  • 四、强调作家性格遭遇与文风的统一
  • 五、读者心理的把握
  • 第二节 徐枕亚与"礼拜六"派创作立场之区别
  • 一、从传统文人到洋场才子
  • 二、传奇与日常
  • 三、觉民与消闲
  • 第四章 徐枕亚小说的叙事特色
  • 第一节 翻译小说对近代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
  • 第二节 叙事结构
  • 一、传统叙事结构
  • 二、现代叙事结构
  • 三、叙事视角和人称
  • 四、纠缠的人物声音:《玉梨魂》的叙事分析
  • 第三节 叙事语言
  • 一、骈文小说的文化意义
  • 二、徐枕亚骈文小说的审美追求
  • 三、徐枕亚骈文小说的转型期特色
  • 第五章 徐枕亚小说的文化内蕴
  • 第一节 "泪世界"的形成
  • 一、哀伤的叙事基调
  • 二、泪水、疾病和死亡的意象世界
  • 三、死亡结局的现代性意蕴
  • 第二节 "才子佳人"的近代转型
  • 一、才子佳人模式的继承
  • 二、以言"情"为旨归
  • 三、爱情传奇
  • 第三节 徘徊于新旧之间的人物形象
  • 一、从"哀情才子"到"零余者":徐枕亚笔下的文人形象
  • 二、女性形象:伦理道德下的主动与被动
  • 三、慈与恶:徐枕亚小说的长者形象
  • 四、豪侠之风:黑暗年代的精神寄托
  • 第四节 革命加恋爱:新小说模式的开创
  • 一、革命加恋爱模式的萌芽
  • 二、从个人到国家的转化
  • 结语 徐枕亚小说在文学转型期的意义
  • 第一节 抒情传统的延续与新变
  • 第二节 心理/言情小说
  • 第三节 现代性的三种可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网络言情小说《知否知否》的女性主义探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2].论顾漫网络言情小说的女性认知[J]. 名作欣赏 2020(27)
    • [3].网络快穿言情小说的特质探析[J]. 文学教育(上) 2020(11)
    • [4].20世纪80年代我国言情小说的出版及其社会影响[J].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18(04)
    • [5].网络言情小说发展中的女性角色变化研究[J]. 艺术科技 2018(11)
    • [6].网络言情小说叙事中的传统性及其创作反思[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7].网络言情小说中的新型男女形象——以舞清影《我是你的眼》为中心的探讨[J]. 网络文学评论 2019(03)
    • [8].网络言情小说——钩织的乌托邦[J]. 戏剧之家 2018(04)
    • [9].网络言情小说的亚文化因子与主流文化的收编[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10].从大众文化的视角看中国言情小说在越南的传播及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J]. 传播与版权 2018(02)
    • [11].文化视野中的网络都市言情小说[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 [12].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正名问题研究[J]. 文艺争鸣 2016(11)
    • [13].网络言情小说的叙事策略研究[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7(01)
    • [14].网络言情小说《欢乐颂》的女性主义解读[J]. 齐鲁艺苑 2017(04)
    • [15].网络穿越言情小说研究[J]. 上海文化 2017(10)
    • [16].浅析桐华古典言情小说人物塑造的特点[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01)
    • [17].网络言情小说改编成剧过程中的受众心理分析——以《何以笙箫默》和《云中歌》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08)
    • [18].论网络幻想现代言情小说的白日梦[J]. 东南传播 2016(08)
    • [19].论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社会功能及传播导向[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03)
    • [20].论网络言情小说中的灰姑娘原型叙事[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 [21].特别的妈妈[J]. 中学生百科 2020(16)
    • [22].阅读的乐趣[J]. 广东第二课堂(下半月中学生阅读) 2020(06)
    • [23].论网络言情小说的叙事“套路”——以匪我思存的作品为例[J]. 散文百家 2019(05)
    • [24].发现学生看言情小说以后……[J]. 江西教育 2016(31)
    • [25].言情小说怎样征服世界[J]. 幸福 2017(16)
    • [26].岁月长,衣裳薄[J]. 南风 2016(28)
    • [27].面具[J]. 今日中学生 2017(Z3)
    • [28].罗曼蒂克消亡史[J]. 文苑(经典美文) 2017(02)
    • [29].罗曼蒂克消亡史[J]. 风流一代 2017(01)
    • [30].如何治愈“失恋后遗症”?[J]. 中国青年 2017(03)

    标签:;  ;  ;  ;  ;  

    “泪”世界的形成 ——徐枕亚小说创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