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数体系研究

罪数体系研究

论文摘要

罪数论是目前我国刑法理论当中最为复杂的一块。复杂的原因,关键在罪数的判断标准不明。尽管犯罪构成个数作为一罪与数罪的区分标准已经成为通说,但是在具体操作中,该学说也非尽善尽美,尤其是在解读牵连犯、连续犯和吸收犯的场合,学界对其多有诟病。毋庸置疑,这些一罪形态是罪数论体系中最为复杂的所在,也是解决诸多罪数问题的首选切入点。牵连犯、连续犯、吸收犯究竟属于一罪还是属于数罪,学界对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概而言之,英美法系国家没有犯罪构成的概念,其立法和司法实践也更为重视形式上的公正,多数将这类犯罪作为数罪处理。大陆法系国家则恰好相反,其立法更加注重实质上的正义,考虑司法实践的社会效果,因此多数将牵连犯、连续犯、吸收犯作一罪论处。各国有各国的法律传统、法律土壤和法律文化,这一点自不用说。不过,通过比对两大法系罪数制度的优劣利弊,我们还是会得到不小的启示:英美法系国家的形式正义未必等于实质上的不正义,大陆法系国家的实质正义却的确存在不小的问题。通过吸收外来理论的科学成分,摒弃自身的不足之处,我们的罪数理论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定罪也好,量刑也罢,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对犯罪人刑事责任的追究和对其进行改造。换句话说,罪责刑相适应是罪数裁断的最高目标。诚然如黑格尔所说,罪与刑之间只能是相对等值而非绝对等量,但是作为一个被人们寄予较高司法期望的国度,我们的罪数判断理论应当具备起码的明确性和可上升为刑事立法的优秀品质。将牵连犯和连续犯作数罪论处的好处是我们的罪数理论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犯罪构成的罪数区分标准,从而使定罪简单化。“实质一罪”择一重罪论处并未被上升为刑法原则,数罪在什么情况下并罚,在什么情况下不并罚也没有以刑法原则的方式作出交待,这就给分则处理罪数问题的随意性埋下了隐患。实践中,为了尽量地实现司法统一,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再地特事特办,同一罪数形态作不同处理的立法修正和司法解释先后出台。初衷是好的,但其结果却让我们的刑事法条越来越庞杂,越来越让人反感。尽快确立复杂一罪的认定标准及处断原则是完善我国刑法理论亟待解决的问题。德国的竟合理论将复杂罪数形态分为三类:实质竟合、想象竞合和法条竟合。笔者认为,连续犯是同质的数罪,应当认定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并且可以数罪并罚。进一步讲,并罚未必导致徒刑期限过长,当然也不会给监狱等司法资源造成太大压力。一则,我国刑法中对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最高期限作出了限制;二则减刑、假释等刑罚制度的实施有助于犯罪人重返社会;三则数罪并罚可以较好地安抚受害人,保护刑法法益;四则数罪并罚不违背犯罪构成这一罪数区分标准。牵连犯符合数个不同的犯罪构成,坚持将犯罪构成作为此类罪数形态的罪数区分标准,则只能将其定为数罪。吸收犯中,实行吸收预备、既遂吸收未遂属于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研究范畴。主行为吸收从行为属于共同犯罪的研究课题。法条竟合犯完全是立法技术不完善所致,是一种文本竟合或者由立法条文的竞合导致的司法评价竞合。在构成意义上,想象竟合犯属于数罪。既然是构成数罪,那是不是要数罚呢?如果数罚,违反同一行为禁止重复评价这一传统的罪数原则吗?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的准确内涵应该是什么?罪数原则究竟有哪些,在罪数体系架构中又当如何安排呢?一罪和数罪分别都有哪些具体形态?罪数与刑事责任之间、数罪并罚与罪数体系的关系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正是笔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论述展开前的准备
  • 第一节 罪数理论的研究范围
  • 第二节 罪数体系的既有模型一览
  • 第二章 各国罪数体系的比较
  • 第一节 英美国家的罪数形态
  • 第二节 德国行为标准说及其支配下的犯罪竞合理论
  • 第三节 日本构成要件标准说及其支配下的罪数体系模型
  • 第四节 德、日、中三国罪数体系的比较
  • 第三章 犯罪构成个数标准说的反对观点
  • 第四章 全面评价与禁止重复评价
  • 第五章 罪数体系的多层次性及三分法与两分法的比较
  • 第六章 一罪形态的取舍
  • 一、吸收犯的废除
  • 二、结合犯、结果加重犯与转化犯
  • 三、继续犯、接续犯、状态犯
  • 四、即成犯与徐行犯
  • 五、集合犯与连续犯
  • 六、牵连犯、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
  • 第七章 数罪与并罚
  • 一、数罪的种类
  • 二、数罪并罚的概念和地位
  • 三、数罪并罚的适用范围
  • 四、数罪并罚的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罪数理论在刑事裁判文书中的适用[J]. 武夷学院学报 2020(02)
    • [2].机能的思考方法下的罪数论[J]. 法学研究 2017(03)
    • [3].罪数论与竞合论的关系辨析[J]. 法学 2017(09)
    • [4].论罪数理论之历史嬗变及其启示——兼论“竞合·罪数论模式”与“去竞合·罪数论模式”之提出[J]. 刑法论丛 2019(01)
    • [5].我国罪数判断的反思与重构[J]. 法大研究生 2018(02)
    • [6].竞合论与罪数论的反思与建构[J].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9(01)
    • [7].我国罪数理论的反思与建构——基于比较法的视角[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 [8].试论罪数论的解体[J]. 学理论 2013(16)
    • [9].论罪数评价[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3)
    • [10].罪数理论体系化:反思与重构[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1(08)
    • [11].“罪数论”之体系性结构及定位再思考[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 [12].我国罪数理论与实践现状的反思[J]. 人民检察 2010(03)
    • [13].罪数论体系与法条竞合[J]. 法制与社会 2008(03)
    • [14].论“套路贷”犯罪中罪数问题[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04)
    • [15].对罪数形态通说的批判——与传统罪数论拥护者商榷[J]. 法制与社会 2014(13)
    • [16].从罪数论到竞合论——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 现代法学 2011(03)
    • [17].罪数标准浅论[J]. 知识经济 2009(15)
    • [18].罪数个体标准的反思[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9].罪数论的诉讼客体维度解析[J].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0(01)
    • [20].司法渎职犯罪罪数判定[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 [21].套路贷的罪数认定及量刑[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11)
    • [22].德国刑法竞合理论与日本罪数理论之内容比较与体系解构——兼及中国罪数理论的走向选择和体系重构[J]. 比较法研究 2011(03)
    • [23].再论罪数的判断标准——双层次判断标准之提倡[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24].我国刑法罪数体系重构研究[J]. 资治文摘(管理版) 2009(01)
    • [25].罪数论体系检讨[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09(06)
    • [26].罪数判断标准研究——以行为标准说为新视角[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05)
    • [27].“套路贷”犯罪罪数认定问题探析[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20(02)
    • [28].罪数论与竞合论探究[J]. 法商研究 2016(01)
    • [29].罪数认定的新标准与吸收犯概念的重构[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6(01)
    • [30].罪数判断的犯罪构成标准研究——以犯罪构成的法定性为出发点[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标签:;  ;  ;  

    罪数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