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汉语惯用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惯用语,语言习得,偏误,韩国学生
汉语惯用语论文文献综述
崔洙旻[1](2019)在《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韩国学生汉语惯用语使用偏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经济全球化的急速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一股“汉语热”。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逐年增多,其中韩国学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随着汉语学习水平的提升,留学生们更渴望能说一口流利、地道的汉语。惯用语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口语表现形式,在日常口语交际中也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但由于惯用语本身的特殊性与中韩两国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惯用语却成了韩国学生学习和理解汉语的一大难题。在汉语水平考试(HSK)中也经常出现与惯用语有关的试题,因此,惯用语教学在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的惯用语研究可以说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课题,对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更是有限,因此对惯用语的进一步研究势在必行。通过考察和分析惯用语的界定、惯用语的结构类型以及惯用语特点,以韩国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一步揭示和研究学生在实际使用惯用语时常出现的偏误现象,并且为了使所得语料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还针对韩国学生做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语义、语法、语用叁大方面归纳和总结了韩国学生常出现的主要偏误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总结得出:学生受母语负迁移作用的干扰;学生受有限的目的语知识的干扰;学生受本族或外族文化因素的干扰;学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针对韩国留学生使用惯用语出现的偏误问题,从文化教学、对比教学、实例教学叁方面提出教学建议,力求更好地指导韩国学生们的汉语惯用语学习。(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9-05-01)
魏莉娜,肖雪峰[2](2018)在《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惯用语作为熟语的一部分,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形式简洁、语言生动、通俗易懂,使得留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它的理解不能仅靠字面意义,大多含有比喻、引申义且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留学生既喜欢它的生动幽默,也畏难于它的含蓄深刻。这一兴趣与困难之间的矛盾心态引起我们对惯用语教学的思考。汉语惯用语具有功能性、文化性、结构性等基本特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将惯用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来源于《信息记录材料》期刊2018年09期)
赵洁[3](2018)在《《汉语惯用语教程》中的惯用语及其教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惯用语精炼、通俗、生动、幽默、含蓄,是人们日常交谈中常用的对象。惯用语的学习能激起留学生对汉语课堂的兴趣,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是汉语国际教育中颇具研究价值的教学点。本文以《汉语惯用语教程》中的惯用语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对其中的204个惯用语按音节数目、情感色彩、语法结构、语义表达以及来源进行了分类。《汉语惯用语教程》中的惯用语口语色彩浓厚,以叁音节为主,存在语义双层性,情感色彩有褒义、贬义、中性叁类,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凝固性和离合性上,语境会影响惯用语表达的意义和策略。对于惯用语教学,本文提出两个原则,分别是:总体设计惯用语,单个突破重难点;先易后难循渐进,结合实际重语用。依据以上教学原则,本文分析了符合中、高级留学生惯用语课堂教学的四种方法,分别是:情境教学法、听说法、翻译法和游戏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笔者的调查分析,本文选取了《汉语惯用语教程》中较有代表性的篇目——第二课《总算找到了自己的安乐窝》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笔者在重庆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和四川外国语大学留学生部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并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搜集了汉语教师和两个教学班的学生对惯用语教学的情况反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教学建议:紧扣课文话题,控制惯用语教学难度;设置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惯用语进行表达;注重惯用语文化讲解,构建深层语义。(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田丹卉[4](2018)在《汉语惯用语的习得及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惯用语在现代汉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现代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成为了汉语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知识点。同时,相关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对惯用语本体知识的研究上,很少涉及到将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结合起来。本研究整理了部分中高级汉语教材以及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出现的惯用语,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重庆大学中高级留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而了解留学生在学习惯用语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主要是考察重庆大学留学生惯用语习得与教师惯用语教学情况,从而得出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最终希望能够引起留学生和教师对惯用语的重视,也希望对之后新手对外汉语教师有帮助。本研究认为,留学生在习得惯用语时存在大量偏误,教师在教学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本研究在最后提出了情景设置,步步引导,追根溯源,听说优先,开设惯用语选修课等建议。(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王瑞雪[5](2018)在《中高级留学生汉语惯用语偏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惯用语是汉语言中一种重要的词汇单位,短小精悍,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由于其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不等值以及在实际使用时多样的形式变化,惯用语成为了留学生习得汉语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留学生或是完全回避使用,或是在使用时出现各种形式的偏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高级留学生习得汉语惯用语时出现的偏误进行研究并提出教学建议。首先对惯用语的意义进行界定并说明了惯用语的重要性。然后从21本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和4个考试大纲中共收集了215条惯用语并设计关于熟悉度的调查问卷,对与中高级留学生汉语水平相当的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预调查,最后筛选出114个熟悉度较高的惯用语作为正式调查的调查对象来探讨留学生的惯用语习得情况。根据正式调查结果,总结偏误类型,分析偏误产生原因。最后,针对惯用语课堂教学及教材中惯用语的编排提出了意见,以期对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8-04-28)
陈贝贝[6](2018)在《会话含义在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结合会话含义理论,对其在惯用语中的体现进行大致的分析,然后对会话含义在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对外汉语的教学提出了参考性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8年01期)
孙浩宇[7](2017)在《汉语惯用语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惯用语在现代汉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惯用语的来源主要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经历、历史典故、神话故事等,反映了汉民族所独有的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等内容。惯用语能动地反映了中国文化内在渊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物质生活的贴近性。惯用语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变化,惯用语饱含了人情世故和面子文化。(本文来源于《边疆经济与文化》期刊2017年12期)
古丽米娜·哈再孜[8](2017)在《汉语惯用语教学在新疆中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语言交流中,人们对惯用语的使用相对频繁,惯用语是固定词组的一种,是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语言形式。惯用语通常构词简单,但含义深刻,是中国人进行日常交际常用的词汇。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对中国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新疆少数民族学习起来却相当困难。本文通过对汉语惯用语在实际中的不恰当运用分析,意在找出适合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孩子们在惯用语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并就如何学习第二语言这个问题展开探讨。(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7年21期)
李楠,李红[9](2017)在《现代汉语惯用语隐喻特点及功能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惯用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习用已久、定型定义且口语性极强的短小固定词组。在我们的日常言谈、文章中,惯用语广泛存在,其为现代汉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现如今学术界关于隐喻的研究成果虽已较丰,然而对于惯用语隐喻的研究则相对匮乏。基于此,文章主要从惯用语和隐喻的概念、特点出发,对惯用语隐喻的特点和功能进行论述。(本文来源于《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黎俊私[10](2017)在《中高级留学生汉语惯用语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惯用语在口语中经常使用,结构比较固定,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表达着丰富的意义。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折射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生活。在某种程度上,了解和掌握汉语惯用语所具备的文化内涵,能使汉语学习者更地道和全面的了解汉语。笔者统计出教材与大纲中的惯用语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出现的频次,建立频次表。依据文化内涵及来源分类,加入部分惯用语,设立13个惯用语专题。选取部分惯用语设计调查问卷,从对惯用语理解、输出和态度等方面来调查江西师范大学留学生惯用语习得的偏误情况,归纳出七种偏误,提出语义解释法、语义溯源法、语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概念图示法和词性类比法。最后选取一个专题的惯用语,尝试设计了汉语惯用语课。(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汉语惯用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惯用语作为熟语的一部分,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形式简洁、语言生动、通俗易懂,使得留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它的理解不能仅靠字面意义,大多含有比喻、引申义且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留学生既喜欢它的生动幽默,也畏难于它的含蓄深刻。这一兴趣与困难之间的矛盾心态引起我们对惯用语教学的思考。汉语惯用语具有功能性、文化性、结构性等基本特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将惯用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语惯用语论文参考文献
[1].崔洙旻.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韩国学生汉语惯用语使用偏误分析[D].渤海大学.2019
[2].魏莉娜,肖雪峰.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信息记录材料.2018
[3].赵洁.《汉语惯用语教程》中的惯用语及其教学探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8
[4].田丹卉.汉语惯用语的习得及教学研究[D].重庆大学.2018
[5].王瑞雪.中高级留学生汉语惯用语偏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6].陈贝贝.会话含义在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青年.2018
[7].孙浩宇.汉语惯用语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联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
[8].古丽米娜·哈再孜.汉语惯用语教学在新疆中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7
[9].李楠,李红.现代汉语惯用语隐喻特点及功能浅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
[10].黎俊私.中高级留学生汉语惯用语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