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渐入高潮,发展主义成为强势话语。在文化领域,欲望化与消费主义渐成时尚。王安忆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小说创作,一反其九十年代前期知识分子人文精神超越之路的艰难探索,沉入世俗民间,从日常生活、劳作的细节中汲取审美资源,反拨和对抗“发展的幻象”。这段创作可分为两条线索。一是潜心关注上海普通市民的生活方式,从整体上把握上海的都市精神史,提供了一幅不同于“上海怀旧”的城市图景,并揭示了一个后发展国家的前殖民城市在全球化时代的两难处境。二是深情回望她青春时代走过的淮北乡镇,提炼乡土世界的恬静宽厚、文雅守礼,建构了一部审美化的乡土文明志。王安忆的写作,是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悲壮抵抗。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王安忆作品中的上海形象[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9)
- [2].王安忆《考工记》里的老宅[J]. 书屋 2019(12)
- [3].情感劳动与流动的共同体——论王安忆新世纪以来小说中的移民与家庭[J]. 文学评论 2020(01)
- [4].论王安忆《考工记》的叙事美学[J]. 宿州学院学报 2020(08)
- [5].地方理论视域中的王安忆上海书写研究[J]. 鄱阳湖学刊 2017(06)
- [6].文字的边界——评王安忆长篇小说《匿名》[J].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1)
- [7].王安忆:艰涩之后能有快乐吗[J]. 博览群书 2018(05)
- [8].个人经验与历史记忆的另类书写——论王安忆的非虚构写作[J]. 当代文坛 2018(05)
- [9].坚守心灵故乡 读《王安忆的上海》[J]. 中华建设 2016(12)
- [10].后寻根时代的名实之惑——王安忆《匿名》及其他[J]. 文学评论 2016(02)
- [11].论王安忆文学创作中的生命意识[J]. 甘肃理论学刊 2017(03)
- [12].命名的怪圈或重重影像 王安忆《匿名》[J]. 上海文化 2017(07)
- [13].浅谈王安忆小说的叙事追求[J]. 现代交际 2017(22)
- [14].王安忆的作品叙事与形式探索[J]. 当代作家评论 2017(05)
- [15].王安忆作品海外传播研究——以英语法语翻译为例[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5(04)
- [16].人生跨越的现实性——论王安忆对自我救赎女性和知青群体的态度[J]. 名作欣赏 2016(05)
- [17].一场蕴意深刻的遗忘——读王安忆新书《匿名》[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07)
- [18].一场蕴意深刻的遗忘——读王安忆新书《匿名》[J]. 中国职工教育 2016(06)
- [19].空间结构中文明与生命的可能——读王安忆新作《匿名》[J]. 中国文学批评 2016(03)
- [20].散论作为女性作家的王安忆[J]. 中国文学批评 2016(03)
- [21].王安忆:用笔筑造心灵世界[J]. 紫光阁 2009(04)
- [22].论王安忆知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 名作欣赏 2014(35)
- [23].直面人生后的惨淡与尴尬——解读王安忆《神圣祭坛》[J]. 名作欣赏 2014(36)
- [24].王安忆城市小说综述[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6)
- [25].《长恨歌》之前的岁月——王安忆专访(上)[J]. 世纪 2015(04)
- [26].别人的定位不那么重要——王安忆专访(下)[J]. 世纪 2015(05)
- [27].弄堂闺阁中的市民世界——王安忆《长恨歌》中的上海书写[J]. 青年文学家 2019(35)
- [28].智慧与风情的生动叙写——评王安忆《旅馆里发生了什么》[J]. 青春期健康 2020(03)
- [29].王安忆的美丽与温和[J]. 现代妇女 2020(02)
- [30].王安忆:在时间一侧融化百花[J]. 广州文艺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