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课题研究了在15℃和25℃两种水温条件下,麻保沙星在鲫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和残留消除规律。样品用内标法定量,通过液-液萃取、氮气吹干、浓缩等步骤进行前处理,麻保沙星含量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本研究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性好,相关系数(r)均在0.9990以上。平均萃取回收率:血浆中在90%以上;肌肉、肝胰脏和肾脏中均超过80%;皮肤中在73%以上。各组织中相对回收率的值在85%-115%之间,准确度高。日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麻保沙星在鲫血浆、肌肉、皮肤、肝胰脏和肾脏中的检测限分别为0.02μg/mL、0.02μg/g、0.025μg/g、0.02μg/g、0.025μg/g;定量限分别为0.05μg/mL、0.05μg/g、0.0625μg/g、0.05μg/g、0.0625μg/g。对鲫以10mg/kg·bw的剂量单次口灌麻保沙星进行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麻保沙星在鲫体内吸收迅速,分布广泛,消除半衰期长,水温对药物在鲫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影响显著。房室模型分析表明,在两个水温条件下的药时数据均符合有吸收二室开放模型,15℃条件下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t1/2ka)0.36h;分布半衰期(t1/2α)4.48h;达峰时间(Tmax)1.74h;峰浓度(Cmax)6.43μg/mL;消除半衰期(t1/2β)50.75h;表观分布容积(Vd/F)1.36L/kg;清除率(CLb)0.03 L/(h·k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301.80μg·h/mL。25℃条件下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t1/2ka)0.23h;分布半衰期(t1/2α)0.87h;达峰时间(Tmax)0.78h;峰浓度(Cmax)8.36μg/mL;消除半衰期(t1/2β)25.05h;表观分布容积(Vd/F)0.87L/kg;清除率(CLb)0.05 L/(h·k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182.80μg·h/mL。在药物残留研究中,以10mg/kg·bw·d的剂量连续3d口灌给药后,于最后一次给药后的3、10、24、48、72、96、144、192、240、312h采集肌肉、皮肤、肝胰脏和肾脏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在低温条件下麻保沙星的消除较高温条件慢,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的13d仍能在各组织中检测到药物,皮肤中的药物浓度最高。与其他三种组织相比,皮肤中药物消除最慢,建议将其作为麻保沙星在鲫体内的残留靶组织。药动学试验结果表明,在15℃以5.46mg/kg·bw的剂量每2d经口给药一次、25℃以4.41mg/kg·bw的剂量1d经口给药一次可达到理想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残留试验结果表明,为确保食品安全,建议休药期在15℃不低于68d,在25℃不低于3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