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变革论文-傅添

中国德育变革论文-傅添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德育变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学,德育,现代化,公民教育

中国德育变革论文文献综述

傅添[1](2019)在《培养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公民——论改革开放后中国小学德育政策的历史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自1978年至2018年的40年间的小学德育政策改革,是循着一条朝向培养现代化和国际化公民的道路演变的,同世界其他现代民主国家中的公民教育也有着越来越多的相似性。论其变革根源,从政府层面来看,包括了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全球化进程、政府权力分权化等驱动因素。同时,公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过去100年间的碰撞与融合,都促进了小学德育的这一变革趋势。(本文来源于《少年儿童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孙峰[2](2010)在《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对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使德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梳理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德育价值观变革的主流轨迹,构建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和谐德育价值观,对于德育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和引领的作用。本文研究立足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德育价值观的历史变革,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德育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改革开放以来德育价值观的发展理路和变革轨迹,本文将德育价值观的变革分为中国社会开放期、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国和谐社会构建期叁个主要发展阶段。其中中国社会开放期和转型期的划分以每个时期的社会背景、社会理论与思潮、价值追求和德育政策为依据。本文分别阐述了中国社会开放中以工具德育价值观为主导的德育价值观对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分析了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合理性与弊端。提出了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对工具德育价值观弊端的克服,论证了人本德育价值观对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义及局限性。提出了中国和谐社会建构中和谐德育价值观是德育理论和实践的追求。和谐德育价值观是本文重点建构的内容,它代表了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取向,是德育价值观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目标。本文研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从德育价值哲学的视角探讨了德育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和功能问题。论证了德育价值观是德育的核心问题。阐述了价值、价值观、德育价值观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和探讨了德育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渊源。揭示了德育价值观的本质即德育价值的多元性与一元性的统一;个体道德价值观的自主建构性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统摄性的统一;德育价值观的超越性与德育价值存在的客观性的统一。论证了德育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即时代性流变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统一: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民族性和普世性的共存。阐明了德育价值观的规范功能、超越功能、认同功能和引导功能。第二章探讨和研究了中国社会开放中工具德育价值观的现代转型。本部分对价值观转型过程中的矛盾与困惑进行了历史和现实的梳理,论证了德育价值观在现代转型过程中逐步打破了单一的政治价值倾向,形成了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多元并存的方向发展。分析了工具德育价值观的现代转型受中国社会开放中社会背景;科学主义思潮和现代化思潮;科学精神的价值追求和德育政策指向制约。指出了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合理性和弊端。阐述了工具德育价值观对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产生的深刻影响,其造成了德育的科学化取向:工具理性人的生产和功利主义的德育症候群。由于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表现出的弊端,它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对人的培养的根本要求。因此,工具德育价值观向人本德育价值转型是历史的必然。第叁章论证了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本部分阐述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蕴,论证了社会转型中工具德育价值观向人本德育价值观的转型的现代意义。分析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人本主义思潮、主体性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和德育政策指向的制约。阐述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义,反思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局限性。对人本德育价值观进行积极的扬弃。中国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追求和谐德育价值观。第四章论述了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德育价值观的追求。本部分阐述了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分析了德育价值观的和谐性缺失及其根源,提出了和谐德育价值的基本内容是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我和谐。阐述了和谐德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和谐德育的理论构建即形成公正、人道、自由的核心德育价值理念。追求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多元价值并存;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共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相对价值与终极价值的统一的价值取向。论证了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精神的价值追求。提出了和谐德育的实践策略即注重德育课程的改革,其着重建立以价值宣示与嵌入为策略的学科课程、以价值渗透为内线的隐性课程和以价值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在师生关系上建立主体间性关系、交往关系;在德育方法上实现由灌输走向对话;注重价值商谈。本文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德育价值观从中国社会开放中工具德育价值观——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德育价值观的历史和现实的分析和梳理,对中国德育价值观变革过程中的工具德育价值观和人本德育价值观进行了合理性的论证和反思,进而提出了和谐社会建构中和谐德育价值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追求,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和谐德育价值观进行了现代建构。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德育价值观变革的历史和现实的梳理和思考,其根本的目的是建立基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基础之上的德育价值观发展的取向,用和谐德育价值观去引领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0-12-01)

郝文武[3](2010)在《多元文化发展中德育的终极关怀与多层面价值和方式——兼论当代中国德育哲学的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根源和形成方式、表现形式,因此,对善的追求也有不同层面的内容、方式和形式,但对善的核心价值追求则是一致的。社会道德规范是德育的根本依据、追求目标和评价标准,德育是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道德品德和个人道德品德转化为良好社会道德风气的重要途径。在多元文化发展中的道德和德育应该形成以圣性最高善为核心价值取向,全面追求圣性最高善、理性基本善和物性底线善和谐统一的多层面的目标、价值和方式。(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余子侠,方玉芬[4](2008)在《温故知新 以史为鉴 评黄书光着《变革与创新——中国中小学德育演进的文化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由黄书光教授撰着的《变革与创新——中国中小学德育演进的文化审视》一书(以下简称《审视》),于2007年12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文化的角度和精神的层面分析了近现代中国百年来中小学德育得失,这是该书区别于且新异于其他中国德育史研究成果的不同之处。通(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08年07期)

刘长海,王建梁[5](2007)在《德育课程变革的史学演绎——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简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德育变革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领域。教育研究者对于德育实效性低下,德育目标过分社会化、理想化等问题,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提出和建立了一些有创新意义的理论体系。作为各种德育理念的具体化,德育课程变革必然地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并且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系统中处于重要的位(本文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期刊2007年06期)

张典兵[6](2006)在《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中国德育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元智力理论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的心理学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智力观点。按照这种理论,我国德育目标要突出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为核心的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道德发展的内在需要;德育方法要使用事例研究、问题讨论、社会调查等主体性道德学习法;德育评价应坚持形成性、综合性和学生自我评价等原则;要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本文来源于《教育导刊》期刊2006年10期)

刘长海[7](2006)在《杜威德育思想与中国德育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直面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变革问题,本论文试图从伟大教育家杜威的思想和实践中寻找启示。论文依据杜威的一系列教育论着,对杜威德育思想进行了深层次的探析。杜威依据其民主主义的社会观和实用主义的经验观,对道德和道德教育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实用主义道德观将道德看作个体在具体经验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将知识、技能、品格看作个体道德的要素,从而使道德过程与经验的改善过程等同起来,也使道德教育过程成为与个体经验的改善过程、教育过程相等同的过程。杜威德育思想的实质,是道德的教育思想,杜威德育思想与杜威教育思想是融合为一的。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是“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而“道德的人”不是传统的依据具体德目的好人,而是符合民主社会要求的社会良好成员,是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不是符合具体德目的教育活动,而是就其动机与效果而言都有效地满足了社会对个体要求的教育,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在这种道德的教育思路中,杜威有机地实现了知识与道德的统一,德育与教育的统一。 在其一系列教育论着中,杜威系统分析了民主社会中的学校教育角色、目的、课程、教学方式、管理方式以及直接德育方法,将“道德的教育”思想有机地贯穿于其教育理论的系统之中。综观杜威的德育思路,超越二元论的辩证性特征清晰可见: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超越个人与社会对立的思维方式,确立个人与社会统一的教育目的观;在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上,超越智德分离的传统,将知识统一于道德,并且进而建立道德教育与教育的统一关系;在教育与生长的关系上,突破无视生长的制度化教育局限,倡导关注生长、促进生长的学校教育形式;在经验与课程的关系上,摒弃脱离经验的课程,主张课程与学习者经验的有机统一;在兴趣与责任、兴趣与能力的关系上,分析个人兴趣与社会需要、社会行动能力之间统一而非对立的关系,主张依据个人兴趣培植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行动能力。 杜威德育思想自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几次重大转折,当前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秉持客观、理性的立场来借鉴杜威德育思想,其对于中国德育研究的基本意义不在于提示了探究、体验等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而在于提示了一种全新的理解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方式。依据杜威的思想,学校德育的目的不应局限于具体德目所设定的范围,不应培养抽象的“道德人”,而应培养民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公民、融合知识、能力与品格的新型道德人,即“有用的好人”;德育不是学校教育中的独立系统,而是融合于学校教育的全部过程之中,德育的实质在于教育的道德属性。依据这种思路,我们可以进一步澄清影响学校德育的各种观念——“德育首位”与“教书育人”,理顺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并且,杜威德育思想提示我们跳出既定的德育原理概念体系,从广义德育的视角来重构德育原理。(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许瑞芳[8](2006)在《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带来了从经济形态到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使高校德育面临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新的时代课题,高校德育必然要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转型去适应这种变革。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鉴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的阐释,运用历史研究、文本解读、访谈、个案考察等方法,把特定时期的中国高校德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在社会变革中的演变过程,深入挖掘价值观变迁与高校德育转型的内在机理联系。论文力图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在社会变革中发展进程历史经验的揭示,并在对当代高校德育相关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为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寻找合理的定位,以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和社会新道德秩序的重建。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六章。 导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选题原因,研究的价值所在,已有的相关研究综述,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并对论文的基本概念作了界定。 第一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的视野探讨1978年到1992年这期间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新环境和德育的新探索。为应对社会出现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关系的新变化,高校德育适时地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不断地探索德育实践的新途径和新内容。但总体来讲,此时德育改革的步伐并没有跟上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德育实践在“教育危机”中陷入了被动应付的僵局。 第二章着重论述1992年到2005年间,在多元、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新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时代等多元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构成了高校德育改革复杂的内外环境,出现了德育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在既有德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域,出现了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以及与网络兴起相关联的网络德育问题等等,高校德育在改革中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叁章从微观的视角,抓住德育结构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德育目标与德育功能进行分析。指出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同时德育目标的合理设置也会制约德育功能的发挥。论文从历史的纵向发展对高校德育目标设置进行解读和特征分析,提出了构建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视角。从“应然”和“实然”的状态对我国高校德育功能发展进行梳理与反思,指出在人才培养目标发生转变的条件下,应进一步拓展德育功能。 第四章探讨了高校德育的变革与转型是如何体现在德育课程的发展演变中。指出了我国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课程思想,描述了专门德育学科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采用课堂观察和调查访谈的方式,对“主渠道”德育实效性不佳的状况进行剖析,提出德育中的教学不等于教育。(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6-04-01)

中国德育变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对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使德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梳理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德育价值观变革的主流轨迹,构建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和谐德育价值观,对于德育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和引领的作用。本文研究立足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德育价值观的历史变革,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德育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改革开放以来德育价值观的发展理路和变革轨迹,本文将德育价值观的变革分为中国社会开放期、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国和谐社会构建期叁个主要发展阶段。其中中国社会开放期和转型期的划分以每个时期的社会背景、社会理论与思潮、价值追求和德育政策为依据。本文分别阐述了中国社会开放中以工具德育价值观为主导的德育价值观对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分析了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合理性与弊端。提出了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对工具德育价值观弊端的克服,论证了人本德育价值观对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义及局限性。提出了中国和谐社会建构中和谐德育价值观是德育理论和实践的追求。和谐德育价值观是本文重点建构的内容,它代表了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取向,是德育价值观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目标。本文研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从德育价值哲学的视角探讨了德育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和功能问题。论证了德育价值观是德育的核心问题。阐述了价值、价值观、德育价值观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和探讨了德育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渊源。揭示了德育价值观的本质即德育价值的多元性与一元性的统一;个体道德价值观的自主建构性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统摄性的统一;德育价值观的超越性与德育价值存在的客观性的统一。论证了德育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即时代性流变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统一: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民族性和普世性的共存。阐明了德育价值观的规范功能、超越功能、认同功能和引导功能。第二章探讨和研究了中国社会开放中工具德育价值观的现代转型。本部分对价值观转型过程中的矛盾与困惑进行了历史和现实的梳理,论证了德育价值观在现代转型过程中逐步打破了单一的政治价值倾向,形成了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多元并存的方向发展。分析了工具德育价值观的现代转型受中国社会开放中社会背景;科学主义思潮和现代化思潮;科学精神的价值追求和德育政策指向制约。指出了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合理性和弊端。阐述了工具德育价值观对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产生的深刻影响,其造成了德育的科学化取向:工具理性人的生产和功利主义的德育症候群。由于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表现出的弊端,它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对人的培养的根本要求。因此,工具德育价值观向人本德育价值转型是历史的必然。第叁章论证了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本部分阐述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蕴,论证了社会转型中工具德育价值观向人本德育价值观的转型的现代意义。分析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人本主义思潮、主体性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和德育政策指向的制约。阐述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义,反思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局限性。对人本德育价值观进行积极的扬弃。中国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追求和谐德育价值观。第四章论述了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德育价值观的追求。本部分阐述了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分析了德育价值观的和谐性缺失及其根源,提出了和谐德育价值的基本内容是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我和谐。阐述了和谐德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和谐德育的理论构建即形成公正、人道、自由的核心德育价值理念。追求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多元价值并存;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共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相对价值与终极价值的统一的价值取向。论证了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精神的价值追求。提出了和谐德育的实践策略即注重德育课程的改革,其着重建立以价值宣示与嵌入为策略的学科课程、以价值渗透为内线的隐性课程和以价值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在师生关系上建立主体间性关系、交往关系;在德育方法上实现由灌输走向对话;注重价值商谈。本文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德育价值观从中国社会开放中工具德育价值观——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德育价值观的历史和现实的分析和梳理,对中国德育价值观变革过程中的工具德育价值观和人本德育价值观进行了合理性的论证和反思,进而提出了和谐社会建构中和谐德育价值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追求,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和谐德育价值观进行了现代建构。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德育价值观变革的历史和现实的梳理和思考,其根本的目的是建立基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基础之上的德育价值观发展的取向,用和谐德育价值观去引领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德育变革论文参考文献

[1].傅添.培养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公民——论改革开放后中国小学德育政策的历史变革[J].少年儿童研究.2019

[2].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

[3].郝文武.多元文化发展中德育的终极关怀与多层面价值和方式——兼论当代中国德育哲学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

[4].余子侠,方玉芬.温故知新以史为鉴评黄书光着《变革与创新——中国中小学德育演进的文化审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

[5].刘长海,王建梁.德育课程变革的史学演绎——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简评[J].教育科学研究.2007

[6].张典兵.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中国德育变革[J].教育导刊.2006

[7].刘长海.杜威德育思想与中国德育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6

[8].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  

中国德育变革论文-傅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