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动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立娜[1](2019)在《后发企业技术跨越过程中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及作用路径》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技术更新换代日益频繁,企业建立的竞争优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打破,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要培育自身的动态能力。后发企业如何运用动态能力来实现创新,达到技术跨越的目的,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对动态能力的研究文献已经非常丰富,但缺乏对后发企业技术跨越过程中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的追踪,亦缺少动态能力作用路径的研究,鉴于此,本文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探究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深度剖析后发企业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跨越的作用机理,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层级回归方法检验了利用式动态能力和探索式动态能力对技术跨越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为后发企业知识管理、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管理、技术跨越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本文首先界定了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内涵,对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维度、知识创新过程、组织惯例维度进行了划分,理论分析了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以及作用路径,依据前文的分析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后发企业技术跨越过程中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及作用路径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哈电集团技术跨越的探索性案例,基于知识与组织惯例互动演化的视角,剖析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微观基础,探究利用式动态能力和探索式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发现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微观基础由利用式动态能力和探索式动态能力两个维度以及每个维度下特定的过程和惯例构成;知识与组织惯例的互动演化推动着动态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过程中形成了知识、组织惯例互动演化-动态能力产生和提升-技术能力产生和提升的演进规律。在后发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动态能力在克服路径依赖,实现路径创造中的作用,归纳了利用式动态能力和探索式动态能力在技术跨越中的不同作用,以及探讨了动态能力循环在哈电集团技术跨越中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后发企业技术跨越的非对称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对策略选择进行稳定性的分析,用数值仿真演示了决策参数不同取值的改变对演化结果的影响,以此分析利用式动态能力和探索式动态能力对技术跨越的作用。研究发现低阶的动态能力使企业为了获取可以预见性的、可靠的结果将注意力集中到提高效率、关注收益和成本上,限定在利用活动上。高阶的动态能力关注探索未知的技术,拓展新的业务或新的经营方式,是企业的探索活动;在后发企业知识积累、技术能力积累阶段,利用式动态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后发企业实现技术范式转换阶段,探索式动态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式动态能力和探索式动态能力应实现动态平衡发展,尤其要重视培育高阶的探索式动态能力。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企业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利用式动态能力和探索式动态能力对后发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后发企业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有积极的影响,利用式动态能力和探索式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是逐渐增强的;技术能力提升在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后发企业的创新战略在技术能力促进企业绩效提高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创新战略与技术能力水平相匹配才能达到最优状态。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完善了动态能力对后发企业技术跨越的作用机理的研究。最后本文提出了培育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管理建议,认为培育后发企业动态能力,企业应该注重利用和探索的动态平衡发展;注重知识管理,促进动态能力的提升;构建培育动态能力的动力机制等。
张强[2](2019)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文中指出本文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原因展开分析,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浅要探究了推动其跨越式发展的策略,以供充分实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价值。
王姗[3](2019)在《产品内分工与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分工呈现出精细化、复杂化和片段化的特征,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逐渐被取代,产品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产品内分工是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生产活动通过分散化的价值链活动联结起来的分工形式,具体表现为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各个参与者以全球价值链上特定的生产环节或工序为对象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内分工下产业升级问题是产业经济学领域内研究的核心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产品内分工背景下如何加快装备制造业升级已成为当前我国产业发展关注的焦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启了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进程。随着参与产品内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在国际代工模式的驱动下,我国装备制造业经历了2001-2008年这段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但国际金融危机后,受国际市场需求萎靡、我国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高速增长的势头有所放缓,进入了产业发展的瓶颈期,面临着产品内分工地位偏低、“大而不强”等问题,当前亟需探索加快装备制造业升级新路径。本文通过对产品内分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并结合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困境、制约因素和产业发展目标,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政策建议,以促使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困境,加快推进升级步伐。本文围绕产品内分工与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问题展开研究,全文共由七章构成。第一章是导言,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框架、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并对本文的核心概念——产品内分工、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加以界定。第二章是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梳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对国内外研究进行回顾并进行总结性评述。第三章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在阐述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境。第四章是理论分析部分,探讨产品内分工下装备制造业升级类型及其实现路径,分别考察产品内分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效化、服务化、高端化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产品内分工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制约因素。第五章是产品内分工与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测度,分别构建相关指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内分工程度、高效化程度、服务化程度、高端化程度进行测度,以考察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内分工和升级情况。第六章是实证研究部分,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别就产品内分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效化、服务化、高端化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第七章是结论和政策建议,对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改革开放后,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大致经历了1978-2000年的初步成长阶段、2001-2008年的快速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的转型升级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在产业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装备制造业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支撑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推动制造业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其重要性正在日益突显。然而,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陷入增速放缓、产品内分工地位偏低、国际竞争力不强的困境,仍有待进一步升级。第二,从机理分析来看,在产品内分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效化的影响方面,产生技术扩散效应、高级生产要素积累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有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效化升级。在产品内分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方面,一方面产生市场竞争效应和企业创新效应,有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升级;另一方面在跨国公司俘获型治理和战略隔绝机制下产生低端锁定效应,不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在产品内分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高端化的影响方面,产生技术跨越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升级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时也产生路径依赖效应,不利于高端化进程的持续发展。由此看来,参与产品内分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第三,从产品内分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来看,产品内分工对装备制造业高效化发展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产品内分工对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前期主要表现为推动效应,后期主要表现为抑制效应;我国装备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程度与高端化程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表明产品内分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高端化产生正向影响。因此,一方面应继续深化产品内分工参与度以加快装备制造业高效化和高端化升级,另一方面应警惕产品内分工对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升级带来的风险和负面影响。第四,产品内分工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受到国际和国内相关因素的制约。从国际制约因素来看,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强化其固有竞争优势,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增加了难度;以东南亚国家为代表的部分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的崛起,加速弱化了我国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使我国代工企业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国内制约因素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内部动力不足,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支持效果有限、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且结构层次偏低等问题,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内分工地位的提升。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对产品内分工下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分析较为独特和有一定深度。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产品内分工下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类型及其实现路径,提出将装备制造业高效化、服务化、高端化分别作为技术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的实现路径。现有文献较多关注产品内分工下技术升级和功能升级问题,而对链条升级的理论分析还不够深入、系统。本文较为全面地考察这三类升级情况,分别讨论产品内分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效化、服务化、高端化的作用机理,有助于从理论上系统考察产品内分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影响。(2)运用实证方法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综合考察产品内分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效化、服务化和高端化的影响,分析较为全面。现有文献关于产品内分工对生产率高效化影响的实证研究较多,而关于产品内分工对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和产业内结构高端化影响的实证研究较少,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和高端化的实证研究更少。本文利用装备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实证分析产品内分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效化和服务化的影响;同时,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产品内分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高端化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有助于全方位地考察产品内分工对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影响。(3)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有新意。现有文献较多以工业行业或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广泛性、一般性的结论,而较少有文献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不同升级路径得出全面、具体的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深化产品内分工参与度有利于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效化和高端化发展,但产品内分工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前期表现为推动效应,后期表现为抑制效应。据此,本文结合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困境、制约因素和产业发展目标,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政策建议,对进一步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特别是服务化升级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元晶[4](2019)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方式。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和计算机跨越式发展对企业的作用等方面,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王德强(绒巴扎西)[5](2015)在《论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与价值》文中认为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是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交互作用的科学认识,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开辟了当代跨越式发展研究的新路向。在全球性语境中观照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厘清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的科学内涵;追溯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的渊源,爬梳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全面阐释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必将深化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的认识,服务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实践。
孙鹤[6](2015)在《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稳步提高,计算机科学也得到的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在现代科学的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就目前计算机应用的情况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还是比较成熟的。计算机的发展有三个特点:系统性、科学性、以及综合性。但是,虽然计算机的发展比较成熟,我们还应进一步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各阶段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进而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石德强[7](2015)在《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造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同时制造业又是全球化石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行业。可持续发展压力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各国制造业企业逐渐由原本追求单一的经济价值而转为追求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统一。于是,众多学者提出了跨越式发展模式这一概念。目前,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嵌入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而我国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虽然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但由于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此外,低碳技术及其创新能力的落后,造成我国制造业长期难以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碳锁定而向高附加价值环节跃升。由此可见,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充分利用低碳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提升低碳技术水平,构建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模式实现低碳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可续发展将是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探讨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于我国制造业实现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影响。在此之前,本文对全球价值链研究现状和我国制造业低碳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依据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影响机理,构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影响的概念模型。根据所构建的概念模型,为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提出理论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各个假设进行检验,进而通过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关键环节对我国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要素的影响。最后,依据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构建了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我国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模式,为我国如何有效的利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增强全球价值链嵌入在我国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有针对性的,具有理论依据的政策建议。
王金杰[8](2012)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机制与绩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课题,也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问题不仅涉及到企业层面信息技术的引进、信息化投资、产业层面出现的信息技术吸收沟壑、生产力悖论等实际问题,还涉及到我国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如何提高产业竞争力等多个理论问题,因此,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理论界和实践界都非常关注的热点课题。我国正式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这一概念至今不过10年时间,国内外对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研究刚刚破题,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体系。本文试图基于技术跨越理论,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框架与研究基础,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信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时间和空间过程,是信息技术与资本存量、劳动投入与工业技术相互作用,并最终形成信息技术范式的过程。本文首先基于技术跨越理论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概念进行界定,确立信息技术引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观点,并将信息技术分为晶体管、PC技术、网络技术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四个阶段,相应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也分为四个阶段。本文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以信息技术的引入为起点,在短期内存在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均衡,并以此建立了短期内技术融合的数理模型;长期内,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工业化通过引入信息技术而实现的技术轨道跨域过程,是工业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亦建立相应的数理模型;以技术经济范式的转变为线索,探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过程中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实现机制,包括技术融合、生产要素配置改变、生产流程优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及经济运行方式转变等。接着本文对于我国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政策做出环境分析和判断,并从整体上把握目前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制约因素和问题,其中企业层面、产业层面是完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关键和载体,也是进一步探讨的对象。本文收集整理陕西省987家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调研数据,以考察企业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企业引入PC类、网络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哪类信息技术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绩效;硬件设施、研发类、管理类、生产类、营销类、系统集成类哪类信息技术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绩效,企业层面PC技术基本实现再企业内部的二次创新,促进生产绩效的提升;并以此验证目前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正处于以PC技术引领向以网络技术引领的转换阶段。本文接着对制造业37个行业信息化投资等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建立数理模型,验证了前面关于信息技术引入后与劳动、资本、工业技术等生产要素相互作用、改变生产要素结构的假设,并得出基本结论为在两化融合对生产绩效存在U型的关系,而U型曲线的拐点与生产要素配置存在着直接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两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拐点不同。此外,U型曲线的拐点也恰恰是信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过程的转折点。最后,本文通过针对以上对于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现实状况、企业层面、产业层面等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战略重点和主要领域,并针对企业、产业和政府层面给以系统性的意见和建议。
姚启明[9](2010)在《湖南技术跨越能力及跨越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湖南处于我国内陆腹地,承接东部,连接西部,结合南端,具备发展战略重要地位。湖南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高耗能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新技术,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在多种因素和多重挑战下实现“技术跨越”,是缩短其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有效路径选择,为推动我国中部崛起,为我国经济的全局建设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湖南技术跨越能力的测度,选择切实可行的技术跨越模式,把握机遇,使湖南技术得到跨越式发展。本论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详细研究,提出了三种技术跨越模式(顺轨式技术跨越模式、越轨式技术跨越模式、基于旋进方法论的技术跨越模式)。通过采用AHP模型对湖南十三个市、州(不包含张家界市)的技术跨越能力的测度,并对不同技术跨越能力的市州提出了适合其选择的技术跨越模式。通过测度得出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的技术跨越能力处于湖南省13个市、州的前三名,其技术跨越能力较强,适合选择顺轨式技术跨越模式;衡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娄底市、郴州市、邵阳市、益阳市的技术跨越能力处于相对弱势,适合选择基于旋进方法论的技术跨越模式;永州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的技术跨越能力处于弱势地位,可选择越轨式技术跨越模式。然后提出湖南技术跨越目标——短期目标是力争成为中部地区技术强省,长远目标为看齐粤苏鲁、比肩京沪汉。使湖南真正成为经济高度发达、社会全面进步、技术先进的强省。可以通过的技术跨越路径是以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用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现湖南技术的跨越,经济的发展。最后从企业、产业、政府三个层面对湖南技术跨越提出对策与措施。
杨雪滢[10](2010)在《基于破坏性创新的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品牌的输出和竞争是当前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作为发展中国家,选取何种创新方式,提高自主品牌的竞争优势,实现自主品牌企业跨越式发展,是赢取国际竞争地位的关键。目前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相对较弱,“引进消化再吸收”维持性创新模式作为我国自主品牌长期发展的主要手段,容易陷入“引进陷阱”和“后发壁垒”效应,难以转化为自主品牌竞争优势,难以实现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破坏性创新理论作为一种非连续的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低端破坏和新兴市场等独特价值进入非主流市场,建立起新的客户价值结构,改变了行业既有的竞争规则,破坏了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基础。这为实现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论文首先对破坏性创新理论、自主品牌及企业竞争优势有关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奠定了理论基础;进一步从技术和商业层面分析了破坏性创新的形成机理,结合了自主品牌生态系统竞争特性分析了自主品牌竞争优势的来源机理;从技术和市场两个层面探索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路径。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破坏性创新较维持性创新更有利于自主品牌企业实现技术跨越,蓝海战略新较红海战略更有利于自主品牌企业实现市场跨越。基于破坏性技术和蓝海市场战略有效整合的破坏性创新是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将自主品牌的发展过程与破坏性创新的过程思路相融合,建立了基于破坏性创新的自主品牌竞争优势的演化路径。并提炼出不同阶段自主品牌竞争优势的表现内涵,分析不同阶段的企业内部有效支撑破坏性创新能力的因素。并提出了“因素—能力—竞争优势”理论模型框架,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进行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两条路径的对比分析。在实证研究过程中,首先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运用SPSS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确立结构方程建模并进行检验解释。结论显示,企业家能力等支撑因素对自主品牌竞争优势的直接效应较小,而企业家能力等支撑因素在以破坏性创新能力的中介调节效应下对自主品牌竞争优势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即破坏性创新能力有利于自主品牌竞争优势的提升,验证了模型合理性,分析形成机理的关键因素。进一步通过一汽自主品牌奔腾的破坏性创新演化路径的实际案例验证结论,分析自主品牌发展的产业环境,探求自主品牌由企业向产业竞争优势的跃迁。
二、推动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动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后发企业技术跨越过程中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及作用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后发企业技术跨越 |
1.2.2 动态能力的内涵和维度 |
1.2.3 动态能力形成机制 |
1.2.4 动态能力作用机制 |
1.2.5 对现有理论文献的综合评价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
第2章 理论分析框架 |
2.1 关键概念界定 |
2.1.1 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涵义及维度划分 |
2.1.2 后发企业知识创新过程阶段划分 |
2.1.3 组织惯例维度划分 |
2.2 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 |
2.2.1 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过程 |
2.2.2 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化规律 |
2.3 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作用路径 |
2.3.1 技术能力提升的中介作用 |
2.3.2 技术创新战略的调节作用 |
2.3.3 技术能力、创新战略的匹配与创新绩效 |
2.4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 |
3.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3.1.1 选择案例研究方法的理由 |
3.1.2 案例选择 |
3.1.3 数据收集 |
3.2 案例分析 |
3.2.1 引进消化吸收阶段 |
3.2.2 再创新阶段 |
3.3 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微观基础 |
3.4 知识和组织惯例互动演化与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 |
3.5 知识和组织惯例互动演化与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 |
3.6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动态能力对后发企业技术跨越的作用机理 |
4.1 后发企业动态能力在技术跨越中的作用分析 |
4.1.1 动态能力在破除路径依赖实现路径创造中的作用 |
4.1.2 利用式动态能力和探索式动态能力在后发企业技术跨越中的作用 |
4.2 后发企业动态能力循环与技术跨越 |
4.2.1 后发企业动态能力循环 |
4.2.2 后发企业知识循环与动态能力循环 |
4.2.3 动态能力循环的退出机制 |
4.3 动态能力对后发企业技术跨越的演化博弈分析 |
4.3.1 基本假设与模型建立 |
4.3.2 博弈演化过程中的平衡点 |
4.3.3 非对称动态演化博弈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
4.3.4 演化结果分析 |
4.3.5 数据仿真 |
4.3.6 数据仿真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利用式动态能力和探索式动态能力对后发企业技术跨越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 |
5.1 相关研究假设 |
5.1.1 后发企业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 |
5.1.2 动态能力与后发企业技术能力 |
5.1.3 后发企业技术能力与创新绩效 |
5.1.4 技术能力提升的中介作用 |
5.1.5 后发企业技术跨越创新战略的调节效应 |
5.2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
5.3 变量测量 |
5.3.1 因变量 |
5.3.2 自变量 |
5.3.3 中介变量 |
5.3.4 控制变量 |
5.3.5 调节变量 |
5.4 无反应偏误和共同方法偏误检定 |
5.5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6 模型拟合度和路径系数检验 |
5.7 假设检验 |
5.7.1 中介作用检验 |
5.7.2 技术跨越的创新战略调节效应 |
5.8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后发企业技术跨越过程中培育动态能力的对策 |
6.1 注重利用和探索的动态平衡发展 |
6.1.1 追求能力的二元平衡 |
6.1.2 注重高阶探索式动态能力的培养 |
6.2 注重知识管理 |
6.3 构建培育后发企业动态能力的动力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原因 |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策略 |
2.1 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 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
2.2 始终保持员工思想的先进性 |
2.3 做好企业的全方位管理调查 |
3 结束语 |
(3)产品内分工与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产品内分工 |
二、装备制造业 |
三、产业升级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基础理论 |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 |
二、产品内分工理论 |
三、产业升级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 |
一、初步成长阶段 |
二、快速发展阶段 |
三、转型升级阶段 |
第二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
一、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规模现状 |
二、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研发与技术创新现状 |
三、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进出口贸易与投资现状 |
第三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
一、高速增长势头有所放缓 |
二、产品内分工地位偏低 |
三、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品内分工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机理及制约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产品内分工下装备制造业升级类型及其实现路径探讨 |
一、产品内分工下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类型 |
二、产品内分工下装备制造业升级的路径 |
第二节 产品内分工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影响的机理分析 |
一、产品内分工对中国装备制造业高效化影响的机理分析 |
二、产业内分工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影响的机理分析 |
三、产品内分工对中国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三节 产品内分工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国际制约因素分析 |
二、国内制约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品内分工与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测度 |
第一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程度的测度 |
一、测度方法与指标选取 |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
三、测度结果及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高效化程度的测度 |
一、测度方法与指标选取 |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
三、测度结果及分析 |
第三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程度的测度 |
一、测度方法与指标选取 |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
三、测度结果及分析 |
第四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高端化程度的测度 |
一、测度方法与指标选取 |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
三、测度结果及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品内分工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产品内分工对中国装备制造业高效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的设定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三、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产品内分工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的设定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三、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三节 产品内分工对中国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的设定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 |
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前科学时期 |
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常规科学时期 |
1.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科学危机和革命 |
2 新时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特点 |
2.1 应用具有广泛性 |
2.2 管理系统信息化 |
2.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价格更加低廉 |
3 企业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的策略 |
3.1 利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增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交流 |
3.2 利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
3.3 加强企业管理调查, 提升信息的准确度 |
3.4 更新员工的思想观念, 提升计算机的应用效率 |
4 结论 |
(5)论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维视角下的跨越式发展与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 |
二、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的渊源 |
三、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的形成 |
四、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的内涵 |
( 一) 保持社会长期稳定是跨越式发展的保障 |
( 二) 坚持对外开放,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
( 三) 改革创新是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 |
( 四) 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
( 五)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是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的根本 |
五、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的价值 |
(6)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特点 |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概况 |
(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前科学阶段 |
(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常规科学阶段 |
(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科学危机阶段 |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对企业的作用 |
(一) 改善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
(二) 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三) 方便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
四、企业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措施 |
(一) 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交流, 增进彼此感情 |
(二) 加强对企业的管理调查 |
(三) 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
(四) 及时更新员工的思想理念 |
五、总结 |
(7)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全球价值链与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的相关研究 |
2.1 全球价值链与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内涵分析 |
2.1.1 全球价值链内涵 |
2.1.2 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内涵 |
2.2 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相关分析 |
2.2.1 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2 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的特征 |
2.2.3 我国制造业低碳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3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影响效应 |
2.3.1 经济效应 |
2.3.2 生态效应 |
2.3.3 社会效应 |
2.4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实施动因 |
2.4.1 技术差距 |
2.4.2 要素禀赋 |
2.4.3 技术能力 |
2.4.4 政府政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影响概念模型与假设 |
3.1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影响概念模型 |
3.1.1 概念模型提出的理论依据 |
3.1.2 概念模型的构建 |
3.2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影响的研究假设 |
3.2.1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低碳技术创新后发优势的研究假设 |
3.2.2 低碳技术创新后发优势与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的研究假设 |
3.2.3 低碳技术创新后发优势中介作用的研究假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影响检验分析 |
4.1 变量的测量与数据收集 |
4.1.1 全球价值链嵌入变量的测量 |
4.1.2 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变量的测量 |
4.1.3 数据的收集 |
4.2 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及假设检验 |
4.2.1 测量模型分析 |
4.2.2 结构模型分析及假设检验 |
4.3 实证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模式构建与政策建议 |
5.1 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模式构建 |
5.1.1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碳技术跨越模式 |
5.1.2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碳制度跨越模式 |
5.1.3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碳资本跨越模式 |
5.2 促进我国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模式实现的政策建议 |
5.2.1 提升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能力 |
5.2.2 增强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潜能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机制与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信息化与工业化相关理论 |
1.3.2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相关理论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分析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4.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技术发展规律与技术范式 |
2.1.1 技术内涵及内在逻辑 |
2.1.2 技术范式理论 |
第二节 技术跨越理论与综述 |
2.2.1 技术跨越的内涵 |
2.2.2 技术跨越的路径研究 |
2.2.3 技术跨越的模式 |
2.2.4 技术跨越的实现能力 |
2.2.5 技术跨越机会选择 |
第三节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关理论 |
第四节 技术扩散理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机理研究 |
第一节 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理论分析 |
3.1.1 信息化的主要内涵 |
3.1.2 工业化的主要内涵 |
3.1.3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
第二节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技术机理分析 |
3.2.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演化 |
3.2.2 基于技术周期视角两化融合的内涵界定 |
3.2.3 短期两化融合的机理与数理分析 |
3.2.4 长期两化融合的机理与数理分析 |
3.2.5 生产要素的配置及结构变革 |
第三节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实现机制分析 |
3.3.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技术逻辑 |
3.3.2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系统机制 |
3.3.3 市场与政府对于两化融合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政策环境与制约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政策环境分析 |
4.1.1 政策环境分析 |
4.1.2 必要性分析 |
第二节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现状与成效 |
第三节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制约因素分析 |
4.2.1 存在的问题 |
4.2.2 制约因素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企业层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企业层面两化融合理论综述 |
5.1.1 信息技术的采纳对生产绩效影响 |
5.1.2 企业信息化投资绩效研究综述 |
第二节 陕西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调研问卷设计与基本描述 |
5.2.1 设计准则 |
5.2.2 设计框架 |
5.2.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节 企业两化融合数据分析与绩效研究 |
5.3.1 主要变量设定 |
5.3.2 数据描述与统计分析 |
第四节 分析结论 |
5.4.1 企业信息化绩效分析 |
5.4.2 扩展性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产业层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信息化投资绩效的模型构建 |
第三节 数据和变量 |
6.3.1 主要变量设定 |
6.3.2 简单统计分析 |
第四节 分析结论 |
6.4.1 产业信息化绩效分析 |
6.4.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两化融合状况对比 |
6.4.3 扩展性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推进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思路及对策 |
第一节 战略重点和主要领域 |
7.1.1 战略重点 |
7.1.2 主要领域 |
第二节 推进我国两化深度融合的思路及对策 |
7.2.1 基于企业视角推进两化融合的思路及对策 |
7.2.2 基于产业视角推进两化融合的思路及对策 |
7.2.3 基于政府视角推进两化融合的思路及对策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9)湖南技术跨越能力及跨越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 论文结构框架和章节安排 |
1.4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技术跨越的相关理论及方法 |
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1 国外技术跨越研究 |
2.1.2 国内技术跨越研究 |
2.2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2.3 技术跨越基本模式理论 |
2.3.1 顺轨式技术跨越模式 |
2.3.2 越轨式技术跨越模式 |
2.3.3 基于旋进方法论的技术跨越模式 |
2.4 层次分析模型 |
2.4.1 AHP模型简介 |
2.4.2 层次分析模型存在的问题 |
3 湖南技术跨越现状 |
3.1 湖南技术跨越基本情况 |
3.1.1 技术跨越的经济基础平台提高 |
3.1.2 技术跨越动力充足 |
3.1.3 创新环境得到改善 |
3.2 湖南技术跨越能力的测度 |
3.2.1 建构层次结构模型 |
3.2.2 构造成对比较阵、计算权向量和一致性检验 |
3.2.3 计算组合权向量和组合一致性检验 |
3.2.4 湖南技术跨越能力分析 |
3.3 湖南技术跨越优势及不足 |
3.3.1 湖南技术跨越的优势 |
3.3.2 湖南技术跨越的不足 |
4 湖南技术跨越目标、路径与模式 |
4.1 湖南技术跨越目标 |
4.1.1 短期目标 |
4.1.2 长远目标 |
4.2 湖南技术跨越路径 |
4.2.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湖南技术跨越战略模式的突破 |
4.2.2 湖南技术跨越战略的具体路径 |
4.3 湖南技术跨越模式 |
4.3.1 湖南技术跨越能力较强三市的技术跨越模式选择 |
4.3.2 湖南技术跨越能力相对较弱的七市技术跨越模式选择 |
4.3.3 湖南技术跨越能力最弱的三市技术跨越模式选择 |
5 湖南技术跨越发展的对策措施 |
5.1 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 |
5.1.1 企业自主选择技术跨越模式 |
5.1.2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
5.1.3 企业摆脱传统产业的旧有概念 |
5.2 优化产业结构 |
5.2.1 产业升级 |
5.2.2 推进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建设 |
5.2.3 提升产业结构层次 |
5.3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5.3.1 加大科技投入 |
5.3.2 充当媒介,在产学研之间发挥桥梁作用 |
5.3.3 营造良好环境 |
5.3.4 深化科技投资体制改革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破坏性创新的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主品牌是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体现 |
1.1.2 我国自主品牌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3 破坏性创新是形成我国自主品牌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
1.1.4 基于蓝海的破坏性创新能实现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破坏性创新理论研究现状 |
1.2.2 自主品牌发展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1.5 研究主要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理论研究综述 |
2.1 破坏性创新理论 |
2.1.1 破坏性创新概念探讨 |
2.1.2 破坏性创新模式及特征 |
2.1.3 破坏性创新实施障碍 |
2.1.4 破坏性创新研究述评 |
2.2 自主品牌相关理论 |
2.2.1 品牌理论 |
2.2.2 品牌竞争理论 |
2.2.3 自主品牌理论 |
2.3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
2.3.1 竞争优势外生论 |
2.3.2 竞争优势内生论 |
2.3.3 品牌竞争优势 |
第三章 破坏性创新与自主品牌竞争优势关联机理分析 |
3.1 破坏性创新的形成机理 |
3.1.1 破坏性创新的创新动力 |
3.1.2 技术层面的破坏性创新形成机理 |
3.1.3 商业模式层面的破坏性创新形成机理 |
3.2 自主品牌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 |
3.2.1 自主品牌生态系统 |
3.2.2 自主品牌竞争特性 |
3.2.3 自主品牌竞争优势的来源机理 |
3.3 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的形成机理及路径选择 |
3.3.1 自主品牌技术跨越的路径分析 |
3.3.2 自主品牌市场跨越的路径分析 |
3.3.3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路径整合 |
3.4 破坏性创新与自主品牌竞争优势的关联机理 |
3.4.1 破坏性创新的一般过程分析 |
3.4.2 自主品牌发展的过程分析 |
3.4.3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自主品牌竞争优势演化过程机理 |
第四章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自主品牌竞争优势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基于破坏性创新过程的自主品牌竞争优势模型构建 |
4.1.1 破坏性创新与自主品牌竞争力的关系 |
4.1.2 基于破坏性创新能力的自主品牌竞争优势的路径关系 |
4.1.3 “因素—能力—竞争优势”概念模型构建 |
4.2 “因素—能力—竞争优势”模型的理论依据 |
4.2.1 破坏性创新能力分析 |
4.2.2 破坏性创新能力支撑因素分析 |
4.2.3 自主品牌竞争优势分析 |
4.3 “因素—能力—竞争优势”模型的理论假设 |
4.3.1 破坏性创新能力对自主品牌竞争优势影响的假设关系 |
4.3.2 破坏性创新支撑性因素对自主品牌竞争优势的直接假设关系和间接假设关系 |
第五章 实证研究方法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过程 |
5.1.2 变量测量 |
5.2 数据整理与样本描述 |
5.2.1 样本与变量的描述统计 |
5.2.2 数据合并分析的齐次性检验与方差分析 |
5.3 结构方程分析方法介绍 |
5.3.1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流程 |
5.3.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具 |
第六章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6.1 变量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6.1.1 信度检验 |
6.1.2 效度检验 |
6.2 结构方程模型的确立与检验 |
6.2.1 研究假设检验 |
6.2.2 检验结果解释 |
6.3 实证结果总结 |
第七章 一汽自主品牌奔腾破坏性创新路径演化典型案例分析 |
7.1 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破坏性发展历程 |
7.2 一汽自主品牌奔腾基于破坏性创新的跨越式发展路径分析 |
7.2.1 一汽自主品牌奔腾破坏性创新战略 |
7.2.2 一汽自主品牌奔腾破坏性创新发展路径 |
7.2.3 一汽自主品牌奔腾跨越式发展经验总结 |
7.3 企业自主品牌发展的产业环境分析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内容总结 |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推动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后发企业技术跨越过程中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及作用路径[D]. 刘立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J]. 张强.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10)
- [3]产品内分工与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D]. 王姗.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探讨[J]. 元晶. 现代信息科技, 2019(06)
- [5]论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与价值[J]. 王德强(绒巴扎西).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6]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J]. 孙鹤. 科技风, 2015(07)
- [7]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低碳技术跨越式发展模式研究[D]. 石德强.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5(07)
- [8]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机制与绩效[D]. 王金杰. 南开大学, 2012(07)
- [9]湖南技术跨越能力及跨越模式探讨[D]. 姚启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 [10]基于破坏性创新的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问题研究[D]. 杨雪滢. 天津大学, 2010(07)
标签:全球价值链论文; 制造业服务化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