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具有处理废水的功能同时也是一项新能源技术,现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由于生物阴极MFC构造和运行费用较低,具有更优越的可持续发展性,现在已经引起了很多研究学者的兴趣。本论文主要设计新型升流式管状生物阴极MFC反应器。经过交流阻抗测试,欧姆内阻仅为0.41Ω,说明该反应器设计合理。另外阳极电子转移内阻为1.18Ω,阴极电荷传递内阻13.11Ω,全电池电荷转移内阻14.8Ω,阴极的扩散内阻为0.26Ω。说明生物阴极电池性能阻力在于阴极的电荷转移内阻过大,这也是微生物燃料电池提高反应器功率的瓶颈。在阴极材料研究方面,试采用廉价材料泡沫镍作为阴极材料,首先利用两室MFC系统验证泡沫镍作为阴极材料的可行性。最高输出电流达到1.7mA,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4W/m~3。在升流式管状生物阴极MFC反应器中,继续采用泡沫镍作为阴极材料。最高输出电流达到4.5mA,最大输出功率密度2.9W/m~3。为了提高MFC性能,采用电化学方法在泡沫镍表面电镀二氧化锰,最高输出电流可以达到5.5mA。为了更好的优化阴极材料,接下来在泡沫镍表面涂抹PTFE和碳粉,反应器输出电流值达到6.5mA。试采用活性炭颗粒作为生物阴极MFC的阴极材料,考察了进水浓度和阳极回流比度对MFC性能的影响。经过反应器优化,输出电流从最初的30mA增长到50mA。最高功率密度可达17W/m~3。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2].美国科学家控制阴极材料中结构缺陷浓度 可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J]. 粉末冶金工业 2020(02)
- [3].吡咯/炭黑氧化物复合氧阴极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J]. 工程科学学报 2019(02)
- [4].国内泡沫镍在燃料电池阴极材料中的应用概况[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16)
- [5].基于铁电阴极材料离子源的结构设计[J].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3(02)
- [6].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2(13)
- [7].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J]. 化学进展 2011(Z1)
- [8].日立开发出新型长寿命锂电阴极材料[J]. 功能材料信息 2010(02)
- [9].有机阴极材料打造高能量密度锂电池[J]. 汽车与配件 2019(13)
- [10].铝电解碳素阴极材料在高温和电解状态下的蠕变模型[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4(09)
- [11].阴极材料对有机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2(04)
- [12].无隔膜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阴极材料的改进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 2011(12)
- [13].兰州化物所石墨烯基阴极材料的场发射特性研究获得进展[J]. 中国粉体工业 2011(06)
- [14].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阴极降解实验研究[J]. 电源技术 2020(07)
- [15].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新型阴极材料[J]. 石油化工 2016(06)
- [16].无电晕式高温静电除尘器新型阴极材料的试验研究[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2(03)
- [17].压片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铝用石墨质阴极材料中14种元素[J]. 冶金分析 2019(04)
- [18].韩开发出三维多孔硅阴极材料可大幅提高锂电池性能[J]. 物理通报 2008(11)
- [19].无电晕热电子发射式高温除尘器阴极材料的试验研究[J]. 环境工程 2012(S2)
- [20].钾盐对铝电解碳素阴极材料性能的影响[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21].电除尘阴极材料腐蚀失效分析[J]. 露天采矿技术 2009(04)
- [22].我国石墨烯基阴极材料的场发射特性研究获得进展[J]. 炭素技术 2011(06)
- [23].阴极材料在乏燃料干法后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 江西化工 2017(02)
- [24].阴极材料及结构对电化学法水处理性能的影响[J]. 工业水处理 2019(07)
- [25].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J]. 铸造技术 2018(03)
- [26].直流电弧空气等离子体炬阴极材料的烧蚀研究[J]. 稀有金属 2012(02)
- [27].场致发射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09(11)
- [28].阴极材料表面加工工艺研究[J]. 真空电子技术 2017(05)
- [29].稀土火法冶金熔盐电解槽阴极设计的一些思考[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8)
- [30].多元素掺杂La_(0.7)Sr_(0.3)Fe_xCo_(0.9-x)Me_(0.1)O_(3–δ)的制备与性能[J]. 电源技术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