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肝细胞急性坏死与凋亡的MRI、DWI和MRS活体检测的实验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作者: 邱书珺
导师: 詹松华,杨振燕,张蕾
关键词: 大鼠,肝细胞,细胞凋亡,动物模型,坏死,磁共振成像,弥散成像,磁共振波谱
文献来源: 同济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对大鼠肝右叶血管的不同结扎方法,并于术后的短时间内进行不同的病理学检查,探讨建立肝细胞坏死与凋亡模型以及TUNEL法用于检测肝细胞凋亡的可行性,为今后开展MRI、MRS和DWI应用于肝细胞坏死与凋亡的研究奠定基础。材料与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4只,HA+PV组和PV组各16只作为实验组,HA+PV组做肝右侧门静脉与肝动脉结扎手术,PV组做单独肝右侧门静脉结扎手术,后两组再分成4个亚组,与假手术对照组4只大鼠分别于术后3h、12h、24h、72h活体取得肝组织,对肝左右叶分切后进行HE染色、电镜观察、TUNEL染色检测凋亡和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PCNA。结果:假手术对照组肝左右叶形态、体积以及各种病理学检查均未见异常;HA+PV组术后肝右叶发生凝固性坏死,3h即可见点片状肝细胞坏死,内见少量凋亡细胞,随时间延长,凋亡细胞减少,坏死细胞增多,至72h坏死更加彻底:PV组术后24h肝右叶萎缩,电镜及TUNEL均显示3h组织内可见凋亡细胞,至24h凋亡细胞数达高峰,72h凋亡细胞减少,出现局灶性坏死。HA+PV组及PV各组肝左叶均有代偿性增生,并以PV 72h组增殖阳性细胞数最多。结论:大鼠右侧门静脉与肝动脉均结扎及单独右侧门静脉结扎法可分别为我们提供一种用以研究肝细胞坏死、凋亡与增殖的理想动物模型,门静脉右支结扎后24h凋亡最明显。同时,TUNEL染色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其检测结果与电镜所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目的:通过手术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肝细胞坏死和凋亡的动物模型,将不同时间点的MRI、DWI和MRS检测结果与病理学所见进行对照研究,以评价MRI、DWI及MRS在检测及鉴别肝细胞凋亡和坏死两种病理改变的能力与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6只、右侧肝动脉与门静脉分支均结扎组24只(HA+PV组)和单独右侧门静脉分支结扎组24只(PV组),后两组再分成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分别于术后3h、12h、24h、72h行普通MRI、DWI和MRS检查,在T1WI、T2WI和ADC图上分别测量肝右叶与左叶信号强度与ADC值,右叶与左叶信号值或ADC值相比得到rT1WI、rT2WI、rADC值;采用单体素PRESS 35序列作波谱分析,得到肝右叶与左叶各代谢物浓度,以及肝右叶内代谢物相对比值。检查结束后立即处死动物并取得肝右叶标本作病理检查,包括HE染色、TUNEL染色。将病理结果与以上数值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右侧门静脉与肝动脉均结扎后,肝右叶于术后3h在T2WI上即表现为高信号,ADC值下降;随着时间延长,大量肝细胞发生坏死,组织在T2WI上高信号更加明显,而在T1WI上肝右叶始终表现为等信号。单独肝右侧门静脉结扎后24h肝细胞凋亡数达最高,肝右叶发生萎缩、体积减小,此时肝右叶在T1WI上为高信号,T2WI为低信号,ADC值升高;72h组织内凋亡与坏死共存,肝右叶在T2WI上变为高信号,ADC值出现下降。HA+PV及PV组术后3h,少量肝细胞发生坏死与凋亡时,肝右叶Lip-Lac较左叶相比即有明显增高,随着凋亡与坏死细胞增多,Lip-Lac增高更加明显。术后12h肝右叶Cho较左叶相比出现降低,也随时间延长逐渐明显;肝右叶Lip-Lac/Cho比值在HA+PV及PV组术后3h均有增高,以PV 3h组增高更显著。结论:肝细胞发生坏死后早期(3h),组织在T2WI和DWI上表现为高信号,ADC值降低,T1WI上信号无明显变化;而大量肝细胞凋亡后,肝组织在T1WI上表现为稍高信号,T2WI上为稍低信号,ADC值增加,因此大量细胞凋亡的组织在T2WI、T2WI、DWI和ADC上有较特征性的改变。凋亡与坏死组织在1H MRS中都有Lip-Lac增加,Cho降低。肝细胞凋亡后早期,Lip-Lac/Cho比值增高较坏死明显,所以采用Lip-Lac/Cho比值对鉴别早期肝细胞坏死与凋亡具有一定意义。在实际临床中,将Lip信号增加、Lip-Lac/Cho比值增加与T1WI、T2WI和DWI信号变化特征相结合,是可以早期发现凋亡的,并可进一步与坏死相鉴别。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建立肝细胞急性坏死与凋亡的实验模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肝细胞急性坏死与凋亡的MRI、DWI和MRS活 体检测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综述
附录B: 个人简介、发表的文章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发布时间: 2007-12-28
参考文献
- [1].子宫内膜癌MRI动态增强和DWI表现与VEGF-C的相关性分析[D]. 王明磊.郑州大学2014
- [2].急性胆红素脑病MRI及~1H-MRS初步研究[D]. 吴敏芳.中国医科大学2008
- [3].DWI及~1H-MRS对高级别胶质瘤与单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D]. 李春花.宁夏医科大学2015
- [4].MRI及DW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D]. 梁艳山.郑州大学2016
- [5].~1H-MRS、DWI技术在AIDS合并结核性脑炎及弓形体脑炎诊断中的应用[D]. 高丽娟.新疆医科大学2012
- [6].常规MRI和~1H-MRS鉴别多系统萎缩与原发性帕金森病的价值[D]. 吴武林.中南大学2008
- [7].慢性肝病脑部异常的MRI和~1H-MRS表现与临床研究[D]. 李向荣.广西医科大学2005
- [8].颈部淋巴结病变的DWI与常规MRI图像融合的应用研究[D]. 曾泳瀚.天津医科大学2008
- [9].MRI动态增强曲线结合DW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D]. 张培平.桂林医学院2011
- [10].Gd-BOPTA增强MRI肝胆期联合DWI对肝细胞癌病理分级的预测研究[D]. 蓝艺婷.福建医科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ADC图在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王秀河.暨南大学2000
- [2].大鼠脑干缺血模型制备—脑干缺血早期病理变化及对血流影响的观察[D]. 张信.天津医科大学2002
- [3].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GAP-43表达及血清TGFβ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D]. 卢虎英.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
- [4].乳腺癌MRI表现与病理、分子生物学相关性研究[D]. 陈蓉.第三军医大学2002
- [5].星形细胞瘤的MR征象与肿瘤血管形成关系[D]. 金明花.延边大学2003
- [6].大鼠肝细胞癌MRI表现的病理及血管构筑基础研究[D]. 卫静.第三军医大学2003
- [7].DWI及ADC图对脑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和生物物理机制的研究[D]. 杨玲.苏州大学2003
- [8].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与胰腺癌新生血管生成关研究[D]. 崔先进.青岛大学2003
- [9].bFGF,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应用治疗猫急性脑梗塞的实验研究及其MRI评价[D]. 吴朔春.河北医科大学2004
- [10].微载体粘附培养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的实验研究[D]. 徐哲.第四军医大学2003
标签:大鼠论文; 肝细胞论文; 细胞凋亡论文; 动物模型论文; 坏死论文; 磁共振成像论文; 弥散成像论文; 磁共振波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