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精神之“诚”与鲁迅的“中国的人生” ——晚清思想对“诚”的论述与鲁迅的文学人物形象塑造

个体精神之“诚”与鲁迅的“中国的人生” ——晚清思想对“诚”的论述与鲁迅的文学人物形象塑造

论文摘要

鲁迅在东京弘文学院留学时认为,中国国民性最缺乏“诚”和“爱”。基于这一认识,他在晚清时期就呼唤“抱诚守真”的“精神界之战士”,到五四时期又有改变国民精神的呐喊,可以说,改造中国国民性是鲁迅一直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关“诚”的论述,应该在鲁迅的思想和文学中,尤其在其改造国民精神的思考中占有重要位置。出于这一设想,本论文提出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鲁迅论述的“诚”与国民精神的哪些特定内含相关;第二,在五四时期的文学人物形象塑造中,鲁迅如何通过他眼里的“中国的人生”显示他有关“诚”的思考;第三,通过文学人物形象塑造,鲁迅又如何展现他在求“诚”途中的思想矛盾,这些矛盾又怎样提供了他对“诚”与国民精神的关系的态度。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需要梳理中国传统思想所论述的“诚”与鲁迅所论述的“诚”的关系,分析鲁迅谈到改造国民性时提及“诚”的原因。我以为,这与“诚”在晚清以降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特定内含有关。这一内含既是卷入现代进程的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的产物,也提供了在这一进程中“诚”应担负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以摆脱专制帝国和奴隶处境,建设现代民族国家和现代个体为主要内容,它使中国的先觉者把自己的生存意义和价值与这一任务联系起来。晚清以降,梁启超、蒋观云、章太炎等思想家论述了作为个体精神的“诚”的新内含。鲁迅对中国国民性最缺乏“诚”的认识,他对“诚”的论述,都与以上思想家有关个体精神之“诚”的论述密切相关。在本论文中,晚清思想对“诚”的论述至少提供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晚清中国思想家吸纳了传统思想中作为德性意义的“反身而诚”的方式和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又借鉴了西方思想家的观点,由此催生了“诚”的新内含;第二,鲁迅所论述的“诚”是对上述思想家所论述的“诚”的继承和发展;第三,晚清思想家有关个体精神之“诚”的论述,已经展示了代表“时俗”的奴隶(包括“伪士”与“众数”)与“抱诚守真”的摩罗在精神上的对立。因此,我以为,在反抗“时俗”、把自己与奴隶相对的意义上,先觉者确定了“诚”的现代内含。它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思想中作为德性的“毋自欺”的“反身而诚”的方式和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又接受了“诚”作为精神等对个体的伦理要求,它强调的是人所应有的独立、自主、自省、自尊、勇敢进取等精神,即“人各有己”的个体精神。这种精神是个体自觉承担“爱国之热诚”的为他伦理使命的前提。也就是说,“利他”伦理之“诚”,首先来自于“利己”伦理之“诚”。对第二和第三个问题的回答,需要在鲁迅五四时期的文学人物形象塑造中寻找。他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与晚清以降的个体精神之“诚”的伦理要求存在着不同的关系。这种不同首先产生于人物形象对这一伦理要求是否“知”,其次产生于在“知”的前提下,人物形象对这一伦理要求是否“行”。由此,可以将鲁迅“五四”时期的文学人物形象塑造分为三类:不“知”不“行”的愚弱国民、“知”而不“行”的伪士、试图“知行合一”的异端。在个体精神之“诚”的伦理要求这一视角的观照下,人物形象处于“时俗”和“革命”两种样式的状态,可以说明鲁迅的“中国的人生”塑造与晚清思想对“诚”的论述的密切联系。通过对叙述者和叙述角度的选择和调整,在叙述者的感知所代表的观念体系中,提供了各类人物形象居于个体精神之“诚”或其反面的状态。大部分小说中的叙述者在批判人物形象居于“诚”的反面时,也往往呈现出其与被批判者在“诚”与否上的一致性。这应该与鲁迅对“诚”的理解有关,既有他对个体精神之“诚”的伦理要求的持守,又有他在“毋自欺”的“自省”中对此伦理要求的“反身而诚”。在我看来,这两者也是形成鲁迅思想矛盾的原因之一。在走近“诚”的途中,真实的鲁迅及其真诚的文学,召唤着读者一同前行。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综述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和难点
  • 第二章 晚清思想对“诚”的论述
  • 第一节 梁启超对“诚”的论述
  • 第二节 章太炎对“诚”的论述
  • 第三节 鲁迅对“诚”的论述
  • 第三章 个体精神之“诚”与愚弱国民形象塑造
  • 第一节 遭遇个体精神之“诚”的愚弱国民形象塑造
  • 第二节 时俗状态下的愚弱国民形象塑造
  • 第三节 革命状态下的愚弱国民形象塑造
  • 第四章 个体精神之“诚”与伪士形象塑造
  • 第一节 背离个体精神之“诚”的伪士形象塑造
  • 第二节 时俗状态下的伪士形象塑造
  • 第三节 革命状态下的伪士形象塑造
  • 第五章 个体精神之“诚”与异端形象塑造
  • 第一节 践行个体精神之“诚”的异端形象塑造
  • 第二节 时俗包围下的异端形象塑造
  • 第三节 革命状态下的异端形象塑造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摇滚精神对于个体精神解放的探索[J]. 北方音乐 2017(08)
    • [2].孔子的个体精神进步观与实践[J]. 文史知识 2017(09)
    • [3].第二乐章 伟大的运动员[J]. 中国新闻周刊 2008(29)
    • [4].《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个体精神透析[J]. 芒种 2014(02)
    • [5].“悦己型消费”:个体精神在物质边界的延伸[J]. 人民论坛 2019(14)
    • [6].论科技创新中的个体精神动力[J]. 湖南社会科学 2015(01)
    • [7].个体精神和家国情怀的交融——以《模影零篇》为例论林徽因的创作个性及意义[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8].生活写作促进个体精神成长的机制与价值[J]. 莆田学院学报 2014(06)
    • [9].个体精神和家国情怀的交融——以《模影零篇》为例论林徽因的创作个性及意义[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 [10].个体精神的“母体”:儿童精神及教育[J]. 嘉应学院学报 2016(10)
    • [11].个体精神和家国情怀的交融——以《模影零篇》等为例论林徽因的创作个性及意义[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12].论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异质空间与个体精神嬗变[J]. 江苏社会科学 2020(01)
    • [13].反思的向度[J]. 文艺争鸣 2008(02)
    • [14].浅析《西游记》之个体精神与思想体系[J]. 神州 2013(10)
    • [15].鲁迅的个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16].鲁迅的个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17].论人之个体精神在《周易》中的削弱[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10)
    • [18].课堂——精神会饮之所[J]. 湖南教育(中) 2010(03)
    • [19].坚守雕塑创作的个体精神[J]. 美术大观 2012(06)
    • [20].试论李白的个体精神[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5)
    • [21].朱文创作的个人立场及意义[J]. 名作欣赏 2020(21)
    • [22].冯至《十四行集》与里尔克[J]. 学术交流 2008(11)
    • [23].数据化时代图书馆对个体精神引导与价值建设的新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6)
    • [24].浅谈“理解”中的教育意蕴——基于哲学解释学“理解”观点[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06)
    • [25].生成,课堂未曾预约的精彩![J]. 生活教育 2011(02)
    • [26].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个体精神生活困境及其重构[J]. 学术交流 2016(07)
    • [27].个体精神的纪念碑:尹秀珍作品中的“平凡”与“崇高”[J]. 画刊 2018(02)
    • [28].《神曲》新解·炼狱篇[J]. 青年文学 2012(09)
    • [29].让教材这朵花美丽绽放[J]. 吉林教育 2010(35)

    标签:;  ;  ;  ;  ;  

    个体精神之“诚”与鲁迅的“中国的人生” ——晚清思想对“诚”的论述与鲁迅的文学人物形象塑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