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改良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晚期内痔的临床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肛肠外科
作者: 武文静
导师: 陈红锦
关键词: 痔病,肛垫,硬化,悬吊固定,临床研究
文献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探索治疗Ⅲ°-Ⅳ°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的新疗法。微创化、局限化是近代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中药硬化注射疗法是我国治疗痔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本研究顺应现代外科微创化发展潮流,应用PPH手术机理,从肛垫下移学说等痔之病因学新理论出发,通过切除病理性肥大下移的肛垫上方粘膜、粘膜下组织及部分肥大肛垫,使肛垫减积;通过疤痕收缩牵拉悬吊使肛垫复位;同时合并中药硬化作用使悬吊复位的肛垫固定粘附于肌层;并于痔核上方血管缝扎纤维化压迫痔血管以减流,减少了出血;从而最终达到止血固脱又保留肛垫的治疗目的。本研究设计的改良肛垫悬吊固定术式,既采PPH术之长、且补其之短,并具有中医特色。该术式的特点是:在保证与PPH术同等疗效的前提下,一方面尽可能保留肛垫组织,使其重新复位并加强固定于原来的位置;另一方面提高了对痔核治疗的针对性,操作比较简便,且医疗费用相对低廉,易于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 方法:选择Ⅲ°-Ⅳ°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住院病人1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例,对照组7例,治疗组采用改良肛垫悬吊固定术,对照组采用PPH术。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疼痛、出血、脱出、尿潴留、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了观察统计。 结果:运用改良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Ⅲ°-Ⅳ°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同采用PPH术相比,其临床治愈率、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改良肛垫悬吊固定术能达到PPH术现有的治疗效果,并具有经济价廉、更易被患者所接受等优点,临床初步观察到有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可能相对较轻、尿潴留发生率可能相对较低的趋势。该术式有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研、推广应用的广阔前景。
论文目录:
作者简介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理论研究
一、肛垫和Treitz肌的概念
二、痔的概念及病因病理
三、痔的手术治疗进展
四、中药硬化注射疗法的历史沿革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方法
四、疗效评定标准
五、统计方法
六、治疗结果
七、数据结果分析
讨论
一、本术式的理论基础
二、本术式的特点
三、本术式研究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2-05
参考文献
- [1].胶圈套扎治疗内痔的临床研究[D]. 黄晓东.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 [2].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肛垫复位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临床观察[D]. 罗励.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
- [3].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D]. 关维雨.中国医科大学2010
- [4].分段缝扎术治疗环状内痔的临床观察[D]. 肖南辉.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
- [5].TST术与PPH术对于治疗中重度内痔的疗效对比Meta分析[D]. 刘来蓬.南昌大学2017
- [6].地奥司明片与地榆槐角丸治疗Ⅰ期内痔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D]. 潘诚.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 [7].肛周皮下封闭配合内痔结扎术治疗肛门湿疹合并混合痔的疗效观察[D]. 廖雯宇.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
- [8].PPH联合选择性内痔结扎外痔剥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D]. 陈立参.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 [9].老年痔病患者临床手术治疗中相关问题的研究及分析[D]. 张文.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
- [10].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观察[D]. 马波.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外痔切剥肛垫复位固定硬注术治疗痔的临床研究[D]. 陈富军.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
- [2].保护肛垫悬吊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D]. 张双喜.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
- [3].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切除直肠粘膜宽度的临床初步研究[D]. 唐淑敏.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
- [4].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术和Milligan-Morgan术治疗痔疮的结果比较(附214例临床病例分析)[D]. 王晓豪.浙江大学2007
- [5].肛垫多点高位悬吊并外痔修复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D]. 辛学知.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
- [6].湿热下注型痔与痔上动脉分布的相关性研究[D]. 盖娟娟.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7].肛垫保留痔上粘膜悬吊并线形外切口术治疗Ⅲ、Ⅳ期脱垂痔的临床研究[D]. 贝绍生.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
- [8].改良剥扎断桥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D]. 董华英.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
- [9].高位系痔肛管上皮保留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D]. 浦伟.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