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支出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支出规模,支出结构,系统矩估计
支出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杨志安,李梦涵[1](2019)在《财政支出政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合理的财税政策安排来配置资源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行的路径。文章基于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模型分别实证检验了支出规模和支出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从总量层面来看,支出规模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果受正向促进效应和负向倒逼效应的共同影响;从结构层面来看,投资性支出与民生性支出均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而消费性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抑制作用,且支出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距。(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熊庆萍[2](2019)在《王建鸣来我市开展2020年省级重点项目支出政策审查专题调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熊庆萍)11月6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建鸣带队,到我市开展2020年省级重点项目支出政策审查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易先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梅咏成出席座谈会。王建鸣一行先后到湖北鸣利来冶金机械股份有限(本文来源于《黄冈日报》期刊2019-11-07)
韦国旺[3](2019)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目前我国已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财政支出政策出发,结合历年实际数据,阐述了财政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以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本文来源于《山西农经》期刊2019年18期)
刘颖佳,刘颖,曹思齐,王群山,孔群喜[4](2019)在《财政支出政策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评价分析——以江苏省质量基础投入经费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投入-产出相对系数模型,以江苏省质量基础投入经费为例,分析省级财政支出政策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绩效。研究表明,江苏省在2016年、2017年的高质量发展产出绩效得分分别为64.88和83.71,同比增长近29%,是财政投入同比增幅的6.6倍,江苏省质量基础财政投入产生了明显的质量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期刊2019年09期)
赵世萍[5](2019)在《节能环保视角下财政支出政策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7年"211环境保护"支出科目设立以来,财政支持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增大,凸显了政府对于生态环保的重视。但是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并未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节能环保财政支出状况的分析,试图找出其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财政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王启,郭爽[6](2019)在《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支出政策效果研究——基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面板数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京津冀及周边10个地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以财政环保支出为主要解释变量,充分考虑气象、能源和经济结构等影响大气污染状况的重要因素和区域特征,研究财政支出政策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有效性。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财政环保支出与大气污染程度呈"倒U形",财政资金的投入能有效改善大气污染状况,在达到治理拐点前存在财政环保支出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据此本文对下一步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提出相应的财政支出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财政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汤凤林[7](2019)在《居民幸福感最大化目标下的公共支出政策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正陷入"幸福悖论",这引发人们对公共政策目标定位的重新思考。政府公共政策目标应该由经济增长向居民幸福感最大化转变;公共支出政策主要是通过提供能有效满足居民幸福生活需求的公共产品来提升其幸福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居民幸福生活的公共需求变化要求支出政策公平与效率的最佳权重相应变化。以公共支出结构变化过程中居民幸福感变化的数据为基础,从居民幸福感视角对我国公共支出结构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提出建议:未来我国需要进一步优化公共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幸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基于幸福视角的公共支出绩效管理;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切实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消除不合理收入差距。(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19年12期)
陈少强,李美玲,于艺培[8](2019)在《基层科技支出政策绩效评估——以山东省某高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支出政策绩效管理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基层支出政策绩效评估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之一。本文以山东省某高新区为例进行案例研究,梳理了该高新区2015和2016年的科技支出政策及管理情况,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从政策绩效管理、政策支持重点、人才支持以及配套政策安排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社会政策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曹志文[9](2019)在《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然而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生态环境也急剧恶化,高能耗的产业伴随着严峻的资源约束,高污染的企业伴随着生态系统的退化,对人民福祉、民族未来都产生了严重威胁。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纳入“五位一体”的全面布局当中,提出了对自然和谐友好的生态文明理念,并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奋斗目标。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通篇贯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随后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并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将“绿色发展”列入五大发展理念,提出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确定了福建、江西、贵州作为第一批试点省份,逐步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为其制度建设提供样本示范。2016年中国“十叁五”规划纲要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列为规划期间的重点内容。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生态文明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加强生态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可以看出,政策变迁时刻反映着中国政府对生态保护的重视,而且生态保护理念也在不断完善和升华。生态保护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到文明兴衰的根基所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政府作为国家治理的主体,实现生态保护的重要支柱之一就是财政,财政政策在生态保护领域的作用不容忽视。2013年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其中关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和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内容与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出了改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建立现代化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等重要内容。结合现阶段加强生态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新任务,如何认识财政政策特别是财政支出政策在生态保护领域发挥了哪些作用,其政策效应程度大小,是否有效推进了生态保护,是否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的台阶。这些疑问都亟待解决,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尝试对中国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进行探索研究,尝试分析财政支出政策效应大小,为加强生态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研究成果和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本文以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加强生态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中国财政支出政策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基于多重研究视角,利用多种理论和实践方法尝试找出其生态保护效应的实际程度大小,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文献检索结果,针对污染治理、财政分权、区域竞争等多重视角下的财政支出政策生态保护效应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利用文献研究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等展开研究。介绍了本文的基本概念,阐释了财政支出政策内涵和生态保护的现实需要,指明了本文研究对象的现实条件所在。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理论来源,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区域竞争理论等。剖析了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了财政支出政策及其内在因素与生态保护的相互关系,以及政策效应如何发挥作用。其次,分析了生态保护领域的财政支出政策实施现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基础数据梳理,介绍了加强生态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情况,其中水污染治理效果显着、大气污染治理能力明显加强、固体废物治理效果逐步显现、国土空间布局明显优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中央政府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了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内容逐步丰富。详细归纳了财政支出政策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基本内容,其中全国财政支出的总体规模不断上涨,生态保护领域的环保支出规模略有提升,科学技术支出规模逐步扩展,教育支出规模明显增加。指出了生态保护领域财政支出政策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污染治理、财政分权、区域竞争视角下,利用相关基础数据(生态保护水平、各类财政支出、其他相关经济社会因素等市级面板数据),分别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双重差分模型、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的实际程度大小。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政策生态保护效应存在且显着;财政支出政策对叁类污染主体的回归分析均表明了财政支出政策效应的显着性;说明中国现行财政支出政策的整体影响是正向的,能够对环境污染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政策能够有效降低污染排放水平,其降低幅度达到了9.4%,说明这一阶段实施的财政支出政策有效,而且相较于前一时期的效应显着增加;财政支出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化等因素也在其中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动态持续性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后第1年减排幅度为10.3%,改革后第2年减排幅度8.7%,改革后第3年减排幅度6.5%,改革后第4年减排幅度11.7%;财政支出分权度越高的地区所能获得的政策效应越明显,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财政资源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其财政自主权的提升很有必要。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政策在生态保护领域存在显着的空间外溢效应;其中同期空间效应在较高分位点的显着性更突出,但其整体空间外溢性影响不够强烈;时间滞后系数证实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水平的上升在时间上是具有累积性的;跨期空间效应显着为负,说明地方政府受到明显的预算约束;地区经济发展对降低污染排放水平总体效应是正向的,财政支出分权度的提升并不一定带来生态环境的改善,区域竞争的效果具有两面性。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合前文的理论基础,现状分析,污染治理、财政分权、区域竞争叁个视角下的实证分析结果,根据现阶段财政支出政策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实际效应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了:建立生态保护领域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制度,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领域财政支出的新机制,构建政府间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加强生态保护领域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生态保护领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健全生态保护领域财政监督机制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相关理论基础以及中国财政支出政策和生态文明建设现实情况等,基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支出政策作用机理,选择了污染治理、财政分权、区域竞争叁个角度分别对财政支出政策在生态保护领域的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还在污染防治的具体内容、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比较分析,尝试从多重视角分析中获得更为准确全面的财政支出政策生态保护效应结论。多重研究视角的选择能够更加清晰地判断财政支出政策效应在生态保护上的作用大小和程度,相较于以往的研究有所创新。第二,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分别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双重差分模型、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尝试得出不同情况下的生态保护效应实际效果,为解决现阶段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提供可靠依据和具体思路。其中污染治理视角下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区分了不同污染物的来源,能够有效获取更加明确的政策效应结果,提供精确的污染防治财政支持政策;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实证分析方法应用,主要是在双重差分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了动态化政策效应分析工具,为进行政策效应的比较分析提供有利支撑;区域竞争视角下的实证分析方法主要是借鉴了目前较新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工具——分位数回归,进一步考虑了跨期预算约束的影响,采用了时间变迁和空间外溢的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解决了空间分析中的异质性问题,更加全面地反映财政支出政策生态保护效应的实际情况。第叁,在研究内容上。本文发现在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相关文献研究中,一般涉及到实证分析的研究数据多数集中在省级层面,部分研究涉及到市级层面(不过受制于信息公开不足等因素,市级层面的数据存在较大缺失)。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利用政府信息公开、课题实地调研等渠道,搜集整理完善了中国市级层面的基础数据(包括各类污染物防治情况、生态保护水平、各类财政支出数据、其他社会经济数据),形成了较为完善具有连贯性的数据库,为进行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分析提供了多层级的数据支撑,数据更新工作有所成效。相较于以往学者的研究内容上有着更多拓展,从市级层面数据分析结果上也得出了更加详细可靠的结论,相关政策建议的提出更加有针对性。(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承宏[10](2019)在《园区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一种分析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园区财政支出政策是为了推动园区发展而发布的,政策制定过程、政策实施过程当中的各项举措都会影响园区财政支出政策的绩效。本文以某地的园区为例,选取其中两项重要政策,设计了一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各类绩效评价方法,基于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对该园区财政支出政策进行评价。最后,文章从园区各发展主体、中小企业融资、绩效管理机制等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财政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支出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熊庆萍)11月6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建鸣带队,到我市开展2020年省级重点项目支出政策审查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易先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梅咏成出席座谈会。王建鸣一行先后到湖北鸣利来冶金机械股份有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支出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杨志安,李梦涵.财政支出政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实证检验[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熊庆萍.王建鸣来我市开展2020年省级重点项目支出政策审查专题调研[N].黄冈日报.2019
[3].韦国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9
[4].刘颖佳,刘颖,曹思齐,王群山,孔群喜.财政支出政策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评价分析——以江苏省质量基础投入经费为例[J].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19
[5].赵世萍.节能环保视角下财政支出政策的思考[J].财政科学.2019
[6].王启,郭爽.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支出政策效果研究——基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面板数据分析[J].财政科学.2019
[7].汤凤林.居民幸福感最大化目标下的公共支出政策改革[J].财会月刊.2019
[8].陈少强,李美玲,于艺培.基层科技支出政策绩效评估——以山东省某高新区为例[J].社会政策研究.2019
[9].曹志文.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10].李承宏.园区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一种分析框架[J].财政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