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佛寺壁画的文献考察

唐五代佛寺壁画的文献考察

论文摘要

唐代是我国佛教的鼎盛时期。佛教的兴盛也带动了与佛教相关的各类文化艺术的发展,佛寺壁画就是这些艺术之一。这些壁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基本已消失殆尽。其中一小部分壁画,却以文字形式留存于各种文献记载之中,流传至今。依据相关文献的记载,对唐五代佛寺壁画的属地、作者、内容加以辑录,并且依照壁画所属地域加以编排,就可以再现唐五代时期佛寺壁画的大体轮廓。在辑录文献所载佛寺壁画的基础上,对壁画及其相关资料所透露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即可揭示唐五代时期绘画、佛教、文学等文化领域的诸多史实。本论文的上编部分,就是在文献辑录的基础上所展开的论述。下编部分则通过对有关唐五代佛寺壁画之文献的整理辑录,力图廓清唐五代佛寺壁画的历史概貌。上编部分,从绘画史、佛教史、文学史三个角度展开论证。相应地,论文的上编也就分为了三章。第一章,从绘画史的视角观照了文献所述唐五代佛寺壁画及其相关信息。研究看到,当时从事壁绘的画家人员庞杂。这些画家在佛寺壁画的创作时,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他们在诸多地区留有手迹。画家的壁绘在地域上的分布,随着时代变迁而有所不同。参与佛寺壁绘的知名画家,不但人数多,而且占画家总数的比例相当高。在繁浩的佛寺壁画中,既有佛教题材的,也有世俗社会、山水动植题材的。对不同题材的统计,也显示了它们各自所占的大体比例。通过相关文献,还可以了解佛寺壁画绘制的一般工序,以及当时的壁画在审美取向上的一些特点。第二章,从佛教史的视角观照了文献所述唐五代佛寺壁画及其相关信息。研究看到,寺内壁绘不但可以传播佛法教义,还可以为寺院增添香火、募集布施。佛教题材壁画的比例统计,还显示了唐五代时期佛教信众对诸位神灵的崇奉情况,其中观音、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北方天王等为主要供拜对象。而对佛寺壁画在不同空间地域的分布作以对比,也可一窥其时各地佛教、美术以及其它文化活动的活跃程度。第三章,从文学史的视角观照了文献所述唐五代佛寺壁画及其相关信息。研究可以看到,佛寺壁画艺术,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亦有一定的影响。首先表现为不少的文人参与了壁画创作,并且热衷于游寺赏画。由此也产生不少咏述佛寺壁画的诗文。受到了佛寺壁画濡染的文人,也把壁画里的形象融入诗歌,影响着诗歌创作的审美趣旨。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编 唐五代佛寺壁画文献述论
  • 第一章 从绘画史看唐五代佛寺壁画文献
  • 第一节 唐五代佛寺壁画的画家
  • 第二节 唐五代佛寺壁画的题材
  • 第三节 唐五代佛寺壁画的工艺技法及其审美趣旨
  • 第二章 从佛教史看唐五代佛寺壁画文献
  • 第一节 壁画与寺院的关系
  • 第二节 宗教题材壁画分析
  • 第三节 佛寺壁画的地理分布及其原因
  • 第三章 从文学史看唐五代佛寺壁画文献
  • 第一节 文学士人的绘画赏画
  • 第二节 吟咏佛寺壁画的文学作品
  • 第三节 佛寺壁画对唐诗的浸染
  • 下编 唐五代佛寺壁画述录
  • 凡例
  • 一、关内道
  • 京兆府
  • 华州
  • 凤翔府
  • 二、河南道
  • 河南府
  • 陕州
  • 汝州
  • 汴州
  • 泗州
  • 兖州
  • 齐州
  • 登州
  • 三、河东道
  • 河中府
  • 潞州
  • 代州
  • 四、河北道
  • 怀州
  • 相州
  • 贝州
  • 赵州
  • 五、山南道
  • 荆州江陵府
  • 六、淮南道
  • 扬州
  • 蕲州
  • 七、江南道
  • 润州
  • 苏州
  • 湖州
  • 杭州
  • 越州
  • 台州
  • 婺州
  • 歙州
  • 福州
  • 宣州
  • 江州
  • 潭州
  • 衡州
  • 朗州
  • 永州
  • 八、陇右道
  • 凉州
  • 九、剑南道
  • 成都府
  • 汉州
  • 眉州
  • 剑州
  • 梓州
  • 阆州
  • 简州
  • 嘉州
  • 十、岭南道
  • 循州
  • 十一、属地未详佛寺壁画
  • (一)佛寺属地待考之佛寺壁画
  • (二)佛寺属地以及寺名待考之佛寺壁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今存部分壁画附图: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唐五代佛寺壁画的文献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