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是指一项针对政府而言的确保适龄儿童均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义务规定,它取消了传统的“小升初”入学考试,使小学生一毕业后就近进入户籍所在地的初中就读。在国内外许多国家,就近入学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实施以保障儿童平等受教育机会的政策之一。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就近入学。但是,许多家长利用“权、钱、势”,为孩子选择优质学校,打破就近入学政策有秩序地实施,伴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问题也使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增添许多新难题。从我国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情况来看,在广大农村地区,就近入学政策推行得较为顺利;在大中城市,尽管中小学校在主流上实现了“就近入学”,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已经遇到了重重挑战,并已演化为整个社会的第二热点教育问题。就在就近入学政策在我国实施得举步维艰之时,我国在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重申“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可以说,“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是党和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政策持续稳定的实施,成为国家保障适龄儿童享有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实现个人平等、社会稳定、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但是,近年来,“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一直引发着关于社会公平与公正的争论,人们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价值上的偏离?基于这样的困惑,本文从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的角度对“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进行价值分析。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进行价值分析,并得出表层现象和深层实质价值选择目标,即“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提升义务教育整体质量”与“保障公民基本的受教育权利与促进适龄儿童教育机会平等”,并引出它的合法性问题;从价值论的角度,在政治合法性和社会合法性两个方面上分析政策价值选择目标的合法性;从实践论层面,剖析“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有效性问题,通过对政策的决策过程以及政策的实施过程给予分析。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论文; 教育政策论文; 价值分析论文;